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有夢想才會有成功
一個人若想成功,首先要明確自己最愛的是什麼,最渴望的是什麼,夢想做什麼。夢想會使人們爆發出全部的力量!盡力而為,超越自我,這就是追求成功所帶來的力量!
點亮“夢想”的燈
一個人若想成功,首先人明確自己最愛的是什麼,最渴望的是什麼,夢想做什麼,在你確立了人生的目標以後,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你可能花上幾年,甚至畢生的時間去追求。這就是人生的樂趣所在。
如果你願意接受這樣的一個測試,腦海中不妨想象這樣的一個畫麵,一頭驢子拉著一輛車,前麵有幾根胡蘿卜在它的眼前晃來晃去,那頭驢子就會拉著車子去追那幾根胡蘿卜。
然而我們人類畢竟不是驢子,但是我們不能否認,一個懸在眼前的希望對於我們的重要意義。驢子眼中的蘿卜,也許就是我們人類的夢想。熱忱和人類的關係,就好像是蒸汽機和火車頭的關係,夢想是行動的主要推動力。人類最偉大的領袖就是那些用知識和夢想鼓舞他的追隨者發揮最大的熱忱的人。夢想也是推銷才能中最重要的因素。
多年來,拿破侖·希爾的寫作大都在晚上進行。有一天晚上,當拿破侖·希爾正專注地敲打打字機時,偶爾從書房窗戶望出去——他的住處正好在紐約市大都會高塔廣場的對麵——他看到了似乎是最怪異的月亮倒影,反射在大都會高塔上。那是一種銀灰色的影子,是他從來沒見過的。再仔細觀察一遍,拿破侖·希爾發現,那是清晨太陽的倒影,而不是月亮的影子。
原來天已經亮了。他工作了一整夜,但太專心於自己的工作,使得一夜仿佛隻是一個小時,一眨眼就過去了。他又繼續工作了一天一夜,除了其間停下來吃點清淡食物以外,未曾停下來休息。
如果不是對手中的工作充滿了對於夢想的熱忱,拿破侖·希爾將不可能連續工作一天兩夜,而絲毫不覺得疲倦。對於夢想的追求,並不是一個空洞的名詞,它是一種重要的力量,你可以予以利用,使自己獲得好處。沒有這種夢想的支撐,你就像一節沒電的電池。
夢想是一股偉大的力量,你可以利用它來補充你身體的精力,並煉就一種堅強的個性。為自己塑造夢想的過程十分簡單。首先,從事你最喜歡的工作,或提供你最喜歡的服務。
瓦特在少年時代是一個滿腦子奇思妙想的乖孩子,他整天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裏。一天,他正雙手托腮幻想著一件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事,他的母親嗬斥他,讓他到廚房裏看一看水開了沒有?瓦特在廚房裏看到了一個足以改變他一生的現象:沸騰的水把壺蓋頂起來,一起一落,這個平常的小事在瓦特的心裏卻產生了巨大的聯想,他發現了水沸騰之後巨大的力量。後來,瓦特根據這一發現,發明了蒸汽機,蒸汽機的發明,為人類曆史帶來了一次巨大的革命,推進人類文明向前進步的進程。
在20年前的深圳,一個一無所有的青年踏上了這塊熱土,他在一個建築工地上當苦力工,每天帶著一身的泥水回到住地,別的工友晚上喜歡湊在一起打撲克,下棋,而他一有時間就讀世界富豪的傳記,並作了大量的摘錄,他給自己製定了一個在當時看起來非常可笑的夢想:我要成為大富翁!
每天早晨和晚上,他向自己說著同一句話:“我要成為大富翁,無論我現在正在從事什麼職業。” 若幹年後,這位當時默默無聞的青年,躋身於成功人士之列,他真的成為一名資產千萬的富翁。
不實現目標誓不罷休,是你最主要的動力,這種動力必須由“夢想、目標、執著”三者結合而來。若想達到這個目標,一定要熱忱,有決心、有骨氣、肯苦幹、肯付出、肯拚命。有了既定的目標,我們就會朝著這個既定的目標前進,在前進的過程中,就會發現,動力和成功其實是兩個很相似的概念,如果你有動力,你就會成功。當我們了解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明確自己要走哪條路,並如何去實現時,下一步就是要確定我們要的是什麼。當人們談到他們的理想時,有幾種典型的說法,如:“我要賺很多錢”,或是“我要找一份較好的工作”,或是“我要自己做生意當老板”。這些夢想太籠統了。多少錢才是很多錢?什麼工作算是好的工作?你要做哪一種生意?
那些可以明確說出他們夢想的人,比那些對自己要什麼都隻有一個模糊概念的人,會有更多的機會去實現他們的夢想。
所以,如果你想賺更多的錢,你該精確地說出你想賺多少錢,預定什麼時候達到這個目標。如果你的目標是找一份好工作,就把你想要幹的工作詳細地寫下來。如果你的夢想是做生意的話,描述一下你要做哪種生意以及你什麼時候開始進行。大多數人都隻是希望者。做個實現夢想的人吧——做個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人吧!
不妨來做做“白日夢”
史蒂芬·柯維說:“想像力是靈魂的工廠,每個人的成就都是在這裏鑄造的。”從12歲的構想,到33歲的實現,福特花了21年在這“靈魂的工廠”鑄造他的摩托車。以後的日子,福特的想像力便成為一個“金元的工廠”,替他與數以萬計的人鑄造了天文數字的財富。
在平時,人們聽到的最多一句話是:“我太想成功了,可是我又沒有辦法。”好了,這個“想”字就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內容,為什麼有些人能心想事成,而有些人隻能想人非非呢?毫無疑問,任何人生的一點進步都應當是思想或者說是想像力的推動,因為你不想什麼就不會得到什麼。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
窮人想擺脫困境,生活得更好,進而想發財、像小康人士那樣生活,直到像富人那樣生活。小康人士也盼望發財致富,渴望有一擲千金的氣概,而富人則想成為全球頂尖巨富,或者能攀上政壇的高峰。當然,你也可能沒有致富之思,但你仍然無時無刻不在思索著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才能獲得人生的成功呢?
想像力通常被稱為靈魂的創造力,它是每個人自己的財富,是每個人最可貴的才智。拿破侖曾經說過:“想像力統治全世界。”一個人的想像力往往決定了他成功的概率。一個人想像力越豐富,他成功的次數就會越多,反之,就會越少。
亨利·福特和安德魯、卡耐基既是生意上的朋友,也是生活中的朋友。當福特汽車大批量生產的時期到來時,卡耐基的鋼鐵像樹木一樣,源源不斷地運到福特汽車製造廠。福特的名氣和當時的卡耐基、摩根、洛克菲勒一樣傳遍世界的每一角落。
福特於1863年7月生於美國密歇根州。他的父親是個農夫,覺得孩子上學根本就是一種浪費。老福特認為他的兒子應該留在農場幫手,而不是去念書。
自幼在農場工作,使福特很早便對機器產生興趣,於是他那用機器去代替人力和牲口的想像與意念便早露端倪。
福特12歲的時候,已經開始構想要製造一部“能夠在公路上行走的機器”。這個意念,深深地紮在他的腦海裏,日日夜夜索繞著他。
旁邊的人,都“勸導”福特,放棄他那“奇怪的念頭”,認為他的構想是不切實際的。老福特希望兒子做農場助手,但少年福特卻希望成為一位機械師。他用一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人家需要三年的機械師訓練,從此,老福特的農場便少了一位助手,但美利堅共和國卻多了一位偉大的工業家。
福特認為這世界上沒有“不可能”這回事。他花了兩年多的時間用蒸訖去推動他構想的機器,用了兩年多,但行不通。後來,他在雜誌上看到可以用汽油氧化之後形成燃料以代替照明煤氣,觸發了他的“創造性想像力”,此後,他全心全意投入汽油機的研究工作。
福特每一天都在夢想成功地製造一部“汽車”。他的創意被大發明家愛迪生所賞識,愛迪生邀請他當底特律愛迪生公司的工程師,讓他有機會實現他的夢想。
終於,在1892年,福特29歲時,他成功地製造了第一部汽車引擎。而在 1896年,也就是福特 33歲的時候,世界第一部摩托車便問世了。
由 1908年開始,福特致力於推廣摩托車,用最低廉的價格,去吸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今日的關國,每個家庭都有一部以上的汽車,而底特律則一疏而就成為美國的大工業城,成為福特的財富之都。
亨利·福特在取得成功之後,便成了人們羨慕備至的人物。人們覺得福特是由於運氣,或者有成功的朋友,或者天才,或者他們所認為的形形色色的福特“秘訣”——這些東西使福特獲得了成功,但他們並不真正知道福特成功的原因。柯維博士後來說過:“也許在每10萬人中有一個懂得福特成功的真正原因,而這少數人通常又恥於談到這點,因為這個成功秘訣太簡單了。這個秘訣就是想像力。事實上,在一定程度上,隻要能想到就一定能辦到。”
強烈的願望是成功的基石
贏得一切的起點在於你的心中有沒有一個強烈的願望,一個強烈的願望會給你帶來無比的力量!而往往在這股幹勁之下,人們會感到精力充沛、豪情萬丈!
本侯根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高爾夫選手之一。他並沒有其他選手那麼好的體能,技能上也有一點缺陷,但他在堅毅、決心,特別是追求成功的強烈願望方麵高人一籌。
本侯根在玩高爾夫球的巔峰時期,不幸遭遇了一場致命的意外。在一個有霧的早晨,他跟太太維拉麗開車在公路上,當他在一個拐彎處調頭時,突然看到一輛巴士的車燈。本候根想這一下可慘了,他本能地把身體擋在太太麵前來保護她。這個舉動反而救了他,因為方向盤深深地嵌入了駕駛座。事後他昏迷不醒,過了好幾天才脫離險境。醫生們認為他的高爾夫生涯從此結束了,甚至斷定他能站起來走路已經很幸運了。但是他們並未將本侯根的意誌與需要考慮進去。他剛能站起來走幾步,就萌發了出人頭地的夢想。他不停地練習,並增強臂力。無論工作到哪裏,都保留高爾夫俱樂部的資格。起初他還站得搖搖擺擺,再次回到球場時,也隻能在高爾夫球場的輕打區瞞珊而行。後來他稍微能工作、走路,就走到高爾夫球場練習。開始隻打幾球,但是他每次去都比上一次多打幾球。最後,當他重新參加比賽時,名次很快地上升。理由很簡單,本候根見到自己是勝利者。他有必贏的強烈願望,他知道他又會回到高手之列。是的,普通人跟成功者的差別就是這種強烈的成功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