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正月初一至初三,村裏的未婚女子便合夥籌備飯菜,做好後用桌凳擺在村口交通要道處。外村男青年按照預先的約定,三五結伴到女方寨中遊玩,當他們快要進村時,便用歌聲傳遞信號,姑娘們聽到信號,即用歌聲作答,彼此不管是否認識,姑娘都可以請小夥子進食,小夥子也不推辭。他們邊吃邊唱情歌,就是在這種自由、歡快、充滿情意的飲宴活動中,播下了一顆顆愛情的種子。
如果說這種特殊的“飲宴戀愛”反映了我國部分少數民地區開放式擇偶的婚姻形態的話,那麼,在我國大部分漢族地區流行的“飲宴相親”習俗,則是傳統的封建家長製觀念在婚姻問題上的反映。
相親,就是新女婿第一次上門拜見嶽父、嶽母。我國許多地主,新女婿上門,女方家庭必飲宴款待,不過這頓飯不是一頓普通的飯,女方父母往往要借進餐的機會,對新女婿進行各方麵的“考察”,從而決定是否同意這門婚事。在廣西靖西、德保、那坡、大新等地,男女戀愛一段時間,到翌年正月初,女方家庭要辦一桌豐盛的筵席款待新上門的女婿,當地稱“考婿宴”。考婿宴上,女方家長特邀本村一位德高望重、見多識廣的前輩考問女婿各方麵的知識,有農業生產方麵的,有日常生活方麵的,也有宗教曆史方麵的等等。這種考問的方式一般是在自然、融洽的進餐過程中進行的。
除了對新女婿進行‘口試”之外,女婿進餐時的坐相、食相,入席、撤席時的禮儀等,也都是“麵試”的內容。有的地方在相親筵宴上故意安排一些不便取食且易使人“失態”的萊肴,刁難新女婿,如光滑如珠的鵪鶉蛋、半生不熟、油膩肥大的蹄膀、或是滾燙灼熱;表麵平靜的豬油豆泥等。小夥子取食時稍不小心,即可招致同席人的嘲弄,以至於無地自容,造成難堪的局麵,有的甚至因此而使姻緣告吹。因此,有些小夥子赴宴時,常常顯得十分拘謹和不安。類似這種考婿宴,在其他許多地區也同樣存在。
相親之日,姑娘父母對小夥子的印象如何,是否同意這門婚事,還可以利用食品這種“無聲語言”作出答複。
在湖南洞庭湖一些地方,如果丈母娘對女婿比較滿意,她便會做一碗甜蛋給女婿吃。甜蛋是用雞蛋、桂圓、紅棗、紅糖一起煮成,小夥子接到這碗甜蛋,知道丈母娘同意了這門婚事。
相反,在湖北梁子湖一帶,如果丈母娘對新上門的女婿比較滿意,便會做一碗瘦肉,麵條給女婿吃。如果麵條中夾著三個半生半熟的荷包蛋,則表明丈母娘不同意這門婚事,不一會,小夥子便會知趣的告辭。
還有的地方以在筵席上揀什麼樣的菜給小夥子吃來表示是否同意這門婚事。如揀一個肥大的雞腿給小夥子吃,則有“請你的腳放勤些,經常到我家來”妁意思,表示同意。如果揀一個雞翅給小夥子;則有“請你遠走高飛”的意思,知趣的小夥子遇此往往羞愧萬分。
這種以一頓飯決定姻緣的畸形婚姻,是千百年封建禮教觀念在婚姻問題上的反映,這種封建家長製的婚姻形態,至今仍在一些地區隱約可見。
我國民間婚俗,若男女雙方相互中意,“八字相合”,並經父母同意,便可正式訂婚。訂婚之日,男方必備聘禮,聘禮中除禮物飾品外,還少不了一些食物。這些食物除了具有一般食物共有的食用價值之外,而且還都結合婚嫁的主題,含有某種吉祥寓意。
在我國多數地區,茶葉是必不可少的一種聘禮食品。拉祜族有句民諺:“投有茶葉就不能算結婚。”在湘黔一帶,男方向女方求婚叫“討茶”,女方受聘叫“吃茶”或“受茶”,有的地方甚至幹脆把聘禮叫“茶禮”。如某家女子已許於人時,則以“已受過人家的茶禮”來說明已訂婚約。可見茶是民間婚姻聘禮中的主要禮品。
當然,現實生活中的婚姻並非都是美德的,締結的婚姻也有反悔的時候。貴州三穗、天柱一帶的侗族姑娘,如果對父母包辦的婚姻不滿,就用退茶的方式來退婚。其做法是:姑娘用紙包一包茶葉,選擇一個適當的時機,親手拿到未婚夫家,跟男方父母講:“舅舅、舅娘啊,我沒得福分服侍您老人家,你們另找一個媳婦吧!”說完,將茶葉放在堂屋的桌子上,轉身就走。這包茶葉就代表了所有的聘禮,退掉了茶葉,表示退還了聘禮,婚約就此解除。
除茶葉之外,舊時雞、鵝也是聘禮中的重要物品。聘禮用雞、鵝,這可能是從古代聘禮中用雁演變而來的。《五禮通考》引《禮誌》說:“其納采、問名、納吉、請期、親迎,皆用白雁、白羊各一頭。”關於聘禮用雁的取義,《百虎通·嫁娶篇》中說:“用雁者,取其隨時南北,不失其節,明不奪女子之時也。又取飛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禮,長幼有序,不逾越也。”按台灣學者馬之輔先生的解釋,雁為候鳥,秋南飛而春北返,來去有時,從無失信。故以雁為男女雙方信守不渝的象征。又按“不違民時”的儒家思想中的仁政原則,因性欲是生理上最強的衝動,男女到了青春期,則要男婚女嫁,倘若婚姻失時,性欲問題不能調節,則難免流於淫。故聘禮用雁,表示婚嫁以時之意。雁轉徙飛行,老而壯者在前引導,幼而弱者尾隨其後,從不逾越。“長幼有序”的儒家思想用於婚嫁,有叔季不得跨越伯仲而成婚之義。故聘禮用雁,實有多重意思。後來由於雁難得、,人們便以鵝或雞取而代之。今在河北、遼寧、安徽、江蘇等地民間,仍有以雞;鵝作聘禮的,不過人們是否知道其中的含意。這就很難說了。”
俗話說:“無酒不成禮”,聘禮自然少不了酒。二酒”與“久”諧音,聘禮用酒,有預祝夫妻白頭偕老、天長地久之意。杜佑在其《通典》中對聘禮用酒的意義解釋說:“清酒降福”,“白酒歡之由”。酒既能給人帶來“幸福”和“歡樂”,以酒作聘禮當然是十分合適的。如今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當青年男女正式確定關係之後,小夥子上門認親,總少不了要買兩瓶上等好酒孝敬老丈人。
西北地區以畜牧為主,婚嫁聘禮常用羊。《新疆禮俗誌》載:“羊酒布帛,視家有無,女家受之後分饋親友鄰居,示得婿也。”羊,乃吉祥之物,《七修類稿》中引《晉書》釋“羊”的取義:“羊者,祥也,然則婚之有羊,自漢末始也。”古代“羊”與“祥”同音,以為羊具有吉祥的意思,婚禮最重吉祥,所以羊也就成了遊牧地區結婚聘禮中最受歡迎的物品了。
江漢平原,魚米之鄉,禽畜水產極為豐富,所以魚、肉、穀、酒成了當地婚嫁聘禮中必用的物品。
北方多種小麥,北方人愛吃麵食,麵食遂成為許多地方的聘禮物品。河北保定鄉間,過去送聘禮少不了饅頭和飪。大饅頭重五百克左右,因太大不易蒸熟,先蒸小饅頭,外加麵再蒸,俗稱“大包子”。飪又稱龍風餅,有圓形亦有方形,表麵有龍風花紋,送至女家,各一百個,男家也留若幹,雙方分送親友。安徽有句俗話:“吃了餅子,套了頸子”,就是說當女方一旦受了男方的喜餅,則表明這家女子已許配於人了。
嶺南多檳榔,嶺南人有“寧不食飯,惟嗜檳榔”的傳統。在嶺南人的婚嫁聘禮中,自然少不了檳榔。不過以檳榔作聘禮,除因檳榔好吃之外,還因為它與屍“賓郎”諧音,古人稱貴客為“賓為“郎”,以檳榔作聘禮,有尊敬女方的意思。
此外,一些地方還有用紅糖、石榴、蓮子、糕點、麵條等作聘禮的,這些無非是為了圖個生活甜蜜、多子多孫、延年長壽吉利罷了。
少數民族婚嫁聘禮更是多姿多彩。哈尼族商訂婚約必不少的聘禮是糯米飯和熟雞蛋;白族訂婚時的聘禮是千瓶酒和隻公雞,當地稱為“雞酒禮”;侗族訂婚所送的聘禮除豬肉、酒之外,還有酸魚一條、糍粑二三團;鄂爾多斯的蒙古人訂婚;男方須向女方送五十公斤酒;納西族訂婚聘禮中少不了鹽和糖,他們認為糖代表“山盟”,鹽代表“海誓”。有了鹽、糖,從此情深意篤,決無反悔。
(二)出閣迎娶食俗
出閣是民間俗語,即姑娘出嫁。當男女雙方商定婚期之後,男方便開始布置新房;姑娘便著手籌備、整理嫁妝。嫁妝物品陳一般的衣物飾品、日常用具外,有的地方還要在嫁妝中陪上一些食品。不過作為嫁妝的食品,食用價值已不是主要的了;更重要的是人們借食品的某種吉祥寓意,來表達對新婚的美好祝願和對婚後生活的殷切希望。
按照我國傳統思想,結婚是為了生兒育女、傳宗接代,倘若婚後不孕,這對新婚夫婦和家庭來說都是不幸的事,即所謂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因此各地的婚嫁活動大多包含有“早生子、多生子”的意義;嫁妝中的食品多含此意思。
隻要稍微留心觀察一下各地的嫁妝食品,不難看出,這些食品的名稱後麵多帶有一個“子”字,諸如:瓜子、棗子、豆子、栗子等等。從婚俗角度看,廣義的“子”是指“子女”,而狹義的“子”則僅指“兒子”。我國傳統上曆來有重男輕女的封建意識,婚後不僅要能生育,而且還必須生兒子,隻有生了兒子才能“傳宗接代”。故選用瓜子、豆子、栗子等食品,多有祝新人生兒子之意。
陝西一些地方,姑娘出閣時,要在陪嫁的棉被四角包上四樣東西——棗子、花生、桂圓、瓜子。名義上是給新娘夜間餓了便於取食,實際上是借這四種食品的名字的組合諧音,取意早(棗)生(花生)貴(桂圓)子(瓜子)。鄂東南地區,姑娘出嫁時;母親要為女兒準備幾升熱豆子<常用黃豆和芝麻炒製而成),裝在陪嫁的瓷壇中,新婚翌日用來招待上門賀喜的親朋。在當地,“豆”與“都”同音,“豆子”有“所生都是兒子”之意。
在我國各地,雞蛋是嫁妝中常見的一種食品。雞蛋有的地方也叫雞子,江浙一帶,嫁妝中有一種“子孫桶”,桶中要盛放喜蛋一枚、喜果一包,送到男方家後由主婚太太取出,當地人稱此舉為“送子”。筆者曾親身經曆了送子之俗,當時我搬嫁妝,發現兩隻痰盂裏分別放有一把筷子和五個染紅的雞蛋,好奇而又不解其意。待我把嫁妝搬回,幾個小孩在他們母親的授意下,把痰盂裏的蛋,—搶而空,後來一問,才知道這是丈母娘要我“快(筷子)生子(蛋)”。
在台灣高雄美濃鎮一帶,以前姑娘出閣要隨帶一隻老母雞,這隻老母雞最好是能在進洞房的當日下蛋。—果能如此,客人便會向新人開玩笑:“恭喜產子”,此舉表現了當地人求子心切的心情。
嶺南地區,嫁妝中少不了要放幾枚石榴,因石榴多籽,用石榴,自然是取其“多子多孫”之義。
女子出閣,民間還有“餓嫁”之俗。貴陽西北苗族,姑娘於嫁前吃完“離娘飯”後,要斷食一晝夜,到婚後第二天早晨才能咽飯。涼山彝族,姑娘於出嫁前五日就開始斷食,而隻以少量糖果充饑,有的新娘到出嫁時,已餓得頭,昏眼花,渾身無力。清代有一首詩:“翠繞珠圍楚楚腰,伴娘扶腋不勝嬌。新人底事容消瘦問道停餐已數朝。”就是這種餓嫁習俗的形象描繪。
新人為什麼要餓嫁呢?分析起來可能有這樣幾種原因:是為了表示離開娘家的悲傷。二是為了體態窈窕。三是婚禮期間,新娘不能隨便離開,不吃飯,也就不用去“方便”了。
與餓嫁相反,漢族的許多地方,姑娘嫁前有吃“別親飯”、“辭家宴”的習俗。在湖北梁子湖地區,女子出閣前,鄰裏鄉親要爭相請嫁女吃飯,俗稱“別親飯”別親飯家家都辦,大的村子,嫁女往往要連吃幾十天。江浙一帶,姑娘出嫁前一天晚上,父母要為女兒準備一桌豐盛的酒席,俗稱“辭家宴”。屆時紅椅披墊,花燭齊燃,佳肴滿案。嫁女坐在首席位置上,平輩及後輩子女陪宴。就座之後,母親要為女/L斟酒,並對女兒進行訓誡,其辭多為教導女兒到婆家做人的道理。訓誡完,女兒接過酒一飲而盡,並感謝母親的養育之恩。
民間聚親多用轎子,新娘上轎前要行十係列的禮儀,其中也不乏飲食禮儀。
在紅水河和柳江沿岸一些地方;新娘上轎前要坐在堂屋中間,背朝香火,由一個父母、兒女雙全的人把夫家送來的一碗飯端在手上,司儀商頌;“一碗米飯白蓮蓮;糖在上麵肉在間。女家吃了男家飯,代代兒孫中狀元。”周圍的人答:“好的!有的!”端碗的人輕輕把碗裏的一根蔥、一隻雞腿、一塊紅糖撥過一邊,給她扒三口飯,她吃三口吐三口(弟妹用裙子接),接著又把一把筷子遞給她,她從;自己肩上遞給後麵小輩,自己卻不得朝後看,表示永不後顧。
舊時浙江一些地方,新娘上轎前,要換上男方準備的小衫褲,然後立在蒸桶上。女家事先準備好十二個紅雞蛋,魚、肉、糖、鹽、炭、雞肉各兩包,還有米三升三合,將這些東西從她上身褲腰裏一一放下去,由褲腳拿出來,喜娘在一旁念念有詞:“將來生兒生女如雞下蛋快。”新娘吃過“辭母飯”,還要在嘴裏留一顆肉圓子,不能吞下,直到花轎抬到男家時才能吃下。
河北一些地方,新娘出門時,嘴裏要銜著一口飯,一半吐在門檻裏,一半肚在門檻外,表示此後母家、婆家都有飯吃。
傣族姑娘在離家之前,還有一項重要的儀式——向廚房裏的飯甑子告別,往飯甑裏放些錢。在她看來,自從出了娘胎的就是這飯甑子的哺養,如今要離開家了,也要離開這飯甑此時也應該感謝飯甑子多年來的養育之恩。
娶親之時,一般不需帶什麼禮物,不過在個別地區也有送娶親禮的。譬如在龍州邊陲的壯鄉,迎親禮十分隆重,迎親時要抬四張八仙桌,每張桌子要四人抬,四張桌子上均放有不同的迎親禮物:第一張桌子上是用紅綢布結好的一個精巧的小方盒子,裏麵裝的是檳榔仁;第二張桌子上擺著四壇米酒,壇上貼著大紅喜字;第三張桌子上,趴著一頭燙好的全豬;第四張桌子上則堆滿了各色點心水果。迎親隊伍由嗩呐開道,浩浩蕩蕩開往女家。
俗話說:“低頭娶媳婦,抬頭嫁姑娘。”這就是說男方於娶親之時處處要抱小麵子,遇事要忍讓一些。一旦得罪了女方,不僅耽誤了時間,有時甚至當日娶不回新娘,誤了大事。
娶親隊伍來到女家,新娘陪客常常搞些惡作劇,或是責難譏誚、唱罵迎親客,或是想出各種方式向迎親客索要禮錢。青海民和縣三川土族,當迎親客到來時,幾個年輕的阿姑手擎托盤,上放一對大饅頭,旁邊放一把菜刀,端到喜客麵前唱道:“娶官哥哥切蒸餅來,會切一刀切四牙子。不會切,拿上贖錢雇了別人切。”如果二位喜客明白底細,便趕緊謙詞不切,把準備好的零錢放進盤子裏向阿姑求情。要是娶親客真的動手切蒸餅,兩刀切下八牙子,盤子就會扣到娶親客頭上,還要強迫娶親客吃掉那兩個大蒸餅,並且唱罵娶親客。有的還要娶親客啃骨頭,把他們比作狗、貓嘲弄。即使如此,娶親客也若無其事,並沒有絲毫怨言。
迎親之日,女方索要的禮錢名目繁多,什麼進門禮;出門禮、鎖箱禮、發帳禮等等,五花八門,就連廚房的廚師和跑堂的也在想法要錢。
鄂東一帶,女家款待遠方的娶親客,及至飲宴高潮,忽然廚師從廚房端上山碗切成大塊的生肉,放在席中。娶親客一看便知道這是當地婚嫁筵席中少不得的一碗“東坡肉”。娶親客要想吃這碗東坡肉就得給廚師禮錢,否則就不給烹調。廚師拿了禮錢,轉身到廚房把早已燒好的東坡肉端上桌來。
如果娶親客隻給廚師禮錢而忘記了給跑堂的禮錢,等到跑堂上菜時,會故意把湯汁滴到娶親客身上,這時娶親客不僅不敢發怒,反而還要向跑堂的陪小心:“師傅辛苦了。”說罷一個紅紙包放到了托盤上。
娶親客要把新娘接回來,常常要幾經周折。
新娘離家上路,女方親友十般要送一程,有的要送到男家。當送親客與新娘在半路分手時,娶親客要把早巳準備好的糖果向天上拋撒,讓送親客們爭搶這象征幸福、吉祥的喜糖。
肅南裕固族,當送親隊伍行到半路時,新郎家早巳派人馱上手抓羊肉、饃饃、酒在此等候,他們把毛毯鋪在地上,請送親客就座,當地稱此俗為“杜速爾遲”,意為“打尖”。打尖主持人先將一杯酒潑向天空,再將一杯酒澆在地上,並開始唱歌,說唱的內容多係謙遜友好之辭。唱畢,請客人屹幾塊羊肉,喝幾杯酒,然後又重新乘車、畜出發,直抵男家。
(三)婚宴習俗
婚宴也稱“吃喜酒”,是婚禮期間為賀喜賓朋舉辦的一種隆重的筵席。如果說婚禮把整個婚嫁活動推向高潮的話,那麼婚宴則是高潮的頂峰。
我國民間非常重視婚禮喜酒,把辦喜酒作為婚禮活動中一個重要的、甚至惟一的內容。舊時結婚可以不要結婚證,但不可不辦酒席,婚宴成了男女正式成婚的一種證明和標誌。
婚宴一般在新郎、新娘拜堂儀式完畢後舉行。如果賓客較多,則分兩天舉辦。第一天迎親日,名為“喜酌”,第二天名為“梅酌”。喜酌的赴宴者都是三親六戚,梅酌的赴宴者皆為親朋好友。之所以叫梅酌,因為古時婚禮,賓客來賀,須獻上一杯放有青梅的酒,因此酬謝賀賓的喜酒也就叫梅酌。
民間婚宴,禮儀繁瑣而講究,從入席到安座,從開席到上菜,從菜品組成到進餐禮節,乃至席桌的布置、菜品的擺放等等,各地都有一整套規矩。
按照長幼有序的傳統思想,婚宴開始,首先要由一名牽客(專門負責接待客人、安排坐席的人)負責將賀喜賓客按照一定的秩序牽座。除了個別地區的婚宴是圍地而坐,席地而食,不太講究席位外,我國大多數地區的婚宴是十分重視席位主次的安排的。關於席位的具體坐法,各地不盡相同,這裏僅以鄂東一帶為例加以說明。按照當地的房屋結構,婚宴一般在堂屋舉行,因受場地限製,每次隻能開四席,四席開完,接著再開,當地稱“流水席”。同開的四桌筵席,有主次席麵之分。一席一般為新郎的舅舅、媒人以及族中德高望重者。二席一般為姑父、姑媽、姨父、姨媽等父母輩親戚。三席、四席為新郎輩親戚和一般賓客。八仙桌的四方八位,又有主次席位之分。以首席為例,中堂的右邊席位上是新郎的舅舅,左邊席位上是媒人,其他席位根據來客的主次,依次排定。
安排席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弄得不好,極易傷了親戚間的和氣,有的甚至因為坐席安排不當,拂袖而去,兩家從此翻臉。因此,每當婚宴開席前,牽客總要小心翼翼拉扯半天,而遲遲不能開席。
在鄂東一帶,賓客人座後,不是馬上開席,而是先要行一個“茶禮”。新娘在阿姑的陪同下,給入席坐定的客人倒“喜茶”(即紅糖水),名為倒茶,實為認親。阿姑給嫂子介紹客人的稱謂,新娘隨後喊一聲“XX請用茶”,客人站起,接過茶杯,喝完後,將一早已準備好的紅包放在杯中,新娘收起紅包,再給另一位客人倒茶。就這樣一一給每位客人倒茶。茶禮結束,筵席才正式開始。
江南地區,筵席開始,首先要鳴放鞭炮,在劈裏叭啦的鞭炮聲中,第一道萊才緩緩端上席來。而納西族的婚宴開始,不是鳴放鞭炮,而是鳴鑼上菜,當主持人宣布宴席開始,這時廚房裏“哐”的一聲,敲響了第十聲鑼,隨後招待人員就捧著托盤,盛著一碗碗深紅噴香的大紅肉,按長幼秩序,一一端上席來。
民間婚宴的上菜方式,一般是用長方形的木製托盤,將菜一道一道端上。而黔陽一帶婚宴,菜肴則在賓客入席前已在桌上擺好,並用蓋子蓋上,客人就座後,正客(女方客人)把蓋在菜上的盤子一一揭開,邊揭還要唱《揭盤歌》,歌詞唱道:“金盤裝菜銀盤蓋,我把銀盤來揭開。山珍海味盤中擺,邀請人家把席開。”待全部盤子揭開,大家才開始動筷。
婚宴菜品的組成,講究一定的格局。四川涪陵一帶婚宴,格局一般為八大碗;湖北沙市則一般為十大碗;梁子湖一帶婚宴必為“三元席”,即由肉圓、魚圓€髖疵自擦煜蔚氖啦耍緩鹹醫竇浠檠緄母窬質怯傷牡?又叫“碗底子”或“四大碗”,上麵以蛋絲、肉絲覆蓋,碗底多為閩筍、扁粉、豆幹之類)、四葷、兩湯、兩素等組成的十二道地方風味菜。
較之內地漢民族婚宴,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婚宴菜品卻比較簡單。寧夏回族的婚宴,除幹果之外,隻有饢、抓羊肉、抓飯、油炸饊子等幾樣主食;雲南傣族地區的婚宴上;隻有芭蕉葉包糯米糕及加料血燉等兩三樣食品;金秀茶山瑤族的婚宴上,隻一隻全雞和一大碗燒肉。
在內地許多地方,婚宴萊肴還有吃萊、看萊、分菜之別。
筵席上的菜肴本都是供人們吃的,但出於某種禮儀,有的菜卻隻能看而不能吃,這菜在民間叫作“看菜”。看菜並非高級賓館裏的花色冷盤,也不是因為烹調原因不能食用。在湖北鄂州市塗鎮,婚宴上就有一碗“看魚”,這是一條經過炸製或醃臘的鯉魚或鰱子魚(鯉魚多籽,“鰱子”即“連子”,婚宴上常用這兩種魚,寓有新婚夫婦“多生子”之意),魚的尾部貼有一張小紅紙,這是看魚的標誌。如果不懂事的孩子要吃看魚,知禮的家長會出來勸阻;關於看魚的來曆,民間有這樣的傳說:從前有家子弟結婚,席開數桌,按當地規矩,每桌筵席都必須有一條全魚。由於這家經濟條件的局限,買不起那麼多的魚;因此隻好買了四條鯉魚,烹調上桌後,在每條魚的尾部貼一張紅紙;嘴巴上安一些菜須,象征“祥龍”,龍為吉祥之物,自然不能食用。待筵席開完,四條魚完好無損;再開席時,這四條魚又重新用上了。這種“看魚”的做法在當地逐漸效法開來。除了看魚外,有些地方還有“看肉”、“看雞”、“看鴨”等。
在民間婚宴上,有的菜不是在婚宴上吃的,而是給赴宴賓客帶回家吃的,這類菜叫“分菜”。分菜蘭般是炸製的無汁菜,常做成塊狀或圓子,便於分裝攜帶。菜肴一上桌,由席長或同席長輩分給每位客人,客人取出早已準備好的袋子或毛巾包好,散席後帶走。在原湖北漢陽縣,凡是送了結婚禮的,全家人都要赴宴。如果家中有年邁老人不能赴宴;那麼主人會用一個小袋子或一張紙包上一些半製品菜肴,讓家裏的代表帶回去給未赴宴者,表示都吃了喜酒。
婚宴結束,離開席位也講究秩序,在湖北安陸一帶,主桌未散席,其他桌的客人是不能隨便離席的,即使吃完了也得空坐奉陪,直到主桌散席,方可離席。而在主桌中,第一席上的人不起身,同桌其他客人也決不可隨意離席。
(四)洞房食俗
洞房花燭之夜,民間有一個古老的習俗,飲交杯酒。
交杯酒也叫交臂酒、合歡酒、同心酒,古稱“台巹之禮”,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禮儀。所謂“合巹”,《三禮圖》解釋說:“合巹,破匏為之,以線連柄端,其製一同匏爵。”古代,合巹並非交杯,而是指破匏為二,合之則為一器。匏就是匏瓜,剖開可以盛酒。匏瓜剖分為二,象征夫婦原為二體,以線連柄,則象征由媒人把兩人連在一體。那麼為什麼要給新婚夫婦破匏作飲器呢?清人張夢元曾考證說:“婚禮合巹用匏,有二義,匏苦不可食,用之以飲,喻夫婦當同辛苦也。匏,八音之一,笙竽用之,喻音韻調合,即如琴瑟之好合也。”如此解說,則有勉勵新婚夫婦婚後能同甘共苦,並祝夫妻如琴瑟合好之意。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不再用匏瓜作飲器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精致的酒杯,於是合巹之禮也就變成“飲交杯酒”了。
飲交杯酒,各地有許多講究。舊時北京地區,飲交杯酒時要用紅繩係兩隻酒杯,娶親太太遞給新郎,送新太太遞給新娘,各飲半杯後再互換,此所謂“千裏姻緣一線牽”。
山東魚台一帶,新郎、新娘各坐在一把椅子上,嫂子提著紅色的酒,斟滿一杯,先放在新娘的唇上一蘸,然後再放到新郎嘴邊,新郎一飲而盡。
與交杯酒相似,高山族的連杯酒,是由一塊木頭挖成兩個酒杯,喝酒時一個人用左手,另一個人用右手,雙手抬杯共飲,表示同心同德。傈僳族的“雙人酒”,要求新人手抱肩,臉貼臉,同喝一竹簡酒。白族新婚夫婦要同飲一杯放有辣椒麵的酒。因“辣”字同白族的“親”字同音,喝了辣酒表示夫婦親密無間。
中國北方地區,飲交杯酒儀式完畢後,緊接著便是吃“子孫餑餑”。新郎、新娘各挾一個由女家包製、在男家蒸煮的半生半熟的餃子吃。這種半生半熟的餃子就叫“子孫餑餑”。當新娘吃餃子的時候,要讓一個男孩在一旁問:“生不生?”新娘滿臉漲紅,羞羞答答地說:“生。”由此可見當地人求子心切。
各種儀式完畢後,便是小夥子鬧洞房的時候了。鬧洞房的方式多種多樣,其中也不乏飲食的內容。譬如,有的小夥子取來一個圓圓的蘋果,用紅線把蘋果的一端係上,然後要新婚夫婦張嘴把蘋果吃掉。還有的用筷子插上一個肉圓,要新郎、新娘同時張嘴去吃。更有甚者,將一顆糖放在新郎的嘴邊,再叫新娘張嘴伸舌去吃這顆糖。其實這些都是變相地要新婚夫婦公開接吻。在今天城市青年看來,接吻似乎算不上什麼,可是在偏僻的鄉村,要青年男女在眾目睽睽之下公開接吻是十分難為情的。
(五)回門食俗
新婚第三天新娘從婆家歸寧(舊時謂已嫁女子回娘家省視父母的日子),俗稱“三朝回門”。回門之日,新娘要帶一些禮物孝敬父母,俗稱“回門禮”。回門禮以食品為主,酒、肉,糯米、糍粑、麵條。糕點之類為常見。
在各地的回門禮俗中,廣東一帶的回門禮最有特色。交俗,新娘回門,少不了要帶一隻烤乳豬(又叫“金豬”)。當地人認為,金豬是新娘貞操的象征,如果回門禮中沒有金豬,即意味著新娘在洞房之夜沒有“落紅”,便認為是“不貞之女”。反之,如果男家娶的是位處女,不但自家引以為喜,女家亦引以為榮,回門時往往以金花彩帶係豬身,將金豬放在長方桌上,兩人抬著,跟隨新娘花轎之後,招搖過市,送往女家。清人俞溥臣的《嶺南雜詠》:“閭巷誰教臂印紅,洞房花影總朦朧。何人為定青廬禮,三日燒豬代守宮。”即言此俗。
在少數民族地區,三江侗族的回門禮頗為熱鬧。回門時,郎家往往要選十五六個青壯年漢子,抬著大紅豬和大壇糯米酒,十多擔扁圓形的精製竹籮裏,盛滿糯米、糯飯,上麵插著紙紮的綠樹紅花,籮麵上鋪著侗人喜歡的酸草魚和酸鴨,浩浩蕩蕩開往娘家,其聲勢不亞於娶親。
女兒回到娘家,娘家要設宴款待女兒、女婿,民間俗稱“回門宴”。回門宴的菜品格局與出嫁日宴席的菜式沒有區別,隻是有的地方婚宴上的看菜,回門之歸便可以食用了。
女兒成家後,父母總希望小兩口能同甘共苦、相親相愛。民間,人們常常將這種希望寄寓於一定的飲宴活動中。豫、陝一帶,回門之日,新娘母親要特地為女兒、女婿做一碗用辣椒麵做餡的辣餃子,餃子盛起後,先給女兒嚐一個,然後由女兒遞給女婿,女婿將辣餃子全部吃掉。遇到不吃辣的小夥子,往往辣得滿頭大汗,即使如此,也不能推辭不屹。因為這辣餃子裏寄寓著父母們的一片希望——希望小兩口往後親親熱熱、同甘共苦。
新娘三朝回門,要於當日返回夫家,回家時,母親有時要送一些東西給女兒帶回。台灣高雄美濃鎮一帶,新娘返回夫家時,母親要把兩株剛從田間連根拔起的甘蔗,用九尺長的紅色帶子綁住兩端,給新郎、新娘帶回;其意為祝新郎、新娘和好相處、白頭偕老,生活如甘蔗般“節節甜”。
鄂東一帶,回門返家時;母親往往要將一些糯米給女兒帶回,回家後即將此糯米熬成稀飯,讓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來吃,據說吃的人越多,東家就越會人丁興旺。遇到比較大的村子,往往要熬兩三鍋。
三朝回門之日,我國民間還有傳統的“暖女”和“三朝下廚”之俗。
暖女,顧名思義,有取人間溫暖,借以安慰女兒之義。女兒剛嫁到婆家,一切尚不適應,甚至有某種恐懼心理。作為父母,為了增強女兒生活上的安全感,於婚後三天派人送食物至女兒,稱為暖女。宋人趙德麟在《侯鯖錄》中說:“世之嫁女,三日送食,俗謂之‘暖女’。”盂元老《東京夢華錄》也有此俗記載:“三日,女家送彩緞、油蜜煎餅,謂之‘蜜和油煎餅’,其女家來作會,謂之‘暖女’。”
我國民間,至今尚有暖女之遺風;不過在形式和內容上較之古代有所變化。譬如,江浙一帶,新婚翌月,女家—早就送甜糕兩盤、糖湯、參湯各一杯至男家;謂之“送早點心”。有的地方自姑娘出閣之日起,一連三日都由娘家送飯,這除了因新娘初到夫家,不習慣夫家的飲食之外,尚含有娘家富裕,衣食無缺的意思,這給新娘的麵子增光不少,也可惜此加強新娘一點精神上的力量。
如果說古代的暖女是以父母之愛溫暖女兒之心的話,那麼從暖女脫衍而來的泉州“送米粉”之俗,則表明父母對兒女的真城希望。在泉州,過去姑娘出嫁第三天(有的在第四天),要送炒米粉給男家,相傳這是為了使女兒到男家後,能和夫家的一切人都和睦相處。按泉州“粉”字和“忍”字諧音,“吃米粉大家相容忍”,所以炒米粉非送不可。普通人家僅炒一兩中壺,合山珍海味送去。若富貴人家,則要送米粉兩大缸,另配全席美味。
三日人廚做飯,這也是媳婦進門應做的第二件事,也是媳婦孝敬公婆的一種禮節。唐人王建《新嫁娘》:“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嚐。”即是這種風俗的生動寫照。
在江南一帶,新娘三日人廚,首先是煎豆腐。據《中華全國風俗誌》載:“先置豆腐、刀於灶上,新婦至,卷袖露手,一手持刀,一手執豆腐,劃開置之釜中,伴娘連做吉語道:‘豆腐煎得黃,來年生個狀元郎。豆腐煎得跳,新郎坐八轎。’”新娘第一次人廚要煎豆腐,包含有這樣幾層意義:首先,經過油煎的豆腐,兩麵金黃,中間雪白,民間謂之“金鑲白玉板”,新娘下廚做豆腐,有希望發財的吉祥寓意。民間道“要得富,煎豆腐”,即包含有這種意思。其次,煎豆腐最能體現新娘的手藝,火候掌握不好,豆腐容易煎糊;調味不當,豆腐隻難入味;翻炒不當,豆腐又容易碎。總之,在“公說牙疼郎嫌爛,婆怪醃心姑喊淡。一鍋能煮幾樣菜,做媳婦如滾刀山”的舊社會,要新媳婦做豆腐,恐怕是婆婆給媳婦的一個“下馬威”吧。
當然,各地鄉風不盡相同。在豫北一帶,新媳婦第一次人廚不是煎豆腐,而是做麵條,當地稱“試刀”,這是對新媳刀工和麵點知識的考核。一大早,新娘子圍上圍裙,挽起雙袖,親手和麵。和麵講究“三光”,即:手光、盆光、和出的麵光。擀出的麵片要求薄而均勻。最後是試刀;新娘子操起麵刀,在案上沙沙作響,切好的麵條又細又長。有民謠稱頌道:“新媳婦會做飯,切的麵條真好看。下在鍋裏團團轉,盛在碗裏蓮花瓣。”“試刀麵”也叫“喜麵”,頭鍋麵先敬給公婆,它是喜麵又是壽麵,祝雙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二鍋麵敬給兄嫂,吃了麵,妯娌和睦,互相幫助。接著給新郎吃,吃了麵願情長如絲,白頭偕老。最後一碗麵是自己,吃了麵象征勤儉持家,細水長流。
三、生育食俗
(一)求子食俗
一般來說,舊時的新婚夫婦一年之內就可得子。倘若一年之內還未受孕,主人便著急起來,而那些乏嗣的人家和長期不孕的婦女則更加坐立不宰。於是他們開始尋找治療不孕之症的“靈丹妙藥”。隨之便產生了許多奇異的求子習俗。
我國民間,許多地方把蛋視為靈驗的促孕食品,認為某些具有特殊意義的蛋,具有奇特的促孕功能。山東黃縣,每逢正月初一,長期不孕的婦女都要藏在門後吃一個煮雞蛋,以求懷孕。在江南一帶,小孩出生後第三天,父母必須以煮熟的雞蛋一個在其身上滾過,俗稱此蛋為“三朝蛋”,當地人認為,不孕者吃了此蛋即可懷孕。在長江中下遊地區,嫁女兒的嫁妝裏有一個朱漆“子孫桶”,桶裏要放上若幹個煮熟染紅的喜蛋。嫁妝送到男家後,男家親友中如有不生育的女人,便會向主人討子孫桶裏的喜蛋吃,據說吃了這種蛋很快就會有喜。
除吃蛋外,民間還有吃瓜求子的習俗。據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誌》載:“貴州中秋節有一種特別之風俗,為各省所無者,即偷瓜送子是也。偷瓜於晚上行之,偷之時故意使被偷之人知道,以惹其怒罵,而且罵得愈厲害愈妙。將瓜偷來之後,穿上衣服繪上眉目,裝成小兒形狀,用竹輿抬送,有鑼鼓隨之。送至無子人家,受瓜之人須請送瓜之人食一頓月餅,然後將瓜放在床上,伴睡一夜。次日清晨將瓜煮而食之,以謂自此可懷孕也。”偷瓜送子之俗並非“為各省所無”,其實,在湖南、江西、江蘇等省也有類似的習俗。
舊時廣州婦女還有偷萵苣以求子的習俗。據《清稗類鈔》載:“廣州元夕婦女偷摘人家蔬菜,謂可宜男。又婦女難嗣續者往往於夜中竊人家萵苣食之,雲能生子,蓋粵人呼葉用萵苣為生菜也。”
瓜也罷,萵苣也罷,生采也罷,本為平常之物,然而在特定的時刻和采取特定方式得來的瓜和萵苣,在人們看來,其功能就不同凡響了。
受孕是男女結合的結果,婦女能否受孕,是由男女雙方的生理狀況決定的,而不是簡單地由屹什麼能解決的。古往今來各種神秘、奇特乃至荒誕的求孕祈子食俗,是人們紊亂的直覺聯想的表現,是一種唯心的征兆觀念。在科學昌明的今天,我們應該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生男生女都一樣,而且還要自覺地實行汁劃生育。
(二)妊娠食俗
妊娠,預示著一個新的生命即將誕生。舊時則意味著香火的延續將得到保證,家族的譜係將得到續寫。這對於新婚夫婦及家庭乃至整個部落或宗族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也是值得慶賀的事情,因此民間稱懷孕為“有喜”。
然而,當新婚夫婦為身孕有喜而高興的時候,流產、早產、難產、畸胎等各種令人恐懼的現象,給分娩蒙上一層可怕的陰影。民間認為,出現這些異常現象的原因,除了與遺傳及婦女妊娠期的行為舉止有關外,主要是由於妊娠期飲食不當造成的。
在我國民間,由於科學文化的落後,人們不能用科學的方法來指導孕婦飲食,而是采用一些迷信的方法,通過一些缺乏科學依據的飲食手段,以圖實現良好的願望。
例如:有的地方婦女懷孕時,要求孕婦多吃龍眼(幹晶叫桂圓)。眼晶亮圓滑,民間認為多吃龍眼,日後生出的孩子眼睛會像龍眼一樣又大又亮。
還有的地方,鼓勵孕婦多吃黑芝麻,以為吃了黑芝麻,將來孩子的頭發會像黑芝麻一樣烏黑發亮。
江南一帶,婦女在妊娠期間,長輩總要孕婦吃一些藕,因藕白而精,且多孔。多吃藕,是希冀孩子今後又白又胖又聰明,多長心眼兒。
許多地方都認為,妊娠期間多吃一些豬腳,孩子將來起步早,會走路。
這些飲食事象,雖然其間也不乏科學的內容;有的確實還有一定的道理,但主要還是人們憑借直覺的聯想,把食物的某一特征同新生兒的某一優點聯係起來,企圖通過物性的轉移,達到某一目的。這充分反映了人們對孩子寄托美好希望的民俗心理。
民間深知孕婦飲食的重要,除了提倡、鼓勵孕婦吃某些食物之外,同時又禁止、限製孕婦吃某些食物,生怕孕婦吃錯東西,影響胎兒生長,故此派生出種種飲食禁忌。
在我國民間,至今流播著許多類似的違反科學的飲食禁忌,有的地方孕婦禁食狗肉;以為狗肉不潔,食後會導致難產。在新晃侗族一帶,孕婦禁食蔥、薑、蒜、羊肉、牛肉,人們認為吃了這些東西,嬰兒將來會有狐臭,成啞巴。嶺南一帶,孕婦不能吃芭蕉怕生雙胞胎。有的地方,孕婦不能吃黃瓜、生薑;認為吃了黃瓜生下的孩子身上會長出許多花花綠綠的斑紋。吃了生薑,生下的孩子可能會長六指。有的禁止孕婦吃葡萄,說是吃了葡萄容易生葡萄胎。蒙古克耶人還禁止孕婦吃雞蛋,認為吃了雞蛋,胎兒的胎盤隻有雞蛋大。甚至有的地方見“青”(指各種青菜)不吃,認為青菜屬於青草之類,沒有營養,對孕婦身體沒有好處。在台灣,孕婦不能吃螃蟹,否則生出來的:孩子會像蟹那樣抓扭別人的手腿。
以上這些飲食禁忌,大都是原始的紊亂聯想,缺乏科學依據,它不僅限製了孕婦的飲食自由,而且對孕婦及胎兒的發育也是一種生理上的摧殘。
我國曆來有“重男輕女”的傳統陋俗。因此,從妊娠的第一天起,人們就從多方麵觀察並采取種種手段來預測、引導生男生女,其中也不乏飲食的內容。
民間流行最普遍的預測生男生女的俗信,是所謂“酸男辣女”之說,即是說妊娠期間,如果孕婦喜食酸物,預兆生男,喜食辣物,預兆生女。還有的地方有“鹹男淡女”之說;也就是說孕婦口味偏鹹,可能生男,口味偏淡,可能生女。“這兩種方法都是根據婦女妊娠期間的口味嗜好來確定的,是缺乏科學依據的。
人們除了從孕婦的口味特征來預測生男生女之外,還有一種近似卜筮、博戲的預測方法。元宵之夜,孕婦將冬節湯圓在火上烘烤,如果湯圓脹而不裂則生男,如脹而破裂則生女。這種方法也可用其他食品代替。
還有采用“食品隨機取樣”的方法來預測的。將隨機放在篩子裏的米圓每次取出兩顆,一直取到最後,剩單則生男,剩雙則生女。除米圓外,豆棗、牙簽、筷子、撲克等也都可以充當道具。
民間觀念認為,妊娠期除了可以預測生男生女外,也能用某種方法引導母腹中的胎兒向某十性別發展,或導致胎兒性別轉移,其中也有采用飲食手段的。
(三)分娩食俗
分娩食俗早在臨產之前就已由催生食禮拉開了序幕。臨近分娩時,孕婦和家人最擔心的是孩子能否順利生下來。為了避免難產,人們便采取種種手段和措施,來促使孕婦早生、快生,民間最常見的做法是由娘家給孕婦送“催生飯”。
侗族婦女臨產前,母親要為女兒煮上一大碗米飯,包上炒肉和煎蛋,端端正正放在細竹籃裏,然後蓋上潔淨的繡花帕子,左腳先出門(傳說這是期望生兒子的一種做法)送給女兒吃。如果女兒吃了還不能生,母親還要接著再送,直到生下為止。
湘西地區,孕至九個月,母親要特意為女兒煮一頓飯,並且親自送去;一般要作三至五道菜,其數量以女兒一餐能吃完為度,孕婦要全部吃完,不能剩,剩則表示胎兒不能生下。同時催生飯隻能孕婦一人吃,如果其他人吃了;則認為孕婦未吃此飯,分娩要往後推移小催生飯送畢,母親當天就要返回家去,表示孕婦吃了催生飯,胎兒很快就要降生,母親在家等候喜訊,準備送“祝米酒”。
此舉無非是為了表達母親的那種祈望孫兒早降世,祝願母子保平安的善良心願。
孩兒一落地,家人便要急於把這一消息通過某種方式告訴左鄰右舍、親戚朋友。民間稱之為“報喜”。舊時浙江紹興一帶,小孩一出世,家人馬上要點燃蠟燭,隨即到廚房下麵條,麵條裏要放上紅糖或白糖,煮熟的甜麵條再分給左鄰右舍,鄰居接到麵條,便知道小孩順利出世了。
廣東東莞一帶,嬰兒出世後,必用萬壽果、鴨蛋、粉絲、油炸豆腐等作羹湯,先用來祀神及祖先,然後分給鄰居及族人吃掉,當地稱此舉為“煮落地”。如此做法,無非是為了及時把孩子出生的消息告訴給親鄰。
給外婆報喜最為講究。湘西一帶;小孩出世後,女婿要備上兩斤酒、兩斤肉、兩斤糖、一隻雞到嶽母家報喜,嶽母根據報喜帶來的是公雞還是母雞,就知道生的是男孩還是女孩。公雞表示生男孩,母雞則表示生女孩,雙雞表示雙胞胎。在西南彝族及湘鄂一帶均有以雞報喜的習俗。
浙江浦江縣,稱報喜為“報生”(生女孩不報生),女婿去嶽母家報生需帶兩錫壺酒,壺柄上纏有紅頭繩(據說這是生兒子的標誌)。有的地方則興挑一擔酒去報生,嶽母將酒一壺壺分給鄰居以紅蛋回禮,這些蛋均由嶽家轉給婿家。此外,還有一些地方以蛋、饅頭、餅子等作為報喜禮物的,這些禮物都由外婆分發給同族鄰裏,以示報喜。
嬰兒誕生後,民間要舉行一種別開生麵的“開奶”儀式。所謂開奶,即第一次給嬰兒喂奶。正因為是第一次,所以也格外講究。民間認為,首次給孩子喂奶,宜喂別家婦女的奶,如果是男孩,則要生女孩婦女的奶;如果是女孩,則要屹生男孩婦女的奶。說是這樣做,下一胎便可以換胎生。
開奶儀式各地也不盡相同。蘇北民間的“開奶”儀式頗為特殊。其做法是:母親把奶汁擠在湯匙裏,再用香墨磨成墨汁,在奶水裏擠上兩三滴,給嬰兒喂下去,這樣做是希望孩子以後有文才。傳說以前有個皇帝,規定在科舉考試後,對一些考得差的考生要罰喝黑墨水,說是他們因為墨水喝少了,現在要多喝一點,隨著現代衛生知識的普及,目前這一習俗已基本消失。
上海崇明地區的開奶習俗也很有特色乙當地給嬰兒開奶第一次喝的是黃連。東家請來一位能說會道的婦女把黃連湯蘸幾滴於嬰兒嘴上。邊蘸邊說道:”乖乖吃得黃連湯,來日天天吃蜜糖。”然後把肥肉、狀元糕、酒、魚、糖等食品分別做成湯水,用手指蘸些塗在嬰兒唇上,並隨口唱道:“吃了肉,長得胖;吃了糕,長得高;吃了酒,福祿壽;吃了糖,日後生活似蜜甜;吃了魚;日日有富餘。”最後讓嬰兒嚐帚口從其他婦女那裏討來的乳汁,開奶儀式就算結束。
婦女分娩後,由於氣血損耗,體質虛弱,飲食上需要及時進補。進補物品各地不盡相同。、在湖北地區,產婦分娩後,每天要吃雞,生一個小孩往往要吃掉二三十隻雞。關於產婦吃雞的風俗,民間有這樣一則傳說:相傳天上的王母娘娘吃慣了山珍海味,一天,她別出心裁地要在天上設“百雞宴”,就派人去凡間抓嚴冬公雞”、“夏母雞”,這種雞原是肥雞的別稱,因為冬天公雞同母雞爭食,因此冬天公雞是最肥的了;而夏天母雞要產蛋,吃得好,自然也就肥;王母娘娘手下的人怕忘了冬公雞、夏母雞的各字,就一路走一路背誦,背來背去,把冬公雞念成“洞公雞”,來到凡間,他們到山洞裏去找公雞,結果一隻也沒有找到,最後隻抓了十百隻母雞上天交差。王母大怒,一氣之下,把雞從天上扔下來。有一隻母雞被一個放牛娃撿到,他家裏很窮,正趕上他姐姐坐月子無奶,於是他把母雞殺了燉給姐姐吃。結果,產婦奶水如泉湧。人們這才知道坐月子吃母雞好。
當然,這僅僅是傳說而已乙雞本來就含有豐富的營養,民間稱雞為“營養之源”、“濟世良藥”。祖國醫學認為:雞具有益五髒、補虛損、健脾胃、強筋骨、活血脈、調月經等功效。產婦多吃雞,對補充產後虛損具有很好的作用。難怪湖北產婦在坐月子期間餐餐不離瓦罐雞湯的。
雞蛋也是產婦的進補佳晶;納西族;產婦分娩後,立即把米酒、羊油、紅糖煮雞蛋,讓產婦吃下去。東北產婦則要吃煮雞蛋。江西、福建一帶要給產婦煎荷包蛋吃。湖北地區有的是將雞蛋打入碗中,配米酒,加開水衝飲。新疆維吾爾地區,產婦吃蛋比較特殊,他們不用水煮,而是用開水燙熱後,在蛋上打個洞,直接喝。產婦坐月子期間,蛋殼不能隨便丟掉。傈僳族,吃完的蛋殼要用竹條穿成一串,放在床邊,或掛在樓板上,直到孩子滿月才取下。有的地方把蛋殼剁碎加入雞飼料中喂雞,說是雞子能多下蛋。
產婦的飲食進補,秉承古代遺風,各地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兩湖地區,產婦每天離不開紅糖水。說是紅糖具有補血作用。河套平原漢民產婦,產後要吃“二紅粥”。即用小米加紅糖、紅棗煮製而成,每日要吃八頓。山東除在粥內放紅棗外,還要放花生米,有道是:常吃花生能養生,吃了花生不想葷。糯米是南方產婦的常用食品,坐月子期間要煮糯米粥,煮糯米飯,釀糯米酒,給產婦享用。四川則喜歡在米酒中放些川貝、當歸等生血藥物,有的還要加蓮子,以增加滋養。福建一帶習慣用糯米放老酒蒸食,據說有祛寒、補熱;散瘀血之效。藏族產婦特別喜歡食用母牛的坐子骨,以為它是滋骨佳晶,多數人在產前幾個月就準備好一架牛的坐子骨曬幹留用;新疆哈薩克族,產後一般都喝“全羊湯”。他們認為羊的各個部位營養不同,全羊湯最有營養。所謂全羊湯並不是把全羊放在鍋裏煮,而是把羊的各個部位都剔一些放在一起煮。鄰裏鄉親探望產婦,也要送上一盆全羊湯慶賀。
產婦的飲食生活一方麵要加強進補,另二方麵還要講究飲食禁忌,俗話說:“胎前一盆火,飲食不宜暖;產後十塊冰,寒物要當心。”產後婦女在飲食上切忌生、冷、酸、辣。忌生、冷是怕傷其陰氣;忌酸,是怕牙齒不周;忌辣,是怕引起嬰兒上火。這些飲禁忌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值得提倡。然而民間有些飲食禁忌卻未免有些牽強附會。如:內蒙古西部地區,要產婦忌吃豬肉認為豬肉發陰;福建產婦忌吃豆腐、白菜,而且忌喝生水,說是吃了會拉肚子;山東一些地方產婦忌吃豆角或彎形蔬菜,說是吃了嬰兒不能直立生長;朝鮮族產婦甚至忌吃雞蛋,說是吃後孩子臉上會長出像雞蛋般的疙瘩。……隨著現代營養知識的逐漸及,這些不良習俗正在漸漸消失。
四、少數民族食俗
蒙古族
蒙古族以牛、羊肉及奶食為主,奶品有奶豆腐、奶疙瘩、奶幹、奶酪、奶油、酸奶等,以糧食、蔬菜為輔。早晨吃炒米喝奶茶,茶中加上酥油和少許青鹽,味道鮮美可口。中午或晚上多喜吃羊、牛肉。
手抓羊肉 先將宰殺的牲畜割切成幾十塊,煮於開水之中,加於青鹽、花椒等佐料,一滾就吃,非常鮮嫩。吃時,先用刀割、剔後,再用手抓食。
風幹肉 把肉切割成細條,抹上鹽,風幹保存,以備春季和出遠門食用。此乃是儲存肉食的最佳手段。所以,秋末牛羊肥壯之時正是進行此項工作的大好時令。風幹肉可以煮食,也可以搗碎後煮麵條或做餡用。
灌腸 割碎羊的心、肺、肝等,加上麵粉及佐料,灌進淘洗幹淨的羊腸內,水煮食之,稱為灌腸。根據灌人腸內的成分不同,又有血腸、麵腸、肉腸之分。
全羊 被稱為餐中之尊。在盛大的喜慶佳節時,把羊的四肢、頭和脖子連對成整羊狀,置於大盤或木板上,呈爬臥之狀,先供於佛像之前,然後請年長者過目,把火置於佛像前桌子上,連同腰部之骨肉一同煮熟,端上桌麵,分割後大家共食。
奶豆腐 蒙古族語稱做“曲日木”。把取過酥油的奶水放人鍋中慢慢熬煮,使水分和奶豆腐分離開,然後倒人粗布袋內擠壓,再行晾曬,待其幹後,即成奶豆腐。牧民們常常放入茶碗內泡飲或和炒麵混拌食用。
奶皮 蒙古族語稱做“俄爾木”,有幹鮮之分。做法是:煮幹的鮮奶晾冷,浮於上麵的油層凝結,揭起的油層為鮮奶皮,可與麵餅夾在一起食用,也可泡進茶裏吃。把鮮奶皮晾幹後,即成幹奶皮,食用時需放入熱茶水中。
炒麵 蒙古族語稱做“包力森郭日勒”,是蒙古族牧民的主要食物之一。其加工方法是:把青稞炒熟,用小石磨磨成粉麵。吃時,放酥油、奶豆腐和少量茶水,用手攪拌均勻,抓捏成團而食。
茶 是蒙古族人每日不能離開的日常飲料。根據各地的習慣和添加物品的不同,又有清茶、奶茶和酥油茶之分。清茶是茯茶加水,鹽熬成的,一般還要放進一些薑片、花椒或蘋果,以增加香味。麵茶是把麵粉用羊、牛油炒熟後用清茶衝泡而成的麵油茶。若用奶茶衝之,即為麵油奶茶。清茶中溶人適量鮮奶即為奶茶。在清茶或奶茶中放置酥油,即謂之酥油茶。
馬奶酒 草木繁盛的夏季到秋高氣爽的中秋正是蒙古族牧民飲用奶酒的旺季。釀造奶酒的原料是馬奶和牛羊奶。特別是用馬奶釀造的馬奶酒,更是佳晶。其製法是,馬奶中先放人酸奶發酵,發酵到三至七天即可飲用,叫“其蓋”,把“其蓋”蒸煮,使其蒸氣冷卻後流人壇中,成為馬奶酒。
托德 把水煮餅與酥油、糖、核桃仁、葡萄幹、奶豆腐拌勻製成方塊,上麵做有好看的花紋,四角和中央各置一顆紅棗。此食物味美可口,是蒙古族人常用來招待尊貴的客人。
德吉 此為瓶口沾塊酥油的酒。敬客之時,客人要用無名指蘸上酥油,向外彈三下再沾下額頭即可,此為敬年長者和貴客的頭份酒,表示非常敬重。
蒙古族人,一般是每日三餐,早餐喝“那木裏”(有些地方叫“恰恰木”),這是一種在碗中放有炒麵、奶豆腐、酥油的奶茶,在喝茶的同時,或吃烙餅,或吃油炸饃、炒麵。中午喝奶茶、牛奶,吃炒麵、饃和肉。晚餐吃手抓肉或湯麵條、麵片。臨睡前,還吃點酸奶。冬季吃肉較多,夏季主要吃奶製品。
就餐時,平常分男左女右。全家圍著桌子共同就餐。家庭長輩坐於裏麵,小輩坐在外麵,年輕女子坐於離鍋灶較近處,隨時給大家添飯倒茶。若客人來,則按男左女右習慣,讓坐於裏麵,由家庭主要成員陪同進餐。吃肉用刀,將肉割成小塊送往嘴裏,或將肉割開後用手抓食。吃饃則掰成小塊送到口中,吃麵條、吃米飯習慣用筷子。
藏族
青藏高原上的藏族文化別有風韻。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輕、最高大的大高原,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這裏既高且寒又幹,致使藏族人民的飲食、風俗自然有別於北部遊牧世界的其他民族。而且,受到神秘的印度佛教文化的浸染,這裏的遊牧文化又彌漫著宗教文化的神秘氣氛。
青稞是藏族的當家糧
絕大部分藏族以用青稞炒熟磨粉製成的糌粑為主食。特別是在牧區,除糌粑以外,很少食用其他糧食製品。糌粑要拌上的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糟粑便於製作、攜帶、保存,食用也很方便乙在藏族地區,隨時可見身上帶有羊皮糌粑口袋的人,餓了隨時可以食用。
四川一些地區的藏民還經常食用“足瑪”、“炸錁子”等,足瑪是藏語,為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蕨麻酌一種,俗稱人參果;形色如花生仁,當地春秋可采挖。炸錁子是用麵粉加糖,捏成圓或長條狀後人酥油鍋油炸而成。他們還喜食用小麥、青稞去麩和牛肉、牛骨一起熬成的粥。“推”是藏族群眾喜愛的食品,用酥油、紅糖和奶渣做成,形似大奶油蛋糕。青海藏民常吃一種稱作“特”的水油餅。製作水油餅時將麵粉揉成碗口大的麵餅,放入開水鍋中煮,待熟後撈出,加酥油食用。
喝酥油茶
在藏族民間,無論男女老幼,都把酥油茶當作必須的飲料,有“不喝酥油茶就腦殼痛”的說法。家家都備有打酥油茶的酥油茶筒。酥油茶的製法是先將茶葉人鍋熬煮。一般認為時間越長,色香味愈佳。熬好後的茶汁與食鹽、酥油(從犛牛或犏牛奶中提煉)一起裝入特製的圓柱形酥油茶筒內,用攪拌器攪勻,使茶水與酥油融合,成為乳白色即成。有的地區還喜歡在酥油茶中加芝麻、麻子(植物果實,形色同綠豆,比綠豆小)、麵和核桃仁一起飲用。
此外,藏民還喜飲用牛奶與茶製成的奶茶,以及用牛奶、紅茶、白糖熬成的甜茶。由於藏民日常食用肉類、油脂多,飲茶後可補充維生素,止渴提神,益胃利尿,去膩消食,增加人體內的水分。
獨特的食肉習慣
藏民過去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羊肉為主,豬肉次之。藏民食用牛、羊肉講究新鮮,在牛羊宰殺之後,立即將大塊帶骨肉入鍋,用旺火燉煮,剛熟肘撈出來吃,肉鮮嫩不膩,越吃越有味。民間吃肉不用筷子,而是將大塊肉盛人盤中,一手抓肉,一手握刀,邊割邊吃。牛羊血則加碎牛羊肉灌入牛羊的小腸中製成血腸。
四川、雲南等地的藏民多將豬肉製成豬膘。製豬膘時,去掉豬的頭蹄,剔除豬骨,四川的藏民還要割下瘦肉,然後抹上花椒、香樟籽,撒上鹽,縫合成方形,風幹即成。雲南藏民在將豬肉縫合之後,還要加一塊重石板壓,稱“琵琶肉”。食用時一圈圈切下蒸熟後用刀切食。肉類的儲存多用風幹法。一般在入冬後宰殺的牛羊肉一時食用不了。多切成條塊,掛在通風處風幹。冬季製作風幹肉,因氣溫低,既可防腐,又可使肉中的血水凍附肉中,保持肉的營養和風味。雲南藏族稱這種風幹肉為牛羊幹巴。
青海等地的藏民隻吃偶蹄動物,如牛、羊、鹿、麝、豬等,而不食奇蹄的馬、驢,五爪的雞、鴨、鵝及狗、兔、獺等動物。
愛飲青稞酒
青稞酒是藏族民間特有的酒。青稞酒在藏族日常飲食中不可缺少。尤其是逢節日或婚嫁喜慶,青稞酒更是餐餐必飲。
這種酒以西藏特產的青稞釀成,近似黃酒,色白、渾濁、味微酸,醇香,度數在15~20度左右。製法是:將青稞洗淨煮熟,待溫度下降後加入酒曲拌勻,用陶罐或木桶裝好,密封保存,使其發酵,二至三天後再加適量的清水,蓋上蓋,再經幾天以後即成。
藏族人民十分好客,來了客人,首先用大碗或漂亮的酒杯奉敬青稞酒。敬酒時,客人必須連飲三杯,如果客人實在不會吹酒,隻要小小啜一口,然後以手指蘸酒向空中彈三下,也不會受到主人的責怪。
酥油炒麵
通常有兩種吃法,一是用舌舔,二是用手拌。舔炒麵;先在碗中放好炒麵,後用手(拇指在碗外,四指在碗內)壓貼於碗的一邊,再將幾片酥油放進碗底,衝人滾茶水,待酥油溶化後,邊吹浮油,邊喝茶水,邊舔炒麵,循環往複,舔完為止;或者,先將酥油和炒麵拌勻,壓貼在碗一邊,倒人茶水,邊喝邊舔。拌炒麵,先在碗裏放上酥油,衝以茶水,待油液蓋住茶水,說明酥油已化,便輕輕將油液吹向一邊,抿上幾口茶水,然後隨自己需要量依次放炒麵,曲拉,左手置碗於手心,左手四指曲攏緊貼碗內邊,雙手配合,邊轉碗邊將炒麵逐漸壓入碗底,直到炒麵、曲拉、酥油和茶水拌勻,捏成一團,騰出空碗倒茶,邊吃可口的酥油炒麵,邊喝清香的茶水。
由於酥油炒麵吃法簡單,攜帶方便,營養價值又高,故為遊牧民族所常用,他們常隨身攜帶的一個裝有炒麵、酥油和曲拉的小牛皮口袋,隻要三塊石頭支起鍋壺,燒開茶水,噴香的酥油炒麵即可食用。
酸奶 藏語稱為“雪”,是一種以鮮奶為主原料的半凝固狀的發酵乳製品。做法是將煮沸的鮮奶稍晾後倒入專做酸奶的小圓木桶裏,加上頭天的少許酸奶作酵頭,圍以羊皮等保暖物,在適宜的溫度中,乳酸菌大量繁殖,乳糖分解成乳酸,酪蛋白逐漸沉澱凝結成豆腐狀的酸奶。酸奶是藏族牧區的主要食品之一,而且有很高的保健作用和醫療功能。晚上吃上一、二碗芳香的酸奶,不但解暑生津,延年益壽,而且還有良好的消炎、催眠作用,所以吃酸奶一般在飯後或睡覺前。
藏式糕點 主要原料是鮮奶、酥油、全脂曲拉、蕨麻、紅白糖、紅棗等。將酥油和曲拉、鮮奶、蕨麻、紅白糖、共熬,盛碗內拌勻定型,上麵嵌以紅棗,待凝固後從碗中扣出,就成為一種半圓形的碗狀糕點,藏語稱之不“泰”。或作為禮品饋贈親友,或作為佳肴招待貴客,或喜慶佳日自家食用。
藏族普遍信奉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節日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是藏曆年。
藏族人民從藏曆十二月上中旬就作過年的準備,家家戶戶浸泡青稞,然後用酥油、白麵和糖炸“喀賽”。喀賽的種類很多有耳朵形狀的“苦過”,長條形的“那夏”,麻花形的“木東”圓盤形的“布魯”。布魯不以水和麵,而是用牛奶和麵,然後經發酵調成糊狀,像點豆腐一樣往熱油鍋裏繞成一圈一圈的,炸熟撈起又香又脆。新年前夕,各家還要準備一個叫“切瑪”的五穀牛,裏麵裝一半炒熟的麥粒和黃豆,一半糌粑麵和人參果,上麵插青稞穗,點綴一些小塊酥油。有的還用酥油雕塑一個彩色的羊頭,稱為“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