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財神,還有一位是關羽。

關羽,字雲長,俗稱關公。山西解州人,三國時為蜀國大將,以忠義著稱於世。他與劉備、張飛桃園三結義,情同手足。他屢建戰功,留下了秉燭達旦、千裏尋兄、過關斬將、義釋曹操、單刀赴會、刮骨療毒、玉泉山“顯聖”等千古傳頌的故事,深受中華民眾的敬仰。曆代帝王把他作為忠義的化身,先後有16個皇帝為他禦旨加封,追封為“武聖”,與“文聖”孔夫子齊名。尤其是明代,關羽被加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夭尊關聖大帝”,其地位更加至尊至上。關羽成了天神,民間都相信他具有司命祿、佑科舉,乃至招財進寶、庇護商賈等多種法力。因此,正月初五,商家賈人要給關聖大帝朝拜一番,以求關聖君保佑其大發利市。如今,曾為三國古戰場的湖北當陽市,響亮地提出“依托關公文化,實施名牌戰略”,生產出的“關公義酒”,遠銷全國各地和東南亞地區。中國三國學術研究會副會長李悔吾教授,特地為當陽關公酒廠題詩讚道:“溫酒斬華雄,威名震寰中。當陽有佳釀,屈指數關公。”

在關羽的故裏山西運城地區,更是多次舉辦了“關公文化節”,文化搭台,經濟唱戲,吸引了大批港商進行商品交易活動,利用外資達千萬美元。關羽,這位武財神,還真的給人們帶來了財富,難怪商家賈人新年之際要敬奉他了。

二、民俗的其他主要節目

在民間鄉土社會的觀念中,除春節外,還包括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以及正月十三祭劉猛、二月初二祭土地等等。下麵擇要予以介紹。

1.管蝗蟲的劉猛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民以食為天”,國人在敬奉諸神的活動中,祈盼農業豐收,於是創造出了一個專管害蟲的蟲神—劉猛將軍。

說到農業蟲害,最嚴重的莫過於蝗蟲。據曆史文獻記載,我國主要蝗災區華北平原,平均每六七年就發生一次大蝗災。蝗災發生後,官民想方設法驅蝗,鄰縣之間扯皮之事不斷發生。據說,有個叫米元章的人任雍丘縣令時,鄰縣發生蝗災,其縣尉帶領全縣老百姓日夜驅蝗,上上下下都說是雍丘縣將蝗蟲趕到了他們那裏。於是,縣尉一紙最後通牒下到雍丘縣:“請勿以鄰為壑。”米元章看了來文,當即寫了一首詩回敬:

蝗蟲原是飛空物,天遣來為百姓災。

本縣若還驅得去,責司卻請打回來。

人們禦災無術,隻好寄情於神靈,於是,請出一位專司驅蝗的劉猛將軍。

劉猛將軍正月十三日出生,人們在這一天祭祀他,請他保佑種田種地不發生蝗蟲災害。劉猛並不是這位蟲王爺的姓名,而是指一位姓劉的猛將軍。那麼,這位將軍究竟是何人呢?有人說他是南宋抗金名將、四大元帥之一的劉錡;也有人說他是劉錡的弟弟劉銳;還有人說他是南宋紹興年間主張輔祭的劉宰;更有人說他是元代人劉承忠。總之,他是一位善於驅蝗蟲的猛將。

這裏,且說說劉錡。

劉錡,甘肅靜寧人,為著名的“八字軍”(全軍將士臉上皆刺有“赤心報國,誓殺金賊”八個字故名)的統帥。在《說嶽全傳》中,劉錡將軍曾大破金兀術的金龍陣和“鐵浮陀”,立下赫赫戰功。

劉錡後來受奸相秦檜排擠,被革去軍權而做了地方官。他為官一任,造福萬民,在任上整頓田畝,治理水患,為老百姓幹了不少好事。後來因為驅蝗有功,宋理宗封他為“揚威侯天曹猛將。”古人認為劉將軍“生則敵汽效忠,死而捍災禦患,其世祀也固宜”,說他死後做了蟲王爺,是當之無愧的。

無錫有座劉猛將軍廟,廟聯這樣讚頌道:

臥雲保岩疆,狂寇不教匹馬返;

驅蝗成稔歲,將軍合號百蟲來。

劉猛將軍為國為民如此盡忠,人們慶賀他的誕辰日也就隆重。官方要進行祭祀,民間還要舉行熱鬧的迎神賽會,抬著他的神像遊街。《河南文史資料》第五輯中的《開封春節鉤沉》一文,對人們供奉劉猛將軍的情形作了如下描述,據此,農家祭祀蟲神可見一斑:

正月十三日為劉猛將軍誕辰。開封有劉猛將軍廟,供有木牌位,上刻“敕封揚威侯天曹猛將之神位”。開封郊外鄉民,每至神誕日夜晚,結隊鳴鑼擊鼓,集於廟前,架木柴成井字形,舉火焚之,煙焰燭夭,名之曰“燒蝗”,以為可以避蝗災。然後人們手持火炬,呼嘯而去。

2.元宵節的傳說

正月十五是傳統的“元宵節”,又叫“上元節”、“燈節”。道教把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稱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稱為“下元節”。“元宵節”的正式確定在漢朝,而關於元宵節的起源有四種不同的說法,其中以民間傳說的東方朔誆騙漢武帝最具傳奇色彩,也最為人們稱道。

相傳漢武帝時,朝廷裏有個叫東方朔的文人,他個子雖矮,卻足智多謀、滑稽風趣,常在武帝麵前逗樂,漢武帝很喜歡他。有一天,東方朔到禦花園給武帝摘梅花,見到一位宮女淚流滿麵,正欲投井自盡,東方朔急忙上前攔救。一打聽,原來這宮女名叫元宵,自選入宮闈後,深居宮中,與世隔絕,她想念父母雙親,卻總不能團聚,思念之情難以解脫,便想一死了之。

東方朔問明了情況,便心生一計,到長安街頭賣起卦來,並到處宣傳:“長安在劫,火焚帝閥,十六天火,焰紅宵夜。”一聽說火神君將派員火焚帝宮,京城裏一片恐慌,漢武帝聽說,也膽戰心驚。東方朔看到這些,連忙向武帝獻計,十五日夜晚宮廷內人員一律外出避災。並請武帝傳諭京都臣民一齊動手做燈,將大街小巷,庭院屋門統統掛上紅燈,裝作滿城熊熊大火,以欺騙火神君不再派員降災長安。這還不夠,他又說火神君最喜歡吃湯元,宮中的元宵姑娘做湯元的手藝最好,讓她做些湯元,由萬歲焚香上供、敬奉駕臨長安上空的火神君。這樣,即使火神真的來長安,或許會憫天憐人不降災難。

武帝聽罷,欣然同意。於是,長安城張燈結彩,燈火通明,城內城外的官員、百姓都上街觀燈。當晚,元宵的妹妹領著父母進城觀燈,元宵見到了父母,她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訴說衷腸。元宵姑娘實現了自己的願望。

鬧了一夜燈火,京都長安安然無事,武帝大喜。此後,每年到這一天,晚上張燈放焰火,虔誠供湯元,相沿成習。因十五上供的湯元數元宵姑娘做得最好,人們為了紀念她,就把湯元改叫元宵,把這一天叫做“元宵節”。自此,中華民族增添了一個十分熱鬧的節日。

然而,比較可信的元宵節起源是與周勃、陳平等人平叛諸呂有關。據記載漢惠帝劉盈死後,其母呂雉篡位,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呂雉死後,周勃、陳平等人協力於公元前180年掃除諸呂,擁立劉恒為帝,即漢文帝。因勘平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所以每到了這天晚上,漢文帝都要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以示慶賀。古時正月又稱元月,“夜”在古語中叫“宵”,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到後來,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還有一說,將元宵節的起源後移到東漢明帝劉莊。劉莊喜好佛法,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對佛教感興趣的皇帝。當時,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知道了印度也有張燈結彩的習俗。劉莊為了推崇佛權,就下令正月十五“燒燈表佛”,用以象征佛家學說大放光明。此舉流傳到民間,士族庶民,一律於正月十五夜晚張掛華燈。《事物紀原》記載說,漢代西都長安城有執金吾負責宵禁,“曉瞑傳呼,以禁夜行”,唯有正月十五夜晚,皇帝特許執金吾弛禁,前後各一日允許百姓踏月觀燈。這就是元宵節時許多地方寫有“金吾不禁”的由來。

第四種說法與道教有關。他們認為元宵節起源於漢朝皇帝祭祀太乙神。太乙是位至尊至貴的神,祭祀時全城張燈結彩通宵達旦。

3.古人對土地的崇拜

二月二日這天,又是民間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在老百姓所敬奉的神抵中,土地神是地位較低而又心腸最好的一位,人們親近他,供奉他,稱他為土地公公、上地爺爺。

土地神的前身是社神。東漢應劭所撰《風俗通義》引《孝經援神契》道:“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廣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以為社而祀之。”敬土地,是分了檔次的,統一的封建王朝建立後,全國性的大土地神名為“後土”,由國家祭祀。現存的北京社稷壇,就是明清兩朝祭祀土神和穀神的處所。社稷壇為正方形露台。寓“天圓地方”之意。壇上鋪有五色土,中為黃土,東為青土,南為紅土,西為白土,北為黑土,土由各地貢來,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壇中央有社主石,又名江山石,表示江山永固之意。我國以農業立國,將社稷奉為國家的象征,所以,天子每年春秋都要在此舉行大典,祭祀土神和穀神。地方鄉裏的小土地神,名“社公”或“當坊土地”,其在基層,便由各地自行奉祀。

敬奉土地神,起源於遠古人民的土地崇拜。土生萬物,中國以農立國,土地是人民的“衣食父母”。人們平時所說的“窮窩難舍,故土難離”,“土地無偏心,不負勤勞人”,莫不是珍惜、崇敬土地的心理反映。

說土地公公地位較低,是因為民間幾乎每個村都有土地廟,土地廟十分簡陋,有的地方連塑像也沒有,簡陋到隻有一個寫著“土地公公之神位”的木牌子或一塊石碑。清人李鳳翧的《覺軒雜錄》中,就這樣記述過:“土地,鄉神也,村巷處處奉之,或石室或木房。有不塑像者,以木板長尺許,寬二寸,題主曰某土地;塑像者其須發皓然,曰土地公,妝髻者曰土地婆,祀之紙燭肴酒或雄雞一。”因之,土地公公有真名實姓的很少,大多數是通用的土地爺。土地公公常常用泥塑或石雕而成,形象為一穿長袍戴烏帽、慈眉善目、銀須飄灑的白發老翁。他旁邊的老婦人就是土地奶奶。當然,也有極少數的土地公公具有真名實姓,有的地區就尊崇唐代韓愈為土地神。傳說韓愈由其侄子韓湘子帶上天堂成仙後,總惦記著凡間的老伴,凡心難除,於是被貶下人間為土地,並且在土地廟裏和老伴朝夕相處。

土地神受人愛戴,在於他肯行善事,給鄉民以諸多幫助。從締結婚姻到求生貴子,從捉賊追贓到保佑風調雨順,他都盡量滿足要求。黃梅戲《天仙配》中七仙女就是靠土地公公才與董永結為百日緣的。湖北大冶流傳一則土地公公有求必應的趣事:一天下午,從東南西北方向同時來了四個人,都求土地公公幫忙。打魚的要明天出大太陽好曬幹魚,種菜的要明天下雨好下菜秧子;兩個駕船的一個要刮東風逆水行舟,一個要刮西風好順流而下。土地婆聽了左右為難。一籌莫展。土地公公一下子就想出了辦法,他說:“早起東風晚刮西,順風順水船如飛。夜裏下雨日裏晴。魚也幹來菜也青。”四個人各不相同且彼此對立的要求都得到了滿足,大夥都稱讚土地公公會辦事,歡喜而去。

土地神的職責,隻是管理某一地麵或某一地段。在湖北沔陽,老百姓有這樣的習俗:通常一個土地神管十戶左右,每戶敬奉一年。到二月二日這一天,這十來戶的戶主就聚在供奉的主人家,一起燒香祭拜,觥籌交錯慶賀一番,然後從這一戶搬到另一戶去。土地公公,原來是鄉間的一位“吃派飯”的神。

然而,土地公公享有一項特殊待遇—有老婆相伴。這是除玉皇大帝外,其他任何神低都不得享受的特權。土地神雖說在地頭鄉間,夫妻倆卻能廝守在一起,恩愛有加,倒也快活自在。

4.端午節的民俗

農曆五月五日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端午節,又叫重午節、端陽節。這個節日約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它與春節、中秋節並稱中華三大節日。

“端者,初也。”因此,“初五”也就是“端午”。而古代五月正是“午月”,“端五”又寫作“端午”。這“五月五日”的兩個“午”字重複,故又叫“重午”。古人還把“午時”當作“陽辰”,於是“端午”也可以說成“端陽”。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各地說法不一。影響最大的一說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五月五日這天抱石自沉湖南淚羅江,人們為了救他,競相劃船尋覓並向水中拋粽子。這一說法一直占據主導地位。

還有的認為過端午是為了驅邪避毒。《荊楚歲時記》雲:“五月五日,士民並蹋百草,又有鬥百草之戲。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攘毒氣。”《風俗通》中也這樣述說:“五月五日以彩係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古人認為,“善正月,惡五月”,五月是個多事的月份,這是一種“惡日說”。俗傳“不舉五月子”,即不把五月份出生的孩子撫養成人。東晉北海郡人王鎮惡生於寧康元年五月初五,其父母不悅,大有棄之意圖。後來,他做了皇帝劉裕的大將,其名字叫鎮惡,就含有鎮服惡日之意。

在江浙一帶,人們認為:“五月五日,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伍君就是吳國大夫伍子胥。他因遭讒言誹謗被吳王夫差所殺,並將其屍首裝入皮袋裏,扔入錢塘江。從那時起錢塘江便常常掀起怒潮,人說是伍君顯靈。他的女兒曹娥便在這夭駕舟,去拜見父親。人們出於對伍子胥的崇敬和對曹娥的同情,便駕舟相伴,後來演變成競舟活動。

現代學者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是龍的節日,即古代吳越人—一個龍圖騰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古吳越地區百姓斷發紋身以像龍子,他們每年五月五日舉行圖騰祭。

還有的認為端午節源於夏至,即源於夏商周時期的夏至節。範嘩的《後漢書》就持此說。

端午節的主要活動是龍舟競渡,其主要目的也是“拯救”屈原。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雲:“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投淚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揖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屈原出生在湖北秭歸縣三閭樂平裏,戰國時代楚國人。由於他學識淵博,明於治亂,嫻於辭令,便做了楚懷王的左徒。他主張對內“舉賢授能”、“勵精圖治”,對外“聯齊抗秦”,最後達到統一中國的目的。然而,他的這一政治主張卻遭到楚國一班奸臣賊子的反對,他受到排擠和陷害,被頃襄王放逐到湖南一帶。他流落在洞庭湖畔,不久,又聽到楚國都城被秦國軍隊攻破的消息,亡國之痛難忍,於是就在農曆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

龍舟競渡,全國流行,荊楚大地尤盛。清《月令粹編》轉引《嶽陽風土記》雲:“嶽州瀕江諸廟,皆有船四月中旬下水,擊畫鼓,人歌以擢之。”唐人張說《嶽州觀競渡》詩雲:“畫作飛鳧艇,雙雙競拂流。”張建封的《競渡歌》更是寫出了龍舟競渡的激烈場麵:“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掉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幹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宋人莊季裕《雞肋篇》記述江陵地區的競渡情形說:“湖北以五月望日為大端陽,泛舟競渡,逐村之人,各為一舟。”明代“公安三袁”的袁中道《午日沙市龍舟》詩雲:“旭日垂楊柳,傾城出岸邊。黃頭郎似馬,青黛女如仙。龍甲鋪江麗,神裝照水鮮。萬人齊著眼,看取一舟先。”這些詩文,無不生動地刻畫了龍舟競渡的激烈和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