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由精神因素而誘發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者,則更屬屢見不鮮了。需要指出:不要以為悲、怒、驚、恐、憂、思這些情誌對人有害,而“喜”則對人有利。一個人高高興興難道不好嗎?其實,高高興興指的是一個人正常的情誌,當然無害。但作為中醫學理論上致病因素之一的“喜”,指的是突如其來的,強烈的精神刺激,這就有害於健康了。冠心病人發生死亡的病例中,就有不少是受到突然的“喜”的強烈刺激而發病甚至猝然死亡的。例如,有一位80高齡的老太太,忽然接到幾十年前失散的兒子從台灣寄來的信和照片,老太太喜極而泣,突然發生急性心肌梗塞而去世。又如,在看世界杯足球賽電視時,一老年心肌梗塞病人(足球迷)一會兒大叫大嚷,一會兒哈哈大笑,一會兒捶胸頓足,電視沒有看完就猝然死去。這都說明:“喜”有時也是一種緊張因素,而緊張因素卻正是冠心病人的大忌。
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冠心病患病率有差別嗎
一般認為,腦力勞動者較體力勞動者冠心病患病率高,但調查的結果並不完全一致。因為這種發病率的差異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腦力勞動者靜坐時間長、缺乏體力活動,患病率約為體力勞動者的2倍。一個5000多人的調查研究表明,體力活動少的人冠心病患病率升高2.5~4倍。根據3000例的屍檢報告也證實,生前輕體力勞動者的患病率較高。這是因為長期劇烈的腦力活動、精神緊張,可造成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血中兒茶酚胺、皮質激素水平提高,血壓上升,還可造成脂代謝紊亂,血膽固醇水平周期性升高,進一步影響凝血機製,使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內皮損傷。精神緊張還使人易於疲勞而懶於參加體育鍛煉。相反,堅持參加體育鍛煉的腦力勞動者,冠心病患病率明顯減少。體育活動有許多好處,它可幫助人們從精神緊張的疲勞中恢複過來,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的平衡;消耗多餘熱量而避免發胖,降低血脂;減少血小板凝聚,減少微血栓形成,穩定內分泌係統,調節血中兒茶酚胺濃度,降低血壓,從而抑製動脈粥樣硬化,減少發生心律失常的機會。所以,應當大力提倡腦力勞動者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為什麼高血壓是引起冠心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之一
如果您到過老年心髒科病房,您就會發現大多數病人被診斷為“高血壓、冠心病”,兩者是聯在一起的。嚴格的流行病學資料也證實:高血壓組合並冠心病者較血壓正常組高2~4倍,我國冠心病患者70%以上合並高血壓。日本老年人屍檢資料也表明:血壓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清膽固醇相關。上海7279例調查說明:血壓大於21.3/14.7kPa(160/110mmHg)者,冠心病患病率比血壓正常者高5倍。
高血壓易於誘發冠心病有兩方麵的原因:
(1)高血壓病時,高級神經中樞活動障礙,神經內分泌紊亂。心血管係統對腎上腺素、兒茶酚胺等敏感性增加,這一點既是高血壓的發病因素,也是促使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
(2)高血壓病時,血流動力學發生以下有害改變:①血流對動脈壁的側壓加大,血中脂質易侵入動脈壁;②血管張力增加,引起動脈內膜過度牽拉及彈力纖維斷裂,造成內膜損傷、血栓形成;③動脈壁內毛細血管破裂,造成內膜下出血、血栓形成,引起內膜纖維組織增生,最終導致動脈粥樣硬化。
胖人為什麼易得冠心病
大家看到發福的朋友總會好心地叮囑:“該減肥了,當心冠心病喲!”的確,肥胖者冠心病的發病率較高,尤其是短期內發胖或極度肥胖者發病率更高。Framingham以超重35%為標準比較發現,超重35%以上者,冠心病患病率顯著升高;Mamitoba26年的觀察結果也表明,隨體重指數(=體重/身高)的增高,心肌梗塞、猝死、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者也增多。胖人易得冠心病主要因為:
(1)過度的體重增加,使心髒負荷和血壓均上升。
(2)高熱量的飲食攝入習慣,使血脂、血壓水平增高,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形成並加重。
(3)肥胖後體力活動減少,妨礙了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者側支循環的形成。
但也有人認為如果不考慮年齡因素或者不合並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患,則肥胖不能成為真正的危險因素。
減肥可以減輕伴發的高血壓、高脂血症等危險因素,也可以減少心髒工作量,增加冠心病患者活動耐量。實踐證明,控製體重可以改善除吸煙以外大部分危險因素的水平。有人觀察100名肥胖者減肥後與對照組比較,高脂血症、糖耐量異常全都得到改善。減肥還可使HDL升高,從而預防冠心病發生。所以有人風趣地說:“多去兩斤肉,多長兩年壽。”
冠心病有遺傳嗎
追蹤冠心病人的家族史,可見遺傳因素有一定關係。有人觀察到雙親中有一人患冠心病或腦血管病、高血壓病,其子女的發病率可高出雙親均正常者2倍;如雙親都患冠心病或急性腦血管病、高血壓病,其子女的發病率可5倍於正常者。還有人報道,有冠心病家族史者其發病率較正常人高2.4倍。國外已經先後成功地培養出純種的先天性高血脂鼠和低血脂鼠,易患粥樣硬化鴿和耐粥樣硬化鴿,充分支持遺傳因素在冠心病發病學上的作用。在多年臨床工作中觀察到:不同的體質是與遺傳因素有關的。而構成不同體質的原因,除了先天性因素外,與生活習慣的直接影響也有關係。
但是,在冠心病的發病上,不應當持“唯遺傳論”,因為冠心病的形成,是由多方麵因素決定的,遺傳隻可能成為冠心病的因素之一,而不是全部因素。因此完全可以通過增加體力運動特別是加強體育鍛煉和改變、調整膳食結構,去除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戒煙等)等有效措施來預防冠心病。國內外醫學界一致主張冠心病要從小抓起,而現在的小朋友中超重者甚多,被稱作“胖墩兒”“小胖子”的為數也不少,及時調整膳食結構,增加孩子的活動量,改變孩子的身心條件,諸如這些問題,是應該引起全社會關注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