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爐上的時鍾到點報了時,我望了它一眼。這是一個裝在木盒子裏的老式大鍾,邊上一圈刻著羅馬數字。時間顯示是11點半。鍾旁是一把用來上發條的銀鑰匙,我想本一定每天早上都會按例上好發條。大鍾似乎老得足以稱上古董,我有點好奇這樣一座鍾是怎麼來的。可能它並沒有什麼傳奇故事,至少應該和我們無關,也許是某次我們在商店或是市場上看到了它,而我們中的某一個又恰巧喜歡它而已。也許是本,我想。我覺得我不喜歡它。
我隻去跟他見這一次麵,我想。然後今晚本回家的時候,我會向他坦白。我不敢相信自己竟然瞞著他這種事情。在完全依賴他的時候,我不能這麼做。
不過納什醫生的聲音奇怪地耳熟。跟本不一樣,他似乎並不完全像一個陌生人,我發現相信自己以前認識他幾乎比相信認識我的丈夫要容易。
治療已經有進展了,他說。我得知道他說的是什麼樣的進展。
“好吧。”我說,“你過來吧。”
[1]據傳說,倫敦伏尾區有不少靈異事件。——譯者注
納什醫生到達後建議我們去喝杯咖啡。“你渴嗎?”他問,“我覺得開老遠的路去診所沒什麼意思,反正今天我主要是想和你談談。”
我點點頭答應了。他到的時候我正在臥室裏,看著來客停好車鎖上,理順了頭發,整理了外套,拿起公文包。不是他,我想——來客正向一輛貨車上卸貨的技術工點點頭。可是那個人走上了通向我家的台階。他看上去很年輕——對一個醫生來說太年輕了——而且,盡管我不知道自己期望他會有什麼樣的穿著,但至少不是他身上穿的這套運動夾克加灰色燈芯絨褲子。
“這條街走到頭是個公園。”他說,“我想那裏有個咖啡廳。我們可以去那裏嗎?”
於是我們一起往外走。外麵寒氣刺骨,我用圍巾裹緊了脖子。我很高興包裏有本給的手提電話,也很高興納什醫生沒有執意要開車去某地。我心裏有點信任這個人,可是另外一個聲音——這個聲音要比前一個大得多——提醒我他可以是任何一個人。一個陌生人。
我是個成年人,卻也是個受過創傷的女人。這個人很容易就能把我帶到某個地方,雖然我不知道他想借此做什麼。我就像一個孩子一樣沒有抵抗力。
我們走到了街上,等著過馬路。沒有人說話,沉默讓人感覺壓抑。我本來打算等到坐定後再問他的,卻發現自己已經開了口。“你是個什麼醫生?”我問,“是做什麼的?你怎麼找到我的?”
他扭頭看著我:“我是一個神經心理醫生。”他說。他在微笑。我想是不是每次見麵時我都問他相同的問題。“我專攻腦部活動失調的患者,尤其對一些新興的功能性神經影像技術感興趣。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一直在研究記憶的過程和功能。一些這方麵的文獻裏提到了你的情況,然後我追查到了你。不算太難。”
一輛汽車繞過街角轉到這條街,朝著我們駛來。“文獻?”我有點兒疑惑。
“是的,有幾個關於你的病例研究。我聯係上了你回家住之前給你做治療的地方。”
“為什麼?為什麼你要找我?”
他笑了:“因為我以為可以幫上忙。我已經跟患有類似問題的病人打了一段時間的交道,相信他們的狀況可以得到改善,但要比通常做法——也就是每周一小時的治療——投入更多的時間。關於如何真正地改善情況我有一些想法,希望能作些嚐試。”他停了下來,“再加上我一直在寫一篇研究你的論文。一本權威著作,你可以這麼稱呼它。”他笑了起來,但一發現我沒有附和他,立刻收住了聲。他清了清嗓子:“你的情況很不尋常。我相信比起已知的記憶運作的方式,在你身上我可以有很多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