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有香氣的女子:精裝紀念版18(3 / 3)

秘密結婚一年多後,兩人參加好友張正芬(庾澄慶的媽媽)的婚禮,由於是夫妻倆婚後第一次公開露麵,新聞媒體蜂擁而至。第二天,《聯合報》報道婚禮,濃墨重彩地描寫了顧正秋和任顯群,許多報紙還刊登了大幅合影。

據說,蔣介石看到《中央日報》上兩人的合影後,大罵“不象話!”覺得任顯群棄家庭娶戲子不合禮法,蔣經國似乎也受到了刺激,結果,不到一周,任顯群被保安司令部保安處的人“請”了進去,因“明知為匪諜而不告密”被判有期徒刑7年。

新婚夫婦突遭變故,熱心看客冷眼旁觀這場婚姻和愛情的結局。

讓人意外的是,顧正秋既沒有絕裾而去,也沒有重披戲服,她沉默地過起幽居生活,整天不說一句話,不看一出戲,甚至連陽光也很少見,隻在每個探監的日子風雨無阻去監獄看望丈夫,除了為他送飯,幾乎足不出戶。

不甘心的蔣經國曾經派人把她“綁架”到飯桌上,她不著一語,不收任何禮物。

甚至,她變賣了華服首飾,普通農婦一般在園子裏種菜澆花,安靜地打發漫長等待的日子。

兩年七個月,任顯群假釋出獄。

或許是為了安全,他試探性地問顧正秋願不願意搬到更偏遠的地方去,她反問:你肯去,為什麼我不肯去?

他說:那地方沒有鄰居,沒有水,得點煤油燈,喝山泉水。

她說:有你在就行。

於是,一對才子佳人搬到農村,住茅屋,辦農場,白天挑泉水,晚上點油燈。她從大紅大紫的名伶,變為淡遠樸素的農婦;他由前途無量的政要,轉成開山辟地的草民。

蔣經國再次見到顧正秋的時候,幾乎認不出她就是曾經永樂戲院一笑傾城的華服美人,她穿著粗布旗袍,已經習慣在地裏做農活,笑容質樸而淡泊。

很快,他失去了騷擾她的興趣,他愛的不過是舞台上風光嫋娜的她。

任顯群和顧正秋終於得到了寧靜。

夫妻倆在金山農場種草莓,做草莓醬,冷凍蔬菜水果供應全國並且外銷歐洲和美國。1974年任顯群開設中信超級百貨公司,自任董事長,並兼任仁愛及永樂建設公司董事長,1975年逝世。

她遵照他的遺囑,把他葬在當年貧賤相守的金山農村,為他做了一座紙屋,取名“康莊”,裏麵放了一封信:

顯群,這是我們的康莊。你先去,我會來陪你的。落款是:小秋。

無論年紀多大,他一直叫她“小秋”。

漫長的相守中,她為他放棄了華美的舞台、權貴的愛情、熱鬧的生活;他為她舍棄了曾經的家庭、顯赫的仕途、兩年零七個月的自由。

她沒有因為被自己連累的丈夫陷於前途未卜的牢獄之災就決然放手;他也沒有由於和自己的上司愛上了同一個女子就果斷撤退。

愛情裏,最讓人生厭的論調就是“不愛那麼多,隻愛一點點”,“愛得越深傷得越重”之類,受傷什麼滋味?不就是茶飯不思心如刀割輾轉反側肝膽俱裂嗎?這是多麼棒的情感體驗,比找不到人愛強多了。一顆沒有feel的心不過是一塊死肉,想要愛情,卻連深厚的feel都不肯付出,便宜不帶這麼占的。

你有沒有找到真愛的可能,取決於你究竟有多大勇氣將愛情進行到底,你究竟有多大定力抵禦外在的誘惑,你究竟有多少自信與TA相守到老。

我的朋友Y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當年嫁的不過是普通青澀青年,一起供房子養孩子買車子。

她不要求他年入30萬,在市區有130平米的大房子;他也不勉強她必須苗條體麵,上得廳堂入得廚房;她不苛責他肚腩和薪水一起上漲,他也不計較她皺紋和孩子一道變多。雖然,他們不要求對方的,自己早已做到。

平凡生活中遭遇大喜大悲的機會不多,卻需要手拉手抵禦平淡的流年,把日子逐漸好過,要求日益簡單,在陪伴中生出煙火氣十足的愛情,而真正的愛,從來都是細微處的體諒,和大局裏的善待。

治愈你:

愛,是一種無法替代的感情,是除了和所愛的人在一起,否則無法感受到幸福的執念。

它沒有太多條件,有的隻是傾注所有去相愛的勇氣,它向來是勇敢者的戰利品,從來沒有任何令人羨慕的愛情是輕鬆得來的,拈輕怕重不願承擔風險的人,還是繞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