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實現財務自由——投資理財要學財商心理學(3 / 3)

成功的百萬富翁往往都強調:“絕對不去做另一種人所做的工作。”

調查統計的結果表明,約有11%的百萬富翁認為“具有優秀的證券投資顧問”是解釋他們在經濟上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35%的百萬富翁相信“進行明智的投資”是非常重要因素。這是那些相信證券投資顧問人數的兩倍還要多。為什麼不那麼相信“證券投資顧問”呢?就是因為他們認為投資應該獨立,應該憑借自己的智慧,而不是他人的建議,盡管多數百萬富翁都至少在一家服務性經紀公司開立賬戶,但絕大多數還是自己作投資決定。

百萬富翁對證券經紀人所提出的許多建議並不放在眼裏,即使接受了也要“打折扣”。他們認為,證券經紀人擅長於買進賣出,但是,如果他們花了大部分的時間在買進賣出上,那麼就幾乎沒時間去研究投資機會。正如一位百萬富翁所說:“如果證券投資經紀人真能夠預測未來,他們就用不著老當證券經紀人。他們不可能是預測家。他們隻是用錢買進賣出。”

所以,認清自我、發揚潛力,在投資上保持獨立,才能獲得經濟上的成功。而在經濟上成功的人士之所以能夠比別人賺更多的錢,主要原因在於他們積極保持著富裕的智慧,在長時間的觀察和實踐後,能夠總結出一套屬於自己的致富模式,能夠獨立的做出判斷和決定,而不是盲目跟從他人。

心理學家們把獨立性、果斷性、堅定性和自製力列為誌的四大優秀品質,而位居第一的獨立性,則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拚字。它意味著個人不屈服於周圍人們的壓力、不隨波逐流,能夠根據自識與信念,獨立地采取決定和行動。意味著不依賴他人的言行,也意味著對自己行為的負責。一個善於獨立思考的人,在經濟上取得的成就將遠遠優於一般人。

一個著名的投資人在被問道投資訣竅時,他回答了這樣一段話:

“我通常關注這麼幾個財務指標:一個是毛利率。它的變化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家企業的產品價格經常變動,反映在毛利率上就是大幅波動,這樣的公司我是不參與的,我盡量不參與周期類企業的股票,我喜歡毛利率平穩或者趨升的公司。

“其次是公司的盈利規模。一家公司每年隻賺個幾百萬、上千萬元的話,就不要考慮了,我們要看一年盈利上億元的公司。像五糧液和茅台這樣的公司,一賺就是十幾億二十幾億元,這樣的公司肯定是好公司。

“第三是看利潤是怎麼來的。是靠投資拉動的,還是靠固定的投資產生的利潤。我喜歡一次性投資以後利潤無限的公司,這樣的公司隻有在生產快速消費品而且是老字號的企業中才能發現。而那些需要不斷追加投資才能產生利潤的公司,我是不喜歡的,因為一次風險就可能把以前的利潤都賠進去。第四是現金流。它能衡量一家公司的硬朗度。現金流多的公司就很健康,那些做賬做到最後賬上沒有一分錢的公司一定要避免介入把握住這些指標,公司的財務也就能把握了。對淨資產我是不太在意的,我關注那些能創造盈利的淨資產,不能帶來盈利的淨資產是沒有用的。”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對於投資,他是完全獨立的,沒有依附任何人的觀點和經驗,而是自己進行觀察,總結,然後做出決定和行動。

缺乏獨立性的人,往往會人雲亦雲,被別人的言行所左右,隻有真正獨立的人才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決定來進行投資活動,才能夠將自己的能力和潛能發揮出來,才能夠獲得比別人更大的成功。

你應慶幸自己是世上獨一無二的,應該將自己的稟賦發揮出來。

——哈佛心理學教授 賽德茲

哈佛心理訓練49: 理性消費的5W原則

⑴Why(為什麼要買)

任何家庭購買物品都有三大理由:第一是生活必需品消費,如吃穿;第二是維持家庭生存的消費,如房租、水電費等;第三是供給家庭成員發展的消費,如教育投資、文化娛樂消費等。這三種消費對每個家庭而言都是合情合理的,但具體開支就要分清輕重緩急。這些消費都是必不可少的,其餘的則可以酌情考慮後再消費。

⑵What(買什麼)

這個當然是根本需要來決定,合理的家庭消費結構必須根據收入情況來確定,總的原則是:量入為出,略有結餘。

⑶When(什麼時間去買)

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個道理:當你急需一樣物品的時候再去購買,就有被宰的可能。但是,任何商品都有它的生命周期,商品的款式和質量都在不斷地提高和改善,因此,生活中的消費應當注意節奏的把握,盡量避免在過時消費品上花錢。不急用的物品,也不要“趕熱鬧”盲目消費。

⑷Where(到什麼地方去買)

貨比三家永遠不會吃虧,如果不願意多跑幾家進行比較,就動用自己的腦子思考:土特產品在原產地購買,不僅價格低廉,而且也貨真價實;進口貨舶來品在沿海地區購買,往往比內地花費要少。更簡單的就是品牌專賣店,絕對的全國統一價。

⑸Who(什麼人去買)

買食品、服裝和床上用品等,做妻子的往往比丈夫精明;而購買家電、家具等耐用消費品則做丈夫的比妻子內行。

7. 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在哈佛有一座小有名氣的建築——愛默生大樓,哈佛的哲學係就設在這裏。這幢以美國著名哲學家和文學家愛默生命名的大樓北大門上,銘刻就一句讓許多哈佛人和參觀者思量的話:什麼樣的人讓你難忘?

每個學生從這裏走過,看到這句話,都會思索一番,而每次得出的答案也不盡相同。魯登斯坦校長給出的答案是:理解人、同情人、尊重人的人。

哈佛不僅重視對學生知識水平的培養,同時也注意嗬護學生的心靈,提升他們的品德。一個飽學之士如果他的心靈是邪惡的,品德是低劣的,這將是教育的巨大失敗,同時也是巨大的危害。

普魯特太太是哈佛大學音樂係的小提琴教授。

一天中午,普魯特太太剛到門廳,就聽見樓上的臥室有輕微的響聲,那種響聲對於她來說太熟悉了,是阿馬提小提琴的聲音。要知道阿馬提小提琴是意大利著名製琴師的作品,它如今可以說是價值連城。

“有小偷!”普魯特太太急忙衝上樓,果然,一個大約11歲的陌生少年正在那裏擺弄小提琴。他頭發蓬亂,臉龐瘦削,不合身的外套裏麵好像塞了些東西,毫無疑問是一個小偷。普魯特太太用自己的身軀擋在了門口。

這時,普魯特太太看見少年的眼裏充滿了惶恐、膽怯和絕望,那是一種非常熟悉的眼神。刹那間讓她想起了往事……憤怒的表情頓時被微笑所代替,她問道:“你是普魯特先生的外甥嗎?我是他的管家。前兩天,普魯特先生說你要來。沒想到你來得這麼快!”

那個少年先是一愣,但很快就回應說:“我舅舅出門了嗎?我想先出去轉轉,待會兒再回來。”普魯特太太點點頭,然後問那位正準備將小提琴放下的少年:“你也喜歡拉小提琴嗎?”

“是的,但拉得不好。”少年回答。

“那為什麼不拿著琴去練習一下,我想普魯特先生一定很高興聽到你的琴聲。”她語氣平緩地說。少年疑惑地望了她一眼,但還是拿起了小提琴。

臨出客廳時,少年突然看見牆上掛著一張普魯特全家的巨幅彩照,身體猛然抖了一下,然後頭也不回地跑遠了。

普魯特太太確信那位少年已經明白是怎麼回事,因為沒有哪一位主人會用管家的照片來裝飾客廳的。

那天黃昏,回到家的普魯特先生察覺到異常,忍不住問道:“親愛的,你心愛的小提琴壞了嗎?”

“哦,沒有,我把它送人了。”她緩緩地說道。

“送人?怎麼可能!你把它當成了你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普魯特先生有些不相信。

“親愛的,你說得沒錯。但如果它能夠拯救一個迷途的靈魂,我情願這樣做。”看見丈夫並不明白她說的話,她就將經過告訴了他,然後問道:“你覺得這麼做有什麼不對嗎?”

“你是對的,希望你的行為真的能對這個孩子有所幫助。”丈夫說。

5年後,在一次音樂大賽中,普魯特太太應邀擔任決賽評委。最後,一位叫裏特的小提琴選手憑借雄厚的實力奪得了第一名。評判時,她一直覺得裏特似曾相識,但又想不起在哪裏見過。

頒獎大會結束後,裏特拿著一隻小提琴匣子跑到普魯特太太的麵前,臉色緋紅地問:“太太,您還認識我嗎?”普魯特太太搖搖頭。“您曾經送過我一把小提琴,我一直珍藏著,直到有了今天!”裏特熱淚盈眶地說:“那時候,幾乎每一個人都把我當成垃圾,我也以為自己徹底完了,但是您讓我在貧窮和苦難中重新找到了自尊,心中再次燃起了改變逆境的熊熊烈火!今天,我可以無愧地將這把小提琴還給您了……”

裏特含淚打開琴匣,普魯特太太一眼瞥見自己的那把阿馬提小提琴正靜靜地躺在裏麵。她走上前緊緊地摟住了裏特,5年前的那一幕頓時重現在她的眼前,原來他就是“普魯特先生的外甥”!普魯特太太眼睛濕潤了,少年沒有讓她失望。

在他人最困窘之時,能替對方保留一分自尊,給予對方友愛,在心中把美好作為信念堅守,總比把惡毒當作信念要好得多。

現在很流行這樣一句話:窮得隻剩下錢了。這是在說一個人很窮嗎?當然不是,“隻剩下錢”的怎麼可能是窮人呢?但是為什麼又說他“窮”呢?因為有些人雖然有很多錢,但是卻沒有高尚的品德,沒有一顆慈善的心,精神上很貧窮。

人類曆史上第一位億萬富翁洛克菲勒終生銘記一句箴言:“第一掙錢是為了多做貢獻。”雖然他賺了很多的錢,但是一生都極為簡樸。取得成功後,他全身心的投入慈善事業,多方幫助窮人。洛克菲勒還出資建立了芝加哥大學和洛克菲勒大學,在1909年又創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機構——洛克菲勒健康和教育基金會。而他的美名也隨著這些他生前所捐助的機構而流傳下來。

華人首富李嘉誠,也曾於1980年成立李嘉誠基金會,主要在教育、醫療、文化、公益事業等幾方麵進行有係統的資助。基金會的成立為中國的慈善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2006年,4月,《胡潤2006中國慈善榜》在京公布,在這一年的慈善企業排行榜上,李嘉誠基會位列第一。

……

他們都是在自己的事業取得成功後,積極參與到慈善事業中,從而為更多的人知曉他們和他們的企業,並且因為他們的行為而對其企業產生好感,進而更加支持他們的事業。

對於所有為慈善事業做了貢獻的人,人們並沒有忘記他們,而是以一種銘記的方式將他們的事跡記錄了下來,並且廣為傳頌。而對於有慈善活動的企業,也能夠更多的得到人們的認同。

現代社會一直在提倡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所謂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是指企業對社會合乎道德的行為,即企業承諾持續遵守道德規範,為社會的經濟發展作出貢獻,並改善員工及其家庭、整個社會的生活品質。

相對而言,多數企業會更願意改善企業員工的工作環境,致力於提高員工的生活水平,因為給企業員工更多的福利,就能更好的凝聚員工的團隊精神,有利於企業內部的管理和資源的整合,但是對企業所在地和整個社會卻沒有作出什麼貢獻。以長遠發展的眼光來看,注重員工福利隻不過是企業發展的初級階段,一個有競爭力、有生命力的企業,也會兼顧到企業與社區、與社會之間的關係,這種關係的維係和加固不僅要靠企業的產品的質量和服務,更要靠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來向消費者及國民證明企業的誠信。因為,一個消費者對企業的信賴有時是不依賴企業的產品質量,而是看那個企業是否有良好的社會責任感。美國的企業社會責任促進會指出,能夠兼顧各個相關方麵,例如管理部門、員工和顧客之間的利益的公司,其業務增長率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公司的4倍。因此,社會責任感強的企業就越有社會認知度和可信度。

而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更主要地表現在慈善公益方麵,一個企業和企業家有同情心,有社會責任感,能自主地參與到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盡自己的最大力量扶危濟困,隻有這樣,企業是社會才能建立雙贏的關係。而在這種關係中,知名企業、行業領軍企業對社會進步肩負著更大的責任。在美國,每年的慈善捐款排名中,微軟、IBM、英特爾、戴爾、沃爾瑪、通用等大公司都名列前茅,通過這些善舉,這些企業也提高了自己在社會公眾中的美譽度。

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所追求的終極目標都不應該隻是利潤,在追求利潤的同時,還應該有社會責任感,積極參與到慈善事業中。個人和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都有賴於一定的社會環境,回應社會的需求,是個人與企業理性的表現。

我們期待著有更多的個人和企業能積極參與各種各樣的社會慈善公益活動,自覺地承擔自己的一份社會責任,這於個人、企業、社會,都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世界精神太忙碌於現實,太馳騖於外界,而不遑回到內心,轉回自身,以徜徉自怡於自己原有的家園中。

——哈佛心理學教授 威廉?詹姆斯

哈佛心理訓練50: 如何培養助人為樂的熱情

助人為樂的熱情可以通過練習來培養。練習包含兩個方麵:意圖和行動。

意圖是要時刻記得對他人敞開心扉;拓寬關心的範圍,推已及人。

行動是“你對這件事情做了什麼”。你可以定期捐一點錢或時間,給某一個你認可的慈善機構;你也可以給街上的人一個友善的微笑,和真誠的“招呼”。在行動時,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你采取了行動,為他人做了一點事。恰如德蕾莎修女提醒我們的“我們無法在人間做偉大的事情,我們隻能用大愛來做小事。”

8. 用腦子而不是用手賺錢

美國知名財經雜誌《福布斯》曾經評出了產生億萬富翁最多的美國14所大學,其中哈佛大學以擁有50名億萬富翁校友而名列榜首。進入榜單的美國知名大學還有斯坦福大學、耶魯大學等。

在《福布斯》最近評出的469位美國億萬富翁排行榜中,其中50名曾在哈佛大學就讀。代表人物包括微軟前總裁比爾蓋茨、微軟首席執行官史蒂夫鮑爾默、紐約市市長萬克爾布隆伯格、媒體巨頭維亞康姆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石樂等。由於億萬富翁校友數量最多,哈佛也成為美國得到捐款金額最多的大學,達350億美元。與名列第二的斯坦福大學相比,哈佛所擁有的億萬富翁校友數量要多出20位。

據一項對眾多億萬富翁發家史的調查研究表明,那些頭腦靈活,敢作敢為的人,遠比那些擁有高學曆卻頭腦死板的人更要有前途。很多億萬富翁的第一桶金,都是源於頭腦中的靈光閃現。

在一個企業或單位裏麵,為什麼管理層的人工資總比基層的人要高呢?要知道基層的才是最辛苦的,一勞動就是八個小時,有時候還需要加班加點,相對而言,那些管理層的人則要輕鬆得多,但是他們拿的工資總比基層的人要高,這聽起來似乎很不公平,但事實就是這樣的,並且,也不存在不公平的說法,因為,腦力勞動比體力勞動重要,用腦子賺到的錢比用手賺到的錢要多得多。

同樣,在經濟方麵取得成功的人士都懂得,賺錢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腦子,投資是一種有計劃的行為,是一種腦力活動,所以,在投資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是怎樣將自己的聰明才智變成金錢,這樣才能有大的收獲。

在廣東省,有一個普通農民青年。1980年,年僅20歲的他,在一家木材加工廠做學徒工,一線生產工的工作又苦又累,拿的錢也不多。不久,他就認為一輩子做工人沒有什麼前途,於是開始把自己的工資一點點的攢起來。五年後,他在他攢夠了一萬元錢後,他回到家鄉,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辦起了養雞場。當時,山地雞養殖在他所在的那個鎮上還是剛剛起步,沒有什麼成功的經驗可以用來借鑒,很多村民認為他是犯糊塗,將他們眼中的一筆“巨款”用來打水漂,但是他並不這樣想,因為他相信,隻要靈活運用自己的腦子,就一定能夠賺錢。

萬事開頭難,對於從未接觸過山地雞養殖的他來說,要把養殖場辦成功並且賺錢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每一次他都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把問題解決了。找不到現成的大麵積場地,他就靈活的將山坡地變為養殖場地,沒有足夠的資金,他就跑政府,跑單位向上申請資金扶助。經過他的努力,養雞場終於有了一定的規模。

為了摸索養山地雞的經驗,他除了每天認真做好觀察和飼養記錄,還購買了大量的養雞技術書籍閱讀。並且,每次隻要有家禽公司派技術人員到雞場指導,他都認真聆聽,耐心詢問。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04年11月,由他養殖的第一批11000隻山地雞一上市,便被搶購一空,甚至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麵,那一年,他的總收入就達到了28萬,純利潤近4萬。

用自己的腦子賺錢,才不會被困難嚇倒,不會在困難麵前退卻,用自己的腦子賺錢,即使身無分文,一樣可以掙得大錢。

日本岡山市有棟非常漂亮氣派的5層鋼筋水泥大樓。這棟大樓就是條井正雄所擁有的岡山大飯店。然而,誰也沒想到,這位條井正雄當年是在一名不文的情況下蓋起了這棟大樓。

在蓋岡山大飯店之前,條井正雄是一個銀行的貸款股長,一直負責辦理飯店、旅館業貸款的工作。10年的工作,讓他在不知不覺中成了一個對旅館經營知識十分豐富的人,於是心裏不由得產生了經營旅館的欲望。不久,一個關於酒店的策劃方案就在他的頭腦中形成了,為了進一步完善這個策劃,他實地做過精密的調查,調查結果是來岡山市的旅客,有97%是為商務而來的。接著,他又在公路邊站了3個月,調查汽車來往情況,得出每天汽車流動有900輛,每輛車約坐2.7人。當時,岡山市的旅館沒有一家有像樣的停車場設施。他想,將來新蓋的飯店,必須具有商業風格,而且附設廣闊的停車場,以此來吸引旅客。有了這些設想後,他花費1年時間,製成幾張十分闊氣的飯店設計圖紙和一份經營計劃書。

條井帶著自己的計劃書,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到岡山市最大的建築公司碰運氣。一位主管看了他的設計後,問條井正雄:

“你準備多少資金來蓋這棟大樓?”

“我一分錢也沒有,我想,先請你們幫我蓋這棟大樓,至於建築費等我開業之後,分期付給你們。”條井正雄不慌不忙的說。

“你簡直是在白日做夢,真是太天真啦,請你把這個設計圖拿回去吧!”

“這幾張圖紙和計劃書是我花了兩年時間搞成的,我認為很完整。請你們詳細研究,我以後再來討教!”條井正雄沒有再多言,把設計圖丟在那裏,掉頭離開了。

半個月後,條井的機會終於來了,這個建築公司約他去麵談。經過一番嚴酷的“拷問”後,難以令人相信的事終於發生了,建築公司決定花2億日元替這位身無分文的先生蓋飯店。

一年後飯店落成了,條井正雄成了老板。他用自己的腦子贏得了一所飯店的所有權。

可以沒有錢,但是我們還有智慧,用智慧賺錢,才能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創造性模仿不是人雲亦雲,而是超越和再創造。

——哈佛大學教授 西奧多?萊維特

哈佛心理訓練51: 在商業談判中取勝的5個技巧

⑴要坦誠相待。

不管與誰談判,第一要做到的就是坦誠,隻有這樣,事業才能長久。

⑵不與對方爭執。

談判中有爭執,是很顯然的事情,但有經驗的談判高手則會有意識地避免與對手的爭執……把有爭執的問題放在後麵。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確保你在談判的開始比較順利,如果剛開始就陷入僵局,對雙方都不太有利,其二是通過幾個回合的洽談,先易後難,容易解決問題。

⑶贏得應變的時間。

為了贏得應變時間,決策人先不入場。每當遇到棘手的問題的時候,借口是:我們必須向總經理彙報,征求他的意見,請他來做最後定奪。

這樣可以為自己贏得充分的應變時間。

⑷借助聲望和名氣。

⑸利用對方衝動。

對方發怒而我不怒,以靜製動,以不變應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