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盡職的報答1(2 / 3)

他不是出現在舞台上而是更多地出現在監獄裏了。到了1961年,他每天必須吃一百多片藥。

一天早晨,當他從佐治亞州的一所監獄刑滿出獄時,一位行政司法長官對他說:“約翰尼·卡許,我今天要把你的錢和麻醉藥都還給你,因為你比別人更明白你能充分自由地選擇自己想幹的事。看,這就是你的錢和藥片,你現在就把這些藥片扔掉吧,否則,你就去麻醉自己,毀滅自己,你選擇吧!”

卡許選擇了生活,他又一次對自己的能力作了肯定,深信自己能再次成功。他回到納什維利,並找到他的私人醫生。醫生不太相信他,認為他很難改掉吃麻醉藥的壞毛病,醫生告訴他:“戒毒比找上帝還難。”

卡許開始了他的第二次奮鬥。他把自己鎖在臥室裏閉門不出,一心一意就是要根絕毒癮,為此他忍受了巨大的痛苦,經常做噩夢。後來在回憶這段往事時,他說,他總是昏昏沉沉,好像身體裏有許多玻璃球在膨脹,突然一聲爆響,隻覺得全身布滿了玻璃碎片。當時擺在他麵前的,一邊是麻醉藥的引誘,另一邊是他奮鬥目標的召喚,結果他的信念占了上風。

幾個星期以後,他又恢複到原來的樣子,睡覺不再做噩夢,他努力實現自己的計劃。幾個月後,他重返舞台,再次引吭高歌。他不停息地奮鬥,終於又一次成為超級歌星。

如果你不拋棄生活,那麼生活也不會拋棄你。而事實上,很多人都把責任推給命運、運氣以及其他一些客觀條件,卻從來不願意正視自己的過失。所以有句俗語是這樣說的:“魔鬼害怕品德高尚的人。”因為魔鬼就是人們心中的陰暗麵,品德高尚的人心中沒有陰暗麵,又怎麼會有魔鬼存在呢?

派蒂,向前跑

派蒂·威爾森在年幼時就被診斷出患有癲癇。她的父親吉姆·威爾森習慣每天晨跑。有一天戴著牙套的派蒂興致勃勃地對父親說:“爸,我想每天跟你一起慢跑,但我擔心途中會病情發作。”

她父親回答說:“萬一你發作,我也知道如何處理,我們明天就開始跑吧。”

於是十幾歲的派蒂就這樣與跑步結下了不解之緣。和父親一起晨跑是她一天之中最快樂的時光。跑步期間,派蒂的病一次也沒發作。幾個禮拜之後,她向父親表示了自己的心願:“爸,我想打破女子長跑的世界紀錄。”

她父親替她查吉尼斯世界記錄,發現女子長跑的最高紀錄是八十英裏。當時讀高一的派蒂為自己訂立了一個長遠的目標:“今年我要從橘縣跑到舊金山(四百英裏);高二時,要到達俄勒岡州的波特蘭(一千五百多英裏);高三時的目標在聖路易市(約兩千英裏);高四則要向白宮前進(約三千英裏)。”

雖然派蒂的身體狀況與他人不同,但她仍然滿懷熱情與理想。對她而言,癲癇隻是偶爾給她帶來不便的小毛病。她不因此消極畏縮,相反地,她更珍惜自己已經擁有的。

高一時,派蒂穿著上麵寫著“我愛癲癇”的襯衫,一路跑到了舊金山。她父親陪她跑完了全程,做護士的母親則開著旅行拖車尾隨其後,照料父女兩人。

高二時,她身後的支持者換成了班上的同學。他們拿著巨幅的海報為她加油打氣,海報上寫著:“派蒂,向前跑!”(這句話後來也成為她自傳的書名)。但在這段前往波特蘭的路上,她扭傷了腳踝。醫生勸告她立刻中止跑步:“你的腳踝必須上石膏,否則會造成永久的傷害。”

她回答:“醫生,你不了解,跑步不是我一時的興趣,而是我一輩子的至愛。我跑步不單是為了自己,同時也是要向所有人證明,身有殘缺的人照樣能跑馬拉鬆。有什麼方法能讓我跑完這段路?”醫生表示可以用粘劑先將受損處接合,而不用上石膏,但他警告說,這樣會起水泡,到時會疼痛難忍。派蒂二話沒說便點頭答應了。

派蒂終於來到波特蘭,俄勒岡州州長還陪她跑完最後一英裏。一麵寫著紅字的橫幅早在終點等著她:“超級長跑女將,派蒂·威爾森在十七歲生日這天創造了輝煌的紀錄。”

高中的最後一年,派蒂花了四個月的時間,由西岸長征到東岸,最後抵達華盛頓,並接受總統的召見。她告訴總統:“我想讓其他人知道,癲癇患者與一般人無異,也能過正常的生活。”世上沒有完美的人,每一個人都有二定的缺點。

但是成功的人無外乎用兩種方法來避免缺點帶來的障礙。其一,戰勝缺點,像一個勇士一樣把缺點踩在腳下;其二,揚長避短,這種方法非常聰明。兩種方法無所謂誰優誰劣,總之一點,它們都能給人們帶來成功。

人定勝天

有一所位於偏遠地區的小學校由於設備不足,每到冬季便要利用老式的燒煤鍋爐來取暖。有個小男孩每天提早來到學校,將鍋爐打開,好讓老師和同學們一進教室就能享受到暖氣。但有一天老師和同學們到達學校時,發現有火苗從教室裏冒出來。他們急忙將這個小男孩救出去,但他的下半身已被嚴重灼傷,整個人完全失去了意識,隻剩下一口氣了。

送到醫院急救後,小男孩稍微恢複了知覺。他躺在病床上迷迷糊糊地聽到醫生對媽媽說:“這孩子的下半身被火燒得太厲害了,能活下去的希望實在很渺茫。”-

但這勇敢的小男孩不願這樣就被死神帶走,他下定決心要活下去。果然,出乎醫生的意料,他熬過了最關鍵的一刻。但等到危險期過後,他又聽到醫生在跟媽媽竊竊私語:“其實保住性命對這孩子而言不一定是好事。他的下半身遭到嚴重傷害,就算活下去,下半輩子也注定是個殘廢。”

這時小男孩心中又暗暗發誓,他不要做個殘廢,他一定要起身走路,但不幸的是他的下半身毫無行動能力。兩隻細弱的腿垂在那裏,沒有任何知覺。

出院之後,他媽媽每天為他按摩雙腳,不曾間斷,但仍是沒有任何好轉的跡象。即使如此,他要走路的決心也未曾動搖。平時他都以輪椅代步,有一天天氣十分晴朗,媽媽推著他到院子裏呼吸新鮮空氣。他望著燦爛陽光照耀的草地,心中突然有了一個想法。他奮力將身體移開輪椅,然後拖著無力的雙腳在草地上匍匐前進。

一步一步,他終於爬到籬笆牆邊,接著他費盡全身力氣,努力地扶著籬笆站了起來。抱著堅定的決心,他每天都扶著籬笆練習走路,一直走到籬笆牆邊出現了一條小路。他心中隻有一個目標:努力鍛煉雙腳。憑著鋼鐵般的意誌,以及每日持續的按摩,他終於能用自己的雙腳站起來,然後走路,甚至能跑步。他後來不但走路上學,還能和同學們一起享受跑步的樂趣,到了大學時,他還被選人田徑隊。

一個被火燒傷下半身的孩子,原本一輩子都無法走路跑步,但憑著他堅強的意誌,葛林·康寧漢博士,跑出了全世界最好的成績。

堅強的意誌,可以創造奇跡。對於一個遭遇不幸的人,首先要戰勝的就是心理的陰影,這個過程是艱難的。而這種艱難往往是人為製造的,一方麵來自自身的自卑和沮喪,另一方麵則來自濫施同情或者心術不正的人們。但是不幸的人一旦戰勝這一切,就會成為一個比平常人更加堅強的強者。

從小矮子到大力士

6月的某一天,百老彙號流線型火車停在長島鐵路的停車場裏,車身閃亮。這時,照相機的閃光燈突然亮了,人人擁上前去。一名身穿短褲的漢子走向鐵軌,把鏈子扣在觀覽車廂上使勁拉,七十二噸重的車廂蠕蠕而動。

這漢子名叫安古羅·西昔連諾,四十七歲。

西昔連諾在紐約市布魯克林的貧民窟中長大.父母是從意大利來的移民。他十六歲時,是個“體重九十七磅的小矮子,麵色蒼白,膽小如鼠,常常受人欺負”。

有一天,西昔連諾和別的孩子們去逛布魯克林博物館,阿波羅和赫拉克利斯的塑像把他看呆了,坐在那兒動也不動。領隊告訴他這些神像都是以年輕的希臘運動健兒為模特兒雕塑的。當天晚上,西昔連諾便從報上剪下一套體操圖解,開始鍛煉身體,要使他自己和希臘運動健兒一樣健美。

他持之以恒,從不中斷,別人笑他不自量力,他也不停止。他一度神氣活現地向一名倚大欺小的頑童挑戰:“你想較量一下嗎?”那頑童隻伸出一隻手,就把他推倒了。可是西昔連諾並不氣餒,還是苦練下去。他發明了一套健身術,使他身上的一塊肌肉和另一塊肌肉對抗。果然不錯,他渾身的肌肉開始發達,到處鼓起來。他成為“全球肌肉最健美的人”,“有赫拉克利斯與阿波羅融合而成的真正古典的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