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睿王生母過世(1 / 2)

李本順問韃子,今日來拜訪他是為了國事還是家事,這問題問得韃子一頭霧水,但是他還是鎮定的回答說:“對於我而言,很難說是國事還是家事,但是不管是什麼,都不是我此刻拜訪您最真實的目的。”

“哦?”李本順說:“那蕭大人又是為何而來呢?”

“我剛才說了,隻是來拜訪一位朋友,表達自己的感謝和敬佩。同時也有一些疑問,還想冒昧的問問。”韃子說。

“疑問?”李本順說:“蕭大人有什麼可以問盡管說,我或許不一定能回答,但,還是想聽聽,有什麼能難得住我們的蕭大人。”

“好,那我就問了。”韃子說:“其實,就現在的朝廷而言,攝政王要比太後的勢力強些,為什麼李大人卻選擇了支持我們呢?”

李本順抬頭看了看韃子,端起手中的茶壺,給他斟滿了茶說:“蕭大人看來心裏還是不踏實,否則不會有此一問的。”

韃子笑笑,微微低了頭說:“看來,我終究還是太膚淺,這麼容易就讓李大人看透了。”

“膚淺我到不覺得,隻是覺得,蕭大人有幾分難得的真誠。”李本順緩緩的說:“如蕭大人所說,攝政王似乎看起來比太後的實力要大些,但是,攝政王比太後多了一樣東西,又比太後少了一樣東西。”

“哦?”韃子問道:“多了什麼?少了什麼?”

“多了一份對權力的渴望,少了一份對百姓的寬容。”李本順說。

韃子聽了,一時之間竟然說不出什麼來,隻得拱手道:“李大人真是......讓人佩服。”

“哈哈哈......蕭大人謬讚了。”李本順說:“其實,俗話說得好,無欲則剛,真正讓你所向無敵的,不是高超的計謀,而是心中的坦蕩。想想你我都是凡人,就連太後和攝政王開業算上,其實,也不過都是凡人,百年之後,你我都是塚中枯骨而已,什麼都帶不走。也什麼都留不下。”

“李大人說的是,我佩服李大人有如此的胸襟。”韃子說。

“不過,倒是有一件東西,能夠留下,那便是為國為民的一世英名。真正的為百姓做點事,才是值得的,對於權力財富,哈哈”李本順擺擺手說:“然啊,要看得清,看得透,看得開。這也是我選擇支持太後的原因。蕭大人,你可放心了?”

“放心了,一百個放心。李大人真是讓我佩服,我今日以茶代酒,敬您一杯。”說著,韃子舉起手中的茶杯,鄭重地向李本順敬了一杯。

從李本順那裏出來以後,韃子就一直不說話。李本順的一番言語,讓韃子對他心生敬佩,一個番邦的使者,竟能有如此的胸懷,韃子想想自己的曾經,家族被滅,與巴爾虎有著難以訴說清楚的恩怨糾葛......他又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難道,一輩子與婉茹做這樣的名義夫妻?害了婉茹,也害了迎曦。端王的知遇之恩如何報答?迎曦腹中的他的親生骨肉,他如何為他打算?一切都在韃子的腦中糾結著,折磨著他的魂靈。

他就這樣渾渾噩噩地走回了端王府。此時天色已晚,婉茹想必已經吃過晚飯了,下人們匆忙為韃子備了吃食,韃子一邊食不知味的吃著,一邊繼續想著他的那些“難題”,過了一會兒,婉茹身邊的婢女來稟告韃子說,張媽病了,病得挺重,看樣子怕是不行了。

韃子聽了,才回過神來說:“夫人呢?”

婢女回答說:“夫人此刻在張媽的房裏。”

“好。我這就過去。”韃子說完,匆匆的吃了幾口飯就放下碗筷,朝後院走來。

剛走到張媽的門口,就看見婉茹的婢女站在門口守著,於是問道:“夫人在裏麵麼?”

婢女回答:“在,但是張媽說,有事情要托付給夫人,所以,夫人就叫我們出來了。”

韃子一聽,心想:難道張媽與婉茹有私下要說的話?他正猶豫著要不要進去,隻聽見張媽對婉茹說:“小姐啊,姑爺是個好男人,你怎麼還沒有跟他做夫妻呢?”

婉茹歎了口氣說:“張媽,很多事情,不是我一個人努力就行的,你就不要操這個心了,你該多休息。”

張媽也歎了口氣說:“這麼長時間,我一直都努力的撮合你們,誰知,還是今天這個樣子,或許這是天命吧。可是小姐,老身我真的,真的希望你能好,能有個好男人來疼你。”

“張媽......”婉茹此刻也哽咽了。

張媽繼續說:“看來,老天爺要收走我了,老身再也不能再侍奉你了,隻求小姐你善待我的孫兒,勇兒,他還小,才十三歲,他......”

婉茹說:“張媽你放心,我一定會好好照看勇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