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荊楚腹地的沔陽州城關——沔城的賽龍舟,獨樹一幟,別有趣味。
沔陽州治所沔城建於隋代,是一個具有1400多年曆史的古縣城,曆來為郡、州、縣長官所駐節。唐高宗時的一代名相狄仁傑,曾任沔陽刺史,至今,古城還有“狄梁公問政處”遺址。沔城賽龍舟與眾不同的是:不設標不奪標不頒發獎品,但競渡卻異常激烈。城東門外的蓮花池,水麵寬廣,四周綠柳成蔭,能容納成千上萬的觀眾。蓮花池西北角的半球形小嶼—屈子台,相傳是屈原流放漢沔時逢漁父作《漁夫》之賦的地方,著名的沔陽州八景之一的“滄浪漁唱”也在此。沔城人賽船,誰先跳上屈子台,誰就是勝家,屈子台成了競技的目標。
沔城有五個城門,即東門、南門、古柏門、建興門和九賀門。五城門中,前四門的主要街道在城內,為龍舟競賽的一方;九賀門的主要街道在城外鬧市區下關,連同城外的的紅花堤、七裏村、小橋和江北四碼頭為競賽的另一方。所謂“五門四碼頭”,實際上是指龍舟競賽時城內城外兩大陣營的對壘。為了區分,城內四門的龍舟,依次為金黃、翠藍、朱紅、白色;城外的龍舟則依次為水紅、淺黃、深藍、絳色、老紅五色。五彩斑斕的龍舟在水麵上遊弋,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四周的船迷們妝紅著綠,撐傘搖扇,摩肩接踵,好生熱鬧。
首先對壘的是城內建興門和城外小橋的競賽。一陣土銃劇響,觀眾的目標都集中到池南八角地一角了。原來,建興門的白龍舟盯上了小橋的絳色龍舟。白龍舟在前一二十米,明顯占有優勢,掌頭者一麵用手旗約戰,一麵暗示劃手放慢速度,以使絳龍舟上的人上當。絳色龍舟上的人心中有數,他們扳動尾舵,扭頭便走。白龍舟扭向緊追,絳色龍舟上的人又斜向劃行,並頻頻揮動手旗,表示既不示弱,又不上當。這樣輾轉遊弋,終於,白龍舟、絳色龍舟和南門的翠藍色龍舟三龍平行在距八角地約200米的水麵上了。經各自目測,認為條件相當,不會吃虧,於是開始比賽。這時劃速加快,各自的碼頭也以土銃助威,在觀眾“劃呀劃”的急叫聲中,三船直奔目標,領頭者各自跳岸不分勝負。然而,各船的掌頭者、劃手及本碼頭的船迷卻認定己方取勝,掌頭者騎上自己的龍頭,開始第一波的“樂樂”,劃手們揮動撓板,高呼“樂樂樂”;掌頭者又用各種不同的旗語炫耀自己,嘲笑對方。一時,“樂樂”聲、銃聲、鞭炮聲、鑼鼓聲交織在一起,組成歡樂的大合唱。龍頭上彩帶飄舞,賽船上旗幟飛揚,劃手紅衣紅帽,掌頭者綬帶綢袍,加上形形色色的船迷呐喊助威,一直是這邊“樂樂”,那邊“緊鼓”,不是南麵喊劃,就是北麵叫勝,扣人心弦。
隨後是南門的翠藍色龍舟和江北的老紅色龍舟分別在南北兩方約300米處爭奪屈子台。“緊鼓”之後,兩船旗鼓相當。觀眾正為這硬打硬拚的競賽喝彩時,而散弋在池西邊角的水紅色龍舟,趁翠藍色龍舟和老紅色龍舟“緊鼓”之際,從斜刺裏衝出,衝在兩船前麵搶先跳上了屈子台。這種不光彩的“撮短水”,被觀眾和船迷們橫揮芭扇,表示譴責。於是,人們也把九賀門諧稱為“狡猾門”,引起笑聲一片。
再說七裏村的深藍色龍舟和建興門的白龍舟另一場奪屈子台的競賽。七裏村是武術的老窩,而白龍舟素有“劃手身輕似燕,劃速快捷如飛”的美稱。這兩隊的比賽,觀眾十分關注。競賽開始,除鑼鼓聲外,再無他音,龍舟宛如騰雲駕霧一般。突然,“通通”一陣銃響,人們發現白龍舟竄上前兩丈多遠,掌頭者正準備跳台時,隻見深藍色龍舟的掌頭者撩起衣襟,縱身一躍,橫跨一丈多遠,搶先跳上屈子台,四麵八方的人紛紛喝彩。原來,這蔣姓掌頭者身懷絕技,他瞄準風勢水勢能一躍三丈來遠。深藍色龍舟打起“樂樂”聲,豎起大拇指,炫耀自己的勝利。
爭奪屈子台,不光是掌龍頭者要有精湛的功夫,那劃“頭份”橈板的人也要力大無比,方能力挽狂瀾。且看古柏門的朱紅色龍舟和小橋的絳色龍舟的一場比賽。這一對子功力匹敵,都是能打硬仗的好手。幾分鍾內兩龍舟齊頭並進,難分伯仲。快接近屈子台時,絳色龍舟突然鼓足勁頭,加大劃速,搶在朱紅色龍舟之前,眼看就要捷足先登了。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說時遲那時快,隻見朱紅色龍舟上的“頭份”劃手,嗖地跨前一步,用撓板將掌龍頭的奪標手撮上屈子台。頓時,船迷們沸騰起來,在狂熱的“樂樂”聲中,一把把油紙傘揮成了光架子,一頂頂草帽子扔得滿池飛;一個抱小孩的船迷竟將孩子的屁股當鑼敲……朱紅色龍舟的“頭份”劃手的驚人舉動,成為人們的美談。
5.古人對月亮的向往
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
“中秋”二字,始見於《周禮》:“中春晝,鼓擊士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雲。”按照我國古曆法的解釋是:“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叫“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稱“中秋”。十五日夜,當一輪明月懸掛中空,人們望著玉盤般的明月,自然會想到家人的團聚,“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因而人們又把中秋節稱為“團圓節”。
月亮,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物體呢?千百年來,曾引起人們無窮的遐思與猜想。《唐逸史》中,記載了唐明皇夜遊廣寒宮的故事。故事說八月十五日夜,鄂州人羅公遠與李隆基一塊在宮中賞月,他對玄宗說,願同陛下一起去遊月宮,說完就將拐杖向空中擲去,化為一座銀色的橋。羅公遠請玄宗一同登橋,走了數十裏,來到一座大城門前,玄宗抬頭見匾上寫著“廣寒清虛之府”,隻見幾百個白衣仙女,在寬闊的庭院裏翩翩起舞,奏著霓裳羽衣曲……
這個傳說,反映了人們對月亮的向往。其實,月亮是一個荒涼、坎坷、萬籟俱寂、沒有生命的星球。月球基本上是一個圓球形,直徑為3476公裏,相當於地球的四分之一。其表麵積是地球麵積的十四分之一,差不多與亞洲麵積相等。體積隻有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它的引力隻有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在月球上走動,誰都會輕飄飄的,一跳就可以跳六七米高。
古人雲:“一片冰心在玉壺”。隨著科學的發展,科學家們發現月球上還有水冰,而且北極地區的水冰是南極地區水冰的2倍。近年來,美國科學家采用“月球勘探者”探測器探測月球,發現月宮裏藏有水,按照目前用中子光譜儀測量可達到的月麵深度。.5米計算,月球上水的總儲量大約在1100萬噸到3.3億噸之間。月球水冰的發現,將極大地激發人類登月的願望,加快人類開發和利用月球的步伐。
月球圍繞地球旋轉,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它本身不發光,月光是太陽光反射的結果,那麼,為什麼“月到中秋分外明呢”?
當地球在月亮和太陽的中間,月亮被太陽照亮的一麵全部對著地球時,我們就看到“滿月”,也稱之為“望”。這時我們所見的月亮麵最大,月亮也應是最明亮的。
八月十五這天,正值秋分前後,太陽光差不多垂直地射在月亮上,因此月亮反射的光線較強;同時,地球上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空氣中的水汽較少,吸收和反射光線的能力大大降低,空氣的透明程度也較好,月光能順利地照到地麵口在晴朗的夜空,懸掛著一輪圓月,這時的月亮看上去就顯得分外明亮了。
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祭月和賞月的習俗。《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裏的“夕月”即拜月之意。祭月,其對象是月神一也稱作太陰星主、月姑或月宮娘娘。每當中秋月上時,人們設案燃香,陳列月餅瓜果等祭品拜月亮。祭拜完畢,焚燒月光紙,撤下供月食品,散給家人。有趣的是,祭拜月神時,男子隻能在一旁觀看,不得參與拜月,有的地方甚至要求男子回避,因為月亮是陰象之物,所以拜月純屬女人之事。
雲南傣族人中秋拜月,是在月亮升起來以前,在小土房頂上置一方桌,桌上四角各放一個糯米圓餅,每個圓餅上插一炷冷香,月亮升起時點燃冷香,對空鳴放火藥槍,男女老幼行拜月禮,然後圍坐在一起吃餅賞月,直至半夜。
江蘇蘇州地區,人們稱常月叫“走月”。中秋月夜,衣著時髦的姑娘們,有的單獨外出借月幽會,與心上人傾訴衷腸;有的結伴而聚,托月寄情;更多的是三五成群的婦女們走街串巷,互拜親朋,寓月圓人亦圓之意。天上的月亮時隱時現,地上的遊人穿梭往返,形成一幅韻味別致、多姿多彩的“走月圖”。
湖南侗鄉人的中秋“偷月”更別有風趣。晚上,姑娘們打著花傘,悄悄地來到自己心上人的菜園裏,借著月光采摘菜園裏的瓜果,希望月宮仙女為她牽上紅線,托月做媒。倘若能摘到一個並蒂的瓜果,那姑娘就會喜上眉梢,因為這預兆兩人相親相愛,白頭偕老。
江南等地的農村,還有中秋送瓜的趣俗。倘若結婚後數年不育,其親友就會去菜園裏“偷”冬爪一個,以彩色繪成人麵的形狀,再以衣服紮成人形,在中秋晚上請壽長命好失抱著,敲鑼打鼓送到她家,把瓜放到小夫妻的床上,用被子上,口稱“得瓜得瓜”,以期“種瓜得娃”。摘冬瓜時.不能讓瓜主知道,否則就不靈驗了。瓜錢可以留在瓜田裏,或是事後補交。有些地方則希望別人送南瓜,“南瓜”諧音“男娃”。
到了魏晉,已有中秋賞月之舉。據《晉書》記載:“諭尚書鎮牛渚,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中秋賞月,最盛的要數宋朝。《東京夢華錄》雲:“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目睹柔和淡雅的月色,曆代文人墨客詩興勃發,寫下了許多動人的詩篇。李白曠達豪放,筆下的月色意境開闊:“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使人擊節三歎。杜甫抱負遠大,他筆下的月色氣勢恢宏:“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王維遁跡空門,向往佛事,筆下的月色清寂超脫:“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蘇軾一生不得誌,苦悶中尋求解脫,發出的是“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慨歎。
古人賞月,一往情深,以至於發展到聽月。明代翰林編修黃誌清,曾建台閣“聽月樓”,有人問他何以能“聽”,其夫人邱應儀賦詩答道:
夜靜高樓接太清,
倚欄聽月正分明。
摩空倪兀冰輪轉,
搗藥鏗鏘玉杆聲。
曲罷霓裳聲細細,
斧柯丹桂韻丁丁。
忽然一陣天風鼓。
吹下婢娥笑語聲。
相傳,清代大學士張玉書也寫過《聽月詩》,其詩雲:
明月高樓接太清,
樓高聽月分外明。
扶車咿呀冰輪轉,
搗藥丁冬玉杵聲。
樂奏廣寒聲細細,
斧修丹桂響錚錚。
無雲天際香風起,
吹落嫦娥笑語聲。
這兩首聽月詩,均化無為有,由形言聲,將月宮裏的傳說融於一體,摹寫出真切的“聽月”感受。你聽,扶車冰輪輾轉吱呀吱呀,蟾蛛玉杵搗藥叮叮咚咚,廣寒宮宮女婆娑起舞,霓裳羽衣曲婉轉悠揚,高大的桂樹下吳剛揮斧砍伐,嗵嗵聲震蕩山野,一陣清風,又送來嫦娥銀鈴般的笑聲,如此熱鬧歡快的音響,交織成一場月宮大合唱,怎能不叫多情善感的文人墨客勃發詩興呢?
談到聽月,還真是婦女們的一項神秘的活動。人們叫“聽香”,也有的地方叫“聽響”。其方法是婦女在家中所供奉的神像前,點上香燭,向月神禱告,或卜財運,或問子息,如此這般請示過後,再拈香出門,根據在路途竊聽到的聲音卜測某項事情。此種風俗,在台灣及閩南較為盛行。
6.家家戶戶祭灶君
中國人過年真是隆重極了,大年之前,還要過一次小年,這猶如舉行一次盛大的運動會,之前要進行一次預賽。臘月二十四日,俗稱“小年”,這一夜,家家戶戶要祭灶神,即送灶君上天。
灶神,又稱灶君、灶王、灶王爺、灶君菩薩等。
我國最初的灶神是一位女性,《莊子·達生》雲:“灶有髻”,這位神抵著赤衣,狀如美女”。漢代以後,出現了男灶神。這些灶神都是很有地位的人物。《淮南子》說:“黃帝作灶,死為灶神。”又說:“炎帝於火,死而為灶。”《五經異議》則認為:“火正祝融為灶神。”人們讓極受敬仰的黃帝、炎帝和火神祝融來充當灶神,灶神的規格之高是空前的了。
以後,有關灶神的傳說越來越多,幾成定論的灶神是張單。唐人段成式《酉陽雜俎》卷14載:“灶神名隗,狀如美女。又姓張,名單,字子郭。夫人字卿忌,有六女皆名察洽,黨以月晦日上天,白人罪狀,大者奪紀,紀三百日,小者奪算,算一百日,故為天帝督使,下為地精。”原來,這張單是一個有六個女兒的人,常在每月的月末上天,向玉皇大帝打小報告,被舉報者,大錯則減壽300天,小錯也要折壽100天。玉皇大帝派他專司監察之職。看來這灶神端的了得,是個不可怠慢的人物。
灶君既然成了主宰各家各戶命運的“司命”之神,人們對他豈敢禮不周到?宋代詩人範成大有一首《祭灶詞》,描述世間人們千方百汁地討好灶王爺的心理和行為,虔誠之中又很有幽默感:
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
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鬆粉餌圓。
男兒酌酒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
婢子鬥爭君莫聞,貓大觸穢君莫嗔。
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複雲,
乞取利市歸來分。民間祭灶,實際上是用酒食來收買和討好灶神,以免他瞎說亂講,降災於人。這樣,古代神聖莊重的信仰便趨於滑稽可笑了。《灶君寶卷》中就特地申明說:“更有臘月二十四,子時灶君上天庭。大小一家功與過,奏與玉帝得知聞。本年正月初一日,子時回位坐神庭。來迎去送宜誠敬,不可忽略慢灶君。本是禮時求吉慶,不是媚灶等王孫。”民眾祈求吉慶的心理可見一斑。
在文人的筆下,更有借祭灶來訴說自己清貧的苦衷,唐代詩人羅隱的《送灶》詩就這樣喟歎道:
一盞清茶一縷煙,
灶君皇帝上青天。
玉皇若問人間事,
為道文章不值錢。
對灶神,既然惹不起,又躲不起,隻好在上供時想點辦法。於是每年臘月二十四祭灶時,有的用糖敬它,好把灶王爺的嘴巴粘住,使它不能亂說話;有的用酒糟塗抹灶門,這叫“醉司命”,醉得灶神不能亂說話。筆者故鄉沔陽人送灶神,通常為灶君備足一份幹糧,以及馬料(七節稻草)、茶葉,還放一塊麻糖,用茶盤端到灶門口,讓灶神心滿意足地上天;到了除夕,又焚香化紙,將它接回家與家人一道過年。
民間諺雲:“男不玩月,女不祭灶”。祭灶,是男子的活動。此外,祭灶時,人們還在灶神的畫像旁貼上這樣一副對聯:
上天言好事;
下界降吉祥。
這就是人們大獻殷勤時心跡的真實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