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翼珍,《新聞晨報》證券記者;發表於2014年7月19日
有朋友最近遭遇借記卡盜刷,卡中現金均被廣東的一台POS機洗劫而空。目前,他正在和銀行交涉這一問題,具體處理結果還不詳。這裏,我們就此衍生討論另一個問題:作為普通人,如何簡單地預防借記卡被盜刷的悲劇。
誰克隆了你的借記卡
就安全性,其實借記卡是比信用卡略高的。信用卡隻要有卡號、開戶名、到期日期再加背後的CVV碼,就可以在境外網站輕鬆盜刷了——這些信息隻要隨手把玩下別人的信用卡,幾乎都能得到。
與之相比,借記卡複製就要麻煩多了。以目前最普遍的磁條卡為例,至少要用特製的機器複製你的磁條信息,再偷窺ATM密碼才能實現盜刷。
不過,借記卡克隆依然屢屢出現,主要是兩大途徑:
一類是在銀行ATM機上額外安裝複製裝置,同時利用攝像探頭偷窺密碼。這類近年來銀行提高了警惕,出現概率少了。
另一類則是餐飲或者快遞結賬時,服務員和快遞員用改裝的複製機代替POS機刷卡,輕鬆獲得磁條信息並記錄下你的刷卡密碼,就可複製了。上海警方4月就破獲過類似案例,涉案金額20多萬元。
防盜刷兩大思路
明白了借記卡被盜刷的兩條途徑,對症下藥就是了。
ATM渠道,不妨無卡取現針。目前交行、建行、工行等多家銀行都推出無卡取現,用戶隻需要利用手機終端獲得無卡取現碼輸入ATM機器,無須借記卡即可取款。如此既可少帶一張借記卡,還規避了因為ATM機器被克隆的可能,一舉兩得。
日常消費,改用信用卡消費刷卡,其實還是信用卡好。
相比借記卡,信用卡不僅增加了額外的免息期——消費金額可以存在貨幣基金收息,而且信用卡的安全機製也更理想。
目前,主流的信用卡都已經有XX小時盜刷保障機製了,一般是48小時或者72小時。也就是說在向銀行報失前48小時或者72小時發生的符合條件的盜刷,即使信用卡被克隆,隻要你在收到銀行刷卡短信的第一時間向銀行報失,相關損失就由銀行承擔——這類保障信用卡是標配,但是借記卡就沒這等好事了。
P.S.:建議仔細查看下你用的信用卡對相關保障機製的規定。比如會規定信用卡必須是“僅憑簽名”消費,比如需要公安機關報案,比如有5萬元上限,等等。
最後的釜底抽薪防禦大招兒。其實在這個互聯網金融大行其道的時代,應對借記卡盜刷最釜底抽薪的大招兒就是——不在借記卡中留錢。
是的,現在這個寶那個寶那麼多,不僅流動性接近於活期存款,而且收益也遠高於活期存款,所以何必留大額現金在借記卡中,幹脆都存入“寶寶們”中。如此,即使借記卡被複製,但因為卡內沒錢,那麼也無從“盜刷”啊——至少像我這樣每張借記卡中都隻有至多兩三百元甚至個別隻有兩位數的人,對於盜刷是毫無擔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