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珍惜金錢,遠離期交分紅險(1 / 2)

張翼軫,《新聞晨報》證券記者,發布於2013/08/06

原帖鏈接:http://xueqiu.com/3559889031/24717515

作為一個多年報道保險新聞的財經記者,如果說有什麼可以算作關於保險的忠告,那麼就是:珍惜金錢珍惜健康,遠離期交分紅險。

分紅險保證收益有限

從產品定位而言,分紅險無疑是投資類保險中極為特別的一類,與定期存款、債券這類品種八竿子打不著一塊兒去。但是,無論是銀保渠道還是個險渠道,卻是有大量代理人有意模糊這兩者的區別,將分紅險當作“存款替代品”來進行銷售,而保險公司為了迎合這種推廣伎倆,在產品設計和產品宣傳時時往往也竭力向定期存款靠攏。

比如某款分紅險產品表示,“每五年獲得18%基本保險金額的保險金”。若投保人看得不仔細,以為每五年可獲得18%保費的返還,那麼就上大當了。的確,若真是18%保費的返還,那麼即使按照複利計算,這塊的年化收益率也達到3.37%,算是相當不錯的水平了。再仔細注意保險金額四個字,再看看投保示例,你才明白個中奧妙。原來,若你要購買10萬元保額的這款分紅險,那麼按照3年繳費,每年必須繳納113720元。這也就是說:在3年累計繳納了34.116萬元的保費之後,你每五年才可以獲得18%基本保額也就是1.8萬元的現金返還,即五年收益率不過是1.8÷34.116=5.28%,若是年化之後不過1.03%。

若分紅險告訴你1.03%的年化收益,相信你絕不會輕易心動。但是來一個實際內涵一致,但是“每五年獲得18%基本保險金額的保險金”的表述,相信很多沒看仔細的投保者就會覺得這的確是一個定期存款的絕佳替代品而上當買入,之後懊悔、投訴、不滿自然接踵而來。

投保人須知道,分紅險的保證回報部分,不可能會太高,絕大多數公司均在1%出頭,在特別情況下達到2%已經是相當之高了。分紅險若是保險公司經營得到,在算上年分紅的基礎上,的確可能達到3%~5%的收益率水平,但是僅僅保證回報部分,是斷然不可能有如此高水平的。如你發現一款保險產品保證可以給你4%甚至5%的年回報,那麼請不用懷疑,肯定是你被保險公司的宣傳誤導了。

九年回本的漫長之旅

期交分紅險最不令我滿意的,就是其過於漫長的回本之路,以我手頭某家大公司的主打產品為例,竟然要九年!!

如果我們以某款5年繳分紅險的生存總利益(包括累積獲得的現金返還、退保時獲得的現金價值和中檔累積分紅)占累積保費的比例為例,第一年僅為53.11%,即保費的46.89%作為費用交給保險公司了。雖然這一費用比例伴隨繳費年限的上升會逐步降低,但是第二年37.48%,第三年29.46%依然是不低的水平。

如果我們繼續用“回本”的概念作為考核分紅險投資水平的一個標準,那麼上述這款分紅險要到第九年生存總利益才超過累積保費,這之後才開始慢慢有錢賺,進入盈利期。

其他的期交分紅險也許因為產品結構不同回本年限稍有不同,但是絕大多數的回本期均同樣漫長。然而,在產品宣傳和推介時,銷售人員一般不會透露這個“殘酷的事實”,往往要待投保人買入之後才會發現原來分紅險的收益並不如自己以為的那麼美妙。

更糟糕的是,無論是期交萬能險還是期交投連險,其初始費用都會在產品說明上以清晰的表格公示,投保者隻要稍稍仔細查看,就會對費用問題有一個清晰的了解。然而,分紅險的費用問題幾乎是一個“不能說的秘密”,產品宣傳上幾乎不會提及,銷售人員更不會主動告訴你,往往是要到投保人對分紅險不滿準備退保時才會發現,一旦退保必將損失慘重——這時就不得不陷入兩難,退保將損失一大筆錢,不退保則被迫持有自己不滿意的產品甚至被迫繼續繳費,無論如何都讓人鬱悶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