第三章 食俗縱觀
一、春節食俗
年節食俗中的“重頭戲”,無疑是春節食俗。春節,又叫“年節”、“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農曆正月初一為“歲首”(即“年”),年節的日期曲此固定下來,並一直延續兩千多年至今。按民間習慣,“過年”是一個跨年度的、前後有二十餘天的節日活動期,從過小年、祭灶、除夕,到春節、上七、元宵,都屬“過年”。
從臘月二十日起,民間便已經進入“過年”狀態。浙江紹興風俗:從這天起,人們以“夜”稱日,如臘月二十日稱“二十夜”,依次類推,直至“大年夜”。此舉意在提醒人們年近歲迫,萬事須抓緊辦理。這期間,人們春糕裹粽,殺雞宰鵝,買魚買肉,忙著置辦福禮和年貨。
但就一般情況而言,過小年的時間,無論南北,大都在臘月二十四日,少數地方早一日或遲一日。這天,有一項重要的祭祀活動——祭灶,即祭灶神。灶神,民間俗稱“灶王爺”。祭灶的食物,各地不盡相同。《燕京歲時記》說:“二十三日祭灶,古用黃羊,近聞內廷尚用之,民間不見用也。民間祭灶惟用南糖、關東糖、糖餅及清水草豆而已。”《民社北平指南》說:“二十三日祭灶,供以糖餅、糖瓜、黍糕、胡桃等。”
祀灶神要用糖,據說是為了粘住灶神的嘴,免得他上天時說長道短。“口數粥”是吳越食俗。人們在米中摻赤豆煮粥,家中所有的人都要吃上幾口,即使是繈褓嬰兒,也要給他喂一口。外出遠行的人,也要給他盛一碗乙養貓狗的人家,還要讓貓狗咆一些。總之,家裏所有的人“口”,包括貓狗的“口”,在這天都要吃到這種粥,故叫“口數粥”。這種食俗,盛行於宋代,範成大有《口數粥行》詩,描繪了這種食俗。揚州送灶之夕,煮一鍋糯米飯,祭灶神後,全家每人吃一碗。
民間習俗,“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民間習俗,婦女不能登上灶頭。所以,灶頭的灶龕等處要由男主人去除塵;如男主人不在家,則由男孩子登上灶頭清除塵垛。祭牡後的食品,男女都可以吃。但在《帝京景物略》卷二中,卻有燕俗禁忌的記載:祭灶後,祭品不能給小女孩吃。據說,小女孩吃了祭灶的祭品,以後吃肥膩之物,口圈就會發黑。
在我國多數地區流行的春節食俗中,最有代表性的春節食俗是包餃子、蒸年糕和吃團圓飯。
春節包餃子多流行於北方地區。餃子有的地方也叫“角子”、“扁食”、“水點心”。據文獻記載,最初餃子也叫“餛飩”,北齊顏之推說:“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遠在公元5世紀,餃子已是黃河流域的普通麵食。
餛飩形狀有角,故又名“角子”,北方人讀“角”為“矯”,因呼“餃子”,餃子之名由此而來。
餃子在明代以前,還沒有作為春節食品,明中期以後,餃子逐漸成為北方的春節美食。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意。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進餡裏,以寄托人們對新歲的祈望。如:包進蜜和糖,希望來年日子甜美;包進棗子,表示來年“早生貴子”。還有故意在個別餃子裏包進一枚“製錢”,誰得到這個餃子,誰就財運亨通。可見,餃子不單是供人們食用的美食,同時也是寄托人們理想與希望的意念之物。此外,還由於春節第一頓餃子必須在舊年最後一天夜裏十二時包完,這個時辰也叫“子時”,此時食“餃子”,取“更歲交子”之義,寓意吉利。
每年春節還未到,年糕就迫不及待地上市了!
春節吃年糕,在我國南方比較盛行。“糕”諧音“高”,過年吃年糕,除了嚐新之外,恐怕主要是為了討個口彩,義取“年年高”。正如清末一首闡發年糕寓意的詩所說:“人心多好高,諧聲製食品“義取年勝年,藉以祈歲稔。……”新年吃年糕之俗,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年糕是將糯米浸泡磨漿後,壓幹水分,蒸製而成的一種米製品。其特點是口感柔軟,食法多樣,便於存放。
關於年糕,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春秋時期,吳王閹閶為了防止敵人侵略,命伍子胥建造闔閭城。閭闔城建成後,吳王太宴群臣,舉國上下一片歡騰。這時,建城有功的伍子胥卻悶悶不樂。一天,他對左右部將說:“我若去逝後,如果吳國遭難,人民饑苦無著,你們可在東門下掘土數尺,民饑可救。”後來,伍子胥果然遭讒身亡,越國乘勢發動戰爭破吳。戰爭使百姓民不聊生,饑民遍野;眾人在危難中忽然想起伍子胥生前說過的話。是部將們率領民眾拆磚挖城,挖下三四尺後,竟發現基磚是由米作成的。眾人大喜,洗淨後蒸食充饑,緩和了饑荒。後來,們為了紀念伍子胥備戰備荒之功績,每年過年都要蒸糕紀念。
“十裏不同風,百裏不同俗”。我國幅員遼闊,各地食年糕俗不盡相同,年糕品種多種多樣。北方年糕多以黃米年糕、剩年糕為主,南方年糕以糯米年糕為主。南方年糕又分廣式和蘇式兩大風味,廣式多以糯米粉、片糖、生油、瓜子仁、竹葉等為料,其色澤金紅、口感軟滑,內含竹子清香。蘇州年糕最為講究有豬油年糕和紅、白糖年糕等不同品種。紅、白糖年糕,粉細甜,色澤白亮,蒸透揉韌,水煮不膩,油煎香甜,久藏不黴。豬年糕有玫瑰、桂花、棗蓉、薄荷四種,其特點是色澤鮮豔美觀,潤香糯、食而不膩。除甜年糕外,有些地區還喜歡吃鹹年糕。南瓜絲、蘿卜絲為料,加入糯米漿中,上屜蒸熟。鹹年糕吃起來更是別有風味。在湖北、湖南、江西、海南等地,每年一進臘月家家戶戶便開始製作年糕,年糕成為春節重要的食品和禮品。
春節飲食活動的高潮是吃“團倒飯”。在民間,人們對吃團圓飯十分重視,羈旅他鄉的遊子,除非萬不得已,再忙也要趕回家吃頓年飯。因特殊原因不能回家吃年飯的,家人也要為他們留一席位,擺上一套碗筷,以示團圓。
吃團圓飯之俗,至遲在晉代已經開始,《風土記》說:“酒食相邀,稱曰‘別歲”’,可見;當時在除夕之夜,要舉辦豐盛的筵宴,辭舊迎新。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說:“除夕夜,家庭舉宴,長幼鹹集,多作吉利語,名曰‘年夜飯’,俗呼‘合家歡’。”周宗泰《姑蘇竹枝詞》雲:“妻孥一室話團圓,魚肉瓜茄雜果盤。下箸頻教聽懺語,家家家裏合家歡。”
所謂年飯,顧名思義,它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一頓飯,其準備之充分、物料之豐富、萊肴之精美,是平常飲食無法相比的。
年飯安排在除夕這樣一個新舊年更替的特定時刻,它關係到年的生活好壞,因此,無論是菜品的安排,還是人們進餐的言談舉止,都必須特別講究。比如在萊肴安排上,菜肴數量要成雙,不能出現單數,最好是能包含一定寓意的數字,如十道菜,取“十全十美”之意,十二道菜,取“月月樂”之義,十八道菜,取“要得發,不離八”的吉祥俚語。筵宴菜肴的內容在不同地區各不相同。江漢平原地區,除夕年夜飯必有一道全魚,謂之“年魚”,意取“年年有餘”。年魚一般是不能吃的,雖然個別地方可以吃,但魚頭、魚尾不能吃,謂之“有頭有尾”,來年做事有始有終。圓子菜在許多地方的年宴上是少不了的,因“圓子”正好合“團圓”之意,所以,魚圓、肉圓或藕圓便成宴席上的必備萊;在廣東、香港等地,年宴上發菜是頗受人們歡迎的菜肴,因發菜諧音“發財”,於是精於經商的廣東、香港人,總要在年宴上吃一些發菜,希望來年能發財。總之,年宴上一般要有一至兩道包含吉祥寓意的菜肴,以此表達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祝願。
舊時江西民間吃團圓飯之前,必先祭祖。浙江杭嘉湖地區的拜神祭祖儀式即“祝福”一般在除夕前一天舉行。祭祖完畢,用煮福禮的汁湯燒年糕吃,叫做“散福”。
團圓飯的意義,在“做”的過程中凸現得更為明顯。
在江西,大年三十做“年飯”(也叫“歲飯”),是城鄉都盛行的習俗。這天早上,家家都準備大甑,把煮得半爛不熟的米飯(有的地方直接把淘淨的米)盛於甑中,放在大鍋上用眭火蒸熟;然後選一個地方,把甑固定在該處,在甑上貼一張寫有“年年有餘”的小紅紙條,接著放鬥掛鞭炮,甑中的飯就成為—“年飯”。封好的年飯是不準隨意開蓋的。要到下午或傍晚全家“團年”時再揭蓋。有的地方,要一直等到正月初來了拜年客,才揭開甑蓋吃年飯。揭蓋吃年飯時,也要鳴放鞭炮,以示隆重。年飯絕對不能一頓吃完。在江浙一帶,吃剩的飯,或原封未動的飯,都要供於案頭,上麵放些紅橘、荸薺等果品,講究些的人家還要放元寶形的米糕,再在飯上插一些鬆枝或柏枝。人們稱其為“宿歲飯”或“萬年糧米”。
年飯是一種象征,象征農家糧食“年年有餘”;年飯還是一種寄托,寄寓著農家對來年莊稼豐收的祈盼。
同樣是江南地區,浙江的年夜飯又有所不同。麗水人過年,以“糖糕粽,雞肉凍”為主體,雞、魚、肉是過年的必需菜肴,在除夕夜“謝年”時,一般用豬頭、豬尾巴(表示全豬)、大雄雞、魚等作祭供。在年夜吃“分歲”的菜桌上,魚、芋艿、豆腐丸和八寶菜等,是桌上必需的菜。
江浙一帶的“分歲筵”上,還有一道“安樂菜”,是人們入席後首先要嚐的菜。袁景瀾《吳郡歲華紀麗》說:“分歲筵中有菜名雪裏青,以風幹茄蒂縷切紅蘿卜絲,雜果蔬為羹,下箸必先此品,名‘安樂萊’。”有感於此,袁氏以《安樂菜》為題,賦詩一首:“冷淡家風不費錢,萊羹滋味樂終年。霜塍割出連根煮,甜到千家饊歲筵。”
在中國民間,午夜飯是具有神聖意味的晚餐。它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並集中體現了中國食俗的祈福特征。如年夜飯的萊肴食品名稱,就是極好的例證。上述麗水人過年的菜肴,含有合家團圓、年年有餘、八寶進門的吉祥意義、在紹興一帶,這種“討口彩”習俗同樣十分流行。吃年夜飯時,,碗筷、座位不管人多人少,必湊成十,寓“十全福壽”之意。而菜肴食品,則有更多的吉祥寓意:藕塊、荸薺棗加糖煮成的食物叫“藕脯”,諧音“有寓”;鹹煮花生叫“長生果”;鹹菜燒豆瓣、千張等叫“八寶菜”;有頭有有尾的一碗魚,叫“元寶魚”,寓意“年年有餘”;鯗凍肉上放一個不吃的鯗頭,名為“有想頭”……
在山東,除夕這天家家做供品。膠東的供品有雞,寓吉祥之意;有魚,諧年年有餘之音。黃縣、蓬萊一帶吃菜餑餑,菜是財的諧音,餑有蓮勃發展的含義,吃菜餑餑取其發財之意,誰吃得多,就意味著多發財,所以,人們要盡量多吃幾個。蓬萊一帶除夕的午飯,有三樣必不可少:一是米飯,是豬肉,三是龍須菜。米飯主要是大米或小米做成,吃剩的稱為陳飯,意為“家有陳糧”。龍須菜又叫三須菜,即海帶絲、白菜絲和粉條一齊煮。當地俗話說:“吃了龍須萊,中年又順又發財。”除夕的晚餐,膠東十帶吃餃子,也有吃麵條的,餃子寓意把財包住,麵條意味著順利,合起來取意“發財順利”。泰安、滕縣等地習慣喝“辭歲酒”,又叫“團圓飯”。餐桌上,栗子雞、魚、年糕和團子必不可少。栗子雞寓意“大吉大利”魚寓意“年年有餘”,年糕取意“步步登高”、團子象征“全家團圓”即墨的年夜飯要吃豆腐和魚,叫做“福有餘”;要吃芋頭,叫做“粘合”,寓意團結和睦;要吃春黍糕,取意“年年登高”。
除夕子時,北方廣大地區的人們食用餃子,取“更歲交子”的意思曠為了討吉利,有的在餃子中放些糖,意味著來年生活更甜美十有的放些長生果(花生),意味著健康長壽;有的在個別餃子裏包一枚.“製錢”(現代用硬幣),認為誰吃到了錢,誰就財運亨通。
在蘇北,人們吃過團圓飯之後,還要在所有的鍋、碗裏放上豆腐、桂片糕和兩棵蔥,叫“壓鍋”。此舉意在一年到頭鍋裏不空,有飯吃。新年第二次揭鍋看見豆腐諸物,寓意“都富”、“富貴步步糕”、“蔥蘢旺盛”,全年生活“從從容容”,不結結巴巴。
睡覺時,每個人的床頭要放一碟桂片糕或糖果。第二天早晨醒後,睜眼看見糕,伸手摸到糕,開口吃到糕,這叫“開口糕”。
“爆竹聲中一歲除”,除夕在人們的祝福與祈盼中過去了,接踵而來的農曆正月初一,是中華民族最盛大的節日——春節。人們在這天的飲食,與除夕既有聯係又有區別。
我國北方,春節的第一頓飯大都是吃餃子。舊時,山東人煮餃子時,要鳴放鞭炮。為了吉利,有的地方燒火煮餃子要用芝麻秸,取意新的一年像芝麻開花節節高,日子越過越好。水餃煮好後,頭一碗敬天地,第二碗敬灶君。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多興旺。因為餃子中包有一些幹果或錢幣,因此吃餃子時充滿了特有的節日氣氛:誰吃到紅棗,意味他新的一年能起早幹活,勤勞致富;誰吃到粟子,意味他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誰吃到錢幣,則能發財。不管誰吃到其中的哪一種,大家都衷心地祝賀。小孩子吃到了錢幣,家長還要給賞錢,以示祝賀。
歡樂之時,家庭主婦則有幾分謹慎。初一早晨煮餃子,非煮破幾個不可,但不能說“破了”,也不能說“堆鍋裏了”,而要說“掙了”。意在掙錢發財。經商家庭對此尤為講究,餃子煮熟後,如果沒有破的,還要故意用勺子攪破幾個,而且有意進行對話。問:“好了沒有?”答:“好了!”又問:“掙了沒有?”答:“掙了!”惟有如此這般,方才大吉大利。
在南方,春節的早餐一般不吃餃子。湯圓、年糕、麵條、菜飯是春節主要的幾種早點。
浙江紹興,大年初一早每家都吃湯圓。湯圓是頭天晚上守時歲做好的,其中雜以少許年糕丁,寓意“團團圓圓”、“高高興興”。在武義等地,春節早餐吃“毛芋羹”。毛芋羹由毛芋片、蘿卜絲、青菜絲或加適量番薯、麵條,放入米湯中煮成。毛芋羹有講究:芋諧“裕”,蘿卜、小青菜寓清白的兆頭,所以,老少都鍾情於這種羹。
有趣的是,武義、嵊州等地,年初一的早餐都由男人下廚。這天所有的家務活,全由男人承擔。吃飯時,男人敬茶篩酒,把妻子及所有的女眷尊為貴客。在閉塞的封建社會裏,浙江部分地區能形成此俗,實屬難得。
在江西,初一的早餐,各地不盡相同。在廣昌,人們早上吃湯圓、年糕,取“團團圓圓”、“年年登高”之意;在宜春、樟樹,初一早上一般吃雞蛋煮麵條。雞蛋連殼煮熟,剝去殼,待麵條煮熟後,再放入雞蛋同煮葉會兒。起鍋時,放點蔥花即成。江西很多地方初一早餐吃“新年麵”,有的是一碗麵兩個蛋,大多數地方興一碗麵三個蛋。取清(蔥青)、白(蛋白)、命長(麵長)之意。在豐城市拖船鄉曾坊村,人們初一早晨吃菜飯。菜飯的作法很簡單:先用油炒菜(白菜、芥菜皆可),然後加水、加適量的米飯,煮沸後放些鹽即可。為什麼初一早餐吃菜飯呢?俗話說:吃了菜飯會發財,大概也是“菜”與“財”諧音之緣故吧。此外,初一早上的食品還有米果、油糍粑、米粉等。鄱陽湖漁區的管驛前村,其春節食品離不開活鮮鯰魚:除夕的年夜飯之前,吃“鯰魚打糊”(即鯰魚糊羹);正月初一的早點,則是鯰魚煮米粉。熱氣騰騰的鯰魚糊羹和鯰魚米粉,撒上胡椒粉、蔥花,真是美味佳肴。當然,漁家人更期盼的是“年年有餘”。
從初一開始,一直到元宵節,人們走親訪友,相互拜年和相互宴請。無論拜年,還是宴請,都是民間食俗集中體現的時候。
舊時江西農村拜年,禮物一般是食品。在宜春鄉間,拜年禮物很簡單,普遍是二三十個麻糍、兩包油炸茶點,用竹籃盛著,蓋上一條毛巾就上路。對別人送來的禮品,親戚家一般不接,臨走時還要饋贈一大包薯片、玉米花、凍米糖、鹽薑之類的土茶點。在波陽農村,拜年禮物是一包酥糖,外加一些自家做的年糕、油炸果子等。常常有這樣的情況:一包酥糖在親戚間轉來轉去,最後又回到自己家中。
在山東,串親是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春節串親,都要帶一些禮物。比較講究的是新婚女婿給嶽父的禮物,萊蕪一般是四色、六色,有的甚至是八色、十色。四色就是酒、肉、糕點、饃饃。此外,雞、魚、香腸、罐頭、掛麵、油條各算一色。香煙、糖果是禮物中必不可少的兩樣,但不算一色。各色禮物,均要雙數,切忌單數。嶽父家給姑爺的回禮是十斤左右的大饃饃和大糕各一個。
春節宴客,也稱“年節酒”。《清嘉錄》說:“元旦後,戚若友遞相邀飲,至十五日而止,俗稱‘年節酒’。”
在江西,正月請客,蔚然成風。無論家境如何,人們都極為重視,傾其所有,盡量把家宴辦好。在贛南、宜春一帶,農戶的家宴,一般要上十幾碗菜,講體麵的要上二十幾碗。當然,這些菜並沒有山珍海味,全取自鄉間所有。菜分下酒菜和佐飯萊。下酒菜多是臘味,如用煙熏幹的豬頭肉、豬心、豬舌、豬肝。還有鮮豬雜,如豬肺、豬腰、豬犬腸等。牛肉、豆腐、海帶也屬下酒萊。佐飯菜有鮮雞、幹魚、熏肉及四五碗蔬菜。在宜春鄉間,下酒菜用小碗裝,佐飯菜用大碗裝。
舊時春節期間作客,飲酒、吃菜都有規矩。江西宜春鄉下有句俗話:“東道不飲客不嚐。”東道即主人。意思是主人沒有舉杯,客人就得規矩地等著;主人不動筷指向哪個小碗喊吃萊並率先夾起菜,客人連筷子也不能摸。主人指吃什麼,客人便吃什麼。對大碗或大盤裏的那條完整的魚,客人隻能看,不能吃,這叫“看菜”。由於規矩所限人們吃得並不盡興,宴席上能隨意伸筷子的不過是幾碗新鮮蔬菜。往往有這樣的情況:一桌酒席吃畢,大碗小碗有很多沒有動筷子,還可用於下一次接待客人。有的地方,往往過完一個正月,小碗的臘味還有剩餘。當然這是舊時往事,今天的客人不再像他們的先輩那麼拘泥於規矩,但春節作客與其他場合的宴請相比較,仍然要“客氣”些。
但遇上“鬧酒”、“鬥酒”,人們就不再拘謹,不再客氣。在這種場合,人們劃拳、吆喝,一桌酒席吃幾個小時,還非灌醉一二人不可。
在江西高安,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要請“春酒”。吃春酒的人分三種:一種是應酬的,上席後碰碰杯,寒暄幾句就告辭,去別處繼續這種禮儀性的應酬;第二種是生意上的合夥人,為新一年的合作提個“引”,喝了兩杯就走;第三種是好友,一般來得晚,來了就不走,不拘形式,不拘禮儀,猜拳行令,一醉方休。這樣的酒席從菜肴來看,不是很豐盛,一般是四盤兩碗的“朱公席”;從客人的情況來看:進進出出,特別頻繁,以致形成“流水席”。
這種宴客方式,在蘇北也大同小異。一般人家,年初一都要擺下酒場子,桌上放滿杯筷,有四盤萊肴,大壺溫酒。酒不論孬好。菜不論多少,拜年人到家磕頭拜年後,坐下就喝酒。有的喝一杯就離去,主人並不挽留;有的坐下吃喝半天,主人也不逐客。這種宴客方式當地稱為“常流水”,也叫“喝年酒”、“揣元寶酒”。
春節期間為招待前來拜年的親友,各地也有不同的做法。在浙江紹興,正月初一,凡有鄰居、親友登門,主人必敬以“撮泡茶”一杯,內置橄欖或金桔兩枚,謂之“元寶茶”。在蘇北,拜年人一到,主人都要贈以瓜子、花生、暖糖等香甜貨,統稱“果子”。再窮的人家也要炒些秸子花和黃豆粒應酣,這是新年的“彩頭”。如果拜年人到了誰家沒有彩頭壓壓手,雙方都不快,認為手裏空空的會受窮。在江西,對前來拜年者,主人要以瓜子、炒蠶豆、炒花生、花果、凍冰糖、芝麻糖等招待客人。在修水、武寧等地,人們還用“擂茶”(內有薑、鹽、黃豆、爆米花、菊花及茶葉)款待客人。倘若沒有茶點招待,雙方都會覺得沒麵子。
正月初七為人日,唐代稱為“人勝節”。傳說遠古時,盤古開天地後,直到第七天才做出人來。為紀念這一重要日子,人們便奉正月初七為“人日”。初七這天,各地有不同的食俗。據南北朝時期的《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江西豐城一帶在初七早餐要吃“上七羹”,用七種配料做成,如雞肉、豬肉、豆腐、辣椒、白菜等。羹做好後,必須先盛三碗,擺上神龕,焚香燃炮,祭祀鬼神。然後將這三碗羹倒入鍋中,與鍋內羹調勻之後,才可食用。據說,吃了這種神靈合用過的羹,可得到保佑,消災除害,身體健康。樟樹一帶,人們在初七早上則要吃“八寶飯”。八寶飯不一定有八種食物,但它是多種食物混合煮成的飯。當地人說:“吃了八寶飯,男的拿扁擔,女的拿車擔。”“車擔”,指紡車。可見,舊時人們為了生計,正月初七一過,就要開始幹活。
在蘇北農村,人們正月初七到野外挖越冬的新鮮野菜,用黃豆或花生仁水磨成糊與野菜同煮。這種食物平日叫“小豆腐”、“菜渣子”、“清漿子”,但初七這天是“人日”,所以又叫“仙人腦子”,傳說初七吃了“仙人腦子”,老者長壽,幼者聰明。
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今稱元宵節,這天的食品元宵(湯團),成為過年食俗的壓軸戲。元宵作為上元節的節日食品,由來已久。周密《武林舊事》說:“節食所尚,則乳糖元子,澄沙團子。”元宵也叫湯圓。
關於元宵喚“湯圓”,還與竊國大盜袁世凱有一段趣聞呢!
傳說袁世凱篡奪革命果實,做了皇帝,這年正月十五,正是賣元宵的時節,大街小巷的經營者不僅懸掛“元宵”的招子,還沿街高聲叫賣元宵。因元宵與“袁消”同音,袁世凱認為“袁消”有“袁世凱被消滅”之嫌,故成為袁氏的莫大忌諱,於是取“金城湯池”之意,密詔警事廳勒令賣“元宵”者,改呼“湯圓”。為此,老報人景定成在《洪憲雜詠》中有詩曰:“偏多忌諱觸新朝,良夜金吾出禁條。放火點燈都不管,街頭莫唱賣‘元宵’。”如今,有些地區仍有“湯圓”之稱呼者,當然絕非是袁世凱的淫令所致,隻不過是古時傳統習俗的沿襲而已。
我國不同地區,元宵節飲食習俗不盡相同,各有千秋。上海、江蘇一些農村,元宵節吃“薺菜圓”。清代李行南《申江竹枝詞》詠上海過元宵的情景:“元宵鑼鼓鎮喧騰,薺菜香中粉餌蒸。祭得灶神同踏月,爆花正接竹枝紅。”陝西人元宵節有吃“元宵菜”的習俗,即在麵湯裏放各種蔬菜和水果;河南洛阻、靈寶一帶,元宵節要吃棗糕;雲南昆明人多吃豆麵團;雲南峨山一帶,元宵之夜全寨人要聚在一起舉辦“元宵宴”,是日下午,召集人燃放鞭炮通知全寨各戶主前來吃飯。吃飯前,由德高望重的老前輩吟誦祝辭,祝願當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吉林朝鮮族地區,元宵節這天要吃“藥飯”或“五穀飯”。藥飯以江米、蜂蜜為基本原料,摻大棗、栗子、鬆子等煮成。因藥飯原料較貴,不易湊齊,一般以大米、小米、大黃米、糯米、飯豆五種做的“五合飯”代替,意在盼望當年五穀豐登。
在江西民間,元宵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用糯米粉包糖餡或芝麻餡的“元宵丸”家庭主婦調製好粉,家人圍坐在一起包元宵,類似北方人大年夜守歲時包餃子。山東人自家做元宵,稱為“滾元宵”。具體做法是:團餡為丸,蘸水,用簸箕盛糯米粉,置丸其中,反複溶動,所以叫滾元宵。
在杭州,正月十三傍晚上燈時分,人們用糯米粉搓成小團,煮熟後祭祀祖先,這種湯圓稱為“上燈圓兒”。元宵節這天則用糯米粉搓成大團,用切碎酌核桃、生及芝麻、棗泥、豆沙作餡,這種湯圓叫“燈圓”。以燈圓饋送親友,名為送“燈節盒”。有女新嫁的人家,必給親家送燈節盒。
古時上元節食俗除了元宵,還有豆粥、焦槌、科鬥羹、蠶絲飯等。
今天,元宵節的食品也不僅僅是元宵一種。山東很多地方在元宵節前用豆麵做各式燈盞,節日這天到處點燃,節後收殘燈,切條代豆腐熬萊。有的地方,則在元宵節這天做“繭餑餑”、“錢龍”、“聖蟲”等麵食。“錢龍”供財神,“聖蟲”分別放在糧囤棚、草垛裏。這些食品在元宵節不吃,要留到二月二家人才分而食之。
在江西宜春,小農家將供神之米做成12個(代表一年十二個月)中間凹下的“窩糍”,簽插月份,蒸熟後看其水色,以占各月雨水多少,此外,這一帶還有一種較為別致的食俗:元宵節必吃“順風”(豬耳朵)元宵節吃“順風”是借一帆風順之意,表達一切皆順利的希冀。在豐城,農戶在元宵節前兩天,用米粉做麵雞供神,薊元宵節這天把神像抬出采,擺上雞米果。據說這樣可防止禾苗蟲害。高安田南一帶,農戶在元宵節做“示宵印餅”,以印在米餅上的各種動植物圖案來象征人壽年豐,六畜興旺。
在宜春金瑞鎮、楠木鄉一帶,人們在元宵夜到外麵去“偷”菜,叫做“撿財”。主要是“愉”白菜、大蒜、蔥等。此時偷菜不怕挨罵,如果被偷的人家罵得越凶,駕得越久,偷菜者在這一年就越走運,越發財。因此,元宵夜人們除了觀燈、吃元宵,還得小心地守著自家的菜園子,否則讓人偷了菜又不能罵。
元宵節過後,“年”也就過完了。江西波陽流傳這樣一句俗諺:“到了元宵邊,壇壇罐罐底朝天。”瓜子、花生、蠶豆、糖片等吃食都裝在“壇壇罐罐”裏,它們一個個“底朝天”,意味著“年”也差不多過完了。
端午節食俗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陽節。“端”為開始,一個月中的第一個五日稱為“端五”。五月初五,二五相重,也稱”重五”。又因我國習慣把農曆五月稱作“午月”,所以又把端五稱為端午”。
“渚鬧漁歌響,風和角黍香。”端午節吃粽子是最有代表性的節令食俗。魏晉《風土記》載:“仲夏端五,烹鶩進筒粽,一名角黍。”可見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有了粽子。至唐代,食粽之風已很盛行。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記有“庚家粽子,白瑩如玉”之句,可見唐代長安城內粽子的製作、銷售已很普遍,而且品種繁多,有錐粽、菱粽、筒粽、七巧粽等多種花樣。到了宋代,粽子製作愈發精巧,花色品種蔚為大觀。《西湖老人繁勝錄》上說:“天下惟有是都城將粽子組成樓閣、亭子、車兒諸般巧樣。”“采縷碧去粽,香粳白玉團”,指的是白粽子。屹的時候撒上白糖或淋上蜂蜜。有時還在粽子裏加入果料、果仁。—“不獨盤中見蘆橘,時幹粽裏得楊梅。”蘇軾的這首詩說的就是果脯粽子。陸放翁的“盤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將簪艾一枝”,“青菰粽”指的即是艾香粽子。明代開始出現肉製粽子,有牛肉粽、豬肉粽、火腿粽等等。
端午食粽的來由,有多種說法。但民間最普遍的說法還是與紀念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
相傳,屈原於五月五日投汨羅江悲憤而死,楚人得知後甚是悲哀。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每年端午這一天,楚國人便以竹筒貯米做成筒粽,然後投入江中以祭屈原;就這樣,年年如此,從未間斷。到了東漢劉秀建武年間,有一天,長沙人區回曾遇見一位自稱三間大夫屈原的人,對區回說:“你們每年對我的祭祀是很好的,但是我卻常常苦於筒粽被江中的蛟龍所竊食希望你們以後祭祀我的時候,可以將菰葉把竹筒塞上,再縛上彩絲,因為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後采人們遂改用菰葉和五彩絲包裹粽子。
粽子,又名角黍,其風味、形狀、大小等各地不盡相同。北方以北京的江米小棗粽子為最佳;南加,以蘇、杭一帶的豆沙、火腿粽子聞名。其形製有的呈三角形、四角形,比饅頭還小;有的呈長條形,足有一尺多長。
端午節除吃粽子之外,各地應節食品種類頗多。江西萍鄉一帶,端午節必吃包子和蒸蒜;山東泰安一帶要吃薄餅卷雞蛋,河南汲縣一帶吃粽子和油果;東北一些地方節日早晨由長者將煮熟熱雞蛋放在小孩肚皮上滾一滾,而後去殼給小孩吃下,據說這樣可以免除日後肚疼。
在我國許多地方,流行有端午節食“五黃”的習俗。這“五黃”是指:雄黃酒、黃魚、黃瓜、鹹蛋黃、黃鱔(有的地方也指黃豆)。
雄黃,其色澄紅,有解毒殺蟲之功,可治痛瘡腫毒,蟲蛇咬傷。俗信端午節時有“五毒”之說,所謂“五毒”,指的是蛇、蠍、蜈蚣、壁虎和蟾蜍。民間認為,飲了雄黃酒便可殺“五毒”。《白蛇傳》裏寫到端陽驚變的故事,許仙誤信法海讒言,端午時強使白娘娘飲雄黃酒,致使白蛇顯露原形。因此,民間廣泛傳信飲雄黃酒後能夠解毒。但是,雄黃如果和燒酒同飲,稍不留意也會引起中毒。難怪清人梁章钜在《浪跡叢談》中說:“吾鄉每過端午節,家家必飲雄黃燒酒,近始知其非宜也。”現代飲雄黃酒之俗逐漸消亡。
粽子不僅是端午節的應節食品,而且還是民間互相饋贈的禮品。清代河北一些地方,端午“追節”的禮品是粽子;湖南一些地方“探節”,也是以粽子為禮品;江西許多地方,端午節走親訪友,人們都要拎一串粽子。
端午節食品,除了粽子,各地還有其他一些品種,如粉團、棗糕、糯米粥、鹹鴨蛋、大蒜子、雄黃酒等等。
在江西,端午節一般都要吃粽子和鹹蛋;一些地方則有“吃五子”的習俗。“五子”即粽子、包子、雞子(雞蛋)、油子(油炸食品)和蒜子。
在山東,人們除了吃粽子,還要吃雞蛋。民間認為,端午吃雞蛋不腰痛,把煮熟的雞蛋趁熱在小孩肚子上滾動,可以防治肚子痛。海陽縣舊俗,年輕人端午節必攜雞蛋登山,在山頂吃雞蛋。
說到吃蛋,有必要介紹一下浙江桐鄉石門一帶農村端午吃煨蛋的習俗。端午節這天,各家備好一隻火盆(養蠶用來生炭火的瓦盆),同時準備好幹燥的蠶豆殼,花形似蚊蟲的蚊子草,以及葉似蛤蟆皮的蛤蟆草等。待午時一到,人們將蠶豆殼用火點著,接著再把蚊子草、蛤蟆草、菖蒲草等覆蓋其上,使火盆生煙。俗信這種煙能熏殺蚊蟲,故人們稱此火盆為“驅蚊盆”。當驅蚊盆煙火旺盛之時,人們便取出事先準備好的青殼鴨蛋,在蛋的一端敲出一個小孔,向孔內塞進一隻小蜘蛛,將小孔封閉好,再將鴨蛋放進驅蚊盆中煨烤。鴨蛋煨熟後,將蛋內蜘蛛取出,即可讓孩子們吃。據說,小孩子吃了這種煨蛋可以驅毒,夏天就不會生痱子和瘡癤。據清顧祿《清嘉錄》載,古代人們將蜘蛛列為“五毒”之一,端午有貼“五毒符”的習俗,人們將蜘蛛放人鴨蛋中煨食,可能有以毒攻毒之意。此俗在石門一帶農村流傳已久,至今個別地方仍有流傳。
因民間有五月是“惡月”的說法,於是有在端午這天采藥、製藥的習俗。
溫州民間在這天正午用陳皮、柴胡、藿香等製作一種中藥,叫“午時茶”,藥性平和,是治療暑熱的有效藥。在瑞安、平陽等地,人們則取中草藥和食鹽及茶葉製之,所炒的鹽曰“重午鹽”,其茶則曰“天中茶”,也叫“重午鹽茶”,此藥能化食散風,十分有效。養牛之家,則驅牛上山吃草,謂可避疫病。
江西樟樹的老百姓,這天都到野外挖草藥。俗信藥王菩薩於端午日下界,這天采挖的草藥最靈。所以,用端午時挖的草藥如車前草、串竹青、夏枯草、淡竹葉等中草藥煎成的“午時茶。”倍受人們青睞。在峽江縣,人們早飯後要上山采山楂,晾幹後留夏天泡茶;據說有解渴防暑之效。
總之,端午節的食品及進食方式,有的是為紀念先賢,有的是為祛病強身而設計、傳承的。人們在吃粽子、雞蛋、大蒜、喝雄黃酒及采挖草藥的時候,不僅表達了對先賢的崇敬之情,同時也流露了禳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中秋節食俗
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
中秋佳節食月餅,是我國各地普遍盛行的習俗。
月餅作為正式節令食品,始於宋而盛於明清。蘇東坡有“小餅嚼如月,中有酥與飴”之句,詩中的“酥”與“飴”道出了月餅的主要特點。專門記載宋代民俗的《夢粱錄》說:“市食點心,時時皆有……芙蓉餅、菊花餅、梅花餅、月餅……就門供賣。”不過,那時的月餅還沒有成為中秋佳節的節令食品。
明代,中秋節食月餅成為時尚。這是因為它與推翻元朝的統治有關。傳說,元朝的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地位,在每十戶人家中便安排一名蒙古奴隸主的爪牙,十家人隻許使用一把菜刀。階級壓迫把人民推到了水深火熱之中,老百姓無法生活下去,便暗中串聯,把“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這號召起義的紙條藏在月餅中作為聯絡信號,舉行民族起義,十舉推翻了元朝的統治。樣月餅便成了中秋佳節的必食食品了。
明人田汝成在《西湖遊覽誌餘》卷二十裏說:“八月十五日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說明在中秋這天吃月餅,有以圓如滿月的月餅來象征月圓和團圓的意義。所以中秋節這天,家人有在外未歸者,分月餅時也要替他留一份。北方天冷,月餅可以一直留到過舊曆年也不壞——過年總得回家團圓吧!
我國的月餅種類繁多,因產地不同而風味各異。其中的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最為著名。京式月餅多施素油,中含素餡。著名品種紅白月餅皮鬆餡甘,清香適口。蘇式月餅油多糖重,層酥相疊。它的傳統品種是吸取了江浙各地月餅之精華,如蘇州的玫瑰、揚州的椒鹽、平湖的棗泥等。其中以豆沙製作的最為考究,味香細膩,最易消化,尤適童叟食用。廣式月餅重糖輕油,多以豆蓉、椰蓉、五仁等為餡,味道清香爽口,具有雋永的嶺南風味。潮式月餅源於廣東潮汕,重油重糖,餡心近似廣式,輔料以糖漬冬瓜為主,質地軟潤,帶有蔥香味。其著名品種有“老婆月餅”,《清稗類鈔》中有一段關於此餅冠名的來曆:“廣州有餅,人呼之為老婆餅。蓋昔有一人,好食此餅,至傾其家,後複鬻其妻趵餅以食之也。以梁廣濟餅店所售者為尤佳。”
在中秋節之夜拜月、賞月之時,月餅又成了最重要的祭品。當圓圓的月亮剛剛升起時,人們就在庭院中對月設香案,擺上月餅、西瓜或其他水果作為供晶。布置完畢,即燒香禮拜。因為月亮屬陰,民間素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俗,所以拜月的都是女性。拜月之後,一家人分吃月餅。
中秋佳節除食月餅外,江南一些地方還有食“桂花糕”、“桂花酒”的習俗。
八月十五桂花香,中秋之夜,仰望月中丹桂,喝些桂花蜜酒、吃些花蜜糕,乃是中秋之夜飲食風俗中又一件美事。桂花不僅有觀賞價值,而且還有食用價值。屈原《九歌》中“援北鬥兮酌佳漿”、“奠桂酒兮椒漿”的詩句,表明我國很早起就用桂花釀酒了。在我國的長江三角洲一帶,每到中秋前後,店肆中賣桂花酒的生意總比平時好得多。,人們喜食桂花,將桂花作為食品製作中添香的作料。人們用糖或食鹽浸漬桂花,長期保香於密封容器中。或者在製作糕點時,和人米麵做成桂花糕,或者在燒食山芋時撒上一撮,色香俱美。還有用桂花熏茶,或在袍茶時將其加進去,稱之為“桂花茶”。此外,上海、蘇杭人還很喜歡在節日吃糯米桂花甜酒釀。
不同民族,其節令食俗多姿多彩。布依族人中秋節晚上,有偷老瓜(即冬瓜)煮糯米飯的習俗。他們將偷來的老瓜用紅布包好,一路鳴放爆竹送到缺子女的人家,主人要請他們吃酒消夜。孩子們還要到地裏偷葵瓜子、花生,拿到無子女人家去炒著吃,據說這樣會給無子女人家帶來子女。
青海土族人每當八月十五晚上,各家把特製的大月餅、瓜果等放在當院的一個方桌上,皓月當空,全家圍坐方桌,邊吃邊聊天。他們認為,吃得越多,吉祥越多。
壯族人家每逢中秋佳節都要賞月、吃月餅。孩子們則用柚子皮自製成各種奇形怪狀的鬼腦殼,化裝成高公、矮婆,到村裏富裕人家桌上取食月餅。青年男女結伴到田地裏象征性地偷回一些瓜果蔬菜,俗稱“偷青”。認為吃了這些偷來的瓜果蔬菜以明目。
浙江湖州一帶,還吃小紅菱、蓮子、鮮藕以及柿子等。在嘉興、嘉善一帶,則有特殊的吃黃瓜習俗。杭州民間則吃石榴、瓜果,取其種瓜得瓜,多子多福之意。紹興人祭月,除供如盤的月餅外,還有老南瓜,個,而且必須是長形南瓜;祭祀完畢,凡有新嫁娘的人家,婆婆必將此長形南瓜塞到新婦的被窩中去,以圖吉利。第二天,有的人家還要把這個南瓜煮給新婦吃。據說吃了這個采了月華的、頗似男根的南瓜,更具繁衍子孫的能力。
在山東,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外,晚上都要舉行家宴;早餐、午餐也較平日有所改善。濟南早餐米飯,中午水餃;膠東中午蒸餑餑、包子;即墨做一種特殊食品——麥箭;諸城從這天起開始吃芋頭、地瓜、花生、蘿卜和雛雞,謂之“嚐新”。
中秋節的飲食習俗,還有一些別的內涵。舊時,在浙江永康等地,商家都於中秋節擺酒,邀夥計、學徒上桌吃團圓飯。席間,老板以各種形式(如雞頭朝向等),來暗示對方來年是留用還是辭退。因此,夥計、學徒在席間憂心忡忡、無心吃喝。這種食俗,當地稱之為“吃耽心酒”。
重陽節食俗
重陽節也叫重九節,因為正值農曆九月九日,二九相重,日陰並應。古時,人們把“九”作為陽數,所以也稱重陽節。
重陽節的節令食品是“飲菊花酒”和“吃重陽糕”。
“登高”是古人在重陽節裏的一項主要活動,而登高最初又必飲菊花酒。這是為什麼呢?
相傳,東漢時,汝南人桓景隨方士費長房學道。一天,費長房對桓景說:九月九日,汝南有災疫降臨,你趕快在全家人的臂上都帶上盛著茱萸的小布袋,然後到高山上去飲菊花酒,就可以避開這場災難了。桓景趕緊去照辦,但當晚他回家時卻發現,家中的雞、犬、牛、羊都死光了。他對著這些動物不禁歎道:“此代之矣!”據說重陽登高飲菊花酒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重陽登高飲酒,唐宋時極盛。《千金月令》說:“重陽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遠,為時讙之遊賞,以暢秋誌。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還。”白居易有《禁中九日對菊花酒憶元九》詩:“賜酒盈杯誰共持,宮花滿把獨相思。相思隻傍花邊立,盡日吟君詠菊詩。”
重陽菊花酒,製法見《西京雜記》:“菊花舒時,並采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華酒。”
重陽賞菊、飲菊花酒給佳節增添了無限情趣。菊花除了具有觀賞價值之外,還具有除疾祛病的功效。漢武帝時宮中每逢重陽必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風俗通義》中載:古時候河北酈縣的甘穀村莊,山上遍生大菊花。菊花落英於山泉小溪,使水充滿了菊花的清香。穀中30多戶人家由於飲用菊花水,成了“長壽穀”。長壽者一百二三十歲,中壽者百餘歲,下壽者也七八十歲。這與菊花的延年益壽之功有一定的關係。
菊花藥性甘寒微苦,有疏風除熱、養肝明目、消炎解毒之功科學實驗證明,菊花有擴張血管的功效,可以降血壓,對冠心病也有一定療效。菊花可以食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其苗可蔬,葉可啜,花可餌,根可藥,囊之可枕,釀之可酒。”可見,保健養生才是重陽節飲菊花酒的根本原因。
重陽這天,人們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重陽食糕,魏晉時已有此俗,至唐代時已很盛行。唐代詩人宋子京有詩說:“劉郎不敢提糕字,虛負詩中一世豪。”劉郎即詩人劉禹錫,他在重陽詩中有意避開了“糕”字,招來宋子京的批評。《唐六典》已有“九日麻葛糕”的記載。到了宋代,重陽糕的款式花樣已很別致新穎。北宋時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說:“前一二日;各以粉麵蒸糕遺送,上插剪采小旗,摻丁果實,如石榴子、栗子黃、銀杏、鬆子肉之類。又以粉作獅子蠻王之狀置於糕上,又糜栗為屑,合以蜂蜜,印花脫餅,以為果餌。”明清時,“京師重陽節花糕極勝。有油糖果爐作者,有發麵壘果蒸成者,有江米黃米搗成者;皆剪五色采旗以為標幟。”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花糕也各具特色。有的地方重陽花糕達九層,上麵飾以兩隻小羊,寓意“重陽”。在重陽這天,許多地區民間還有給出嫁女兒送花糕的風俗。有的地方重陽時要接女兒回娘家,全家歡聚喜食重陽花糕,以示團圓。所以重陽這天也稱為“女兒節”。現在農村中還有“中秋剛過了,又為重陽忙。巧巧花花糕,隻因女想娘”的歌謠。
那麼,重陽節為哈要吃重陽糕呢?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
很久以前,有個莊戶人家住在高山下,這個莊稼漢手勤快整日早起晚歸,日子還過得不錯。這個莊稼漢是個忠厚人,有一副熱心腸,樂於助人。
一天,天快黑,他收工回家,路上遇到一個卜卦模樣的老先生,這老先生因無處食宿,正急得團團轉。他上前問清了情況,就把那老先生領到了自己的家中,請他一起吃晚飯,飯後又在外廂房安排他休息。那老先生也不客氣,倒頭就睡。
第二天一早,卜卦先生上路了,臨走他對莊稼漢說:“九月九日,你家裏要遭災。”莊稼漢聽了,嚇了一大跳,說:“我沒做啥壞事,怎麼要遭災呢?”卜卦先生說:“天有不測風雲,好人難免受災。請不要急,在九月初九前,你要搬家,揀草木少的高地方搬,隻要按我的話去做,你就可以免災。”說完,卜卦先生就走了。莊稼漢聽了這話,肚子裏擱了一樁心事,他屈指一算,還有兩天就是九月初九,越想心裏越不踏實決計不管如何先避避再說。於是,他叫老婆、孩子—起把家裏可拿的東西往高山頂上搬。到了九月九日清晨,東西搬得差不多了,他就領著老婆孩子離家往山頂上爬,他剛爬到山頂上,回頭一看,原住的房子已著火燒起來了。火越燒越大,山腳下和山腰中一片火海,幸虧山頂周圍全是光禿禿的石頭,火才沒燒上來。
莊稼漢全家在九月九日爬山登高避災一事,一傳十,十傳百傳開了。到了第二年九月九日,一些人惟恐災難落到自己家裏,老老少少,紛紛搬家,登高避災。可是,住在平原地區的一些人家,附近沒有山也沒有高地,怎麼登高避災呢?另外,九月九年年有,一年搬一次家,莊戶人家也折騰不起呀!後來有人想出一個辦法,九月九做糕吃,“糕”與“高”同音,以吃糕表示登高消災。
在農村流傳一句老話:“重陽不吃糕,老來無人告。”“告”是請”的意思。原來吃糕是好心人取代登高避災立下的規矩,重陽不吃糕的人,就不是好心人,說不定哪一天災難就要降臨到他的身上。周此,九九重陽食花糕,便成了代代相傳的節令食俗。
花糕既是節日食品,又是節日禮品。濟南以東地區,重陽節要給出嫁的女兒送花糕;濟南以西地區,重陽節要請女兒回娘家吃花糕。滕縣、臨沂、日照等地,從前多在重陽節釀造菊花酒,當地謠諺說:“九月九,九重陽,菊花做酒滿缸香。”泗水等地,這天采桑葉、竹葉等為藥;滕縣農家則在這天日出之前采桑葉晾幹為茶,據說重陽節采的桑葉當兼喝能去瘟避邪。呂邑北部人家,興九月九日喝辣蘿卜湯,說是“喝了蘿卜湯,全家不遭殃”。在蘇北,重陽節早晨家家都要吃“小蒸糕”糕用米粉裝入木模,放在水壺上蒸熟,糕呈喇叭狀,中間穿孔,又叫“水糕”或“蒸糕”。
重陽節在蘇北又稱為“夥計節”,夥計即雇工。夥計們自春季上工,苦幹夏秋兩季,直到重陽節才吃上一頓好飯。但吃過這頓飯,一批小夥計就要被辭退。民諺說:“十月朝,家家把夥計熬;九重陽,先逮小夥計嚐一嚐。”當地地主富人農忙時雇工,收獲後分兩批辭退:少數農活全會做的大夥計十月初一辭退,而小夥計則九月初九就辭退。因此,重陽節對那些幫人扛活的小夥計來說,不啻是“憂愁節”,而重陽節這一頓飯,是食之無味的。
冬至節食俗
冬至,也叫冬節,它是古老的二十四節氣中重要的節氣之一,古時把冬至視為“亞歲”。
民諺道:“冬至餛飩夏至麵”,冬至這天,許多地區家家戶戶都要吃餛飩或餃子,俗以為冬至吃了餛飩,冬天不凍耳朵,這當然隻是一種牽強附會的說法而已。
那麼,古往今來,人們為什麼要在冬至這一天吃餛飩呢?
據史料記載,早在南宋時人們就有吃餛飩以祭祖之風俗,那麼,餛飩又是怎樣與祖先扯到一起的呢?
原來,古人將餛飩這種小食附會於有關混沌的神話。在我國古代神話中,混沌是有關開天辟地的一位重要的神話傳說人物。《莊子》說,遠古時代,南海的天帝叫倏,北海的天帝叫忽,中央的天帝就叫混沌。倏和忽二位常到混沌那裏去遊玩,混沌招待他們非常的殷勤周到。有一天,倏和忽在一塊兒商量怎樣報答混沌。他們說,每個人都有眼耳口鼻,用來看呀,聽呀,吃東西呀等等,可是那位好的混沌卻一竅也沒有,我們不如去替他鑿出七竅來,讓他和我們一樣有眼、耳、口、鼻。於是倏和忽就帶去斧頭和鑿子之類的東西,給混沌開竅。一天鑿一竅,七天鑿了七竅。但是,可憐的混沌經他的朋友這麼一鑿,卻嗚呼哀哉,壽終正寢了。在《山海經》一書中,混沌又傳說是我們中華民族開天辟地的黃帝。不管怎麼說,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混沌一詞屢見於開天辟地之篇。而開天辟地的人物,無疑是受後世敬仰和紀念的祖先,這大概是古人將餛飩與祖先聯係在一起的緣故吧。
餛飩就是薄皮的水餃,它比水餃略小,形狀也稍有不同。清代北京城的致美齋所作的餛飩最為有名。其餡料講究、花樣精美、湯料齊全、頗負盛名。當時有詩讚美道:“包得餛飩味勝常,餒融春韭嚼來香。湯清潤喉休嫌淡,咽後方知滋味長。”
明清時代,江浙人在冬至日已改吃湯圓,而擅長做麵食的北方人仍維持著冬至吃餛飩的習俗。
湯圓又稱“湯團”、“粉團”,它是用糯米粉製成的一種丸子。最早,吃湯圓並沒有一定的時間,宋朝以後,中國人開始在元宵節吃湯圓。明清以來,江南人也在冬至時以湯圓祭神祭祖,視之為應節的食品。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提到蘇州人過冬至時說:“比戶磨粉為團,以糖、肉、果、豇豆沙、蘆菔絲等為餡,為祀先祭灶之品,並以饋贈,名曰‘冬至團’……有餡而大者為粉團,冬至夜祭先品也,無餡而小者為粉圓,冬至朝供神晶也。”祭祖供神之後,粉團或粉圓自然全進了人們的腹中。
不僅江浙人吃湯圓,台灣人也在冬至吃“圓仔湯”。在冬至節前夜,家家產戶要做紅、白兩種米圓,稱之為“冬節圓”。大約在吃過晚飯後,全家大小圍著一張大桌搓圓仔,充滿節日的歡樂氣氛。到了冬至清晨,家家以煮熟的“圓仔湯”三碗或五碗供奉廳堂、井頭、灶頭等地,並備牲醴祀神。一方麵敬神,一方麵向祖先報告冬天之來臨,然後全家吃圓仔湯,此帶有團圓、及添歲之意。搓圓仔的時候,小孩喜歡用糯米粉捏塑成鳥獸花果的形狀,並染成紅、綠、黃、青等色o動物以牛、羊、豬、狗、雞、鴨最普遍,花果則多屬桃、李、柑、橘之類。據《彰化縣誌》所雲:“冬至前一夕,小兒將米圓塑為犬、豕等物,謂之‘添歲’;冬至,昔時曾為歲首,作此物,蓋取一年中六畜興旺、百果豐登之義,是祈年之謂,非添歲之意也。”
江南一些地方,冬至還有吃紅豆稀飯的習俗。南北朝梁人懍的《荊楚歲時記》裏說“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日死,為疫鬼,畏赤小豆,故冬至作粥以禳之。”可見在一千六百多年前,中國人就在冬至這天吃紅豆稀飯了,其目的是為了防瘟疫。
臘八節食俗
農曆臘月初八為傳統的臘八節。按照民間傳統習慣,家家戶戶在這一天都要煮食臘八粥。許多地區對臘八節都十分重視,頭一天就要置備好煮粥的用料,全家動手揀簸米豆,剝果滌器;終夜經營,五更前要把粥煮成,天不亮全家老少就要團聚一起,圍爐品嚐,享受節日之樂。親友鄰居還要相互饋送。有的地區,不僅人喝臘/乙粥,還要給貓、狗喂一些。因為臘八粥象征著五穀豐登,有的還要把果樹上塗一點,“大樹小樹吃臘八,來年多結大疙瘩。”
臘八煮食臘八粥的習俗,最早源於佛教。《紅樓夢》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意綿綿靜掃玉生香》裏,寫到林子洞裏那群耗子精在臘月七日議事並探聽到人世準備臘八粥的情況,充滿了生活、風土氣息。那隻受命各處打聽的小耗子回報時,說到山下廟裏米豆成倉,果品最多,有五種花色:紅棗、栗子、落花生、菱角和香芋。這反映了佛廟重視臘八粥以及這一時令食品所要求米果多樣的特點。
臘八粥又是如何與佛教有聯係的呢?
相傳十二月初八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佛教界為了紀念佛祖,就在這一天在各大名刹寺廟集會,並用香穀、果實及粥供佛,同時,也向老百姓布施粥,以積功德。根據佛家考證,釋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踏遍了印度的名山大川,以求真諦。有一天,他走到了印度北部摩揭陀國的尼連河附近;由於多日化不到齋食,他又累又餓,終於倒了下來。這時,一位牧民看到了,把他扶在一邊,又把自己身上所帶的雜糧,加上采來的野果,用清水煮成乳糜狀的粥,然後一口一口地喂他。釋迦牟尼吃了牧女給他熬的粥,頓覺精神振奮,於是,便在尼連河裏洗了個澡,靜坐在菩提樹下沉思,突然靈竅大開,終於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自此,佛家為緬懷佛祖和那位救佛祖的牧女;就在每年的這一天煮上一些“五味粥”以示紀念。
由於上述傳說的影響,從前民間各地佛寺在臘八節時都做粥以饋四方善男信女;稱為“佛粥”、“臘八粥”、“福德粥”或“福壽粥”。宋代吳自牧《東京夢華錄》載:“初八日……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都(汴京)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周密《武林舊事》卷三“歲晚節物”條在記載當時杭州的風俗時說:“八日,則寺院及人家用胡桃、鬆子、乳蕈、柿栗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而杭州名刹天寧寺內,更有專門蓄藏剩飯的“棧飯樓”,寺僧每日把剩飯曬幹,積一年之餘糧,至臘八這天回鍋煮成臘八粥而分享信徒,稱為“福德粥”、或“福壽粥”,意思是吃後能增福添壽——這是勤儉節約的一種美德。
我國各地有關臘八粥的傳說不盡相同。
在北方地區,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故事。有一個年輕人,娶了個媳婦,兩口子都好吃懶做,全靠父母生前攢下的八個囤子的糧食過日子。常言說,坐吃山空,投幾年就把八囤子存糧吃光了。有一天,正好是臘月初八,兩口子饑寒難忍,隻好從八個囤子的旯旮裏,掃出一些五穀雜糧,攙和在一起煮了一鍋粥喝了。日後隻好靠討飯過日子。待到第二年後,兩口子才像他們的父母一樣,起早貪黑,辛勤勞動,省吃儉用,慢慢地日子又好了起來。為了記住這個坐吃山空的教訓,每到臘月初八這一天,兩口子就煮粥吃,並用以教育後代,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吃臘八粥習俗。
在安徽一帶,還流傳著朱元璋與臘八粥的故事。朱元璋的時候,曾在財主家裏當過放牛娃,常常是有了上頓沒下頓食不飽肚子。有一天,朱元璋放牛歸來又冷又餓,實在受不了,在自己睡覺的牛棚裏挖開一個鼠洞,準備挖鼠充饑。他挖呀挖,突然發現了老鼠的貯糧庫,那裏麵有黃米、江米、紅棗、花生等,朱元璋立即找來一口破鍛,並把這些東西放在一起煮了一鍋香噴噴的粥。這是他有生以來吃的最好一頓粥。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每天吃的是山珍海味、美味佳肴。時間長了,也吃膩,於是,他想起了小時候那次吃過的粥,便叫禦廚去做。禦廚根據朱元璋的口述,就用上等的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棗子、胡桃、柿塊等,煮了一鍋粥,然後用杏仁、瓜子、花生、鬆子等做點綴,獻給朱元璋。朱元璋吃後又賜給眾大臣吃,大家吃後均讚不絕口,紛紛問名叫什麼?朱元璋想了一想,就說:今天正好是臘月初八,就叫它臘八粥吧!隨之,這種粥就慢慢地流傳到了民間。
河南人吃臘八粥,是為了紀念民族英雄嶽飛。據傳,嶽飛抗金紮營朱仙鎮,正當節節勝利的時候,奸賊秦檜弄了十二道金牌,追逼嶽飛搬師回京。嶽家軍被迫回師,一路上又冷又餓,沿途百姓念及嶽飛及嶽家軍的好處,便各家各戶自動地送來飯和菜,攙和在一起用水燒開後分給嶽家軍吃,所以又叫“大家飯”,那天正好是臘月初八。後來,嶽飛被害於風波亭後,這一帶的人民每當臘月初八這一天,就燒“大家飯”來吃,緬懷嶽飛。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臘八粥的風味也各有不同,總的特點是北甜南鹹。北方人喜歡用江米、紅小豆、棗、薏仁米、蓮子、桂圓、核桃仁、黃豆、鬆子等為料煮成甜味臘八粥;而南方人則喜歡用大米、花生、黃豆、蠶豆、芋艿、荸薺、栗子、白果加蔬菜、肉丁和麻油煮成鹹味臘八粥;西北地區在粥內還要加入羊肉。
舊時蘇、杭、滬一帶寺廟製作臘八粥頗為講究,預先將糯米煮熟,然後風幹,大顆的米粒潔白透亮,稱之為“兜湊”。《上海縣竹枝詞》裏有一首雲:“庵寺僧徒日打齋,粥分臘八按門排。幹菱炒栗兼兜湊,更有庵尼送滿街。”描寫尼庵將臘八粥饋送施主的熱鬧場麵。
舊上海一般人家,除了新喪的以外,都要在臘月初七之夜燒煮睹八粥,至三更,祀於家堂門灶以及隴畝田間,然後全家聚食。並且在八日這天將其饋送親朋好友,不可遲過中午。送臘八粥者還有用紅棗與桃仁等食物製成獅子、小兒等模樣的,用以競巧爭奇,臘八節氣氛也因而倍增。寶山縣過去有個周兆魚寫了一首《臘八粥詩》:“防風粥冬淩粥,粥樣新食譜續。浮甑更尋臘八例,七寶合成膏漲膩,桃花楊花粥讓味。東家誇粥香,一指偶染如盥薔;西家誇粥甘,一盂分餉如傳柑。豪門終歲飫粱肉,灩光泛泛糝羹玉,不費萬錢亦果腹。獨惜黃韮百甕封,霜天鎮日米雙弓,瘡痍滿眼無黔突,休話當年畫粥衷。”
二、婚姻食俗
(一)相親訂婚食俗
我國傳統的民間婚俗,大多屈從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雙方都無權決定自己的婚姻大事,更沒有什麼戀愛可言。
然而,在我國部分少數民族地區,男女青年都享有選擇配偶、談情說愛的自由,他們常常在一些節日活動或歌圩盛會中,尋覓意中人,並且通過某種特殊的飲宴活動,向對方表露自己的愛慕之情。清人趙翼《簷曝雜記》載:“每春月趁墟唱歌,男女各坐一邊,其歌皆男女相悅之詞……若倆相悅,歌畢輒攜手就酒棚,並坐而飲,彼此各贈物以定情。”這種以對歌而相悅,以飲宴而定情的戀愛方式及活動,在我國南方少數民族地區頗為盛行。
居住在我國東南一帶的佘族,青年男女在對唱情歌時,如果姑娘相中了某個小夥子,等到一起吃飯時,姑娘便特意為小夥子盛飯,並悄悄地將一白紙團或銀戒指藏於飯中,以表示對小夥子的鍾愛,當地稱“裝心飯”。男青年吃到屍飯心”,如果對裝飯心的姑娘同樣鍾情,便暗自高興地將其藏在衣袋裏。分別時即以手絹相贈,回家後即請媒人至女家求婚。就這樣,一碗米飯成了男女婚戀的媒介物。
雲南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姑娘,在盛大節日或歌圩期間,要在家中做好一份清燉全雞,盛於小盤中攜至集市出售。屆時,小夥子們將前往“購買”。姑娘對來買的小夥子無情意,則加倍要錢,反之,如果姑娘看中了來買雞的小夥子,則含蓄與其對答,雙方屬意後,即攜雞肉隱至密林共食。於是一盤清燉全雞,便把一對青年男女緊緊地拴在一起了。
黔西北的苗族,也有一種類似阿巴多的“吃戀愛飯”的習俗當地稱吃“年夥飯”。不過這種宴會不是小夥子宴請姑娘們,而是姑娘們宴請小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