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站在風口,如何尋找10倍股?(1)(1 / 3)

作者:張宇,證券市場《紅周刊》編輯部主任,發表時間2014-10-31

原文鏈接:http://xueqiu.com/7383092954/32718132

說明:本文為證券市場《紅周刊》編輯部主任張宇女士在第十屆北京國際金融博覽會雪球論壇演講全文,已經張宇女士審閱。

非常高興可以跟大家在這裏分享研究10倍股的心得。陳總講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怎麼從行業裏找到10倍股的變化。我坐在下麵想了很久,像招商地產、萬科在2005年都是營業增長和利潤增長非常快速的階段。我在想為什麼大家有那麼多對房地產需求的爆發呢?如果大家仔細地看我們國家人口結構的話,就會看到從我出生的那個年代,到1990年,是中國人口出生的小高峰。那個年代出生的人,到了2000年左右,剛好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對房地產的集中需求就爆發了。這是房地產的第一個勢。

房地產的第二個勢是什麼呢?從2005年開始,像萬科、招商地產都已經進入了業績快速增長的階段。為什麼到了2007年才出現爆發呢?因為在2007年,中國的流動性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包括股改因素的共振。我可以總結一句話,有智慧不如趁勢。我今天的演講題目是“從人均GDP的變化中尋找高成長行業的邏輯”。

我要從四個方麵來講。首先是一定要找到風口,哪些行業處在風口。最後就簡單談一下10倍股行業成長的天花板。

站在風口,豬也能飛起來,這是著名的雷布斯的名言。香港的股神曹仁超有一句話是“有智慧不如趁勢”。我們跟深圳10倍股研究中心一起合作的10倍股的研究專題裏,多次強調了這麼一個公式,10倍股誕生的必要條件是巨大的市場+小賤的體量。10倍股的成長一定有一個非常潛在的巨大的成長空間,而且這個公司還不是特別大市值。

還是以陳總講的招商地產為例。招商地產現在的股價為什麼不牛了呢?原因也是比較簡單的,因為風住了,沒有風了。現在中國人口出生小高峰的1980年和1990年出生的人口,未來幾年都將進入中年,中國的15—65歲的勞動人口占比是逐年下降的。盡管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要穩定房地產消費,他提出了六項措施,包括文化體育、充電樁的建設等等。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措辭,其他的都是促進、提升,講到房地產消費的時候,他用了一個詞是“穩定”。大家覺得現在房地產行業還會誕生10倍股嗎?肯定不會了。一方麵是因為整個需求沒有了,這還是取決於人口結構的變化。另外一方麵,房地產公司的市值已經從小孩子長成成年人了。

我們要找到風口,要把豬吹起來,首先得知道風是往哪個方向吹。我們要尋找處於市場爆發初期的行業。首先要強調一點,不是說處在市場爆發前夜的行業。為什麼這麼說呢?除非你覺得你像索羅斯一樣有那麼高瞻遠矚的洞察力,沒有問題,你可以尋找處在爆發前夜的行業。我們現在要尋找處在市場爆發初期的行業。在李克強總理提到的行業中是可以找到的,肯定不是房地產。體育產業也是首次提出的支柱產業,體育產業在A股的上市公司裏沒有特別好的標的。

我們必須得知道行業潛在市場的需求有多大。必須得看透行業未來5年的需求變化。今天北京又是霧鎖京城。想一下什麼行業會爆發?空氣淨化器行業、口罩。上市公司裏麵,除了格力電器、美的,包括非上市公司的飛利浦、亞都,都推出了自己的空氣淨化器。就像漢王科技這樣的公司,跟空氣淨化器根據不沾邊的,也要進軍空氣淨化器行業。為什麼呢?因為大家都看到了這個需求爆發的現實。格力的大概賣三四千塊錢,品牌越好就賣得越貴。可以明顯看到這個行業未來5年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