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有香氣的女子:精裝紀念版03(1 / 3)

第二章 小曼:月亮的光華,終究不能永恒

一次,出差蘇州,一切安置妥當還餘下大半天的閑暇,拙政園之類的景點早已逛遍,便想著上哪兒打發這多出來的浮生半日。

正巧手邊帶著本《陸小曼畫傳》,提到她葬在蘇州東山的華僑公墓,半是唏噓半是好奇,出門打了輛車直奔而去。

初到陵園,滿眼的鬱鬱蔥蔥,亭台閣榭,小橋流水,風含情水含意的腔調倒似足了公園。我猜想,以陸小曼的華麗招搖,她的身後之地應該別致而隆重。抱著這個念頭竟然遍尋不見,倒是偶遇了董竹君、喬冠華、陸文夫的碑銘,不得已找管理員幫忙,終於,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找到了她的紀念墓。

出乎意料的簡陋和窄小,碑麵幾乎被“先姑母陸小曼紀念墓”幾個大字占滿,字跡稚拙而樸素,旁邊一幀橢圓形黑白小像,眼波流轉,短發齊耳,很清麗。

隻是,分毫沒有當年十裏洋場上顧盼神飛的名媛派頭。

“名媛”大約是全世界女子都渴慕的幸福職業。

不用朝九晚五混職場,不必錙銖必較操持家,隻要裝扮得優雅得體,待人接物雍容大方,懂一兩門外語,會一兩項才藝,便能在社交場呼風喚雨,收獲愛慕與掌聲,隻不過,她們也有自己的BOSS。

第一個BOSS是父親,他的起點決定了“名媛”是否擁有與職業匹配的家庭出身和教養,也為“名媛”奠定了嫁給“名流”的基礎;第二個BOSS是丈夫,他的高度決定了“名媛”最終的職場地位,和能否把這個職位持續穩固地做下去。所以,選對、跟對BOSS至關重要。

作為民國時期“南唐北陸”名媛的代表,陸小曼的職業起點很高,父親陸定,早稻田大學畢業,與曹汝霖、袁觀瀾、穆湘瑤等民國名流是同學,也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門生,擔任民國“財政部司長”和“賦稅司長”多年,還是中華儲蓄銀行的主要創辦人;母親吳曼華也是名門之後,多才多藝,既善工筆畫,又有深厚的古文基礎。

她1903年出生在上海南市孔家弄,比張幼儀小三歲,比林徽因大一歲,是家裏九個孩子中的第五個。可是,這些孩子在幼年和青年時期逝去,她便成了家中的獨女,備受嬌寵。

這個皮膚白皙、眉清目秀的小姑娘完全被按照“名媛範”培養,接受了當時最好的教育,七歲進北京女子師範大學附屬小學,九歲上了北京女中,十六歲到聖心學堂學習,她精通英文、法文,能彈鋼琴,長於油畫,還師從劉海粟、陳半丁、賀天健等名家研習國畫。

為了開闊眼界,父親甚至把她送去“外交部”實習。

在“外交部”的實習歲月,或許是她一生中才華與興趣都得到充分尊重與顯露的最美好的時光。

法國的霞飛將軍訪問中國,在檢閱儀仗隊時看到隊伍動作紛亂,便努著嘴巴調侃:“你們中國的練兵方法大概與世界各國都不相同吧,姿勢千奇百怪!”

小姑娘用法語答得隨意:“哦,沒什麼不同,大概因為您是當今世界上有名的英雄,大家見了心情激動,所以動作亂了。”

多麼漂亮的馬屁,霞飛將軍暖耳暖心,對她刮目相看。

一次節日聚會,幾個洋人百無聊賴,為了取樂,用煙頭去燙中國孩子手上的氣球,砰砰的爆炸聲嚇得孩子們大哭不止,肇事者取樂似的哂笑:“中國孩子就是膽小。”

她立馬借了根香煙衝進一群外國孩子中間,劈裏啪啦猛戳洋娃娃的氣球,洋娃娃們同樣涕淚縱橫。

擎著煙,她優雅自若:“洋娃娃的膽子也不見得大。”

外貌俏麗,性格憨直,反應靈敏,才華橫溢,她理所當然地成了“外交部”的社交明星。

隻是,追捧和簇擁對於一個少女,未必是好事,她太癡迷眾星捧月的感覺,以至於分不清生活與夢想的邊界。

雖然,她通過了“名媛”崗位的一切職業培訓,卻從沒有接受正規的大學教育。在她的教育體係中,愛情和婚姻是必需的,至於生活的意義和成就,則是若有若無的點綴。所以,她絕不會像潘玉良那樣努力,憑借自己的鑽研在畫壇上出人頭地,贏得身份和尊重;也沒有必要像林徽因一般上下求索,懷揣改造社會的理想與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