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屌絲的逆襲透明的底牌(2 / 3)

2007年,向大股東非公開發行股票,股票躥升,淨利潤從5億漲到11億,A股市值漲到360億,最高時達到630億。A、B股市值加起來有將近800億。股價年內最高102塊。淨利潤增長了7億左右的水平,市值增長了整整600億。

再看一下這個故事。在我們入職的階段,2001年,股市暴跌。一家公司的淨利潤沒怎麼增長,而它的土地儲備和行業未來的趨勢在增強的情況下,股價會一直不漲。在股價一直不漲的過程中,善於基本麵挖掘的投資人開始逐步買入。從公告可以明確看出有兩類,一類是內幕知情者,無論是大股東,還是上市公司高管,都在一路增持,我們是6塊附近買的。大股東在這個水平線上不斷增持。公募基金也被我們請進來了。社保不斷地增加。之後,上市公司的利潤如期地開始增長,剛好牛市來臨。這個時候,投資人一路追買。最近有一點小苗頭,緊接著開始出現類似於無腦蒙麵買入階段。

當大幕落下以後,上市公司的淨利潤雖然還在高位,但股價會出現這樣可怕的下跌。很不幸的是,公募基金最後也完全沒有脫身。到2007年末的時候,廣發、華夏和鵬華還分別持有3000萬、800萬和600萬股,尤其是廣發持有3000萬股。從高點的100塊錢一股,35個億,跌到年中,一半腰斬,就折掉了18個億,我印象中是基金經理下崗。

給大家講這個屌絲逆襲的故事,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公開信息。我發現很多人非常喜歡看K線,聽小消息,但忽略公開信息。以我當董秘這麼多年的親身體會,公開信息的含金量非常高。大家從企業的年報持續公開的信息披露當中可以很切實地捕捉到這個上市公司的發展態勢,以及內心動機的驅動,都想賺錢。不要忽視這一點。

到了今天,當年估價暴漲一下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最終招商地產的淨利潤確實漲到了40億,但市值還在280億的水平上。現在應該是六七倍的市盈率。這就是股市的特點。人性會被遠期的遠景所放大。大家看到這個實例要有所思考。

下麵講第二個故事,我把它叫作透明的底牌。回顧一下股改的時候。

我想問大家,股改的時候,哪家股票或者是權證漲得最好?2006年、2007年,誰賺的錢最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答案。

2005年4月29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尚福林主席在上證報公開發表言論說“開弓沒有回頭箭”。我們印象很清楚,十年前的事,沒有想到大家開始都不相信。大家都不相信黨,不相信主席,覺得事情越糟越砸了,股市還跌了。

在4月29日發布以後,6月10日,中國股改第一股三一重工就推出了。當時股改方案非常慷慨,每10股送3.5股派8元現金。我在當天專門飛到長沙,自費考察,場麵非常熱烈,李穀一獻歌。門口是特警和警犬。獻歌完了以後,還有九人鼓樂演奏。當然了,99%的投資人通過了這個股改方案。三一重工在股改方案停牌前一天的收盤價,到2011年,漲了38倍。即便是到2007年6月24日的頂點上,漲了18倍。我為什麼舉這個例子?大家現在睜大眼睛看,總是有吃螃蟹的人。當一個重大的政策,趨勢性的改變發生的時候,大部分平庸的人是躊躇的、猶豫的、害怕的,不敢嚐試的。但是,總有非常睿智的人,通常是上市公司裏管理機製非常靈活、決策相當準確、行動力強的公司把握這個機會。三一重工,大牛股、好公司,第一個螃蟹,馬上就做。雖然股改的代價很高,但很快,股價賺18倍。

我們接下來看下一個是誰捕捉到這個機會。過了4個月以後,萬科作為A+H的股改第一股推出了股改方案,這個方案是創新性的,是宋認沽權證,而且隻送9個月的認沽權證。百慕大認沽權證,很有意思。自打它停牌,到2007年頂點,萬科漲了16倍。很有意思,都是牛逼的人幹牛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