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龍血樹一樣,麒麟血藤也流“血”。它原產印度尼西亞,現在我國廣東、台灣也有栽培。麒麟血藤是棕櫚科多年生藤本植物,葉子像羽毛,上麵有三條直向的葉脈;果實像卵球的形狀,外麵有黃色的鱗片。令人奇怪的是,它的果實和莖幹所分泌出的樹脂,幹了以後凝結成一塊一塊的“血塊”,稱為“血蠍”或“麒麟蠍”。
產於非洲東南部和阿拉伯島的沒藥樹,是橄欖科常綠喬木,枝上長著刺,葉子為卵圓形,夏季開白色的花,結的果為核果,像球一樣。它的樹皮滲出的樹脂、油膠,在空氣中會變成紅棕色的堅硬的“血塊”,稱為“沒藥”(也叫末藥)。中醫學上用它來治療癰疽腫痛、跌打損傷等症。
另外還有一種叫做安息香的樹,產於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地,是安息香科落葉喬木。它的葉子上麵無毛,而下麵卻長著白色的星狀毛,葉脈顏色很深,像鐵鏽色一樣。每當夏季開放帶紅色的花朵,散發出陣陣香氣。如果把它的莖幹砍傷,就會從傷口處流出“血”來。這種“血”也是分泌出的一種樹脂,等它幹燥後,就會變成又硬又脆的、有香氣的、紅棕色的“血塊”,人們把這種“血塊”叫做“安息香”。安息香含有肉桂酸、苯甲酸、脂類和蘇合香素等,中醫學上用它來治療中風昏厥、產後血暈等症,它還有防腐、消毒、祛痰的作用。另外,還用它作為調和香精的定香劑。
不長葉樹
一般而言,一棵樹需有10%的葉子才能存活,但不長葉隻長枝的樹算是一奇吧!在我國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有這樣一棵樹:它高約23米,樹圍3.2米,這棵樹的樹枝繁茂,樹身光滑且有花紋。但是,這棵樹沒有一片葉子!據有關人員說,樹的小枝就是一種代替葉子功能的“葉”。
滅火樹
“蓋房要用梓柯樹,不怕火災安心住。”這是流傳在非洲安哥拉西部的諺語。
梓柯樹是多年生的常綠樹,高大雄偉,枝繁葉茂,葉片細長,向下垂掛,把全樹圍得密不透光。在濃密的葉叢中,有許多皮球般大小的“天然自動滅火器”——節苞。節苞裏有無數網狀小孔,裏麵裝滿透明的液體。
節苞怕見陽光,一旦被太陽光或火光照射,裏麵的液體便會從小孔中噴射出來。科學家曾在節苞的啟示下設計出微型自動滅火器。
梓柯樹具有把火警消滅在萌芽狀態的“特異功能”,它噴射出來的漿液中也確實含有滅火物質——四氯化碳,因而被人稱為“滅火樹”。
洗衣樹
地中海南岸的阿爾及利亞,生長著一種十分奇特的樹,主幹挺直,樹皮紅色,枝粗葉闊。當地居民稱它為“普當”,意思是“能除汙穢的樹”。用它洗滌衣物,潔淨清爽,因此稱它為“洗衣樹”。當地居民隻要把髒衣服捆在樹身上,幾小時後,在清水中漂洗一下,就很幹淨了。
原來,在普當的樹皮上有很多小孔,能分泌黃色的汁液,它是一種含堿性的液體,所以有去汙作用。普當樹生長的地方土質堿性較重,由於闊葉的蒸騰作用,消耗了大量從根部吸來的水分,使樹液堿質濃度增加,通過小孔排堿,達到生理上的平衡,有利樹身的生長發育。
氣象樹
青岡櫟又名青岡樹、椆鐵。青岡櫟為亞熱帶樹種,是我國分布最廣的樹種之一。朝鮮、日本、印度也有分布。因它的葉子會隨天氣的變化而變色,所以稱為“氣象樹”。
它對氣候條件反應敏感,是葉片中所含的葉綠素和花青素的比值變化形成的。在長期幹旱之後,即將下雨之前,遇上強光悶熱天,葉綠素合成受阻,使花青素在葉片中占優勢,葉片逐漸變成紅色。有些地方的群眾根據平時對青岡樹的觀察,得出了經驗:當樹葉變紅時,這個地區在一兩天內會下大雨。雨過天晴,樹葉又呈深綠色。農民就根據這個信息,預報氣象,安排農活。
植物吃葷
足不出戶的“獵人”
大自然界裏,有少數植物會捕捉動物來補充自己的營養需要。
豬籠草的葉子具有非常長的葉柄。葉柄的下部寬而扁平,中部變成細長的卷狀,上部便成為一個籠筒,葉片本身則成為籠筒的蓋。籠筒的口上能分泌蜜液,散發著甜味,引誘一些弱小的昆蟲前來吸食。由於籠筒的內壁極為光滑,因此落在籠筒邊上的昆蟲,常常不小心便掉入筒內。這時筒蓋便自動關上,昆蟲便被筒內分泌出來的消化液消化掉,成為這個“足不出戶的獵人”的一頓美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