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借力絕招2(2 / 3)

還有一種讓領導把你的理想當夢想的可能性危險,那就是“隻說空話、不辦實事”、“光說不練”。

當你有了理想時,不僅要把這種理想說給領導聽,還要做給領導看,後者比前者顯得更重要。隻有給領導腳踏實地、務實肯幹的印象之後,他才會認為

你是一個真正具有遠大理想的人。

總而言之,讓領導知道自己有一個遠大理想,並讓他看到你正在為此理想而努力拚搏奮鬥,使他避免認為你的理想隻是空想、夢想,這是下屬獲取領導賞識的第一步。 (2)讓他了解你的實力

隻有具備相當才幹的下屬,才能獲得上司的賞識。的確,那些毫無才能、濫竿充數的下屬,雖然可以充一時,暫時得到上司的讚美,但他們不可能充一世,長久得到上司的賞識。

但是,不要忽視這樣一項事實: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懷才不遇的人,他們雖然有極有才能的“千裏馬”,但由於並非每一個上司都是“伯樂”,具有伯樂的非凡眼光,而他們自己又不善於主動向上司顯示自己的才於,所以隻能長期被埋在地下,無法發揮自己的特長。

這種人的結局之所以如此不幸,與其說是把責任歸咎於上司,倒不如說是把責任歸咎於他們自己。

本來嘛,如果你的能力不被上司發現、承認和接受,那麼上司是不會主動賞識你的,同時,你也就喪失了充分有效地發揮這些才幹的機會。

我們不能奢望別人都來主動地關注自己,尤其是作為眾多下屬中的一員,我們更不能奢望上司會主動地來關注自己。因此,若想讓上司知道你的才幹,必

須把才幹主動展示給他看。

下麵,為你介紹幾種向上司顯示自己才幹的小竅門。

①借助於上司的能力展示自己才幹。

誰都知道,如果你的談話簡單明了,那你就會得到別人“該人思路清晰” 的好評。

假如上司對你產生這種印象的話,那麼他一定會讚美你。

然而,怎樣才能使自己的講話簡明易懂,讓人感到你的思路清晰呢?

要做到這一點是非常容易的。

如果你在開始與上司講話時就預先告訴他:“今天,我主要想向您說3個問題……”,把全部內容分為若幹個部分,再概括地—一介紹各部分的內容,那麼,一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為什麼這種方法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呢?

說句略帶誇張的話,那是因為人是惟一具有預測能力的動物。這種能力可以使上司在傾聽你的講話時,能夠大致把握其內容,在一定程度上預見你的談話的展示。有了這種心理準備,上司就可以較為輕鬆地理解你,不致於認為你是一個連最起碼的表達能力都不具備的庸碌之人。

在講話開始時,先提綱摯領地將內容告訴上司,便於幫助上司了解你所講述的內容。這樣,即使你講述時言語稍有混亂或者節奏較慢,上司也不會因此而

對你的話產生晦澀難懂的感覺。

這是一種借助於上司的能力來印證自己,從而主動顯示自己才能的方法。

②無論是說話還是寫文章,多運用短句可以給上司留下幹練敏捷的印象。

為了弄清文章難於理解或易於理解的原因,有人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讓一些人看同一幅漫畫,然後請他們把漫畫的意義作文表達一番。這些人寫完後,試驗者把他們的文章交給另一部分人,讓他們閱讀之後把那些易於理解的或難於理解的分別挑出。

結果,試驗者發現,易於理解的文章多由簡單的句子構成,而那些由冗長的句子寫成的文章就很難看懂。

換言之,由於短句具有主謂語前後相隨的特點,看起來清晰明了,加之文章的整體節奏較快,閱讀起來也會朗朗上口,當然就不會使人感到吃力了。

這樣的文章不僅使讀者感到鮮明、清爽,還會給他們一個好的印象:作者真是一個幹練敏捷的人啊!

作文是這個道理,說話也是這個道理。

假如你想通過文章和談話向上司展示幹練敏捷的才能,就不能在他麵前蝶蝶不休地嘮叨那些拖遝冗長的言語。這樣,會使上司不知所雲,甚至會因此對你產生不快之感,就更談不上會賞識你了。

③當你回答上司的提問時,先作一次深呼吸,以便顯示你正在慎重考慮,並讓他覺得你是一個沉著穩重的人。

聽說在就職麵試時,不少應試者往往不等主考人的提問落音,就開始迫不及待地回答問題,從而5!起主考人的反感情緒,懷疑對方已經調察了自己的意圖。

同時,主考人還會因此認為對方是個自以為是。盲目武斷、不愛聽取意見的人,或者是個草率行事的馬大哈。

不僅在麵試時這樣做不好,就是在進人單位後,回答上司的提問時這樣做也會產生不良後果。

反之,如果你在回答上司的提問之前,有意識地先做一次深呼吸,就不僅不會顯得失禮,而且還會使上司產生這樣的想法:你在認真,慎重地考慮他的問題。

不過,如果“呼吸” 的時間太長,同樣也會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使他認為你缺乏應有的準備。

④提高辦事效率。下屬的辦事效率是高還是低,是影響你在上司心目中評價好壞的重要因素。一個頭腦敏捷、手段麻利、工作勤快、決斷迅速、辦事效率高的下屬,無疑能夠經常得到上司的賞識。

因此,下屬必須時時刻刻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辦事效率。

提高辦事效率的方法,具體說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其—,向別人學習處理各種各樣事務的豐富經驗。

這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多讀書,向書本學習;二是多觀察和模仿,向同事甚至上司學習。

當然,應當注意的是,無論是向書本還是向同事或上司學習,都應做到融彙貫通、化為己用,而不能生搬硬套、生吞活剝地運用,更不能被書本和別人的經驗所限製和左右,那樣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其二,從小事做起,逐漸培養出處理複雜事務的能力。

古人雲:“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那些不注意處理工作中的細微之事的人,每當碰到關鍵時刻,需要自己顯示才能的時候,則會顯得毫無主張,猶柔寡斷,不知道從何處著手去解決問題。

因此,當你在處理各種小事上逐漸變得得心應手時,那麼你也將會在辦理其他事務時相應地提高效率。

其三,和同事(或自己的下屬)保持良好關係。以便在需要他們幫忙時輕而易舉地得到他們的援助。

與同事(或自己的下屬)關係不好的人,其處理事務的效率一定不高。這是因為,別人很可能會給他製造某些障礙,至少不會給他提供應有的幫助。如此一來,其辦事效率當然會低得多。

以上三點,是提高辦事效率的主要方法,其他的還有不少,這就需要各人根據自己所處身的具體工作環境、所從事的具體事務的性質來找出更為適合的方法了。

多方關心下屬

對下屬指導的內容除了工作技巧之外,尚應包括有關人生道理、人性及成敗問題,以充實他們的人生經驗。

我們不難發現,有些下屬較易理解事物,並能有技巧地完成工作;有的下屬則凡事不得要領,交代他去辦事情總是無法順利完成。對於後者,受指責的次數自然很多。而恰當的做法是,身為上司不妨在指責的同時,也傳授給他們多方麵的經驗。

下屬在學習過程中,如果除了工作上和技術上之外,無法學習到其他事物,便會潛伏著某種不堪一擊的危險。例如,當自己犯下嚴重過失,或需要做出判斷之際,往往由於視野太窄,而陷入短視或自以為是的危險邊緣。

在過去,許多金融機構會一再發生職員挪用公款的事件。其共同點,均是這些挪用公款者的工作態度皆近乎完美,使上司對其完全信任,疏於考核,以至無法防患於未然。

然而,上司忽略教導他們除了工作之外的其他事情,才是不可原諒的原因。

總之,由於大多數的上司對工作能力強的下屬往往疏於督促,使得他們喪失工作的緊張感,以及積極尋找新目標的鬥誌。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給予他們新的緊張感,不妨對他們采取“吹毛求疵” 的態度,以找出可於教導的機會。

其實,也許不必達到“吹毛求疵” 的地步,若能經常以上司的身分,令其作定期的工作報告,則可利用種種機會傳授意見,以達到教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