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你一定認識這樣的人。
正確思想者會采用一種標準來指導自己。他時時遵從這種標準,不管這種標準是否會為他帶來既得利益,或者把他推向不利的境地(一定會如此的)。
正確思考者隻和事實打交道,而不顧及它們是否會影響他自己的利益,因為他知道最終這個對策會把他帶到成功的巔峰,完全滿足他所夢想的一切。他常常理解克羅伊斯①所說的下麵這句話中蘊含的哲理:
“凡事都是在一個輪子上旋轉,因此沒有任何人能夠永遠保持幸福。”
正確思考者隻有一種標準。他一絲不苟地根據這種標準為人處世,對他有利時如此,對他不利時更是如此。因為他明白,平均下來
①克羅伊斯(?—546B.C.),呂底亞末代國王,斂財成巨富,即位後完成父王征服愛奧尼亞大陸的大業,後試圖阻止波斯勢力的擴張,失敗被捕,在波斯宮廷供職。他將來的收益會超過目前的損失。
要想成為一個正確思考者,就必須具備一種剛強而不可動搖的性格。你應該作這方麵的心理準備。
正確思考會附帶一些暫時的懲罰,我不否認這一事實。但是,雖然千真萬確,同樣正確的是,獲得的巨大補償歸結起來甚至會使你樂意接受懲罰。
在收集事實的過程中,常常有必要借助他人的知識和經驗,必須仔細核查證據以及提供證據之人。當證據的性質影響到提供證據的證人的利益時,我們有理由更仔細地審查這些證據,因為有利害關係的證人,通常會禁不住誘惑而歪曲事實以保護自己的利益。
如果某人誹謗另一個人,他的話即使有什麼分量,也要謹慎接受,因為人類的本性就是這樣。人們從他們所不喜歡的人身上,隻會挑出毛病。
某些很有能力的人也尚未超越這種詆毀他們的敵人、對手與同行的粗俗且具自我毀滅性的習慣。我提醒你注意這種普遍的趨勢,因為這種趨勢對正確思考來說是致命傷。
在你成為一個正確思考者之前,你必須明白這一事實:當一個人開始在某個行業中充當領頭人物時,誹謗者就開始散播“謠言”,對他展開人身攻擊。
不管一個人品行多麼良好,或是他對這個世界有多麼卓越的貢獻,他都無法逃過這些誤人歧途之人的攻擊,因為這些人喜歡破壞而不喜歡建設。林肯的政敵散布謠言說他和一個黑人女人同居,華盛頓的政敵也散布類似的謠言。由於林肯和華盛頓都是南方人,製造這些謠言的人也就認為這是他們所能想像出來的最合適、最有破壞力的謠言。
我們用不著回到美國第一任總統身上去尋找人類擅長的這種誹謗才能的證據,因為他們也造謠說哈丁總統具有黑人的血統。
當威爾遜總統從巴黎帶回他認為是消除戰爭和解決國際糾紛的最有效計劃時,除正確思考者之外,所有其他人都受到“他們說”的影響,誤認為他是暴君尼祿與叛徒猶大的化身。那些膚淺的和“被收買”的政客以及那些自己沒有頭腦的無知者皆同聲咐和,目的就是希望毀掉世界曆史上唯一一位提出消除戰爭計劃的人。
造謠者殺害了哈丁和威爾遜總統——用惡毒的謊言殺死了他們。他們以同樣的辦法對付林肯,隻不過方式更為壯觀而已——他們鼓動一名狂熱分子以一顆子彈提早結束了林肯的生命。
正確思考者必須防範謠言,而且不隻在政界如此。一個人隻要開始在工商業界揚名,這幫造謠者就會活躍起來。如果某人所做的捕鼠器比他的鄰居所做的要好得多,那麼全世界的人都會湧到他家門口向他道賀,這是毫無疑問的,但同時前來的,卻有一些人不是來道賀的,而是來譴責和破壞他的名聲。已故的“全國收銀機公司”總裁派特森就是顯著的例子。他生產的收銀機勝過任何其他人,因此也就受到了無情的打擊。然而在正確思考者看來,並沒有一絲一毫的證據可以支持派特森先生的競爭者所散播的有關他的惡毒謠言。
至於威爾遜和哈丁,我們隻要看看林肯和華盛頓已經名垂青史,就可以知道後人將如何來看他們。唯有真相是永存的,其餘的一切都會隨時間的流逝而煙消雲散。
我談到上麵這些人物,並不是要頌揚他們。你注意這一事實,對於“他們說”的證據一定要做最細致的審查,尤其是如果它們具有消極破壞的性質時更應如此。如果把道聽途說的建設性的證據當作事實來接受,這並沒有什麼害處,但如果是破壞性的證據,那就應該盡量對其進行最嚴格的核查。
作為一個思想精確的人,利用事實既是你的特權,也是你的責任,即使你必須費一番心力才能取得這些事實。如果你允許自己被各種消息所左右,你將永遠不會成為一個正確思考之人,你也無法確定是否能實現你“明確的主要目標”。
許多人失敗的原因在於因偏見與仇恨,而低估了敵人或對手的優點。正確思考的人眼中看到的是事實——而不是偏見、仇恨和嫉妒的錯覺。
一個正確思考的人和優秀的運動員有些相似——他必須能公正(至少對自己如此)地看到別人的長處和短處,因為所有的人都是兩者兼而有之。
“我不相信我可以欺騙他人,因為我知道我不能欺騙自己。”這是正確思考者的座右銘。
我們假設上麵這些“暗示”已足以使你明白尋求事實的重要性,直到你已確信獲得它們為止。現在我們將討論組織、分類和利用這些事實的問題。
請你再度在你熟識的朋友圈子當中找出一個雖然比他的同事們顯得更輕鬆,卻能獲得更大成就的人。對這個人加以研究,你就會發現他是一位戰略家,他已學會如何安排事實而使自己能夠獲得“增加收益”法則的幫助。
一個人如果知道他是憑借事實工作,工作時他就會充滿自信,他就不會因為要弄清方向而猶疑、拖延和等待。他事先就知道努力的結果如何。因此,他的工作效率比其他人高,成就也勝過其他人。其他人則必須摸索著前進,因為他們無法確定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是否合乎事實。
如果你了解將尋求事實作為思想基礎的好處,你就朝培養正確思考的習慣邁進了一大步。如果你還能區分重要與不重要的事實,你的進步將更大。後者可以比喻為使用大鐵錘的人,前者則是拿著榔頭的人,因此後麵一錘抵得上前麵一千次的努力。
有少數人已經知道如何處理與他們終生事業有關的重要或相關的事實,現在讓我們來簡短分析一下這些人。
本書是為了現代人的實際需要而撰寫的。如果不是因為這個事實,我們也許會回頭去研究古代的偉人——柏拉圖、亞裏斯多德、蘇格拉底、所羅門、摩西等——去注意他們處理事務的習慣。不過,我們可以在距離我們較近的時代中找到例子,這樣對我們或許更為有利。
由於在目前這一時代中,金錢被認為是“成功”人士中最具體的證明,因此且讓我們來研究一個積聚財富最多的人——約翰·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先生有一項特別突出的長處,那就是他隻習慣於了解與他終生事業相關的事實。洛克菲勒先生年輕的時候非常貧窮,那時他就把積聚大筆財富作為“明確的首要人生目標”。研究洛克菲勒賺錢的方法,並不是我的目的,也沒有什麼幫助。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明白他最明顯的優點是堅持以事實作為其商業哲學的基礎。有些人說洛克菲勒先生有時對待他的競爭者並不公平。這種說法可能是真的,也可能不是。作為正確思考者,我們不願對這一點爭執不下。但是,從來沒有任何人(甚至連他的競爭者)指責洛克菲勒先生對其對手的實力“輕易判斷”或“估計過低”。他不僅能一眼看出與他的事業相關的事實,而且還主動尋求事實,直到他確信獲得為止。
愛迪生是另外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就是通過對相關事實的組合、分類和使用而獲得偉大的成就。愛迪生先生以自然法則作為他的主要助手,因此他必須先確定事實,然後才能利用這些法則。每一次你打開電燈的時候,你要記住,是愛迪生先生將相關事實組合在一起的能力使之成為可能。
每一次你聽留聲機時,要記住,正是愛迪生先生堅持處理相關事實而發明了留聲機。每一次你看電影時,要記住,它誕生於愛迪生先生與重要的相關事實打交道的習慣。
在科學領域中,相關事實是進行工作的工具。對愛迪生先生來說,純粹的信息或謠傳的證據是沒有價值的。然而,他很可能浪費一生的時間在這上麵,就如同另外的幾百萬人目前這樣。
謠言的證據永遠不能發明出電燈、留聲機或電影,如果有所發明的話,那隻是“意外”而已。在本講中,我們要努力使讀者避免發生這種“意外”。
問題是什麼是重要和相關的事實。
答案完全決定於你人生的明確目標是什麼,因為一個重要及相關的事實就是在達到這個目標的過程之中,你可以使用而不會妨礙他人權益的任何事實。
所有其他事實,就你而言都是膚淺而不重要的。
你也可以在處理不重要和不相關的事實時和你在處理與它們相反的事實時同樣努力,但你一定沒有多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