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部正次並不為困難所嚇倒,他沉著冷靜,製定了“不著急,不停步”的戰略,著重從質量上下手,開始了趕超鍾表王國的步伐。10多年過去了,服部正次帶領的精工舍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仍然無法與瑞士表分庭抗禮。整個60年代,瑞士年產各類鍾表1億隻左右,行銷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世界市場的占有額也達到了50%~80%。有“表中之王”美譽的勞力士,和浪琴、歐米茄、天俊等瑞士名貴手表,依然是各國達官貴人、富商巨賈等人財富地位的象征。無論精工舍在質量上怎樣下功夫,都無法趕上瑞士表的質量標準。

怎麼辦?是繼續尋求質量上的突破,還是另覓他徑?服部正次思量著。他看到,要想在質量上超過有精湛製表傳統工藝的瑞士,那簡直是不可能的。服部正次認為精工舍該換個活法了,他要帶領精工舍另走新路。經過慎重的思考,服部正次決定放棄和瑞士表在機械表製造上的較勁,轉而在新產品的開發上做文章。

經過幾年的努力,服部正次帶領他的科研人員成功地研製出了一種新產品——石英電子表!與機械表相比,石英表的最大優勢就是走時準確。表中之王的勞力士月誤差在100秒左右,而石英表的誤差卻不到15秒。1970年,石英電子表開始投放市場,立即引起了鍾表界和整個世界的轟動。到70年代後期,精工舍的手表銷售量就躍居到了世界首位。

在電子表市場牢牢站穩了腳跟後,1980年,精工舍收購了瑞士以製作高級鍾表著稱的“珍妮·拉薩爾”公司,轉而向機械表王國發起了進攻。不久,以鑽石、黃金為主要材料的高級“精工·拉薩爾”表開始投放市場,馬上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成為了人們心中高質量、高品質的象征!

通過放棄戰略,精工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風雲變幻的商場,這種例子不勝枚舉。摩托羅拉公司放棄了製造,將製造中心托付給新加坡和中國,才贏得了自己在研發和市場開拓的戰略製高點。同樣,“買賣的鬆下”和“服務的IBM”放棄了“統一於技術”的戰略導向,而日立、索尼、本田、惠普等則放棄了“統一於市場”的戰略努力。放棄是一種基於戰略的價值判斷,是一種有進有退、以退為進、以守為攻、張弛有度的戰略智慧。

麵對戰略選擇的諸多困境,選擇放棄需要更大的勇氣和膽識,需要非凡的毅力和智慧。因此,企業家應勇於擺脫成功光環陰影的羈絆,把企業的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作為終極追求。麵對“燈紅酒綠”的規模、利潤等諸多誘惑,企業家同樣要能夠耐得住寂寞,臥薪嚐膽,十年一劍,坐懷不亂。多一些耐心和耐力,少一些焦灼和浮躁。太多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成功的企業是不斷地進行理性地放棄才獲得了持久的輝煌,而失敗的企業則因不能進行理性地放棄才導致了最終的沒落。

智慧悟語

無論個人還是企業,都要學會放棄。這是一種膽略與氣魄,是一種理智與智慧。有目的、有計劃地放棄老的、陳舊的、劣勢的、不能獲取效益的東西,是現代企業成功的必備條件。

60. 吉德林法則:認清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黃金定律

吉德林法則是由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管理顧問查爾斯·吉德林提出的,他認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難題。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下,怎樣才能最有效地解決難題呢?他指出把難題清清楚楚地寫出來,便已經解決了一半,隻有先認清問題,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該定律啟示管理者遇到難題時,要首先找到問題的症結所在,找到問題關鍵才可對症下藥,有效解決。

誰都會遇到難題,人如此,企業也是如此。在瞬間萬變的環境下,怎樣才能最有效地解決難題,並沒有一個固定的規律和模式。但是,成功並不是沒有程序可循的。遇到難題,不管你要怎樣解決它,前提都是看清難題的關鍵在哪裏。找到了問題的關鍵,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剩下的就是如何來具體實行了。

英國的麥克斯亞郡曾有一個婦女向法院控告,說她丈夫迷戀足球已經到了無以複加、不能容忍的地步,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夫妻關係。她要求生產足球的廠商——宇宙足球廠賠償她精神損失費10萬英鎊。在我們看來,這一指控毫無道理。但在結果宣判之前,種種跡象表明,這位婦女的要求得到了大多數陪審團成員的支持。想到馬上就要支付巨額的賠償費,宇宙足球廠的老板很是憂慮。

這時,宇宙足球廠的公關顧問認為,對公司來說,問題的關鍵就是這位婦女的控告讓公司損失了大筆的錢,要是能通過這次控告重新賺回損失的錢,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於是,他向公司建議:與其在法庭上與陪審團進行無謂的陳述,還不如利用這一離譜的案例,為公司大造聲勢,向人們證明宇宙廠生產的足球魅力之大。於是,他們與各媒體進行了溝通,讓他們對這場官司進行大肆渲染。果然,這場官司經傳媒的不斷轟炸式宣傳後,宇宙足球廠名聲大振,產品銷量一下子就翻了四倍。與損失的10萬英鎊比起來,宇宙足球廠算是因小禍而得了大福。

美國大陸航空公司也是成功運用吉德林法則的典型例子。20世紀80年代初期,美國大陸航空公司從得克薩斯州到紐約市的機票價格一度降到了49美元。此後的10年,公司的業績連連下滑,年年虧損。到1995年時,公司有18%的飛行都是負債經營的。大陸航空想了很多挽回的辦法,但都失敗了。為扭轉這種不利局麵,公司新任總裁戈登果斷地停飛了這些負債飛行的航線。為找到解決的辦法,他仔細分析了問題的症結在哪裏。

戈登想到,出售最低價格的機票這一下策並不能使大陸航空的現狀發生轉變,更無法使大陸航空成為出類拔萃的航空公司。事實上,這樣做的結果隻能是適得其反,人們根本不想買大陸航空提供的產品。因為大陸航空雖然想以增加座位的方式和每天無數次地奔波往返於城市之間的方法,來保持機票的低價格出售,但事實證明,這些城市其實並沒有這麼大的需要。如此,大陸航空就隻可能虧損。

了解到這些,戈登迅速把飛行航線改為人們想去的地方。過去大陸航空通常每天有6次航班往返於格林斯伯勒、北卡羅來納、格林費爾和南卡羅來納之間。這些城市並不需要往返數次的班機,然而大陸航空卻頻繁地飛向那裏。戈登於是立刻砍掉了幾次班機,為公司節省了大筆不必要的成本。

戈登還看到,在格林斯伯勒至格林費爾之間的航線中,大陸航空雖然占有90%的市場份額,但卻仍然虧損。經過調查,戈登發現大陸航空公司從羅利飛往堪薩斯城或奧蘭多或辛辛那提的航班極不合理,乘客想要去別的重要城市很不方便。但是,要是開拓了飛往紐瓦克市場的話,大陸航空公司所占的市場份額就足以支持公司開通飛往克利夫蘭和休斯頓的航線,而這條航線對乘客來說最方便,當然就會受歡迎。想清楚了這些,戈登立即行動,減少了一些並不合理的航線,開拓了一些有連鎖效應的新航線。事實證明,這樣大陸航空的班次雖然減少了,但賺的錢卻大大增加,而且即使將價格適當調高,也並不影響公司的盈利。通過戈登一係列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做法,大陸航空很快扭虧為盈,成為了一家頗具競爭力的航空公司。

要想解決問題,必須清楚問題出在哪裏。看到了問題的症結所在,也就等於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所以,遇到問題後首要的就是要分析問題,隻有這樣,在解決起問題的時候才會得心應手,事半功倍。

智慧悟語

“認識到問題就等於解決了問題的一半。”要想解決問題,必須清楚問題的關鍵在哪裏?看到了問題的症結所在,也就離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不遠了。

61. 羊群效應:切忌盲目跟風

黃金定律

羊群效應最直接的意思是頭羊往哪裏走,後麵的羊就跟著往哪裏走。這一效應最早是股票投資中的一個術語,主要是指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存在學習與模仿的現象,“有樣學樣”,盲目效仿別人,從而導致他們在某段時期內買賣相同的股票。現在羊群效應是管理學上的一種常見現象,它是指由於對信息缺乏了解,投資者很難對市場未來的不確定性作出合理的預期,往往是通過觀察周圍人群的行為而提取信息,在這種信息的不斷傳遞中,許多人的信息將大致相同且彼此強化,從而產生從眾行為。

羊群效應是指管理學上關於企業市場行為的一種常見現象。例如一個羊群(集體)是一個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衝右撞。如果頭羊發現了一片肥沃的綠草地,並在那裏吃到了新鮮的青草,後來的羊群就會一哄而上,爭搶那裏的青草,全然不顧旁邊虎視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還有更好的青草。

羊群行為產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信息不完全。由於未來狀況的不確定,導致人們的判斷力出現問題,因而才有了從眾的盲動性。正確全麵的信息是決策的基礎。在這個時代,信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重視信息收集的企業和個人無異於自取滅亡。

羊群效應的出現一般是在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上,而且這個行業上有一個領先者(領頭羊)占據了主要的絕對優勢,那麼整個羊群就會不斷模仿這個領頭羊的一舉一動,領頭羊到哪裏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裏淘金。

有則幽默講: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參加會議,一進會議室發現已經座無虛席,沒有地方落座,於是他靈機一動,喊了一聲:“地獄裏發現石油了!”這一喊不要緊,天堂裏的石油大亨們紛紛向地獄跑去,很快,天堂裏就隻剩下後來的那位了。這時,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過去,莫非地獄裏真的發現石油了?於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獄跑去。

笑過之後,聰明的管理者應該很快就能明白什麼是羊群效應。如果在一群羊前麵橫放一根木棍,第一隻羊跳了過去,第二隻、第三隻也會跟著跳過去;這時,把那根棍子撤走,後麵的羊走到這裏,仍然像前麵的羊一樣,向上跳一下,盡管攔路的棍子已經不在了,這就是所謂的“羊群效應”。羊群效應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種從眾心理,這種心理很容易導致盲從,而盲從往往會陷入騙局或遭到失敗。

法國科學家讓亨利·法布爾曾經做過一個鬆毛蟲實驗。他把若幹鬆毛蟲放在一隻花盆的邊緣,使其首尾相接成一圈,在花盆的不遠處,又撒了一些鬆毛蟲喜歡吃的鬆葉,鬆毛蟲開始一個跟一個繞著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這一走就是七天七夜,饑餓勞累的鬆毛蟲盡數死去。而可悲的是,隻要其中任何一隻稍微改變路線就能吃到嘴邊的鬆葉。

動物如此,人也不見得更高明。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影響是否從眾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持某種意見的人數多少,而不是這個意見本身。人多本身就有說服力,很少有人會在眾口一詞的情況下還堅持自己的不同意見。“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出頭的椽子先爛”這些教條緊緊束縛了我們的行動。20世紀末期,網絡經濟一路飆升,“.com”公司遍地開花,所有的投資家都在跑馬圈地賣概念,IT業的CEO們在比賽燒錢,燒多少,股票就能漲多少,於是,越來越多的人義無反顧地往前衝。2001年,泡沫破滅,浮華盡散,大家這才發現在狂熱的市場氣氛下,獲利的隻是領頭羊,其餘跟風的都成了犧牲者。傳媒經常充當羊群效應的煽動者,一條傳聞經過報導就會成為公認的事實,一個觀點借助電視就能變成民意。遊行示威、大選造勢、鎮壓異己等政治權術無不是在借助羊群效應。

當然,任何存在的東西總有其合理性,羊群效應並不見得就一無是處。這是自然界的優選法則,在信息不對稱和預期不確定的條件下,看別人怎麼做確實是風險比較低的。羊群效應可以產生示範學習作用和聚集協同作用,這對於弱勢群體的保護和成長是很有幫助的。

羊群效應告訴我們:對一個管理者來說,如果他隻會盲從於大眾,那他的決策必將給企業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對他人的信息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斷,出奇能製勝,但跟隨者也有後發優勢,常法無定法!

智慧悟語

企業最忌跟風,如果不顧投資環境,隻顧當前,盲目上馬一些看似賺錢的項目,其結果就好比接力賽跑到最後一棒,別人在出盡風頭之後把接力棒交到你手裏,你就再也交不出去了。因此,企業無論是投資還是經營某種產品,都要審時度勢,不可盲目跟風。

62. 巴菲特定律:到競爭對手少的地方去投資

黃金定律

巴菲特定律是由美國“股神”沃倫·愛德華·巴菲特提出的,他認為到其他人都投了資的地方去投資,你是不會發財的,善於走自己的路,才可望走別人沒走過的路。巴菲特定律是巴菲特的至理名言,是他多年投資生涯的經驗結晶。無數投資人士的成功,無不是或明或暗地遵從這個定律的結果。

企業對於投資項目的選擇一定要慎重,不僅應該事先準確地判斷該項目的投資價值,而且最好到競爭對手少的地方去投資,不要盲目關注一哄而上的投資行業與項目。隻有走自己的路,才有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

許多大公司之所以能一直處於不敗之地,正是因為他們把握了這種投資理念——到競爭對手少的地方去投資。

1962年,沃爾頓開設了第一家商店,名為沃爾·馬特百貨。1969年就發展到18家分店,到1992年沃爾頓去世前,他已將其分店網絡擴大到1735家,年營業額達400億美元。在短短幾年內,他就超過了美國的大商行凱馬特公司和西爾斯公司,成為了零售行業中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

沃爾頓的成功秘訣很簡單:他避開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和城市,而主要在美國南部和西南部的農村地區開設超級市場,並把發展的重點放在城市的外圍,賭博式的等待城市向外擴展。他這一有著長遠眼光的發展戰略,不但避開了創業之初與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的拚殺,而且獨自開發了一個前景廣闊的市場。實踐證明,沃爾頓成功了。

日本索尼公司創始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從一開始經營就立誌要“率領時代新潮流”,不落一般企業的俗套。有一次,井深大在日本廣播公司看見一台美國造錄音機,立即搶先買下了其專利權,很快生產出日本第一台錄音機,投放市場後很受消費者歡迎。1952年,美國研製成功“晶體管”,井深大立即飛往美國進行考察,又果斷地買下這項專利,回國後僅數周時間便生產出第一支晶體管,銷路大暢。當其他廠家也轉向生產晶體管時,他又成功地生產出世界上第一批“袖珍晶體管收音機”。這一人無我有,人有我轉的戰略,使索尼的新產品總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投放市場,並贏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美國西南航空公司也是深諳巴菲特定律神髓的。“9·11”事件以來,美國航空業就被破產、裁員等壞消息所籠罩。然而,美國西南航空公司卻創下了連續29年贏利的業界奇跡,上季度繼續贏利1.02億美元。能取得這樣的成功,在於西南航空始終堅持“低成本營運和低票價競爭”的策略,在自己競爭對手不注意和不注重的地方下功夫,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財富增長點。

西南航空主營國內短途業務。由於每個航班的平均航程僅為一個半小時,因此西南航空隻提供軟飲料和花生米,這樣既可以將非常昂貴的配餐服務費用“還之於民”,又能讓每架飛機淨增7到9個座位,每班少配備2名乘務員。

西南航空還避免與各大航空公司正麵交手,專門尋找被忽略的國內潛在市場。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簽署後,人們普遍認為總部位於得克薩斯州的西南航空最有條件開辟墨西哥航線,但西南航空抵禦了這種“誘惑”。它遵循“中型城市、非中樞機場”的基本原則,在一些公司認為“不經濟”的航線上,以“低票價、高密度、高質量”的手段開辟和培養新客源,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西南航空公司的大多數市場上,它的票價甚至比城市之間的長途汽車票價還要便宜。一些“巨人級”航空公司稱西南航空是“地板縫裏到處蔓延的蟑螂”,可以感覺到它的存在和威脅,但就是無法消滅掉。從成立之初的3架飛機到如今,西南航空公司已擁有366架飛機,載運國內乘客6440萬人次,每天起飛航班約2800架次。西南航空的宣傳小冊子不無自豪地宣稱:不管在美國的哪個地方,隻要開車兩小時,就能坐上西南航空公司的航班。

無論是投資還是經營企業,管理者都要善於找到自己的財富增長點。隨大流、一窩蜂是賺不到錢的。作為管理者要牢牢記住巴菲特的忠告:到競爭對手少的地方去投資。

智慧悟語

企業對於投資項目的選擇一定要慎重,不僅應該事先準確地判斷該項目的投資價值,而且最好到競爭對手少的地方去投資,不要盲目關注一哄而上的投資行業與項目。隻有走自己的路,才有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

63. 沃爾森法則:把信息和情報放在第一位

黃金定律

沃爾森法則是由美國企業家S·M·沃爾森提出的,他認為把信息和情報放在第一位,金錢就會滾滾而來。一個人能得到多少,往往取決於他能知道多少。在信息社會裏,信息被人們公認為“無形的財富”,管理者如果能在信息的茫茫大海中,及時、準確地獲得有用的信息,捕捉發展趨勢,確定自己的經營方式,做出準確的決策,就可以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成功。如果信息不靈或誤用信息,很可能導致企業走向失敗。

企業要在變幻莫測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準確快速地獲悉各種情報:市場有什麼新動向?競爭對手有什麼新舉措?……在獲得了這些情報後,果敢迅速地采取行動,必然會走向成功。

“信息就是財富”,並不是說信息簡單地等同於財富。企業家麵對諸多信息,要善於捕捉發掘信息的價值所在,並及時做出科學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