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我做主,因為我相信(1 / 3)

9.我做主,因為我相信

有主見,就是對事情有自己確定的主意。小時候,家庭是我們的大樹,父母是我們的靠山,我們相信父母,一切按父母的意誌行事。久而久之,我們就會形成依賴的習慣。所以,我們從小學會自立,自己的事自己作主,自己的未來自己安排。生活中,那些有主見,能自理的孩子,都是有能力、有信心的孩子,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走自己想走的路

一個俄國男孩十幾歲就打定主意要加入克格勃。他跑到列寧格勒的克格勃辦事處,一位官員告訴他,他們隻招大學畢業生和複員軍人,大學畢業生最好是學法律的。男孩於是決定報考列寧格勒大學的法律係,以便日後加入克格勃。

大學入學考試時,柔道教練力舉他去報考列寧格勒金屬工廠附屬高等技術學校。根據他的成績,他可以免試被保送,還能免服兵役。

柔道教練特意約見了男孩的父母,父母聽了他的話有些動心,原先支持兒子考大學的想法開始動搖。於是,他們一起做孩子的工作。

小男孩陷入了“兩麵夾擊”的境地,訓練場上,教練勸他,回到家,父母也勸他。

但這個小男孩太想加入克格勃了,他說:“我就是要考大學,就這麼定了……”

“萬一考不上,你就得去當兵。”

“沒什麼可怕的,當兵就當兵。”他堅定地回答。

服兵役將會推遲加入克格勃,但總的來說,並不妨礙他實現自己的人生計劃。

後來,這個男孩如願以償地考上了列寧格勒大學法律係,畢業後加入了克格勃,他的人生由此跨入了一個新階段。

這位立下遠大誌向並決不放棄的男孩,就是俄羅斯前總統、現任總理普金。

我來告訴你

一旦確立了自己的奮鬥目標,就要毫不動搖的堅持下去,直至達到成功的彼岸。有時,親人的勸告,朋友的擔心,都是出自一種善良的願意。但他們的意見代表了他們的觀點,由於人的思想、認識和誌向是不一樣的,他們的觀點未必就適合自己的想法,隻能作為參考。重要的是,我們要堅定自己的信心,用自己的成功證明自己是正確的。

做自己的主人

1943年,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期。此時,整個英國的校園裏彌漫著戰爭的氣息。學生們不可避免地為打敗德國法西斯而從事著種種激動人心的活動,學習就成了次要的任務。但這沒有動搖撒切爾·瑪格麗特上牛津大學的決心。還是在瑪格麗特剛滿17歲的時候,有一天,她走進新來的女校長古麗斯小姐的辦公室說:“校長,我想現在就去報考牛津大學的薩默維爾學院。”

女校長皺著眉頭說:“什麼?你現在連一節課的拉丁語都沒有學過,怎麼去考牛津?”

“拉丁語我可以學嘛!”

“你才17歲,而且還差一年才能畢業,你必須畢業後再考慮這件事。”

“我可以申請跳級!”

“絕對不可以。”

“你在阻撓我的理想!”瑪格麗特頭也不回地衝出了校長辦公室。

回家後,瑪格麗特耐心說服父親支持她的想法,開始了艱苦的複習和備考。由於從小受化學老師影響很大,同時又想到大學學習化學專業的女孩子幾乎比其他任何學科都少得多,這樣,瑪格麗特選擇了化學專業。在提前幾個月得到高年級學校的合格證書後,她參加了大學考試。經過耐心的等待,她終於等到了牛津大學的入學通知書。

我來告訴你

把握自己的命運,可以使我們獨立而強大,可以激發出我們無比的鬥誌和力量。自助者天助,隻有敢於向命運挑戰的人,敢於與命運作鬥爭的人,才能真正地把握自己的命運,也才能獲得他人的支持與幫助。自己就是自己,我們是獨一無二的,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陪伴我們一生一世,沒有人能支配我們的命運。當我們敢於自己做主時,當我們真正為自己負責時,我們就會變得無比強大,我們也就邁開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騎驢的人

在一個炎熱的下午,一位父親帶著他兒子和一頭驢走過滿是灰塵的街。

父親騎在驢上,兒子牽著它走。“可憐的孩子,”一位路人說道,“這個人怎能心安理得地騎在驢背上?”

父親聽到之後,就從驢背上下來讓兒子坐上去。但走了沒多久,又一位路人的聲音傳來:“多麼不孝!可憐的老父親卻在一旁跟著跑。”小孩子聽了之後連忙讓父親也坐在驢背上來。

“你們誰見過這種事?”一位婦女說道,“這麼殘酷地對待動物,可憐的驢子的背在下陷,而這個老家夥和他的兒子卻優哉遊哉。”

父子倆聞言,隻好從驢背上爬下來。但是,他們徒步走了沒多遠,又一個陌生人笑著說:“我才不會這麼蠢,放著好好的驢不用,卻用腳來走。”

最後,人們看到這對父子倆扛著這頭驢從街頭走過。

我來告訴你

如果我們一味聽信別人的議論,就會失去自己的信心,最後不知所措,以致一事無成,就像這對父子一樣。所以,我們要學會凡事自己拿主意,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去判斷、去決定;一定決定了,就堅定地幹下去,而不要過多地在乎別人的意見,特別是那些不負責和信口開河的意見。學會自己動腦,養成自己拿定主意的習慣,是培養我們自立自理能力的重要方麵。

黑熊種瓜

春天來了,黑熊從樹洞裏爬出來,伸個懶腰,眯著眼,自言自語說:“這一覺好長好香啊,足足睡了一冬天。現在我該幹點什麼呢,可不能再一無所獲了 !”

山羊、小白兔和猴子聽見了,高興地說:“黑熊大哥,太好了! 你可不能像去年那樣了。”

一提起去年,黑熊可真不好意思。去年一開春,他就對夥伴們說:“今年,我不能白白過去 ” 但他改不了老毛病:掰下一穗苞米夾在胳肢窩,再掰第二穗時就把第一穗丟了,掰第三穗時,又把第二穗丟了。所以到頭來,手裏剩下的東西總是不多,很快就吃光了。

看來,黑熊今年是下了大決心。他拍拍胸脯,對山羊、小白兔和猴子說:“你們放心,瞧我老熊今年的吧 !”夥伴們見黑熊這麼有把握,就各自回家種地去了。

春雨貴如油,下得滿地流。黑熊望著家門前黑油油的土地,想種上一種最好吃的東西。可是,想來想去,就是拿不定主意。

一天,山羊匆匆忙忙地從黑熊家路過,黑熊問:“山羊老弟,快告訴我,你種了什麼呀 ?”山羊回答說:“我種了菠菜。菠菜又鮮又嫩,可好吃了 !”於是黑熊在門前的地裏種上了菠菜。

這時,黑熊聽說小白兔沒種菠菜,而種了蘿卜。黑熊覺得奇怪,便找到小白兔問:“菠菜又鮮又嫩,你幹嗎要種蘿卜呢 ?”

小白兔笑紅了眼睛說:“我最愛吃蘿卜呀!蘿卜脆生生的。”

黑熊想:“蘿卜脆生生的,我為啥不種蘿卜呢。他跑回家,把菠菜全拔了,種上了蘿卜。

蘿卜長出了綠纓,黑熊可高興了,整天搓著他的大熊掌看著它,嘴裏不住地叨念:“蘿卜脆生生,蘿卜脆生生 ……”

後來,黑熊又聽說猴子沒種蘿卜,種的是西瓜。他就跑到猴子家,問猴子:“蘿卜脆生生的,你為什麼卻種西瓜呢 ?” 猴子說:“我當然也挺愛吃蘿卜,但我最愛吃西瓜! 瓜又甜又水靈。”

黑熊恍然大悟:“噢,原來是這麼回事。”這樣,他急忙跑回家,毫不猶豫地拔下蘿卜纓,種上了西瓜。

西瓜苗出上了,黑熊樂得咧開了嘴:“嘿嘿,西瓜又甜又水靈,西瓜。又甜又水靈 ……”

日月如流水,秋天一下就到了。山羊、小白兔和猴子都獲得了豐收。他們相約,—起來看看黑熊。

到黑熊家門前一看,大家都愣住了。昨夜的一場秋霜,把黑熊種的西瓜秧都凍死了、上邊沒有一個西瓜。黑熊坐在地上,大熊掌托著下巴,納悶地說:“我從鑽出樹洞就開始忙,從春幹到秋,為啥沒一點兒收獲呢?”

我來告訴你

人之所以缺少主見,多是因為人雲亦雲,隨大流,別人喜歡的,自己也要跟上;別人不喜歡的,自己也跟著拋棄。這樣的現象,在我們青少年身上尤其容易發生。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缺少經驗,沒有明確的目標。隻有抓住明確的方向,堅持到底,總會有所收獲的。

從窮教士家庭走出來的巨人

巴甫洛夫的父親是一個神父,在當地很受人們的尊敬。在小巴甫洛夫的心目中,父親很了不起,能解除人們心靈的痛苦。於是,他曾經一度希望自己長大後成為父親那樣的人——用神賦予的力量去解除別人的痛苦。這也是家裏人對他的期望。因此,他進入一所神學院學習。

但是,有一件事使他對上帝和神學產生了懷疑。

一次,父親被人請去做祈禱,巴甫洛夫纏著要去。這次,父親是給一個快要死去的孕婦做臨終祈禱。孕婦因為消化不良而快要死去了。她的肚子很大,痛苦得在床上大聲呻吟。看到這種情景,巴甫洛夫靜靜地站在一個角落裏,聽著父親祈禱,希望父親的祈禱能解除病人的痛苦,甚至能讓這個孕婦和她的孩子活下來。但是,父親的祈禱並沒有起到作用,孕婦和那個未出世的孩子一起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