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隱忍故事庫3(1 / 3)

第二章 隱忍故事庫3

[BT2]逆境不是我們的仇敵

在現實生活中,逆境與憂苦,都能將我們的心靈引爆。在那個炸開的裂縫中,會有豐盛的經驗、新鮮的歡愉,不息地噴射出來!

一個著名的科學家說:當我遭遇到一個似乎不可超越的難題時,就知道自己快要有新的發現了。

大無畏的人,愈為環境所迫,愈加奮勇,不戰栗,不逡巡,胸膛直挺,意誌堅定,敢於對付任何困難,輕視任何厄運,嘲笑任何逆境。因為憂患、困苦不足以損他一毫一厘,反足以加強他的意誌、力量與品格,使他成為了不起的人物。有許多人一生的偉大,來自他們所經曆的困難。精良的斧頭、鋒利的斧刃是從爐火的鍛煉與磨煉中得來的。很多人,具備大有作為的才資,由於一生中沒有同逆境搏鬥的機會,沒有充分的困難磨煉,足以刺激起其內在的潛伏能力的發動,而終生默默無聞。

逆境不是我們的仇敵,實是恩人;森林中的大樹,不同暴風驟雨搏過千百回,樹幹不會長得十分結實。人不遭遇種種逆境,他的人格、本領,也不會長得結實的。一切的磨難、憂苦與悲哀,都是足以助長我們、鍛煉我們的。

在格裏米戰役的一次戰事中,一顆炮彈把戰區中一座美麗的花園炸毀。但在那為炮火所炸開的泥縫中,卻忽然發現一道泉水在噴射;從此以後,這兒就成了一個永久不息的噴泉。

有許多人不到窮困潦倒不會發現他自己的力量。災禍的折磨足以助我們發現自己的能量和價值。困苦、逆境,仿佛是將他的生命煉成“美好”的鐵錘與斧頭。唯有逆境、困難,才能使一個人變得堅強、變得無敵。

初出茅廬的作家,把書稿送入出版社,往往會受到退稿的回複,但卻因此造就了許多著名的作家。

逆境是足以喚起一個人的熱情,激發一個人的潛力而使他達到成功的。有本領、有骨氣的人,能將失敗變為成功,像蚌殼能將煩惱它的沙礫化成珠子一樣。鷲鳥一旦毛羽生成,母鳥會將它們逐出巢外,讓它們做空中飛翔的練習。那種經驗,使它們能於日後成為禽鳥中的君主和覓食的能手。凡是環境不順利,到處被摒棄、被排斥的青年,往往日後會有出息,而那些從小就環境順利的人,卻常常“苗而不秀,秀而不寶!”自然往往在給予人一分困難時,也添給人一分智力!

貧窮、痛苦不是永久不可超越的障礙,反而是心靈的刺激品,可以鍛煉我們的身心,使得我們身心更堅毅、更強固。鑽石愈硬,則它的光彩愈耀眼;要將其光彩顯出來時所需的摩擦也愈多。隻有摩擦,才能使鑽石顯示出它全部的美麗。火石不經摩擦,火花不會發出;人不遇刺激,生命火焰不會燃燒。

塞萬提斯寫他的《堂·吉訶德》是在他困處在馬瑞德獄中的時候。那時他貧困不堪,甚至無錢買紙,在將完稿時,把皮革當做紙張。有人勸一位西班牙成功人士去接濟他,那位成功人士回答說:“上天不允許我去接濟他的生活,因為唯有他的貧困,才能使得世界豐富!”

監獄往往能喚起高貴的人心中已經熄滅的火焰。《魯濱遜漂流記》是在獄中寫成的,《天路曆程》是在彼特福特監獄中寫成的。拉萊在他13年的幽囚生活中,寫成了他的《世界曆史》。路德幽囚在瓦特堡的時候,把《聖經》譯成了德文。大詩人但丁被判死刑,而過著流亡的生活達20年,他的作品就是在這個時期完成的。

有史以來,被壓迫、被驅趕,簡直是猶太人注定的命運。然而猶太人卻產生過許多最可貴的詩歌、最巧妙的諺語、最華美的音樂。對於他們,“迫害”仿佛總是同“逆境”攜手而來的。猶太人很富裕,許多國家的經濟命脈,幾乎都是掌握在猶太人手中。對於他們,“困苦如春日的早晨,雖帶霜寒,但已有暖意;天氣的冷,足以殺掉土中的害蟲,但仍能容許植物的生長!”

席勒為病魔纏擾15年,而他的最有價值的一本書,就是在這個時期寫成的。彌爾頓在雙目失明、貧病交迫的時候,寫下了他著名的著作。

被人譽為“樂聖”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一生遭到數不清的磨難困苦,幾乎逼得他行乞,甚至使他耳聾,幾乎毀掉了他的事業。但貝多芬並非一蹶不振,而是向命運挑戰。貝多芬在兩耳失聰、生活最悲痛的時候,寫出了他的最偉大的樂曲。正如他給一位公爵的信中所說:“公爵,你之所以成為公爵,隻是由於偶然的出身,而我成為貝多芬,則是靠我自己。”

過去,成功人士常被人視為天才,或是說他們有奇遇。但在現實世界中的自詡的天才,往往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不然就是禁不起逆境的考驗,導致他們自己一蹶不振。擁有財富並非出於天才,隻是執著而已。擁有財富與逆境常是一體之兩麵,成功人士也是逆境最多的人。

人生中兩個重要的事實特別顯著。一是在人生複雜多變的情況裏,不可避免地會遭遇失敗,可能隻是方式不同,時間不同。二是每一個挫折都附帶著具有等值好處的種子。

首先,對待挫折的正確態度,是拒絕接受有長期挫折可能的態度。維持這種態度的最好方式在於,充分發展自己的意誌力,將挫折看成挑戰和考驗。這個挑戰,應該被接受為一項刻意傳達的信息,必須適度修正自己的計劃。看待挫折就好像看待病痛一般。顯然,肉體上的病痛是大自然通知個人的一種方式,說明有些事情需要加以注意及矯正。病痛可能是福氣,而非禍因。同理,當人遭遇挫折時所經曆的心理痛苦,或許會帶來不舒服的感受,然而,卻是有益的。因為,它是一項阻止個人繼續走上歧途的信息。

[BT2]激勵自已與命運抗爭

有些人在失敗時總歸於命運,認為那是命運的安排,實際上,世間並沒有神主宰人們浮浮沉沉的命運,人若自敗,必然失敗。

在每個地方,盡管有一些人抱怨他們的環境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他們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但是,就在相同的條件下,也有一些人卻設法取得了成功,使自己脫穎而出,聞名天下。

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困難會使我們受到挫折和打擊,使我們產生失敗感、自卑心,這不利於我們實現自己的理想,但善於激勵自己則可以及時地調整自己的精神狀態,使我們自己從困難的陰影裏走出來。

激勵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我們不妨試試每天早上對著鏡子對自己說:“我是一個有用的人,我有極高的才能和天分,這必須要感謝上天,它使我有健康的身體與堅毅的精神、對他人富有同情心,我具備如此多優點,絕不可能不獲成功的。今天我一定會遭遇好運,因為清早起來我就感覺非常愉快,對於工作我一定積極去做。”

假若每天清晨醒來時,能夠把以上的話重複三遍,那麼我們一天的精力就會格外充沛。這些話,也不妨在洗臉的時候,對著鏡子說三遍;等到進入辦公室時,再在落地鏡前有力地重複,並且加上一點身體動作。

越是重複說這樣的話,一股無形的力量便會激發你心府的潛能,使它充滿你的全身,這是一種非常奇妙的作用。由於鏡中呈現的是自己的具體形象,因此更可以感覺出自己的堅強和自信。

古印度莫臥爾皇帝在一生中也經曆過許多次失敗。有一次,他不得不在一個馬槽裏躲避敵軍的搜捕。作為一國之統帥不得不躲在馬槽裏,他越想越喪氣,簡直忍不住要衝出去放棄自己的生命,就在這時,他看到馬槽裏有一隻螞蟻在艱難地拖著一顆玉米粒試著爬過一道看來它不可能過去的坎。已經是第六次了,螞蟻從坎上翻滾下來,但小小的螞蟻似乎沒有意識到困難的巨大,它又一次銜起玉米粒爬了上去,終於它成功地翻了過去。莫臥爾從中受到了巨大的鼓舞,脫險後他再一次召集軍隊,不屈不撓地與敵人鬥爭,最後他建立了中世紀最後一個橫跨亞非歐的帝國。

許多具有真才實學的人終其一生卻少有所成,其原因在於他們深為令人泄氣的自我暗示所害。無論他們開始想做什麼事,總是胡思亂想著可能招致的失敗,他們總是想象著失敗之後隨之而來的羞辱,一直到他們完全喪失創新精神或創造力為止。

對一個人來說,可能發生的最壞事情莫過於他的腦子裏總認為自己生來就是個不幸的人,命運女神總是跟他過不去。

其實,在我們自己的思想王國之外,根本就沒有什麼命運女神。我們就是自己的命運女神,我們自己控製、主宰著自己的命運。

我們的命運,或是我們自己認為的所謂殘酷的命運,其實與我們自己有莫大的關係。我們經常看到有些能力並不十分突出的人卻幹得非常不錯,而我們自己的境況反不如他們,甚至於一敗塗地,我們往往認為有某種神秘的命運在幫他們,而在我們身上有某種東西總是在拖我們的後腿。但是,實際上卻是我們的思想、我們的心態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