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頻繁調倉換股的弊端(1 / 1)

刺蝟吃大餅,個人投資者,發表時間:2014/01/30

很多朋友喜歡經常調倉換股,根據各種評價指標和股價漲跌情況來不斷動態調整倉位,以求提高收益,降低風險。我原來也是這樣操作,但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發現了這種操作方法的弊端。

我一直在替一位朋友操作賬戶,操作思路和自己的賬戶區別很大,我自己的賬戶是追求高收益,因此選股很激進,操作也更頻繁,看到哪隻好股票都不願錯過,趕快調倉買入,生怕錯過大機會。而朋友的賬戶則更多考慮安全性,另外他的資金不多,我覺得賺多賺少差別也不太大,因此有意無意地采取了以下的操作策略:

隻選擇我最有把握、最看好的少數幾隻股票,買入後就基本不動,看到做波段的機會也不去操作,即使看到其他好股票也不輕易換股。因為對買的那幾隻股票都非常有信心,所以下跌也不擔心,甚至常常忘了還有這麼一個賬戶,幾周也不會打開賬戶去查看漲跌情況(畢竟不是自己的錢啊,不那麼上心)。

最初我的想法是朋友的賬戶不求賺多少錢(本來他的資金也很少),隻要穩健增長就可以了,但是一年下來再看,朋友賬戶的漲幅居然是我自己賬戶漲幅的好幾倍,這實在是令人驚呆了,我自己辛辛苦苦操作一年,嘔心瀝血,居然收益如此可憐,還遠不如那個放著不動的賬戶。

作為一個愛思考的好青年,我自然會去刨根問底找出這個差異是怎麼產生的。朋友賬戶上的股票我自己也都買了,區別在於我自己的股票組合更多更雜,變換更頻繁,仔細想想,這種操作方法會有以下弊端:

1.最強牛股在倉位中占的比例始終較小,對賬戶收益貢獻不大。

2.匆忙中換入的股票並沒有經過慎重考察,換入時輕率,賣出也輕率,很多股票表現都不佳,就像我開了一家公司,不斷招聘新員工,同時不斷解雇表現不好的老員工,這樣貌似是在不斷進行優選,但實際上整個團隊中始終有很大比例的菜鳥員工,導致公司整體業績不佳。而朋友的賬戶股票數很少,各個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千挑萬選之後留下的精兵強將,能夠以一當十,那些貌似有潛力的偽牛股根本就沒機會來這個賬戶裏濫竽充數。

3.頻繁操作貌似在做高拋低吸的波動操作,實際上成功率低,往往是高拋了還要更高買回來,低吸了還要更低價止損。比如賣出一隻股票時,往往是因為出現了大跌,但真正的牛股一般隻調整20%左右就恢複上漲了,等它突破盤整平台之後再買入,比賣出價要高了很多,如果心理上無法接受這個買入價,就會永遠錯過這個牛股。

4.換倉的原則一般都是:一隻股票長期不漲或調整,就認為不應該在它身上浪費時間了,趕快換到其他牛股上。而牛股其實大部分時間都在橫盤調整,真正上漲的時間很少,於是換倉的結果就往往是:看見一隻牛股大漲了才買進去,買了它又不漲了,等了一段時間看它一直沒動靜,又看見另一隻在大漲,就又換到另一隻,如此不斷重複前麵的悲劇。

5.每次操作除了交易成本之外,還會帶來其他成本,比如看到一隻股票放量大漲5%,於是調倉買入,收盤時它漲幅縮小到3%,於是你今天實際是多虧損了2%,這樣的情況如果一年中出現10次,就吃掉了你20%的利潤。

調倉換股時,每次都隻是對小部分倉位進行操作,因此以上問題的弊病並不明顯,還常常會因為新買入的股票大漲,而覺得換股很英明,而對於那些表現不佳的股票,覺得反正很快會被淘汰掉,不會給賬戶收益帶來多大損失。其實每次調倉造成的小損失積累起來,成年累月就會變成大損失。

不信的話你可以像我一樣,用少量資金建立一個單獨的賬戶,嚐試一下精心選擇少量最強股,嚐試持有不動、不經常換股、不做波段的操作風格,幾個月後看看是否會有很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