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聊一聊阿裏的文化與價值觀(1)(2 / 2)

1.3阿裏巴巴強調的歸屬感。教派文化另一特點為通過各種形式(例如集會、慶祝等)強調歸屬感及與眾不同。在2006年6月的管理幹部交流上,馬雲講話稱“阿裏巴巴被獵頭拉出去,然後自己單獨創業成功的,一個都沒有找到。能幹不是因為你,是你的團隊”。2007年7月,馬雲在跟“五年陳”(阿裏巴巴員工在工作滿5年後會被賜予“五年陳”稱號,並獲得公司定製戒指)交流中表示“阿裏巴巴是一個團隊,有你很好;沒有這個團隊,你很不好……加入對手這種人阿裏巴巴永遠不歡迎”。通過不斷強調團隊合作及歸屬感的,阿裏巴巴用價值觀統一員工思想,統一思想則產生合力。

1.4擁抱變化與放權行事。有人會問:教派一樣的文化會不會產生集體思考停滯、創造力萎縮、扼殺人才等危害?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可以用相關措施來平衡。阿裏巴巴教派文化之所以未產生(或明顯產生)教派文化危險,與兩項非常重要平衡措施有關:擁抱變化與放權行事。

在2007年8月湖畔學院講話中,馬雲稱阿裏巴巴最精髓的東西是“擁抱變化”,“文化有一樣很可怕,一旦形成很難改變,所以我才加了一句話,擁抱變化”。擁抱變化讓阿裏巴巴在擁有教派般文化的同時,也能夠進行激烈的變革,不至於墨守“教義”不變。“放權行事”體現在各個子業務擁有非常大的自由度,包括員工作業也具有自主性,這也是權力控製能達成平衡最為重要一點。馬雲在湖畔講話中稱“權力隻有下放,下方才有權力。讓每一個人分擔一個權力,每個人都守住,這時候才真正有權力”。這也可以理解為馬雲的管理方式,盡管他早已脫離日常業務運作,但卻永遠是阿裏巴巴最核心的掌控者。

2.威權型領袖

馬雲是阿裏巴巴創始人,阿裏巴巴價值觀、文化及使命的塑造者及捍衛者,阿裏巴巴“精神教父”。沒有馬雲就不會有現在的阿裏巴巴,缺少了馬雲,阿裏巴巴也將不可想象。在6月初,Web設計師Manu Cornet曾畫下一組美國科技公司組織結構圖,隨後《第一財經周刊》仿照其畫下中國科技公司組織結構圖,其中阿裏巴巴如下:

2.1演講高手。馬雲是一個優秀的演講者,善用比喻、充滿激情,並具有一種強大的說服力。聽過馬雲演講的人,多數會對其使用的例證與故事印象深刻,比如“騎著老虎活下來”“隻有餓死的獅子,沒有餓死的螞蟻”“太陽升起時買雨傘”。2007年6月,在談到職業經理人和領導的區別時,馬雲打了這樣一個比喻“我們領導者往往是農民起義軍、遊擊隊,職業經理人是國民黨正規軍,衣服很好、槍很好。上山打老虎時,一隻野豬進來,職業經理人往往一槍打死,如果沒打死,職業經理人就丟槍逃跑,我們農民軍會把刀拿出來,用刀把野豬搞死,這個就是區別”。除此之外,馬雲演講還充滿眾多標語式口號(及順口溜),例如“使命感可以走一百零二年”“不怕餿主意,就怕沒注意”“打不過去時候,繞過去再打”。

自2007年阿裏巴巴B2B業務上市後,馬雲開始練太極、習道學、悟陰陽,但唯一沒有放下的就是演講。演講對於馬雲來說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工具,用來不斷重申阿裏巴巴價值觀、使命感,用來不斷強調阿裏巴巴的文化,用來教給阿裏巴巴員工具體的方法論及思考問題方式。馬雲的內部演講通常會整理成文,並供阿裏員工學習討論。紅旗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的《馬雲內部講話》,就是馬雲早年諸多演講的部分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