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料到武興王居然病得無法上殿,卻發出詔書廢除舊製——酋帥自製,施行軍政歸統王庭。
武興王複國之初,各大酋帥都在王府佈下眼線。他們來之前接到秘報——王世子和次王子在道士的陪同下秘密東去梁州,南下益州,意圖不明。便猜測武興王可能改弦易轍,徹底倒向南梁,以圖自保。
他們都私下盤算,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與西魏或南梁討價還價,給自己部落謀得一個好價錢,好前途。卻迎來這般猛烈的削藩之議,讓人措手不及。
於是,他們的心更涼了。
楊道傑沒有急於歸坐議政王案,而是急速揣測武興王將他的奏書——軍隊歸王庭,實現軍令政令統一的諫言拿出來讓元老、酋帥們商議的真實意圖。
按照楊道傑推測,武興國安定之後,各郡酋帥也一定會私下通好南梁西魏偃伏下來,一旦戰爭來臨,這些自私短視的酋帥定然倒戈相向。這可是血淋淋的曆史教訓啊!若武興國從根子上根除後患,軍政一體,複興曙光才能可有再現。
在他眼裏,氐族人已是日落西山,若不對外宣示鐵血,喚醒氐人血性,對內統一軍政號令,偌大的氐人族群將會很快消失。但在出使益州、梁州的王世子和次王子沒分曉之前,王庭無論如何也不能有任何動作。
反複權衡,楊道傑決定解散今日議會,看看武興國貴胄如何與南梁、西魏動作?若能誘發酋帥們自己反叛更好,誘發不成,再圖分而治之,收軍隊和治權於王庭。
楊紹先幾乎變成了一根枯老木樁。
得知議政王取消今日議會的那一刹,那本已消散的寒疾又猛然襲擊了他的五髒六腑,噴出一口老血便昏了過去。
醒來後斥退妃子侍姬,獨自漫步到後園,一個人在茅亭下呆呆的望著蒼穹星群的閃爍,望著彎月暗淡,望著紅紅的太陽升起。
整整一天一夜,不言不語不動,不吃不喝不睡。
左侍監悄悄走來稟報說,下辨郡酋帥呂淵被鎮北將軍押解到軍營,擇日明正典刑,白石縣城已由鎮北將軍兵馬鎮守……楊紹先仍如枯老木樁,任由蕭瑟晨風撕扯著白花花的胡須,無語無聲。
紅日當頂,符妃帶著一大群五顏六色的侍姬丫鬟,無聲無息地跪在茅亭外。其後,一群青衣宦官擺開陣勢,烹牛烤羊,忙個不停。
楊紹先勉為其難地喝了一碗濃稠的肉糜,便直逕進了浴房,開始了齋戒沐浴。這是一種氐人上古之禮,在特別重大的事情之前盡戒嗜欲潔淨身體,此謂:“齊戒以告鬼神,潔身以示莊敬”也。
楊紹先那肥胖的身軀泡在碩大的木盆中,淹沒在蒸騰的水霧中,仍由宦官搓洗按摩。他經過一番自我反省,欲念全消,心神甚是平靜。竟在浴桶裏恍恍惚惚的睡去了……
【ps:春來瞌睡多,未能達到三千字卻昏昏沉沉,徒呼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