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與善,必有好報
義氣,是胡雪岩悟透人情世故,參透人生萬象,結交世人的一帖應世良藥。正是由此而來的慷慨好施和俠肝義膽使其能夠廣結善緣、事業有成。
胡雪岩並非做每件事的時候都念念不忘別人的回報,但胡雪岩明白這樣一個道理: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如胡雪岩在湖州的生意夥伴鬱四,鬱四與胡雪岩是在去湖州的路上結為知己的,生意上合作更是所向披靡。正當二人意氣風發準備大幹一番事業時,鬱四卻因為自己的家事幾乎對生意喪失了信心。他頹廢至極,甚至想到了死,對做事更是打不起半點精神。胡雪岩聞此消息,先是派陳世龍前往打聽消息。後來胡雪岩終於還是放不下心,丟下生意親自由上海回到湖州,專為看望一下“四哥”,光是這一舉已令鬱四感動不已。這一天鬱四也感到前所未有的高興,心事訴完之後,胡雪岩考慮到必須幫助鬱四把家事料理好,否則絕非長久之計。事情原委出於鬱四長子的去世,而已出嫁的女兒又回家奪家產。鬱四身邊有一位相好的水晶阿七,因不是鬱四的發妻不能分家產,如果水晶阿七以後生下了鬱四的後代,她就有權分得鬱四的一份財產了。
鬱四的女兒害怕的就是這一點,於是想方設法要把水晶阿七趕走。她在父親鬱四身邊不停地數落水晶阿七的不是之處,甚至不惜造謠中傷。鬱四聽信了女兒的謠言,把水晶阿七休了。從此,不僅阿七痛苦不堪,鬱四自己的日子也過得懊喪之至。因為從心底而言,鬱四是極其不願叫阿七走的,但事已至此已無法挽回了。胡雪岩來了以後,馬上就有解決辦法。胡雪岩根據鬱四的自述和陳世龍提供的秘密消息,為鬱四出主意。先讓鬱四拿出一筆錢打發已出嫁的女兒,叫她以後別再指望得到任何好處了;然後,胡雪岩為鬱四和阿七安排一次別具一格的“洽談”。由胡雪岩出麵請阿七到一事先安排好的場所裏“談判”,勸說阿七回到鬱四身邊。鬱四躲在胡雪岩身後,用一簾子相隔偷聽,胡雪岩通過與阿七交談,發現二人彼此心係對方。餘下的事情自然順理成章。胡雪岩通過巧妙安排,解決了鬱四的家務問題,成功地恢複了鬱四的義氣、直爽、樂觀性格。
你能夠在別人處於艱難困境時,無私地伸出援助之手,那麼別人必定會因感激你而不惜一切地想方設法幫助你作為回報。交朋友與用人的道理如出一轍,交上了一位好朋友就是開辟了一條人際關係的通途。尤其是商業上的朋友,如果能夠既做到商業上的互利互惠,又做到私底下的知心知己,那將非常地難能可貴。而這種關係帶給一個人的益處將會是終生的。胡雪岩所用的人,每個都把胡雪岩既當作恩人,又當作朋友。而胡雪岩所結交的朋友,每一個都樂意為他盡心盡力,實際上也成為他所用的人了。能夠贏得許多朋友的真心幫助,除胡雪岩精於謀劃之道外,還在於他的古道熱腸、俠膽義心,始終抱著為人與善的行事原則。由此可見,真是“善有善報”啊!
樂善好施,美名遠播
作為商人,胡雪岩並不是見利忘義。胡雪岩為人處世往往能從大局出發,為朋友甚至是為陌不相識的百姓著想。因此他屢行慷慨俠義之事。當時的人尊稱胡雪岩為“胡大善人”,正因為他這“善”名遠揚,所以人們都願意與他做生意,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紅紅火火幾十年。
最令當時人們稱讚的是胡雪岩在杭州城收複後,自掏腰包炮製中藥防治瘟疫,開設粥廠賑濟百姓的慷慨俠義之舉。胡雪岩在這一點上確實超過同時代人,這也是我們今天可以借鑒的地方。
清軍攻破太平軍占領的杭州城後,胡雪岩受托處理善後事宜。
第一件要做的是掩埋屍體。由於當時杭州城戰事一年有餘,橫屍遍野。如果不妥善處理,必招瘟疫大肆泛濫。太平軍守不住杭州城,原因之一就是瘟疫肆虐,染病並死亡導致太平軍的戰鬥能力大打扣折。大災之後必有大疫。胡雪岩早在上海時,漕幫的朋友尤二就曾提醒過胡雪岩早做防治瘟疫的準備。故而杭州一收複,胡雪岩就帶了大批銀兩采購到一批防治瘟疫的藥品,隨船運到杭州。
一進城,胡雪岩便先派人把杭州的老中醫都請了來。
胡雪岩親自挑選了幾十個精壯的小夥子,由老中醫監督,日夜不停地炮製成藥。然後派人把這些藥分送城內各點,或發放,或熬成藥湯,任人免費索取。杭州城內染了瘟疫的人數,果然一天天地減少。
其次,是大量地開設粥廠,賑濟災民、饑民。胡雪岩此時自掏腰包,拿出幾萬兩銀子,派人從上海等地源源不斷地把糧食購來。胡雪岩在杭州城內各要道口設了大小二十幾個粥廠。一時間全杭州的老百姓都知道有個名叫胡雪岩的大老板,在杭州城內廣行義舉。當時便有人稱他為“胡大善人”,不久,胡雪岩賑濟災民的善名便傳到附近的各省。
本為精明生意人的胡雪岩由杭州的瘟疫想到了全國各處的戰場。胡雪岩記得左宗棠曾在軍營中向自己訴苦,說瘟疫一來,肥的拖瘦,瘦的拖垮,整個人馬上就跟丟了魂一樣,就別指望軍隊能打勝仗了。況且自古以來戰場必多有死傷,受傷者往往得不到及時地醫治,免不了發炎化膿。如果戰事吃緊,一拖再拖,傷者多半也會垮下去,甚至落下終身殘疾。
於是胡雪岩設想,如果按杭州做法,將使用既簡便又有效的藥送到前線軍隊,人們豈不少受痛苦?胡雪岩找到劉中醫,劉中醫答應試一試。不過劉中醫要求再增加一些人手,因為以前是為杭州百姓做藥,人數少,距離又近,可以慢慢來不太要緊,但如果為軍隊做藥,而且是幾十萬人的大軍隊,幫忙出力的人必須不少於四十人。胡雪岩仔細地考慮了一下,告訴劉中醫,準備開一家藥店,由劉中醫來主持。說辦就辦,胡雪岩認準的事馬上就付諸行動,不久藥店就正式營業了。藥店名稱叫做“胡慶餘堂”。這家藥店在劉中醫的親自指導下,配製出的“紅靈丹”、“辟瘟丹”、“諸葛行軍散”等等許多種用於軍隊的應急中藥,送呈曾國藩、左宗棠軍中,作行軍之備。
劉中醫因為胡雪岩非常看重自己的醫術和人品,自己的醫術終於有施展的大好機會,故而感到十分快意。為了感激胡雪岩的知遇之思,開好藥店,劉老中醫邀請了遠近好友,齊集杭州城。各位中醫向來敬重胡雪岩的名聲與為人,都是以胡雪岩為楷模,聽說現在胡雪岩開藥店是為了報效朝廷,廣濟眾生,個個都鼓了一股勁兒,拿出自己祖傳秘方,精心研製。
不久,左宗棠來信表示對胡雪岩的感謝,說所送成藥,效果奇佳,軍中將士,征戰沙場紛紛將此藥藏在身上,個個沒了後顧之憂。最讓胡雪岩十分得意的是,左宗棠在信中提到,曾國藩也曾來信盛讚胡雪岩的這項義舉,希望胡雪岩多多趕製,送往軍中。
胡雪岩受到鼓勵,愈發覺得老中醫對於藥店的重要。胡雪岩對劉中醫說:“劉先生,我有一種想法,想專門拿出十萬兩銀子,廣征天下古方。”
劉中醫聽了胡雪岩的設想,十分興奮地說:“雪岩兄一番古道熱腸,我定拚了這把骨頭,盡力配製出好藥。”
這時節,有洋人來杭州,指定要見胡雪岩。胡雪岩心中暗自驚訝,迎出來一看,原來是駐紮在寧波的“常捷軍”法軍軍官讓內。常捷軍曾經為收複杭州城立下了汗馬功勞。記得當初左宗棠要求胡雪岩聯係常捷軍的讓內,最好能借用常捷軍的開花炮攻打杭州。因為杭州城高牆堅,如果硬衝,極其難以攻破,反而枉耗人力。胡雪岩因為有錢莊在寧波,和那裏的洋人早就有往來。當時胡雪岩奉左宗棠之命,到寧波找到法國人讓內。胡雪岩向他保證,杭州城的太平軍早已成了驚弓之鳥,隻需借他的洋槍洋炮一嚇,太平軍自然土崩瓦解。於是讓內領頭,帶著一支約二百人的洋槍隊,徑直開到杭州城下。果不其然,這支洋槍隊憑著洋槍洋炮的火力優勢,沒有任何傷亡,隻是消耗了十幾箱炸藥子彈,便把杭州城拿下了。讓內的洋槍隊歡天喜地,回到寧波,在胡雪岩的錢莊裏支取了全部傭金。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福禍。”久經戰火的寧波開始流行瘟疫,讓內也一連幾日,高燒不止。因為胡雪岩有言在先,曾向讓內承諾:讓內為光複杭州有功,隻要他在中國一日,胡雪岩在寧波的錢莊就一定會盡力幫助他。當時寧波錢莊的檔手,聽說讓內感染了瘟疫,就帶了“諸葛行軍散”等散丸藥去看望他。讓內服藥一日,居然能下床走動,心中十分驚奇。到第二日中午,讓內坐不住了,精神十足地跑到寧波阜康分號,問檔手送他的是什麼神藥,檔手說是胡雪岩自開藥鋪炮製的中醫藥方。讓內一定要檔手再給他一些,好拿回去給其他同胞。洋人服了胡雪岩的中藥,個個精神抖擻。於是他們派讓內到杭州來,向胡雪岩多要一些這種散丸藥。
外國人看中了此藥。胡雪岩認識到這件事非同小可,證明了自己藥效好,也為自己的藥店揚了名。於是胡雪岩一高興就結結實實地送了他兩大箱,讓內一定要留下錢。胡雪岩說是白送給他的,不要錢,讓內不解,追問胡雪岩,你不收錢豈不是賠本?
胡雪岩沒有回答,隻是笑了笑。其實胡雪岩心中早有想法,他要利用讓內這個外國人替自己在洋人中做活廣告,將來胡慶餘堂的名聲不僅中國人知道,而且外國人也會知道。這樣,胡雪岩的生意才能做大做遠。
果然讓內回去一宣傳,加上用藥的外國人相互轉告,胡慶餘堂還沒正式掛牌,名聲早已在外國人中傳播開來。一次,胡雪岩剛到上海,便有洋人找了來,說在寧波服過胡慶餘堂的藥,藥效奇佳,現在他即將隨船回國,希望胡雪岩能夠賣給他一批成藥,並且留下了定金,說下次再來中國,還要采購。
胡雪岩眼光遠大,常常有慷慨俠義之舉。雖在一時看來,花了銀子,隻換得一時名聲,然而卻是這名聲使胡雪岩贏得了許多朋友的認可,許多社會公眾的認可,為自己擴展生意、發展事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胡慶餘堂的北京分店開業不久,正值全國舉人進京趕考。胡雪岩考慮到當時盛夏,進京趕考的學子們的住宿與食水都成問題,極容易患痢疾等流行病。胡雪岩於是決定對每位考生免費奉送兩枚藥丸,如有不夠者可以隨時到北京藥房分號去領,地址寫得清清楚楚,藥房號更是顯眼易記。果然,有胡雪岩的神藥相助,當年學子中痢疾等流行病的問題比往年大大減少,胡慶餘堂的名聲在北京也是越來越大了。由於學子們用過胡雪岩的藥丸感覺非常有效,因此等這些學子們回到家鄉,每逢遇到諸類疾病,便紛紛向人推薦胡慶餘堂的藥,漸漸地胡慶餘堂的名號就全國聞名了。它與曆史悠久的“同仁堂”齊名,兩堂一南一北,儼然又是“北票南莊”的格局。
在當時的年代中,行事能夠像胡雪岩這等深遠,別人隻看一步的地方他可以看到第二、第三甚至是第四步,在事業的發展眼光上,別人可以看到一地一省,胡雪岩卻能看到全國,甚至可以看到國外,實在令人欽佩。
如果說胡雪岩為人慷慨俠義與他做生意需要拉攏各種人的關係有關,這種做法對人們並無害處,而是裨益社會。更何況胡雪岩一生中做的慷慨俠義之事既有在商業上的慷慨俠義,也有與商業無關的慷慨俠義。
胡雪岩在杭州城內設粥廠,施粥救人,一時“胡大善人”聲名遠播。
待得後來胡雪岩想請劉不才來開一家以濟世揚善為生的胡慶餘堂,一來挽救當時已經嗜賭成性卻曾有“神醫”之名的中醫劉不才,為他找條好的出路,而這也是劉不才多年的心願。二來劉不才手上有幾方極為神秘的祖傳秘藥。這是無論花多少黃金珠寶都買不到的。當時胡雪岩剛娶到劉不才的侄女芙蓉不久,可以說開這家藥店一半是為了芙蓉。胡慶餘堂賣藥賺的錢並不多,遇到買不起藥的貧苦人家就白送。後來胡雪岩還專門規定了幾種小巧又有奇效的藥為贈品,於是每天都有人來藥店取藥。因為胡雪岩的慷慨好施,救助貧苦窮人,胡慶餘堂藥店的名聲越來越大。雖然藥店沒有為胡雪岩賺很多錢,但他做其他事情或生意時,因為在社會上口碑良好,非常順利暢快。
由此看來,隻要會做人,尤其是會做善事,成事是多麼順理成章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