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觀點是什麼呢?我們的觀點是當貨幣供給大幅度增加之後,房子逐漸地脫離了基本的價值屬性,往這個金融屬性裏麵走了。所以它是一個超漲,一個超漲之後後麵是什麼呢?很多觀點,目前的分歧非常大,有些觀點就是說要崩盤了,比說回過頭去看看日本,或者是看一看其他的,有些說香港一些大幅崩盤的地區。那在中國會不會出現房子大幅崩盤呢?短期應該不會。為什麼不會呢?因為日本也罷,香港也罷,畢竟是相對比較小的,日本是個島國,香港地方也相對比較小。經濟的發展,城市化率還有各方麵經濟發展到達了一定程度。在中國遠遠不是,大家寄予厚望的經濟改革,可能很多人都很關注,這樣的一個經濟改革會不會煥發新的生產力,釋放新的生產力?我覺得完全有可能,隻要是改革。目前看來,確實大家希望的和最終落實的很有可能是改革力度非常大,使得經濟又煥發了新的一輪生機。那麼煥發新的一輪生機之後房價會不會漲呢?我覺得應該是盤衡。因為做股票的都知道,股票漲上去,如果超漲了,後麵可能是盤衡。但是房價比股票好一點的就是下行黏度會比較大,因為從住房的屬性來講黏度比較大,從國內來講,買房子的人杠杆率不是那麼高。尤其是中國的居民不是那麼喜歡借貸,所以在杠杆率不高的情況下,沒有那個強動力會把這個房子殺價殺下來,大不了放在那裏租,租還有一個租金收益。即使租金收益再低,我還可以留給子孫當作我的一個遺產。
從這樣一個文化的現象來講,房子更大的可能性是有長達大概10年的消化期,把這個超漲誰的一部分金融屬性覆蓋。當然還有一個前提,我們對房子的定位,我們現在中央政府對房子的定位已經很明確了,包括推房產稅,加大住房供給,提供多層次的住房體係等等,也很清晰了。政策上的導向是要恢複它的住宅屬性,恢複它的使用屬性,去掉更多的投機投資的需求,實際上就是恢複它的基本價值,去掉它的金融價值。這樣一來,很有可能未來10年它都是盤衡在這個價值上,因為其實極大地超漲了,承載了貨幣供給放大的一些潮流來了,它吸收了更多的貨幣供給放大,為我們穩定物價等等做出貢獻。但是後期會有很長時間的一個消化期。這就是為什麼我剛才提到了租售比已經到了一個驚人的地步,所有的經濟學家都看不懂了。
我們看一下目前股票市場的平均估值,我們從縱向來比,現在滬深300大概估值在10倍左右,這是屬於曆史的估值低水平。我們橫向比,和其他的成熟市場比,一般情況下新興市場的合理估值水平不應該是大幅度高於成熟市場的,但是中國的A股已經不是這麼回事了。實際上主要原因我剛才已經提過,我們做的這個圖,使得這個股權分置改革之後,這個流通股整個規模的擴增已經非常驚人了。但是到目前為止,大小非解禁占總量已經大概在90%左右了,未解禁的大概也就是10%左右。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流通股擴增給這個合理估值的成壓已經到了差不多的程度。在後期隻要是我們未來經濟改革,直到現在眾望所歸的經濟改革馬上就要到了一個要出來的時候,未來的經濟增速重新煥發,不僅是成長股,中期股都要有一輪上行。
時間也差不多了,我就不展開講了。我想說的就是,未來股票市場的結構可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這樣巨大的變化,可能我們單從指數上來講沒有那麼有波瀾壯闊的想象力,重新出現2007年那樣一個驚人的漲幅。但是我們從成長股的這個方向,比如說符合未來方向的消費、醫藥、信息產業等等這幾個方向,未來有很多公司會做新指數,我們是核心股票池。這樣一批好股票所形成的指數,它的漲幅是10倍的空間,我們絕對是能夠看得到的。
所以,我的結束語,就是過去的10年,股票市場傷透了投資者的心,但是未來的10年我們堅信,投資者遠離股票才會傷透了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