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所言無不深中朱元璋的弊病,所言分封弊端當時雖未顯現,後來成祖朱棣起兵燕京,奪去侄兒建文帝的皇位,解縉可謂有先見之明。然而這些都是朱元璋的大忌,前前後後群臣應對奏章中哪怕有暗示隱喻這些弊病的意思,都會被嚴刑處死,甚至滅族,解縉盡言無隱,言辭也犀利無比,朱元璋卻體諒他的忠心,雖然並不采用,也不怪罪,對左右侍臣連聲誇讚解縉“高才”。
解縉受此鼓勵,越發敢言,明初宰相李善長因受胡惟庸謀反一案牽連,被朱元璋借“星變”之名殺死,舉朝無人敢言其冤。解縉卻想為李善長鳴不平,恰好工部侍郎王國縉也有此意,兩人一拍即合,以王國縉的名義,由解縉草疏,上章為李善長鳴冤。
朱元璋看罷奏章後大怒,本想重懲王國縉,後來知道奏章出自解縉之手,隻好置之不理。卻也怕解縉再鬧下去,令他無法收拾,便讓解縉的父親把他領回家,再讀書十年,然後再回朝做官。朱元璋對群臣從不姑息,稍有過錯便嚴刑立至,獨獨對解縉愛護備至,解縉屢觸忌諱,還能保全首級,也算是例外中的例外了。
解縉回家鄉讀書隻有八年,朱元璋病逝,建文帝即位。不過建文帝欣賞重用的是方孝孺,齊泰、黃子澄這些人,並不起用解縉,解縉在建文帝時期隻能默默度日。
明成祖朱棣起兵燕京,經四年血戰,攻取南京,大臣不是逃去,便是自殺殉國,降附朱棣的人很少,解縉卻率先到宮中朝拜朱棣。朱棣早聞解縉的才名,又知他是父親最喜歡的人,況且他又最早歸附自己,可為群臣表率,於是馬上重用,讓他和楊榮、楊士奇、胡廣、黃淮、金幼政,胡儼等人組成內閣,充當自己的顧問,而以解縉為主。這就是明朝內閣製度的由來,解縉便是明朝內閣的第一任首輔,隻不過此時的內閣不過是皇帝的一個智囊團,權力也沒有後來內閣那樣大。
解縉深得朱棣賞識,又犯了在朱元璋手下的老毛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毫無隱諱。應該說朱棣對臣下的寬容比他父親要強得多,朱元璋把手下功臣殺得一幹二淨,朱棣對手下功臣卻是一個不殺,個個富貴天年。解縉在相對寬鬆的環境下,越發放言無忌,無事不敢為,卻為自己種下了殺身的禍根。
一次朱棣在一張紙上寫了幾位朝廷大臣的名字,讓解縉品評其短長,解縉直言無所隱,把這些人的毛病揭示得淋漓盡致。朱棣也認為他說得很對,這些大臣知道後,卻恨解縉入骨,一有機會便在朱棣麵前指摘解縉的過失,大進讒言。眾口鑠金,久而久之,朱棣也不能無動於衷,況且解縉才高氣傲,不拘小節,本就是容易犯小錯誤的人,積累到一起,就成了大毛病了。
解縉又在隨後朱棣要更換太子的“易儲”風波中死保太子,聯絡群臣,大造聲勢,維護太子的地位。朱棣雖迫於群臣的壓力,最終沒有更換太子,但一想到要讓自己厭惡的兒子承繼江山,心裏就堵得慌,罪魁禍首自然非解縉莫屬。朱棣的二兒子朱高煦因沒當上太子,更是恨不得吃解縉的肉,天天尋找機會欲置解縉於死地,先是誣陷解縉向外泄露宮廷中的秘密,朱棣也不管是否屬實,便把解縉貶官為廣西布政司參議。
永樂八年,解縉從廣西回京述職,朱棣正領兵出塞攻打蒙古,解縉沒見到朱棣,便向當時監國留守京師的太子稟報事情,然後就回廣西了。朱高煦知道後,便誣陷解縉趁皇上不在時,私自朝見太子,圖謀不軌。朱棣蓄怒於心很久了,再加上朱高煦的誣陷,身邊大臣的挑撥,勃然大怒,派錦衣衛把解縉捉回京師,投入詔獄,嚴刑拷問,所牽連的人無不下獄。五年後便命錦衣衛指揮紀綱在獄中把解縉處死,解縉時年僅四十七歲。
上麵的故事告訴我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聰明人首先要學會保全自己。一個人,即使你很優秀,但你必須學會適應環境,審時度勢,不可清高自傲,一意孤行,我行我素;而應虛懷若穀,團結周圍的人,用自己的行動,帶動大家的能動性和創造性。這樣,你才能在社會上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