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藏族除夕家家吃“古突”(類似於餃子),是用牛羊肉、麵團及其他佐料製成的。在製古突時,要用四塊麵團分別包進羊毛、辣淑、瓷塊和木炭。每一種東西各有不同的寓意,吃到包羊毛的古突,表示你心地善良;吃到包辣椒的,表示你嘴厲害;吃到包瓷塊的,表示你心腸硬;吃到包木炭的,表示你心黑。人們吃後即席吐出,引起哄堂大笑,使節日的氣氛更濃。
初一是新年,家家戶戶的屋頂上燃起象征吉祥的鬆脂,屋裏擺出預祝豐收的青稞苗和麥穗。天不亮,婦女便到河邊背“吉祥水”。長輩端來五穀鬥,每人抓一點吃,長幼之間互祝新年好。然後大家吃糌粑和酥油煎的人參果,互敬青稞酒。初二親友互相拜年。主人端出“契瑪”款待,那是用酥油拌成的糌粑和用糖炒的麥粒,上麵插有麥穗和酥油花。客人們依次拈點糌粑撒向空中,然後再拈一點放在嘴裏,吃完後,主人獻上青稞酒,客人要用無名指在酒碗中點三下,彈向空中表示祝福後才能飲下,第一碗酒必須喝完,然後再幹三碗,如果喝不完,主人要唱勸酒歌,歌聲一落,客人一定要一飲而盡。
除過藏曆年外,每年藏曆七月一日要過“雪頓節”。雪頓節願意為“酸奶宴”,屆時家家都要製作大量的酸奶食用,後來又增加了演藏戲的內容。節日期間很多人要提酥油筒、茶壺、保溫瓶,帶上食品到風景優美釣地方飲茶喝酒。在每年秋收以前要過“望果節”,過望果節時要互相宴請並進行各種野餐活動,以迎接秋收。此外,還要過“沐浴節”、“隆冬節”等傳統節日。
在民間,迎來送往也和節日一樣熱鬧。在祝酒時,長輩先用中指蘸酒朝上、中、下輕彈三下,以表示祭天、地、神靈。迎接客人時除用手蘸酒彈三下外,還要在五穀鬥裏抓一點青稞,向空中拋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飲三口,然後斟滿一飲而盡,主人飲完頭杯後,大家才能自由飲用。
回族
回族經營飲食服務業曆史比較悠久,聲譽也較高。以寧夏、青海、蘭州最為集中繁榮,但各有特色。最受群眾歡迎的手抓羊肉、牛羊雜碎、蒸籠包子、涼麵、大鹵麵、泡漲麵以及釀皮、涼粉、醪糟和圓形鍋蓋;張家川的小炒(鍋盔燴肉),羊肚熟肉和幹麵鍋盔;平涼的酥餅、晶糕、燴麵和羊肉泡饃;蘭州的水晶包子、糖油糕、牛肉麵和水盆羊肉等。回族的食品大都是采用祖傳製作方法烹調,味美價廉,各具地方特色,馳名全國。
回族的日常主食有小麥、青稞、大麥、碗豆、洋芋等幾種。其中,城鎮及川水地區以小麥為主食,輔以洋芋等;山旱地區多以青稞、大麥,洋芋為主食,輔以豌豆、小麥等。
主食分為幹、稀兩樣品種。幹的有混鍋饃、鍋盔、花卷(包括白麵與雜麵相間做成的花卷)、油餅、油香等;稀有軟麵片、擀麵片、長麵、拉麵、旋麵兒、寸寸兒、旗花兒、麥仁飯、扁食、攪團、饊飯等。
回族婦女在做飯之前,以阿拉伯語默念“比斯命亮”(奉特慈普慈的真主之命),然後才開始做,進餐時也同樣。按習俗,吃飯先敬長輩、客人;在家有客人時,婦女一般不能同桌進餐;吃饃饃時,要掰開吃,不能直接用口去咬食。
亥亭食物 回族稱祭祀祖宗的活動為“念亥亭”。此時的食物與平時的不同,一般為:先上油香、花卷、奶茶(茯茶熬成),繼上熬米飯,最後是旗花麵,或麥仁飯。
油香:(類似油餅)按亥亭的規模及主人的財力的大小,分為大油香、小油香二種。小油香呈光麵,大油香邊緣捏有花邊。一般有條件的人家,在上桌的油香上灑有蜂蜜或糖水。熬肉又叫熬熬,是以熟羊、牛肉塊,熟洋芋塊、紅白熟蘿卜片,涼粉塊加各種調料燴成的燴菜,習慣上盛在碗裏吃。
從事炸油香的人都是家中的年長者或主婦,事前必須沐浴、著幹淨衣服。凡屬“亥亭”上的食物,先請阿訇、長者吃過後眾人才能吃;主人敬客時,說“大家口到”(“口到”即品嚐之意),而絕對忌說“吃”字;“亥亭”所用的肉(不論是羊、牛、雞肉),都是主人舉念後專請阿訇宰殺的。大“亥亭”上宰的牛、羊煮熟後打成份子,同大油香一起分送遠近親友。
喜慶食物 每逢爾德節、古爾邦節和兒女結婚之日,各家各戶都要竭盡全力,做出富有特色的傳統菜點,以示慶祝。
爾德節,麵食以油炸食品為主,油香、蜜饊、油果兒、饊子、花花兒、哈裏瓦等琳琅滿目,馨香四溢;菜肴主要是熬肉,手抓羊肉、麥仁飯、稀粥飯(大米、羊肉湯和羊肉熬成)。
古爾邦節,食物大致與上述相同,隻少了油炸食品饊子、花花等。婚嫁宴席的食物有城鄉之別,一般城鎮注重菜肴,有條件的人家還要擺上八盤筵席;鄉下則與爾德節食物相似。
饊子 是以精粉配以適量青油、蛋清、花椒水揉成麵團,搓細而炸成簸箕形的一種麵點,清香脆酥,油而不膩,是當地各族群眾愛吃的食品;饊子既可幹吃,叫“嗑饊子”,又可泡在茶水中吃。花花兒,分有餡無餡兩種,巧手的婦女們喜歡製作各種形似花卉、果品、小鳥等多種多樣的花花兒,色彩鮮豔,味道甜美。
八盤 青海的回族群眾喜歡以八盤待客,以西寧為例,其菜譜是:酸辣裏肌、燒羊筋、大塊雞(或糊牛肉),手抓羊肉(或糊羊肉)、酥合丸(或八寶飯)、葛仙米湯、蘑菇炒肉、蘭片炒肉八種。
上述菜肴分別以燒、炒、煎、炸、蒸、燴等技法做成,特點是多數萊以牛羊肉為主料,酸、辣、鹹、甜味具全。
回族在席上不備煙酒。每個客人麵前備有小碟子、可盛上辣子、醋調味。八盤中的第四盤菜上過之後,即上一碗開水,是專門供客人洗涮自己的筷子和調羹的,表示下道萊就是甜味的酥合丸和葛仙米湯了。
雜碎 青海盛產牛羊,善於經營的回族利用牛羊的頭、蹄、肚子、肝、肺、腸子等,精心加工製作出譽滿全國的冬季理想的早餐——雜碎。西寧的“馬雜碎”、“王羊頭”是清末民國時期經營雜碎的名家。
按當地的習俗,雜碎鋪門前高懸紅燈籠一盞。每日天色微亮,食客們向著迎風搖曳的紅燈籠而去,吃一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雜碎泡饃,既驅寒保暖,又補身健腎。賣小吃的回族人,都用當地的方言土語叫賣,有的還有自己的特色招牌。早晨吃雜碎的人很多,不但隨到隨吃,還可不受限製地品嚐碎湯,可謂是稱心如意,物美價廉、營養豐富的風味快餐。
風味茶 茶是回族人民不可缺少的飲料。他們常飲的茶除了清茶、奶茶、蓋碗茶外,尚有麥茶(炒麥粒)荊芥茶(加荊芥穗),熱物茶等具有特殊功能與味道的風味茶。
苗族
分布在中國西南、中南地區的苗族,具有獨特的飲食風俗。苗民以糯米為貴,將糯米作為豐收和吉祥的象征。口味上喜酸辣,有“無辣不成菜”之說;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諺;喜飲酒,飲酒如飲茶,遇上宴會則必盡醉方休。
酸菜、酸肉、酸魚
各地苗民普遍喜食酸味菜,苗族幾乎家家都有醃製食品的壇子,統稱酸壇,蔬菜、魚、肉,雞、鴨都喜歡醃成酸味食用。到了蔬菜淡季,多食用當家菜。所謂當家菜,是指青菜酸、辣子酸、蘿卜酸、豆莢酸、蒜苗酸等醃酸菜。
酸肉的製法是先將鮮肉切成大塊,然後一層肉,一層鹽,層層相壓。三天後生鹽溶化浸入肉內,再燒些糯米飯同甜糟酒混合,和肉塊—起擦搓,最後放一些辣椒粉及其他配料,把壇口密封,倒扣於淺水盤內,使之不通空氣。經兩周後,略變酸性,食之可口,美味異常。
苗鄉雖無大河,也有魚食。土魚(俗稱蠢魚)產量甚多。生於田間,易於蓄養。如在春季二三月將秧、魚分種,至秋季七八月間,每條魚長至半斤、一斤、斤餘不等。如果長到一二年,小的可長至一二斤,大的可達三四斤。每年初秋,苗家人競相醃酸魚.他們從田間或河裏捕回鮮魚,剖腹去內髒,加入食鹽。辣椒粉拌勻後醃二三天,然後放進壇子內,一層魚加一層糯米粉、包穀麵,密封半個月左右即成.有的苗家將魚鹽潰三五日,曬幹後往魚肚內裝滿半熟的小米或粗米粉,然後裝入壇中,密封壇口,倒置淺水盤內.經半月後鹽漫透,性變酸,色澤橙黃,肉質酥嫩,取出生食,未聞腥臭,且酸香可口,津津有味。
苗家將醃魚、醃肉,醃萊的壇子均置於堂上或地樓之牆,富裕家庭醃魚、肉、菜的壇子為數甚多。生人入門,觀壇多寡,家之有無,可不問而知。
別其一格的咂酒
苗族釀酒曆史悠久,從製曲、發酵、蒸餾、勾兌到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藝,酒的種類有多種,其中咂酒最有特色。咂酒是以糯米、小麥、高梁、小米、稗子為原料,上鍋蒸熟,然後用酒藥攪拌均勻,晾曬一下,略噴水分,然後放入甕中,置於火旁發酵,溫度保持在60℃左右,一晝夜後即由酸變甜。隨即把壇甕搬離火邊,用豬膀胱皮封住甕口,放陰涼處貯存待用.酒液黃亮有光,香氣濃鬱,口感醇厚。適當飲用可增進食欲,幫助消化,消除疲勞。需飲用時,將甕口打開,注入開水(冬季用溫開水,夏天用涼開水),然後插入竹管吮吸。竹管以水竹為佳,竹管的長短,以甕的大小而定,無節者為最佳;如果有節,則事先打通。飲時,在場者沿酒甕圍成一圈,由年最長者先次,然後再由左而右,依次輪轉。酒汁吸完後可再衝入涼(溫)開水,直到淡而無味時為止,咂酒一經開壇,剩酒無論濃淡,均不再飲用。
彝族
蕎粑粑 由於地勢高峻、氣候寒冷等原因,多數彝族聚居,區的農作物,隻能種植蕎麥、包穀、洋芋、燕麥等。因而,他們的主食也隻能是蕎麥、包穀和洋芋。唯獨滇南紅河兩岸,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具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優越條件,所以才種植水稻,主食大米。滇西和滇中地區,雖然也吃大米,但卻不占主要地位。彝族人民把蕎麥做成粑粑,放人火塘燒食,或用鐵鍋烤食、煮食。
蓋碗菜 彝族人很喜歡吃豬、羊和雞肉,特別是喜歡吃燉大塊肉。這種大塊肉,有一巴掌大三分多厚,炒成回鍋肉,俗稱“蓋碗菜”。
哀牢山地區的彝族人更喜歡吃甜菜、茨頭菜和羊奶菜。這三種菜製作不同,吃法各異,故有哀牢山“春三珍”的美稱。
據地方誌載:“甜菜,又名珍珠菜,碧色,野生木本類,開花後始發生嫩葉。摘而作羹食之,味美異常。”陽春三月,風光明媚,熱情好客的彝族人,總是喜歡用清香四溢,味道甜美的甜菜湯來招待客人,因為它對補充人體水分,增進人的食欲大有好處。若在湯內再氽入鮮肉、鮮蛋,或煮進些鮮豆腐,堪稱錦上添花之佳肴。
茨頭菜,長約三寸,呈紫色,是一種遍身有刺的山菜。每年的仲春、人們便采摘上市。食時先剝去刺,放人開水中煮五、六分鍾,然後撈出切短和豆豉炒三至五分鍾即可。其味清香異常,並有解除人體火氣及開胃之益。
羊奶菜,因體內有羊奶一樣的漿汁而得名。到時,人們用鐮刀割回來,摘下葉及果洗淨,再將葉搗碎,拌上用糯米蒸製的白酒,適當加些鹹鹽,醃於罐中,半月後便食用。味道酸中帶甜,香氣撲鼻,引人口饞,誘人食欲。
轉轉酒 “火木啊黨依,尼木吱基儂”是彝族的爾比爾吉(諺語),譯成漢語是“漢人貴在茶,彝人貴在酒”,可見彝家人是多麼喜愛飲酒。
彝家人飲酒,常常是“有酒便是宴”,還有“飲酒不用菜”的習慣。飲酒時不分場合地點,也不分生人熟人,席地而坐,圍成一個一個圓圈,端著酒杯,依次輪流飲,所以彝家人又叫飲“轉轉酒”。
為什麼要飲轉轉酒呢?有一段動人的民間傳說:從前有一座大棚裏,住著漢、藏、彝三個民族,他們長期和睦相處,情同手足,就結拜為兄弟,漢族為大哥,藏族為二哥,彝族為三弟。每逢過年過節都要團聚一起,共慶佳節。有一年,三弟在老林開荒種了一塊蕎子,秋天收了很多蕎子、磨了很多蕎麵後,就請大哥二哥來吃,因為煮的太多了,頭天沒有吃完,第二天再熱著吃時,蕎麵飯變成了濃烈溢香的水,舀進碗裏後,三個人都舍不得喝,總想讓別人多飲,自己少吃。他們圍坐在火堆邊,你推我勸,從清早轉到晚上,都沒有喝完。突然,一道金光閃爍,從天上飛來一個人,他說:“你們喝吧,隻要辛勤勞動,喝完了又會有新的水。”四個人這才真正喝開了,直到每個人都喝醉了,碗裏還是滿滿的。後來才知道天上飛來的人叫黨撒斯惹(幸福之神),因為有酒喝,他就留在彝家不走了。這一傳說一代傳一代,就成了彝家喝酒的習俗。
傳說固然不可信,但彝家人曆來十分好客,熱情勸客人飲酒倒是真實的。凡是到彝家作客,主人都要拿出酒來,相對舉杯,席地而坐,一邊傾心相談,一邊勸酒說:“地上沒有走不通的路,江河沒有流不走的水,彝家沒有錯喝了的酒,喝吧!盡管的喝!”直到客人醉倒了才不再勸。每逢過年過節,彝家的阿妹子(姑娘、婦女)就抱著一壇酒,插上幾支錦竹杆或麥杆,在家門口的路邊上,凡是來往行人都要勸你拿著杆杆從罐裏吸飲酒後才讓你走路。凡喝過杆杆酒的人都說:“甜不過彝家的杆杆酒,好不過彝家人的心!”
彝家喜歡轉轉酒,除了生活習俗的原因外,還常用以表示決心和信誓。為了對某一件事情幹或不幹進行發誓,則用飲血酒來表示;把酒倒進杯裏後,將一隻大公雞當場殺死,把血滴人酒中,雙方或幾方當事人端起酒杯發誓並一飲而盡。
彝家人喜歡飲酒,對盛酒器皿更是講究。盛酒多用牛皮口袋,飲酒多用木製高腳酒杯。這種高腳杯是木質最好的紅椿木製做而成,用生漆漆好後,再在杯上用紅、黃、白等色畫上彝家古老的、豐富多彩的圖案,顏色絢麗,小巧玲瓏,惹人喜愛。
瑤族
由於長期不斷的遷徒,瑤族分布很廣,有“南嶺無山不有瑤”之說。這也造成了各地瑤族的生產與食俗有所差異。有的從事農業,以大米、豬、牛、雞、鴨、蔬果為食;有的則以狩獵為業,靠飛禽走獸,野菌筍為生。
竹筒飯、且鮓、魚鮓與鳥鮓
居住在山區的瑤民,有冷食習慣,食品的製作都考慮到便於攜帶和儲存,所以棕粑、竹筒飯是他們喜愛製作的食品。《中華全國風俗誌》中講:“瑤人截大竹筒,以當鐺鼎,食物熟而竹不燃,亦異製也。”用竹筒烹製出來的米飯,別有一股清香味。
瑤民常將肉、魚、鴨等製成鮓。一般每年入冬後至次年立春前是製鮓的最好時間。豬鮓的製法是將刮洗幹淨的豬肉切成塊,放入缸中加鹽、白酒,茶油,八角末拌勻,每兩小時攪拌一次,5~10小時後取出放入洗淨晾幹的壇中,需裝滿築實,密封壇口,30天後即成。雞、鴨、魚鮓的製法與豬鮓相同,但不切塊,配料需加薑末,白酒、茶油用量較蚱豬肉略多。鮓魚還需加炒香磨碎的米粉末。居住在山裏的瑤民,擅長捕鳥,還製作別具風味的鳥鮓。
一根筷子吃油茶
瑤族喜吃油茶。熱情好客的瑤民,凡客人至其家,不問生熟,“概由婦女招待,敬以油茶,客能多飲,則主人喜。”廣西桂北瑤民,忠厚純樸,視來客為喜事。家裏客人光臨,主人恭恭敬敬相迎。請客人坐定以後,首先敬一杯涼茶,使客人定定心。如果客人一飲而盡,主人十分高興。接著,奉上油茶。在油茶的碗旁邊隻放一根筷子。因為瑤家人吃油茶不算正餐,放一根筷子是指還有正餐在後麵。按當地風俗,吃完三碗油茶的客人才算真正的好朋友。客人如果因為吃不慣而推辭,主人便認為客人瞧不起他。油茶的製法是用炒茶葉煎湯,佐以生薑、辣椒、食鹽調味,趁熱衝炒米、炒豆、米花之類而成,其味很特別。
土家族
俗諺雲“住山、靠山、吃山”。
土家族大都聚居於山裏,重崗複嶺,陡壁懸崖,山多田少。人們形容說:“九山半水半分田”,生活曆來較為艱苦。
但是,苦寒能磨練出堅韌的民族性格。山的天地,造就了土家族取的所產,吃的所長,辦的風味,頗富山地民族的生活風情。
酸辣香味是土家族飲食的一大特點。細究一下,喜吃酸、辣、香,與食雜糧,有密切關聯。雜糧粗澀難咽,配以酸、辣、香味,益於開胃。同時,這與土家族人居住叢岩邃穀,泉水冷冽,嵐瘴鬱蒸,非辣不足以溫胃健脾。醫學研究認為。酸、辣可以殺菌、防治腸胃疾病。辣椒、生薑、山花椒、山胡椒、山蒼子、蔥、薑、蒜等,是終年常用之佐料。土家族家家戶戶,門口屋簷、火炕樓柱、無不掛著成串的紅辣椒,以供常年吃用。土家人俗諺雲:“三日不吃酸和辣,心裏就象貓兒抓,走路腳軟眼也花”。意思是渾身沒有勁了。
辣、酸、香三字,土家族婦女做出了許多妙文章。辣子、青椒,嫩時從樹上摘下來,除以細作佐料外,喜歡放在火灰裏燒熟,然後搗爛,放上鹽,伴點醋,作糊糊子淨吃;秋末,辣子紅了,從杆上摘下來,製作辣子各種菜,並選取肉厚肥碩的,放進壇裏,將煮嫩包穀棒子的水,倒進壇中,再放上薑、花椒、蔗糖,醃製成泡辣子;製作酸辣子,先將辣子放進壇中,封好壇口,倒覆於盆缽之中,盆缽盛上水,不讓其幹,半月之內就酸熟了,名日酸辣子。這種酸辣子拌炒豬肚豬腸,味道異常可口;更高級的是伴合糯米、包穀,用碓舂爛,融為一體,醃進壇中,與醃酸辣子一樣,名為糯米酸辣子,包穀酸辣子。酸後,糯米酸辣子著油煎成塊塊吃;包穀酸辣子著油炒成粉粉吃,風味各異;兩種都可煮白菜蘿卜葉糊糊,使白菜蘿卜格外醇香可口。降霜了,秧上結的辣子紅不了了,就將殘剩的辣子全摘下,放在滾燙的開水裏燎熟,然後曬幹,用油炒香,吃起來真是香脆辣,別有滋味。秋冬後,誰家都要製作幾壇各種辣晶,以備冰雪封淩,農忙季節、蔬菜淡季吃。
血渣 土家族人,逢年過節,講究醃製臘野味,將山上獵擒的野豬、麂子、鹵上花椒、五香、肉桂、食鹽等佐料,醃於壇中,使佐料浸透,半月左右、取出掛於火炕上,讓煙熏火烤,作宴請賓客的上等菜肴。這期間,土家族人最喜做“血渣”。所謂“血渣”,是將磨豆腐的豆渣,浸泡於豬血中,放亡五香佐料,然後,捏成團子,炕於火塘之上,讓煙熏火烤得漆黑,再用溫水洗淨,切成塊塊油煎,放上薑蔥辣子,吃起來別有滋味。
合菜 俗稱“‘團年菜”是土家族人過年時,家家必製的民族傳統菜。其製作方法是:將蘿卜、豆腐、洋芋、白菜、大蒜、豬肉煮成一鼎鍋’,合家團年吃。“合菜”象征著五穀豐登、全家清吉、團聚。“合菜”由於各種菜肴聚集燉煮一鍋,滋味互相滲透,吃起來鮮美可口。
咂酒 土家族人有種特殊喝酒習俗,謂之“咂酒”。據傳喝咂酒起源於明代土家族士兵赴東南沿海去抗倭的戰事。土家族人為了讓自己子弟兵按時奔赴抗倭前線,將酒壇置於道旁,上插竹管每過一兵咂一口,循序漸進,以此傳成習俗。至今,凡客至家,必以酒招待。酒,一般用陶罐盛裝,吃時,斟到大海碗裏,依次輪流喝,你推我讓,越喝興致越高,場麵也十分熱鬧。
茶 是土家族人生活必需品。茶,有涼水甜酒茶、涼水蜂蜜菜、糊米茶、薑湯茶、鍋巴茶、綠茶等等。夏天,天氣炎熱,勞動口喝,土家族人用葫蘆、竹筒提來沁涼清冽山泉,衝糯米、高梁甜酒,連酒糟一起喝;土家族人喜養蜂,蜂蜜常年不斷;客來茶中加蜂蜜,或淨衝蜂蜜,敬請客人喝,別有味道。冬季,喜喝熬茶、油茶湯。逢年過節,油葷重了,一杯熬茶下肚、倍感清新、格外提神。油茶湯,土家人常年喜喝,它用茶葉、陰米、或包穀花、花生米、黃豆、芝麻,配以薑、蔥、蒜等佐料,用茶油炸焦,然後,用水煮沸,清香可口,提神解渴,驅熱禦寒。薑湯茶;若感冒了,寒人內,喝上一碗、發出汗來,頓覺渾身輕鬆。糊米茶和鍋巴茶:是將米或鍋巴放在火上燃燒,燃燒成焦塊,放至開水中,待冷卻後喝,香涼止渴解暑。
朝鮮族
朝鮮族主要種植水稻、穀子和玉米,因而朝鮮族的主食是以冷麵及米糕見長。
冷麵 冷麵的原料和佐料頗為講究。原料多為蕎麥麵、小麥麵,也有用玉米麵、高梁粉或白薯粉製作的。佐料種類多樣,有牛肉、豬肉、雞肉、蛋絲、芝麻、辣椒、蘋果、蘋果梨等,並以香油拌製。這種冷麵吃起來酸甜香辣,清涼爽口,別有風味。
冷麵的製作很特別。它是用麵粉調成麵糊,壓成細條直接放在滾開的鍋裏,煮熟後撈上來,過冷水後盛在碗裏,再加入各種佐料就可食用了。
冷麵有悠久的曆史,在十八世紀的史料中,就有這方麵的記載。每年農曆正月初四中午,朝鮮族人民習慣吃冷麵的習俗,亦稱長壽麵,取其纖細綿長,預兆多福多壽。凡遇喜慶節日,或婚嫁娶,或客來賓至,這時冷麵是招待客人的最好食品。
米糕 是朝鮮族喜愛的食品,這也和他們盛產大米有關。米糕的種類很多,有打糕、切糕、片糕等。其中以打糕為最。打糕是朝鮮族逢年過節、嫁女、娶媳婦、辦喪事招待賓客時的主要食物之一。做打糕時,先將糯米蒸熟,放在木糟或石臼裏,用木錘或石錘打爛成糕團,然後切成片,再放上一些小紅豆做的豆沙麵,蘸上白糖或蜂蜜,吃起來酥軟香甜,風味很濃。
清明吃明太魚 每年清明節這天,朝鮮族都要吃一種明太魚。據說,在這天吃明太魚不僅可以保證一年的平安,而且對人體也有壯陽補腎的作用。朝鮮族清明吃明太魚,有個傳說:
從前,東海邊一帶住著不少的人家。這一帶土地肥沃,氣候適宜,人民安居樂業,記不得是哪一年哪一代的事了,這裏遇上了百年沒有過的災害。頭一年是旱災,整整一年,天上沒下一星雨,旱得地都裂了紋。轉過年,又遇上了澇災。從開春一直下到老秋,人們沒見過一天的太陽,河裏的水都長平了槽。到了第三年又遭了蟲災,莊稼苗吃得光剩下個楂子。這三年可把老百姓害苦了。沒有吃的,隻好吃樹皮、草根,後來樹皮草根也沒有了。這時許多人被活活地餓死丁,有些人為了逃命,隻好背井離鄉逃荒去了。留下的也是眼瞅著沒活路了,隻好等死。就在這個關口,有一天的清早,人們聽見海裏麵傳來一陣陣,“咕咕”、“咕咕”的聲音,大家都非常奇怪,跑到海邊一看,嗬,隻見海裏黑乎乎一片,全是一尺來長的魚。這種魚人們從來沒見過,就是常年出海打魚的人也叫不出名字來。隻見這些魚在海裏竄來竄去,有的就竄到岸上來了。大家一看可樂壞了,都說這下有救了,一個個趕緊回家招呼老婆孩子,一起下海捕魚。說起來,這魚也真夠多了,一網下去,拽上來就是滿滿登登一網子,用手一抓,也能捕上一、兩條來。這下可熱鬧了,有用網抬的,也有用筐抬的,還有下手捉的。不一會兒岸邊海灘就堆滿了魚。還有一件奇怪的事是,就是不管你怎麼捉,這魚總也不見少。後來,遠離海邊的人聽說了,也都趕來捕捉。魚捕得多了,一時吃不完,怕臭了,他們使用鹽水鹵一下,然後串成串曬成魚幹。
這一年,這裏的人們全靠吃魚才活下來。事情也怪,打那以後,這種魚再也沒有離開過這一帶海,老百姓為了表示感激和紀念便把這種魚叫“明泰魚”。直到現在,朝鮮族每年都要捕許多明泰魚,把它曬成魚幹,準備度荒年。同時,明泰魚也成為朝鮮族日常生活中最喜愛的一種食品。至今朝鮮族還保留著這樣一種習俗,每年的清明節這天都要吃明泰魚。
以後,又有人稱這種魚為“明太魚”,據說當時第一個發現這種魚的人叫樸明太,人們為了紀念他,便起名叫“明太魚”。
泡菜 朝鮮族的泡菜、辣白菜等都是很有名的。他們先將洗淨的白菜切開,用鹽醃上幾天後擠去水分,在每一棵白菜上抹上用胡羅卜、生薑、大蒜、幹辣椒、鹽、味素等做成的調料,然後一層層碼在幹淨的缸裏,每一層白菜上放一層蘋果片,裝滿封缸。半個多月後便可食用。這種泡菜吃起來香甜酸辣,十分的可口。由於做的方法容易掌握,現在許多漢族等其他兄弟民族家庭也如法炮製,成為各家餐桌上的佳肴。
維吾爾族
生活在西北邊陲、天山南北的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氣候物產和宗教文化的共同作用,形成了維吾爾族人喜食牛羊奶酪、烤製食品、饢與抓飯,講究飲食衛生和禮節,不吃豬、馬、騾、狗、自死牲畜和動物血液的獨特飲食風俗。
饢與羊肉抓飯
維吾爾族以麵食為主,最常吃的有饢、羊肉抓飯、包子;麵條等。饢是用麵粉或玉米麵製成,在特製的火炕內烤熟,形狀大小和厚薄不一的圓形餅。大饢像臉盆那麼大,這種主食晶主要用朵待客;小圓饢,形圓而邊厚,中間有一個圓洞,很像汽車輪胎;一般的食用饢、結婚送禮用的薄饢,則狀如圓形的厚紙板;肉饢,將羊肉切成小丁,加上洋蔥、胡椒、鹽等拌勻成餡,包在和好的麵中,再烤製而成;油饢是將牛奶、羊油和人麵中烤成。
新疆各地,不論是城鎮還是農村,農業區還是牧業區,家家戶戶的門前院內都有烤饢用的饢坑,賣饢的到處可見。饢的食用方法很多,普通的吃法與吃饃‘樣,老年人因牙不好,幹饢咬不動,就將饢掰碎放入碗內、,滾水衝泡,扣上一個碗燜軟再吃。一般的維吾爾族家庭還用羊肉湯泡著吃。還可就著奶茶、葡萄吃。維吾爾族人外出時,一般隨身帶著饢。饢不僅味美可口,而且含水分少,不易發黴變質,便於攜帶。一般烤一次饢可吃上好幾天。
若有客人來,主人遞上茶水後,接著就端來一大盆饢。主人親手掰開讓客人食用,盆內的饢隻能正放,不能反放。維吾爾族人民常將其作為禮品送人。親朋結婚時,多送饢;女兒回娘家或從娘家回婆家時,常將饢作為見麵禮;有人出遠門時,家裏人或親友要送些肉包子、油糕和饢給他帶在路上食用。
羊肉抓飯是飯菜合二的飯食,因其油、肉多,熱量大,是維吾爾族人最愛吃的冬令美食之一。其製法是先將羊尾巴油燒熱出煙,再把切成核桃狀的羊肉放人,加鹽煸炒;然後加入切得很細的蔥、胡蘿卜絲;少許辣椒粉等炒勻,加湯、大米用小火燜熟,上麵撒一些葡萄幹、瓜條等,裝人盤中用手抓食。隨著各族人民的親密交往,抓飯已為漢、回等族人民所喜愛,製法也隨各自的口味不同而有所變化,如吃不慣羊油的,可用植物油,羊肉也可換成牛肉。夏日無胡蘿卜,也可用西紅柿代替。食用時也可使用餐具而不用手抓。
烤羊肉串與烤全羊
烤羊肉串是維吾爾族的傳統小吃。在新疆的各個城鄉集鎮裏,無論是大飯館,還是小吃店,幾乎都經營烤羊肉串。烤羊肉串的主要工具是一個長方形的烤爐和一些鐵扡子。製作上分切肉、上串、人爐、加料四步。烤羊肉串用無煙煤或木炭為燃料,不露火苗。待爐內煤燒到無煙時,把肉串擺在烤槽中,待肉片表麵烤出油、開始萎縮時,,撒上鹽、辣椒粉、孜然粉烤熟即成。在三味調料中,孜然最能提味,‘經投放,:羊肉便產生撲鼻的香氣。
烤全羊是維吾爾族的高級宴會上的常備傳統佳肴。烤全羊需選用—歲口的綿羔羊,宰殺後剝皮、剔去四蹄和內髒,以鐵絲串好固定,在羔羊上塗抹以雞蛋液、麵粉、薑黃粉、鹽水調和的汁,並在羔羊體上紮些小孔。然後把羔羊置於饢坑,封嚴,烘烤一個半小時左右即成。
食用時不須其他調料,隻備一小碟鹽花即可。羊肉外脆裏嫩,酥香可口;有些維吾爾族同胞喜食烤製時間短的羊。這種烤全羊,切開後,肉中尚微帶血色。據維吾爾族同胞說,這種羊肉僅鮮又嫩,更好吃。
獨特的節慶與禮儀食俗
維吾爾族十分重視傳統節日,特別以過古爾邦節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宰羊、煮肉、製作各種糕點、炸油饊子、烤饢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賣,除將羊皮、羊腸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職業者外,羊肉分為三份,一份自己食用;一份送親友鄰居,招待客人;一份濟貧施舍。血液、糞便以及食後的骨頭等殘渣餘物均須深埋,不得隨便亂丟。
每年伊斯蘭教曆九月是教徒齋戒的月份,稱為齋月。在封齋的一個月中,隻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白天絕對禁止任何飲食。齋月之後的開齋節與古爾邦節、聖紀節並稱為伊斯蘭教三大節日。開齋節,維吾爾族人民要準備油香、饊子,宰羊宰雞,歡度節日。節日早上,成年男子要沐浴淨身,身著盛裝,聚集清真寺或到荒郊舉行會禮。
男女青年結婚時,由阿訇或伊瑪目(宗教職業者)誦經,將兩塊幹饢蘸上鹽水,讓新郎、新娘當場吃下,表示從此就像饢和鹽水一樣,向甘共苦,白頭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鋪上潔白的飯單,先擺上饢、喜糖、葡萄幹、棗、糕點、油炸饊子等,再上手抓羊肉、抓飯。
維吾爾族人吃飯時,在地毯或氈子土鋪“飯單”,飯單多用維吾爾族的木模彩色印花布製作。長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飯前飯後必須洗手,洗後隻能用手帕或布擦幹,忌諱順手甩水,認為那樣不禮貌。吃完飯後,由長者領作“都瓦”,(即作禱告),這原是一種宗教儀式,具有讚美真主之意,現已成為維吾爾族等穆斯林群眾的風俗習慣,一般在走親訪友、入門坐定之後和離開之前作,意為感謝主婦勞作,向主人問好和感謝主人盛情款待等。
如果來客,要請客人坐在上席,擺上饢、糕點、冰糖等,夏天還要擺上一些瓜果,給客人上茶水或奶茶。飯前要請客人洗手。吃飯時,客人不可隨便撥弄盤中食物,不可隨便到鍋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時注意不讓飯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來放在自己跟前的飯單上。共用一盤吃抓飯時,不可將已抓起來的飯粒再放進盤中。吃飯或者與人聚談時,不擤鼻剃、吐痰,否則會被認為是失禮。吃完飯後,由長者領作都瓦,此時客人不能東張西望或立起,待主人將食具收拾完畢後,客人才能離席。
壯族
壯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在千百年的演進過程中,許多飲食習慣及食品烹調方法與周圍漢族趨同,但在一些方麵仍保持著本民族的特色。壯族以喜吃糯食、魚生,熱情好客著稱。
花糯米飯與壯粽
花糯米飯又稱五色飯、五彩糯米飯、五色糯米飯,是壯族節慶的必備食品。逢年過節,壯民都要製作花糯米飯,互相贈送,表示祝福,也表達彼此間的深情厚誼。
花糯米飯是先用各種植物的根、莖、葉:、花經石臼衝搗細碎後,用水浸泡或煮沸一定時間,成為不同顏色的汁液。再用這些汁液分別浸泡淘洗於淨的糯米,使其著色,蒸熟後即成不同顏色的糯米飯。其色彩有黑、紅、黃、綠、紫、白(大米本色)等六七種。一般取五色為多。各種顏色的糯米飯用於不同場合。比如,將一種叫馬耳朵花的野生灌木的小黃花,用水煮成黃汁浸泡糯米,蒸成黃飯,在上墳、接鬼和送鬼時使用。米飯常捏成飯團,便於攜帶,食之口味又別具一格。彩色糯米飯也捏成飯團,不同顏色的飯團陳列在一起,鮮豔奪目。彩色飯的色彩原料,不僅起到著色的作用,也起到調味的作用,不同的色飯有不同的香味。米飯經著,色處理後,不易餿、不易壞,米飯著色起到了防腐、保鮮的作用。
壯民喜用糯米製成粽子,壯族稱為“粽粑”。粽粑花樣繁多,這裏介紹兩種特色鮮明的粽粑。
一種是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馬腳杆粽。這種粽粑是用30厘米長、10至15厘米寬的大粽葉包成。其形狀頭大,有一長尾,很像一根帶蹄的馬腳,故稱馬腳杆粽。包粽時,將糯米淘洗後浸泡半個小時以上,把頭年的幹粽葉燒成草灰,與濾幹的糯米均勻混合。火腿切絲、拌合棗子、化油,再與拌了粽葉灰的糯米均勻拌和,外包鮮粽葉,入鍋水煮而成。其味分淡、鹹兩種。鹹味添加食鹽,淡味則不加鹽。也有加糖而成甜味的。馬腳杆粽色灰黃、味香,口感滑膩。可熱食,也可冷食,保存期較長,是節日必備之品,也是青年男女趕集、趕歌圩、趕花街互相贈送的常備禮品。
另一種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寧明縣壯民在春節時做成的大壯粽。這種粽粑大得驚人,、以芭蕉葉子包成,內放一條剔去骨頭的醃豬腿,足有八仙桌那麼大。包好的粽粑放在大水缸裏,注滿清水,蓋嚴缸口。在大缸外麵用稻草繩子繞滿。煮的時候,先點燃草繩,再在四周不斷加放穀殼;一連燒七天七夜,粽粑便熟透了。春節時,歡樂的人們抬著大粽粑遊街祭祖。然後同族的人分食這隻吉祥的大粽粑,以示大家同心同德,和睦美滿。
拌吃生血與魚生
廣西壯族人喜愛拌吃生血,做法是將尚帶熱氣的生豬血、生羊血、生雞血、生鴨血倒人幹淨的盤中,不停地攪動它,不讓凝結,把加作料炒熟的肉和下水趁熱倒下去,拌勻使血凝結,即可食用,壯人認為生血能增血補氣。
魚生是壯族節日待客的佳肴。將鮮嫩肥美的鯉魚去鱗去刺,洗淨後切成小薄片,拌人芝麻油、食鹽、味精、蔥、蒜、薑等,另備醋、黃皮醬、醬油等,食用時可根據個人口味,夾生魚片蘸醋、醬或醬油吃,鮮嫩可口。製作魚生的魚,必須鮮活、衛生,否則不能生食。
喜好“孝扒湯”
雲南文山壯民特別喜歡“老扒湯?。,老扒湯的做法是:將煮飯的米湯冷卻,人缸,把洗淨的青菜、白菜、甘藍或其他菜葉切成小塊,拌鹽,放人壇內冷水湯中,封缸貯存一二日後,缸內的米湯和菜葉經發酵變酸,成為酸湯和酸菜,用酸湯和酸菜加肥厚的火熏臘肉塊或油炸臘肉塊煮湯,就成老扒湯。也可根據各人喜好和具體備料情況,加豆腐和其他配料做成各種菜湯,作佐餐菜肴。老扒湯酸鮮爽口,解暑。在插秧到農曆八月這一段天氣較熱的時間裏,老扒湯是壯族人餐桌上經常出現的當家菜。醃製酸菜的酸湯煮沸後冷卻,還可作解暑飲料,清爽提神。因為老扒湯很適應當地的氣候、環境,當地的漢族人也喜歡老扒湯。
壯民好客
壯族是個好客的民族,過去到壯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認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幾家輪流請吃飯,有時一餐飯吃五六家。不論遠親近鄰來家做客,都要以禮相迎,熱情接待。平時彼此間也有相互做客的習慣,比如一家殺豬,必定請全村各戶每家來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必須備酒,方顯隆重。敬酒的習俗為“喝交杯”,其實並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兩人從酒碗中各舀一匙,相互交飲,眼睛真誠地望著對方。婚喪嫁娶、蓋房造屋,以及小孩滿月、周歲等紅白喜事,都要置席痛飲。
宴席上一般有扣肉、米粉肉、豬肝、白斬雞。清煮白肉塊、烤乳豬、豆腐圓、油炸蓉(用油豆腐加工而成)、筍片、魚生等八或十道菜。實行男女分席,但一般不排座次,不論輩分大小,均可同桌。並且按規矩,即使是吃奶的嬰兒,凡入席即算一座,有其一份菜,由家長代為收存,用幹淨的闊葉片包好帶回家,意為平等相待。
侗族
侗族,以好客馳名於我國各民族。吃“合攏飯”,是侗族人民好客的集中表現。
一位至親朋友的到來,侗族大哥正殺雞宰鴨準備宴請,這時,二哥來了說是飯菜已弄好,請客人馬上過去吃請。可是,大哥哪肯讓已經坐在他家的客人出門,而客人又親眼看到大哥忙了半晚,也不忍隨二哥前去。在這種情況下,老二隻好把飯菜端到大哥家去陪客,於是,合攏飯就吃起來了。
吃合攏飯 不僅限於一家之中的幾兄弟,有時,甚至包括一個房族,一個寨子或幾個寨子的人。吃合攏飯時,每戶來一個成年男人,根據各自家庭的情況來籌辦。大家都把家裏最好吃的東西拿出來,或開醃魚醃肉,或殺雞宰鴨,或炒豬、羊、牛肉,或炒雞、鴨、鵝蛋,或炒雀子肉和野獸肉。酒有甜酒、泡酒、燒酒;飯有粘米飯、糯米飯、粳米飯、糍粑、小米粑等。總之,各家各辦、五花八門,酸甜苦辣麻,樣樣俱全。
吃合攏飯,若上二十個人,一般便不開聯席了,而是在一間大屋裏,用新杉木板或杉木皮擺在地上,擺成一個長方形,將飯菜擺成一線。合攏飯一開始,首先由家長、族長或寨老端上酒杯,先簡單講幾句懷念或感謝的歡迎詞,宴會就開始了。喝酒一般都要喝“轉轉酒”表示親熱,也稱“串杯”,即每人各喝鄰座酒杯中的酒,全席同時舉杯敬鄰座,團結友好的氣氛極其濃鬱。吃菜也要吃“轉轉菜”,一家的菜碗一人接一人傳下去,使人人都能吃到。宴會上還要唱酒歌。
吃合攏飯的來曆已久,據說從前有倆侗族兄弟,便邀約前去賽唱侗戲,但大河漲水衝走了浮橋,正在著急時,有位老人劃一隻舢板船下來,讓兄弟倆搭舢板過河,因這倆位從未坐過船,船到河中心,他們眼花、心慌地腳一亂,踩重了一邊船,落到了水中,因老人水性好,很快把船扶正後,把兩兄弟從水中救起。
數年以後,兄弟倆各自長大並成了家。有一天,他們的救命恩人因有事到兄弟倆的侗寨辦事,但老人事情急迫,隻能停留一餐飯的功夫,不能在兩兄弟家各吃一餐飯再走。兩兄弟經過商議,各辦一桌好菜好酒,拿來一起招待貴客。合攏飯就從他倆開頭傳下來。
合攏飯是侗族人民間待客人的一種最高榮譽。能夠享受合攏飯的待遇客人決不是一般的客人。這種傳統習俗一直流傳至今,並在各民族譽為佳話。
打油茶 油茶是侗家的家常食品。每天清晨,濃霧籠罩侗家的村村寨寨。這時,侗寨的主婦們老早就起來燒火了。他們手腳利索地操著竹蔑編織的茶濾(打油茶的工具,竹編,瓢形,有柄),和竹瓢,打起那濃香撲鼻的油茶來。
打油茶的第一道工序是發“陰米”(把糯米蒸熟晾幹即成陰米)。將茶油倒人鐵鍋煮沸,把陰米一把一把放入滾油裏。油鍋嘩嘩地沸騰了。陰米被炸成白白的米花浮在油麵,再把陰米花撈起,放進竹製的小盤上。第二道工序是炒花生、黃豆或其它副食品。第三道工序是煮“油茶水”。油茶水的製作是用茶油把粘米炒焦,待焦米冒出一絲絲青煙時,再放入茶葉拌和焦米來炒,最後放入一兩瓢溫水,加鹽煮開就成了。
進餐時,全家人圍在火塘邊,主婦把碗擺在桌麵上,在每人碗裏放上少量的蔥花、茼蒿、菠菜等,用滾開的油茶水一燙,每碗放一兩匙陰米花、花生、黃豆等,然後主婦一碗一碗送給全家人吃。
這種油茶,既清脆香甜,又有一種苦涼的滋味,使人提神醒腦。所以侗族人一段時間不吃油茶,容易感到不舒服。好似發痧得病。因此,侗家稱“吃油茶,去痧氣!”趕緊打起油茶來。
侗寨有客來,必定先打油茶來招待客人,這是侗家熱情招待客人的禮節。打油茶有不同的規模,可以分為小、中、大三種油茶會。
小型的油茶會,一般是幾戶親家或房族本家在大年初一的小聚會。每年的大年初一早晨,幾家輪流到各個親家吃油茶,互祝新年吉祥,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中型油茶會,大都是娶媳、嫁女兒、生小孩、進新屋的主人請客人吃油茶。這種油茶是表示祝賀主人娶得好媳婦、嫁得好女婿、生個聰明娃仔、進新居得個好時辰。這種吃油茶會一般有三、四十人參加。
大型油茶會,是為全寨男女青年聚會、議事、娛樂時舉行的,或者是為寨與寨之間的男女青年間交際時舉行的。在吃油茶當中,大家決定事項、商議賽歌或賽蘆笙的戰略戰術,或是“月也”(即集體作客)回來,對方送來糯米粑粑,舉行全賽的油茶會,慶賀這次“月也”成功。這種油茶會的規模可達到上百多人。
在油茶的各項原料中,“油茶水”和“陰米花”是必不可少的,其它“配料”因時因地製宜。油茶又可分為糯米粑粑和糯米水圓油茶、香屁藤(山藤的一種,其皮和葉子有香味,舂成漿,製作香屁藤粑粑)、艾葉(野菜)粑粑油茶、蝦子魚仔油茶、豬肝粉腸油茶等等。以粑粑或水圓為主要“配料”的油茶,一般是主人有什麼喜事請吃的油茶。
吃香屁藤粑粑油茶,都是在每年農曆二月初二。這一天,侗家男人成群上山找香屁藤,把它舂成漿,再交給女青年。女青年把香屁藤和糯米舂成粑,然後放進鍋裏烙成餅,吃起來香甜清新。吃油茶後,即可行歌坐夜。
蝦子魚仔油茶會,一般是在農曆四月初八舉行。這一天,男女青年成群結隊進田裏或溝裏撈蝦,晚上就舉行盛大的油茶會。進餐時,一邊賽歌一邊吃蝦子油茶,使人們得到一種美好的享受。
侗家的油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美不勝舉。
侗鄉有句諺語:“住不離山,走不離盤(即盤山路),穿不離帶,食不離酸。”這是侗族人民住、行、衣、食的真實寫照。
侗鄉的酸味,製作方法異常,醇香可口,種類繁多。有葷酸、素酸、煮酸、醃酸。別有風味的草魚酸,一醃就是三、五年,甚至二、三十年,一般難得吃上,除非招待上賓或遇到婚喪喜事才可嚐到。侗家平常日子餐餐不離酸,待客不離酸,紅白喜宴不離酸,敬神祭祖不離酸,送禮不離酸。侗家酷愛酸製食品,已成為一種由來已久的社會風俗。
侗家一年四季都醃酸,三月青菜熟,是醃青的季節;八月田魚肥,是醃魚的季節;過年殺大豬,是醃肉的季節;夏收後宰鴨是醃鴨的季節。
侗家食用的酸水,不同於一般的酸醋,製作方法不同,味道也不同。侗寨家家都有一隻裝六、七斤水的瓦甕,常年四季都放在火塘邊。每天將幹淨的淘米水倒進甕內,保持一定溫度。三五天便釀成酸水。這種酸帶有糯米的香甜味道。侗家人非常喜歡用新鮮魚蝦、筍子、蕨萊等加酸水一起煮,再加一些紫蘇、薄荷等佐料,健康人吃了增食欲,病人吃了開胃口,現在人們還說有降低血壓的作用。侗家姑娘還興用甕內沉渣敷漚頭發,然後用茶麩水洗淨,能使頭發變得烏黑柔軟。這甕酸水,是侗家一寶。
醃味有用陶壇醃,有用木桶醃。一般素酸都用壇醃,葷酸壇、桶都用。桶醃保酵時間長,醃肉類可保醇五到十年;醃魚,特別是草魚,保存可達三十年之久。壇醃素酸隻能保存兩年。素酸的製作法比較簡單,隻需將醃品拌鹽漚好,拌上糯米飯或甜酒,裝進壇裏,放足壇沿水密封,十天半月便可食用。魚酸、肉酸的製作就比較講究。比如醃魚,先將魚洗淨破開,去內髒,搓鹽,鹽要處處搓到,不漏一縫一隙,漚三四天,使鹽溶化後,烤半幹,也有不烤的,然後用糯米甜酒糟或糟飯精拌細抹,使糟飯的粘液糊滿醃品外麵,裝進壇或桶,並將拌抹剩下的飯糟,蓋在醃品上麵。壇醃要不讓壇沿水幹涸,以免漏氣。桶醃還要製一布袋裝上剩餘的糟飯,鋪在醃晶上,在桶蓋上壓幾十斤重的卵石,將醃品壓下桶底,鹽水浮麵,隔絕空氣。這樣醃製的魚,質地結實,肉色紅潤,開桶食用,醇香撲鼻,是侗家的珍品。
侗家人情往來,離不開酸製品。
首先,婚事不離酸。吉日擇定了,男方要備一餐“貓飯”去接新娘。讓女方的親朋來吃“貓飯”,送新娘出門。這“貓飯”,全是酸魚糯飯。新娘進屋第二天,頭餐吃“三牲酸禮”飯,即兩腳禽類一味,四腳畜類一味,魚類一味,魚必須是酸品,新娘過門三天後,回門時要送禮。這回門禮,除酒、肉外,要有十來斤酸魚,酬謝親友。辦一堂親事,用去多少錢人們不大議論,用上大條的陳年酸草魚,到處都傳揚。
辦婚事,親戚送禮,一般是送一壇米、一壇酒,外加一尾酸草魚或是一隻酸鴨,這是最體麵的禮品。
其次是喪事不離酸。老人逝世後,必須備一尾大的酸草魚祭在靈前,叫做“陪頭酸奠”,以掉念逝者辛勤的一生。親友為老人挖墓穴,要在墳地吃餐飯,以酸草魚敬神,叫“墳地酸禮”。安葬後的第三天,親朋到新墓祭奠,也隻有酸製品最為隆重,叫“三餐酸奠”。
再次是“三朝”不離酸;起屋不離酸。侗家小孩生下來第三天,習慣上要做“三朝飯”。客人備禮來了,頭餐吃主人家的,第二餐吃“外婆飯”。外婆備來的飯,就必須有酸魚、酸肉。侗家起屋,除雇請師傅造屋架外,別的功夫,如伐木、拉木、豎架,都是親朋幫忙。為酬謝親友,至少要備兩餐正餐飯,有一餐就是要吃酸宴。上梁時,貢上一尾酸草魚敬薑太公,未了贈給木匠師傅。
滿族
滿族興起於關東的白山黑水之間,憑借強烈的進取精神和兼收並蓄的包容力而脫穎而出,建立了龐大的大清帝國,統治中國長達二百六十多年。如今,滿族已從昔日的遊獵為生發展為以農業為主,其飲食特點既保持了其民族傳統,同時又有我國北方寒冷地區農耕民族的共性。
餑餑與“酸湯子”
餑餑是北方方言,指饅頭和糕點之類的食品。滿族的餑餑曆史悠久,清代即成為宮廷食品。餑餑是滿族重要的主食,餑餑的品種很多,因季節不同,製法也各異。春節時,做豆麵餑餑,夏季做蘇葉餑餑,秋冬季做粘糕餑餑。豆麵餑餑用大黃米、小黃米磨麵,加上豆麵蒸製而成,色黃、味香;蘇葉餑餑用高粱麵與小豆豆泥拌合在一起,外麵包蘇葉蒸煮即可,入口時有蘇葉的香味;粘糕餑餑用大、小黃米浸泡磨麵以後,在裏麵包、夾豆泥蒸熟。食用時可以用油煎或蘸糖,香甜適口。著名的有禦膳“栗子麵窩窩頭”(也稱小窩頭)、薩其瑪、清東陵大餑餑等。
在夏季,滿族同胞喜食“酸湯子”,其製法是:用玉米發酵麵團製成麵條或麵片,直接甩入湯鍋中製成。操作步驟是將玉米浸泡磨成水麵,用布濾去渣滓,細麵入缸發酵至微酸,然後從手指上戴的漏鬥形湯套中擠出長條,下沸水鍋中稍煮,再盛入碗內。也可將發酵後的麵團加糖攪成糊狀,用勺舀從鍋沿自然流人鍋中間,成牛舌狀,也稱牛舌餑餑。食用時略帶酸味,味美而口。
血腸與白肉
滿族有灌製血腸的習俗,多在臘月殺豬時製作。用豬血,加入鹽、薑、辣椒粉、味精等調勻,灌入豬小腸之中,所用腸以不足二尺為宜,兩端用細繩紮牢,血漿不可充得太滿,以免煮時脹裂,煮到一定程度時要用一幹淨的鋼針在腸上刺一些針眼,一則排放氣體以免膨脹進裂,二則掌握火候,一俟沒有血水自針孔洞中滲出,即撈人冷開水或冷水中。食時片成片,可以直接夾食,也可以醮以醬油、醋、蒜泥、薑汁、辣椒油等食用。既鮮美爽口,又多食不膩,佐酒下飯均宜。
滿族人人愛吃白煮肉。白煮肉的製法是將豬肉切成大塊洗淨以後用清水煮,並加入薑、蔥、大料、花椒、桂皮、豆蔻等調料煮爛,吃的時候,將豬肉切成片,蘸著用醬油、醋、醃韭菜花、蒜泥、辣椒油、芥末等調成的鹵汁食用,肥而不膩,瘦而不柴。
滿族群眾也十分愛吃糊白肉。糊白肉是把帶皮的五花肉切成大方塊,把肉皮用明火燒焦、刮淨、先用開水泡一段時間,撈出來控幹水。再把鍋裏水燒開,下肉塊』口蔥、薑、花椒、大料,用小火煮爛。食用時用肉片蘸著調好的鹵汁,邊吃邊喝加糖的熱黃酒、肉香酒熱,別有一番情趣。
滿族吃白肉是有傳統的,《清稗類鈔》記載:“滿洲貴家有大祭祀或喜慶,則設食肉之會。無論旗漢,無論識與不識,皆可往。
……自切自食,食愈多,則主人愈樂,若連聲高呼添肉,則主人必致敬稱謝。肉皆白煮,無醬油,甚嫩美,量大者可吃十斤。”
滿族酸菜
北方冬天天氣寒冷,缺乏新鮮蔬萊,滿族民間常以秋冬之際醃漬的大白菜(即酸菜)為主要蔬菜。醃製的方法是將白菜除根、洗淨,用開水稍燙之後,裝入缸內,十數天後發酵、變酸,即可用來做菜,用酸菜熬白肉、粉條是滿族入冬以後常吃的菜肴。酸菜可用熬、燉、炒和涼拌的方法食用,用酸菜下火鍋別具特色。酸菜也可用來做餡包餃子。東北地區的滿族,每戶醃漬的酸菜一般可以吃到第二年春天。
酸菜煮豬肉或羊肉、雞肉等,湯極鮮美爽口,沁人心脾。酸菜煮肉所用的肉料不可過於精瘦,必得有相當肥腴部分,這樣肉料和湯汁才格外鮮美,酸菜也才更滑柔脆爽。
節日與禮儀食俗
滿族許多節日與漢族相同。春節是中國古老又至為隆重的節日,也是滿族人最重視的節日。滿族人趨吉心理極強,十分講究討吉祥,有除夕守歲,初一食餃子、食年糕、宴飲的習俗。吃年糕寓示年年高,吃餃子時,在一個餃子中放一根白線,誰吃著白線就意味著誰能長壽。也有的在一個餃子中放一枚銅錢,誰吃到了便意味著在新的一年裏有財運。中秋節,滿族除了一家團聚食月餅外,還要吃一頓豐盛的晚餐,並供上各種幹鮮果及月餅賞月。農曆臘月八日(臘八節),要用粘高粱、小豆等八樣糧食煮粥,稱為臘八粥。
滿族人家至今還有逢殺豬時請親鄰好友前來品嚐頭頓豬肉的習慣。過去,在莊稼成熟的季節,滿族還有“薦新”祭祀的習慣,如今已被“上場豆腐了場糕”習俗所代替,即在五穀上場時,用新豆子做豆腐吃,打場結束時,用新穀做大黃米飯或豆麵餑餑吃,以慶豐收。滿族青年結婚時,新娘必須先在南炕上坐帳,他有稱“坐福”。直至晚上,才在地上放一張桌子,新郎、新娘要手挽手繞桌子三圈後對飲。
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生活在大興安嶺的深山老林之中,地處偏遠,以前人跡罕至。艱苦的生存環境鑄就了鄂倫春族人健壯的體魄,剛強的個性。落後的生產狀況、寒冷的氣候、獨特的食物來源,形成了鄂倫春族古樸粗獷的飲食風俗、純樸豪爽的待客傳統、奇特的飲食禁忌。
從食獸肉為主到以米麵為糧
鄂倫春族過去一直以各種獸肉為主食,尤以麅子肉居多,一般日食一兩餐,用餐時間也不固定。冬天在太陽未出前用餐,餐後出獵;夏天則早晨先出獵,獵歸以後再用早餐。有時也在獵區過夜,兩餐主食以瘦肉為主。
清代以後,隨著與外界關係密切,穀物輸入,食物結構開始有所改變。近代以來,少數鄂倫春族人已建立村落,開始農耕作物有小麥、玉米和土豆,並開始發展養殖業;以養鹿聞名。隨著林區人口日.漸稠密,所能捕獲的野獸日漸稀少,鄂倫春族原來以肉為主食已基本上被米麵加蔬菜的食物所代替。米麵製品也不斷增多,如用大米或小米煮成的蘇米遜(稀飯)、老誇太(粘粥)和幹飯;用麵粉製作的高魯布達(麵片)、卡布沙嫩(油餅),麵包、餃子也很常見。
狩獵食物的“公平”分配
鄂倫春狩獵食物的分配大致經曆了按人平均——按戶平均一按出獵的獵手平均三個階段。
打獵(一般為共同出獵)所得的禽獸,最初采取的是按人平均分配。其具體的表現形式為共食,即靠吃大鍋飯來維持生活。直至家庭公社初中期,這種方式依然存在。獵人每次遠離“烏力欏”(是鄂倫春人的社會基層組織和生產組織,一般包括三四個以至上十個家庭)共同狩獵時,獵獲物仍然是以吃大鍋飯的方式共同消費的。狩獵時,人們可以全力以赴地捕捉野味,不需有為吃食而引起後顧之憂;因為隨同出獵的“吐嘎欽”能為大家安排一切。
之後,按戶分配逐漸取代了按人分配,在漫長的衍進過程中,按戶分配包含了這樣的三個步驟:第一步是按戶分配為主兼有按人分配,第二步是較單純的按戶分配,第三步是按戶分配為主,同時存在著按出獵獵手分配;在第一步驟的分配中,主要的獵獲物均以戶為單位分配,而獸頭和內髒如心、肝等則是不分的,由“吐嘎欽”把它煮熟,集合全“烏力楞”的男女老少來共同消費。熊肉是不按戶平均分配的,一般把熊肉煮熟後,切成小塊,然後拌上熊腦和熊油召集全體成員共同享用。
吃大鍋飯的風俗,在很多情況下,還遠遠地超出了一個烏力楞的範圍。不管是誰,隻要是餓了,他可以到任何一個烏力楞素不相識的人家或倉庫中去索取食物,而主人照例要很好地招待他,並且雙方認為這是餓者應有的權利,主人應盡的義務。不同烏力楞兩個狩獵的集體在獵場上相遇;如果其中有一方沒有打到野獸,那麼獵獲到野獸的另一方有義務把自己的獵獲物贈送一半給對方,而對方也無需更多客氣就可以把它收下。
下麵以五戶分猝為例說明以戶平均分配的分配方法:腿骨十二塊,後腿下骨和前腿上骨共四塊分成二份;前腿下骨和後腿上骨共四塊,分成二份;前腿中骨和後腿中骨共四塊,分成二份。—共六份,每戶一份外,餘下一份給人口多的戶,胸骨分成四份,脊骨一份,共五份,每戶一份。油脂分成五份,每戶一份,肉好壞搭配,分成五份;每戶一份。
隨後又出現了按戶分配為主,存在按出獵獵人人數分配的方式,以及主要按出獵的獵人進行分配的方式。但在鄂倫春族整個的發展過程中,各種時期的分配方式並不是絕對單一的,經是幾種方式同時並存。但總的原則是互相禮讓,把好的讓給別人,讓給老弱病殘、缺乏能力的人們,而捕獲野味者則往往所得較次。
鄂倫春族發展的後期對肉的分配原則是:一、一般仍按戶平均分配或隻按參加集體狩獵的人平均分配,分得者再分送給鳥力楞內的其他各戶;二、隨同前去作飯、曬肉的婦女分予半份,如係寡婦則分予全份;三、對缺乏勞動力的困難戶,不參加打獵,也分給一“奧布”;四、好吃的如頭肉、內髒等,煮熟後由全烏力楞的人一同吃;五、原來由烏力楞供養的老人和寡婦,參加集體狩獵的人都送給一些肉,他們得到的有時比出獵的人還多;六、如果有其他氏族的人住在部落裏,也送給一些肉。
擅製、喜食獸肉
鄂倫春人熱衷於獵獲大獸,如狖、麅、鹿以及野豬等,而對一些飛禽和小獸則不太感興趣,他們逐漸掌握了一些烹製食用獸肉的方法,如生食、煮食、燒食、烤食、幹製等。
鄂倫春人在學會用火以前是生吃肉,用火以後仍保持著對狩、鹿的肝和腰子生吃的習慣,即獵獲這些野獸後,立即扒出肝和腰子,把它晾冷後生吃。他們認為生吃這些動物的肝、腎可以保護和增強視力。鄂倫春人稱這種吃法為“阿斯根”。
煮製法烹調獸肉極為普遍。在鐵鍋傳人之前,煮肉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將野獸的胃洗淨,把肉切成小塊放入胃中,再加適量的水,吊在火上燒烤,水沸後獸肉即可食用;另一種是刳木貯水,燒灼石塊投入水中,數次水沸,肉熟再加鹽或野蔥花食用。視在采用金屬鍋煮製,常將帶有骨的肉塊煮於鍋中,煮得半熟時即撈出,用刀割取,蘸以鹽水等調料食用。這種吃法被稱為手把肉。由於火工不到,肉塊上血腥未盡,但被認為鮮嫩適口,富於營養,頗受鄂倫春人的喜愛。
鄂倫春人常烤食食物,人們圍坐在篝火旁,手拿兩頭削尖的木棍把切成片、塊的肉穿在一端,另一端插在地上燒烤。待肉烤至外表金黃、冒油時,抹上鹽即成。以上為明烤,他們也常用暗烤,即把一塊塊的肉放在燒過的木炭火裏,待肉熟後,蘸著鹽食用。
他們還把一時消費不了的獸肉曬幹,以備來日之用。曬幹肉的方法有生曬和熟曬兩種,生曬是把生肉切成條曬成半幹後再切成小塊曬幹,熟曬是將肉煮熟或烤熟後曬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