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站在風口,如何尋找10倍股?(1)(3 / 3)

還有前幾年智能手機的爆發。我們後麵會講到。

剛剛講到了風口行業。現在我們如何尋找風口行業呢?最重要的是滿足社會的需求和潛在需求的行業。社會最開始的需求是生理的需求。這是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最低級的是生理需求,就是人的動物性的需求。第二層次是安全的需求。第三層次和第四層次是社交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前兩年美股爆發了大牛股叫YY,YY就滿足了年輕人的社交需要的需求。我看到咱們這兒來的九零後不多,九零後看電影不是像我們傳統的電影,他們看的是彈幕電影,他把自己的想法寫在屏幕上,滿足了人和人之間的交流。有一項調查,三四線城市的獨生子女家庭,更渴望被關心、更渴望被愛。

現在吃飽了,穿暖了,行有車,住有房,下一步的需求是什麼呢?從人均GDP的變化來看,中國的人均GDP在2003年超過1千美元,2006年超過2千美元,2008年超過3千美元,2010年超過4千美元,現在是6776美元。

這是我們在“10倍股研究之四”上寫過的東西。1千美元的時候,汽車進入家庭。2千美元的時候,是白酒和旅遊消費。3千美元是文化娛樂消費的快速增長。最近幾年,可以看到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非誠勿擾》,都是人的文化消費娛樂需求的爆發。放在以前的年代,人是不會有閑情逸致的,就像魯迅先生說的“窮人是不會種蘭花的”。超過4千美元的時候,教育成為發展的重點,現在我們國家的教育支出跟國外相比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5千美元的時候是醫療衛生事業和科技事業的發展。6千美元的時候是物流領域提升效率。1萬美元的時候是環保。

說到這兒,我想說一下物流領域提升效率。現在A股沒有特別好的物流板塊的上市公司,從財稅改革到國企改革,再到金融改革,這所有的改革都是為了兩個字,就是效率。所以一定要關注效率的提升。

2013年,我國的人均GDP已經超過了6千美元,達到6767美元。雖然跟美國還有一定距離,在經過了習大大的一係列改革之後,激發了新的活力,可以對衝潛在增長力的下降。如果我們把效率提高上去,可以對衝一部分因為勞動人口下降潛在增速的放緩。邁入小康社會之後,中國的需求將如何改變。

按照世界銀行的定義,現在我們國家的人均收入已經邁入了中高收入國家的水平。大家可以觀察自己身邊的變化,也能選出10倍股。今天來金博會,我轉了一圈,我覺得今年有很大的不同,就是做第三方理財的公司,展位又大,人又多,這是以前的金博會看不到的。今年不一樣了,它已經替代了銀行的功能,說明這個行業是掙錢的,在逐漸提速。

觀察身邊變化最富有成效的是彼得·林奇。他喜歡逛街,他寫了幾本書,講的都是從身邊觀察10倍股的變化。比如他講到了有一個美體小鋪的10倍股公司。他就是通過他的女兒和夫人逛街的時候,發現這個產品不錯,就注意到這個公司,進而研究這個公司,發掘了10倍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