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最大的困難倒不在於風言風語,而是當時已經形成了騎虎難下的僵局。當時適逢古應春家門的老族長,一個七十多歲的白胡子老頭到上海來看孫子。古應春是個恪守孝道之人,就跟他稟告了這件事情。誰知不講還好,一講,老頭子極為生氣,大為反對,說古家門裏向來無再醮之婦。無論古應春怎麼央求,就是不準。古應春托了許多人去說情,老頭子回過一句話:要娶可以,依據族規,要將古應春逐出家門和家族再不來往。這下,古應春料是腦筋再好使,也似無頭蒼蠅急得團團轉。
胡雪岩不愧為見多識廣,轉眼就有了想法。他認為這個白胡子老頭身居鄉下,很少來上海走動,大可用瞞天過海之計,即使日後讓他發現,也是無計可施。胡雪岩建議讓七姑奶奶改姓,認王有齡做義兄,兩頭說媒娶嫁婚宴等一應事宜皆由王有齡出麵打理。然後以王有齡知府大老爺的身份,在古家出麵求婚時,王家應允親事並付庚帖,隻要保守秘密,外人誰知道這位老爺的妹子就是以前那位七姑奶奶呢?族長日後即使發現,難道還能駁回嗎?這一著足以應付鄉下老族長了。自然,鬱鬱寡歡的古應春頓時一掃憂急神情,覺得心頭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七姑奶奶也笑得合不攏嘴,樂得急下廚房張羅一桌佳肴來款待這位大恩人了。尤五自是很感激,胡雪岩又幫他解決了一件事關自己名聲的棘手的家務事。
設想如果這件事情不是胡雪岩幫忙迅速解決,不僅僅古應春和尤五在洋行和江湖上的名聲都會受到影響,他們的生意也會受影響。更嚴重的是,這樣更摧毀了他們的自尊與自信,甚至造成古應春、尤五兩位朋友彼此互相敵視與怨恨。
由於胡雪岩對古應春在婚姻一事上的大力幫助,古應春心存感激。自此之後,胡雪岩與洋人之間的絲業、槍支軍火各種生意,都由古應春全力幫襯,越做越大。
多個朋友多條路
胡雪岩之所以能把生意做到洋場,是與他慷慨大度為人俠義的處世方式分不開的,這也正是胡雪岩的高明之處。
這在胡雪岩籠絡廖化生與洋商打交道的過程中有最明顯的體現。
當時正值冬季,天寒地凍,北風凜冽,杭州城內一片淒涼。阜康錢莊卻一片熱火朝天的情景:大廳裏一字兒排下五個火盆,熊熊燃燒的炭火將大廳烤得暖氣融融。烏紅色的棗木大櫃前,十來名夥計忙不迭地應酬著陸續而來的顧客。報賬聲,算盤聲,此起彼伏,一片繁忙景象。櫃台外麵,顧客如雲,摩肩擦背,喧嘩不絕。經過數年苦心經營,胡雪岩的阜康錢莊一躍成為錢莊同行之魁,銀錢往來業務超過杭州城內的任何一家錢莊。
此刻,胡雪岩穩穩地端坐在太師椅上,望著錢莊的繁忙情景,自矜自得,欣慰之情溢於言表。這時,一位顧客走進店來,遞給夥計一張銀票,聲言要支取現銀。夥計愣了一刻,隨即滿臉堆笑,請顧客進廳堂落座休息,沏一杯上等毛峰。胡雪岩見狀,斷定這個顧客非比尋常,關切地上前詢問夥計。原來顧客要一次性支取五萬兩現銀,因數額巨大,須派多名夥計到庫裏搬運,耗費時間,所以便請他入座喝茶等候。
胡雪岩善於察言觀色,見來人行色匆匆,風塵仆仆,料想必是遠道而來;又見他兩眼炯炯,目光如電,眉間一股英氣,幹練通達,必是場麵上混慣的人。胡雪岩琢磨著便有心試探他的底細,當時便用右手端茶碗,三指並攏,大拇指翹起,做出青幫子弟之間彼此詢問的暗號:來者何人?然後胡雪岩朝來人慢慢地踱過去。
來客見狀,同樣很敏捷地端起茶碗,三指散開,大拇指向下,做出青幫中回答的暗號:幫中弟兄。
胡雪岩忙拱手上前寒暄道:“這位弟兄貴姓?”
“免貴姓高,弟兄們稱我高老三。”
排行為三,顯係幫中管理錢財的執事,胡雪岩立刻確定了他的身份,然後親熱地同高老三交談起來。原來,高老三係蘇南青幫“同福會”的管家,專門掌管幫內的錢財往來。此次到杭州取銀子,為了青幫的一樁急事。
“銀子多了紮眼,路上也不安全,何必一次取那麼多。”胡雪岩淡淡詢問道。
高老三道:“胡老板說得對,但這筆錢回去後馬上就要分給兄弟們做安家費,沒有剩餘的。”
“哦,安家費?”胡雪岩微微有些吃驚。據江湖上的規矩,隻有在青幫弟兄需要流血拚命時,才會發放安家費給眷屬,以使他們解除後顧之憂,甘心赴死。胡雪岩又道:“同福會莫非與人結下冤仇,要開殺戒?”
“胡老板,看在你懂幫規的份上,不妨告訴你,同福會將替太平軍護送一批軍火從上海到金陵。途中官軍重重設防,難免有衝突,所以會裏選了百多位敢死的弟兄,去完成任務。”高老三知道胡雪岩與青幫多有來往,便實話相告了。
胡雪岩恍然大悟,江湖上重利本無道義可言。青幫與太平軍聯手辦事,是常有之事。大約太平軍出價不菲,同福會才敢冒極大危險替對方護送軍火。胡雪岩於是不再多話,讓高老三取了銀子,客客氣氣送出門外。高老三走後,胡雪岩心裏反複掂量青幫押送槍支的這條消息的價值。太平軍和清軍對峙多年,軍火必然匱乏。青幫替太平軍護送軍火,雙方都有好處,本與胡雪岩無關。但胡雪岩像一條嗅覺靈敏的獵狗,嗅到了其中特別的氣味。太平軍在上海購軍火,必然與洋人洽商,軍火買賣向來利潤驚人,回扣不菲,這是眾所周知的事。胡雪岩一直十分垂涎軍火生意,卻是苦於無處著手。如今他憑空知道了這條消息,正可捷足先登,把這筆軍火生意從太平軍手中奪回自己做。想罷,事不宜遲,胡雪岩立刻打轎趕往王有齡府宅。王有齡聽他述說,高興道:“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剛才撫台黃大人召見我,商議要我的海運局撥一筆款子購置五百條毛瑟槍,加強浙江綠營兵的裝備。我正愁沒有人敢去經辦,你若有興趣,可立刻應承下來。”
胡雪岩心算一下,毛瑟槍每支五十兩銀子,五百支需二萬五千兩銀子,回扣能夠拿到一分以上,起碼可獲利三千兩銀子,是一筆利潤非常豐厚的買賣。當下胡雪岩立刻應允,請王有齡開了一張三萬兩銀子的官票,預備到上海花費。然後胡雪岩收拾行裝,雇了一隻小火輪,匆匆忙忙連夜奔赴上海。要知道胡雪岩為何這樣匆忙?因為他深知商場如戰場,稍有懈怠便坐失良機。胡雪岩推測出太平軍購軍火不會很快,狡猾多變的洋商必定討價還價,延宕時日,把太平軍逼到最後關頭,好敲一筆高價。從青幫高老三口中,胡雪岩得知太平軍欲購五百條槍,這批軍火數量巨大,洋商不可能有現貨,等到從外國運來時,時間又過去一個月了。因此胡雪岩滿懷信心要把這批軍火半道易手,為己所用。
不幾日,胡雪岩到了上海。他親自上門拜見上海青幫首領廖化生,說明來意。廖化生聽罷不由地讚歎,笑嗬嗬道:“生意人人做,就看誰占先。憑胡先生的才能,這筆生意非你莫屬。”胡雪岩謙虛道:“靠我單槍匹馬,萬難成功,還要老哥鼎力相助。事成之後,老哥可分三成利潤,算是合夥生意。”
廖化生見不費一兵一卒,不投入一分銀子便有此好事,喜出望外。他根本沒想到胡雪岩會如此慷慨豪爽,道:“需要我做什麼,盡管說,自家弟兄任你差遣。”
“我對洋商所知甚少,隻是需要老哥派一位懂行的弟兄陪陪我。”
廖化生聽罷沉思片刻,說:“眼下有一位弟兄,在洋行當通司,外國話說得十分地流利,深諳洋商底細,叫他幫助你如何?”
胡雪岩道:“最好,最好!”
不一會兒,一位青幫弟兄帶進一名青年,戴墨鏡,穿洋裝,著皮鞋,腦後卻拖根長辮子,顯得不中不西,不倫不類,十分滑稽。廖化生親自向胡雪岩做了詳細地介紹。此人名叫歐陽尚雲,在洋行幹了多年,懂法語和英語,是上海洋商場合中舉足輕重的一位人物。歐陽尚雲操著一口半生不熟的官話,告訴胡雪岩說:他因從小就在洋行當夥計,學會說洋話,天長日久,中國話反而生疏了。胡雪岩見歐陽尚雲聰明伶俐,反應靈敏,暗忖今後一定得好生待他,將來同洋商打交道做生意,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歐陽尚雲果然對上海洋商了如指掌,胡雪岩詢問起洋商底細,他一個個如數家珍,娓娓而談。胡雪岩從他口中得知,日前太平軍向英商麥得利購了五百支毛瑟槍,因現貨不齊,麥得利向國內拍電報催運,商定下月初交貨。胡雪岩算算還有二十多天,不禁額手稱慶。真是天助我也,二十天用來周旋,時間綽綽有餘,並且按照當時的商場規矩,隻要貨未交出,一切協議契約,均可以不受任何約束,簽約毀約,司空見慣。胡雪岩久經商戰,有十分地把握讓洋商麥得利改弦易轍,撕毀與太平軍的簽約,把生意轉給自己做。
主意打定,胡雪岩叫歐陽尚雲立刻同麥得利取得聯係,親自和他麵談。
第二天,歐陽尚雲親自陪同胡雪岩,前去一家洋酒館拜見洋商麥得利。一路上,歐陽尚雲向胡雪岩介紹一些洋人的禮節、習慣和規矩,不知不覺到了酒館門外,看見一個身著紅外套的黑人在把門,滿臉絡腮胡子,模樣十分地凶狠。歐陽尚雲介紹說這黑人是印度仆役,相當於中國的門童。酒館外麵裝飾得極其奢華,金碧輝煌,晶瑩耀眼,一行巨大的洋文襯在門楣上,類似於張旭的“狂草”。經介紹,胡雪岩知道是英文“歐羅巴大酒店”。
這時恰恰遇到麥得利步出門廳迎接,他身材瘦長,像根晾衣竿,鼻子尖細且彎,令人想到鷹嘴。麥得利爽朗大笑,非常熱情地緊緊擁抱胡雪岩,幾乎令他喘不過氣來,強烈的口臭使胡雪岩頭暈目眩。一陣寒暄之後,胡雪岩在餐桌旁就座,開門見山同麥得利談起那筆軍火交易。麥得利連連搖頭,說商人應講信用已同太平軍簽約,不能夠失信於別人。胡雪岩見麥得利固執己見,便以官府的勢力來威脅、壓服他,說與他簽約的太平軍,那是一夥與清朝政府作對的亂民。麥得利說自己僅僅是一名商人,商人隻管做生意賺錢,而不問對方是誰,哪怕是魔鬼。胡雪岩步步緊逼,再次恫嚇對方,他反問對方:是否知道五口通商的條約,那是外國政府同清廷簽訂的協議,保護外國商人在華利益。如今麥得利同反對清廷的亂民做軍火生意,就是反對清廷政府,將無法受到清廷的保護。
這一招果然厲害,麥得利無言以對。胡雪岩見此法已經奏效,便抓住要害,進一步說,如果清廷得知他們的這筆交易,會馬上派兵截獲軍火,那時他不但血本無歸,還要被政府追究責任,利弊如何,十分地明白。麥得利表情十分痛苦地聳聳肩膀,兩手一攤,表示無可奈何。但作為商人,麥得利還是希望能多賺錢的,他狡辯說,槍支已經啟運,很快到達上海,若中途毀約,將蒙受巨大損失。胡雪岩告訴他,自己可以代表浙江地方當局立刻買下這批軍火,並可提高價格。麥得利雙眼一亮,連叫“OK”,表示很有考慮必要。胡雪岩再三強調說,不是考慮,而是必須,否則自己將運用所有力量,破壞麥得利同太平軍的交易。
麥得利此時已經全無主意。他將信將疑,轉向歐陽尚雲,詢問胡雪岩在中國官場上的影響和勢力究竟有多大。歐陽尚雲告訴他,中國有句老話,叫作“有錢能使鬼推磨”。依據現在胡雪岩的錢財,足可以買下浙江半個省的地皮,麵積相當於英倫三島的其中一個。麥得利驚訝得張大嘴巴,伸出拇指比劃,連連稱讚胡雪岩的傑出才能。金錢的力量立刻降伏了他,麥得利明白同胡雪岩這樣的巨富打交道,比同“亂民”太平軍來往有利多了。
由於胡雪岩曉之以利害,以清政府的名義向洋商施加壓力,並且給予恩惠,慷慨讓利於洋商麥得利,使他認識到同胡雪岩做生意比與太平軍做生意更安全、更賺錢。因此,沒費多大力氣,麥得利就放棄了原來的打算,同胡雪岩開始商談購買槍支的具體事宜。胡雪岩當即答應把每支槍的價格提高一兩銀子。麥得利由於得到了意想不到的高額利潤,高興得手舞足蹈,斟滿一杯紅酒,同胡雪岩碰杯,慶賀生意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