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婚姻主動權的勵誌姐從來都不是小女孩,人生的風向標也總是把握在熟女手中。
所以,直到蔣介石的出現,三十歲的宋三小姐的婚姻之路才峰回路轉。
1934年,婚後第七年,她在寫給美國一本雜誌的文章中部分吐露了隱藏的抱負和對婚姻的選擇。
她說:“回憶我若幹年來的結婚生活,我極度的熱心與愛國,也就是渴欲替國家做些事情。我的機會很好,我與丈夫合作就不難對國家有所貢獻了。”她不經意道出了心中的秘密:她不僅期望過美國式的上流社會生活,而且希望像自己描繪的那樣,做現代女性,在社會中發揮能量。
而嫁給他無疑是一個絕好的機會,一個可以滿足現代女性改變社會的最佳路徑,這是在複雜而動蕩的時世中,一個接受了美國貴族式教育的女性最渴慕的生活選擇。
於是,在兩人雙手交握的那一刻,民國史上的“黃金搭檔”誕生了。
很多人說,這樁婚姻是宋靄齡牽線搭橋,蔣介石刻意逢迎,宋美齡的秘書張紫葛也曾經半開玩笑地問過她婚姻的真相,她微笑著說:“這樁婚姻自始至終都是我自己做主,與阿姐何幹?至於蔣介石和我結婚是為了走英美路線,那更是天大的笑話。”
雖然,兩人的結合既有你情我願的互動,也有各自所屬陣營的認可和推動,但主動權始終掌握在待嫁的宋美齡手中。
一個對自己和生活了解得如此透徹的女子,怎麼會聽由旁人擺布?
選擇了婚姻,接下來便著手按照期望值打造丈夫。
她的規劃有條不紊。
首先,她需要確立自己唯一的合法妻子地位。
王者之師向來名正言順,於是,1927年9月28日、29日、30日,上海《申報》連續三天刊登了題為“蔣中正啟事”的單身申明:“毛氏發妻,早經仳離;姚陳二妾,本無契約。”
從此,她成為唯一的、不可撼動的蔣夫人。
第二,描繪並兌現願景,結成牢固的事業夫妻檔。
中原大戰爆發後“中央政府”缺錢,蔣介石找時任“財政部長”的宋子文籌錢被拒絕,她便親自遊說。
她來到親哥哥麵前,把房產和珠寶拿出來作抵押,斬釘截鐵地說,如果蔣介石殉難,她也將一同赴死。
她的舉動震撼了一向注重親情的家人,宋子文很快轉變態度積極籌錢。
西安事變中,她冒著生命危險親往救夫。
登上“美齡號”專機前,她把手槍交給外籍顧問端納,說:“如果有人對我有什麼不禮貌的行動,你可以立刻把我槍殺掉。”
她用梅幹菜盒子裝著他愛吃的食物出現在他麵前時,他淚如雨下,說:“你怎麼來了?如入虎穴矣!”
反而是她,冷靜地安慰他。
夫妻間的救助,隻那麼至關重要的一次,便足以奠定一生的情分。
在四十六年的婚姻中,她傾盡全力做他的綠葉,她的八麵玲瓏和善於交友,成為民國政府最好的糅合劑與“統戰部長”。
第三,促成他改信基督教,在事業共識的同時達成精神共識。
宗教信仰向來是原則問題,絕不是你為佛祖燒香我替上帝祈禱那麼簡單,不同的宗教信仰派生出不同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不僅異教徒夫妻很難和諧,多少人類的戰爭起源於宗教的差異。
難道基督教比佛教先進?當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