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如得了濕疹,應立即去醫院治療。如一周歲以內的嬰兒,隻吃黃蛋,不吃蛋白,基本上就不會再出現濕疹了。
早產兒忌不喂養
早產兒應以母乳喂養較好,首次開奶時間可稍遲到出生後4~6小時開始。若早產兒吞咽反射及吸吮能力良好,可直接吸母乳或用奶瓶慢慢喂。不能吸吮者,用橡皮滴管滴喂,甚至用鼻飼。如用牛奶喂養,則奶方要求從稀到稠,即從2:1開始,逐步達到3:1。另外,還應從奶中補充其他營養成分,如鈣、鐵、維生素E、維生素C、維生素D等。
嬰兒添加輔助食品四忌
嬰兒生長發育快,到一定時候需要增多營養,單純吃奶是不夠的,必須增加輔助食品以補充營養素的不足。增加輔助食品能鍛煉口咽部肌肉的咀嚼活動,促進牙齒的生長,提高消化功能。但添加輔助食品要注意以下幾點:
(1)忌量大。從少量開始,逐漸增加,逐漸適應。以免消化不良。
(2)忌操之過急過快。嬰兒胃腸適應能力低,先用一種輔助食品,經過一段時間適應後,再增加第二種。
(3)吃輔食後不適或病兒忌增加新的輔食。嬰兒開始吃輔食後,大人要觀察嬰兒大便次數和消化狀態,如大便仍保持每日1~2次,消化尚好,說明輔助食品是適當的;若大便次數增加,且不消化,吃什麼拉什麼,說明輔食不適當或喂的過多,應先停幾天,改為容易消化的食品,喂的數量要減少。病兒不要增加新的輔食,鬧消化不良時更不宜多用輔食,甚至常用食物還要減量。
(4)忌不新鮮、不衛生的輔食。嬰兒輔助食品應單獨製作,保證質量,食物要新鮮,要注意衛生,否則會適得其反,不但達不到補充營養的目的,反而會影響嬰兒的健康。
嬰兒期忌蛋白質不足
出生後28天到滿1周歲內為嬰兒期。這一時期是小兒出生後生長發育最迅速的時期。需要的營養物質也特別多,尤其對蛋白質的需要特別高,如果不能滿足,易引起營養缺乏。對小兒的生長發育不利。
半歲前,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研究表明,人腦細胞有兩次分裂高峰期,即妊娠期和出生後的一個短時期(約在出生後6~7個月以內)。嬰兒腦神經細胞數在出生後的7個月以內還在繼續增加,而腦細胞的增加與肌體其他組織的增長一樣,都需要足夠的蛋白質。如果蛋白質缺乏,不但肌體組織增長慢,影響身高、體重,而且使腦細胞數目減少,即使以後補足蛋白質,也隻能矯正細胞的大小,不能使腦細胞的數目增加,造成終身難以彌補。
為此,我們提醒年輕的父母要十分重視嬰兒期蛋白質的供給。提倡母乳喂養。
嬰兒忌食嚼過的食物
有許多家長給嬰兒喂食時,怕孩子嚼不爛食物,吃下去不容易消化,就自己先嚼爛後再給孩子吃。有的嘴對嘴喂,有的則用手指頭把嚼爛的食物抹在孩子嘴裏,這樣做是很不衛生的。
因為大人的口裏,常帶有病菌,很容易帶入孩子的嘴裏,而小孩的抵抗力又非常弱,所以很容易沾染上疾病。因此,孩子不會嚼或不能嚼爛的食物,最好切碎、煮爛,用小匙喂孩子吃。1歲半以後就應該讓他自己學著吃,這樣不僅衛生,還可培養孩子獨自生活的能力。
嬰兒忌喝摻水牛奶
由於嬰幼兒腎髒功能不健全,喝了摻水的牛奶會使體內積水過多,容易發生水中毒症。因此,給嬰幼兒喝牛奶時忌往牛奶裏摻水。
忌用牛奶加米湯喂嬰兒
目前,許多家長在牛奶中摻些米湯、米粥給孩子吃,這種吃法是很不科學的。有人做過實驗,將牛奶與米湯摻後分別置於各種溫度下,結果維生素損失的程度很驚人。食品學記載;維生素忌與澱粉混合。孩子如果長期攝取維生素不足,會導致發育遲緩、體弱多病。所以喂養孩子最好把牛奶、奶粉與米湯分開喂。
母乳喂養方法
孩子一出生便具有吸吮的本能,因此你必須在孩子開始出現饑餓或醫生認為沒有其他問題的時候盡早喂奶。
最初分泌出的微甜的黃色液體,稱初乳。它富含新生兒所必需的所有營養素和預防感染性疾病的抗體。直到第四天,才自然流出乳汁,這時的乳汁是稀薄帶藍色的液體。隨著乳汁的成熟,約在七天後,會變得更白和更稠些。
喂奶準備:嬰兒出生前做好乳房的護理很重要,它可減少不適感覺。方法是用手和軟毛巾按摩乳頭,以增強乳頭的抗摩擦力。要保持乳頭的清潔和幹燥,不要用肥皂或酒精清洗乳頭以防其破裂,可用油劑或油膏潤滑乳頭。
喂奶:喂奶前應使自己處於最舒適和鬆弛的狀態,喂奶時可取坐位或臥位。嬰兒饑餓時會盡量噘起小嘴,這是信號,此時母親應把乳頭放入。如果第一次沒反應,應重複放入動作。另外,應使嬰兒小嘴一直含到乳暈部位,嬰兒吸奶時會用舌頭將乳頭往上頂住硬齶吸吮。
當你想使嬰兒離開乳房時,可輕輕用小指插入嬰兒嘴角,往下壓住乳頭,中斷其吸吮,否則,會拉扯乳頭產生疼痛。
第一次喂奶時,每側乳房喂乳時間應短些,使乳房不致太敏感,然後再逐漸增加時間。而且,兩側乳房要經常交替,這會增加乳汁的暢通性,有助滿足需要量。
盡量不要固定嬰兒的喂奶時間,嬰兒餓則即喂,這樣按需哺乳會增加母嬰間的相互默契,以及了解自己孩子正常的饑飽周期。不固定時間的另~原因是,過分饑餓的嬰兒會吸吮太猛而引起母親乳頭疼痛和充血。
開始,嬰兒一般每2至3小時就吃一次奶,這對母親來說會感到疲勞,但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會逐漸減少次數到每天4次。
可能出現的問題:乳頭疼痛往往是哺乳母親最普遍的感覺,而且常發生在哺乳頭幾天或在每次喂奶的開始,特別是奶汁尚未暢通之前。
引起疼痛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因乳頭置放不恰當。比如嬰兒不能把乳暈部分包入嘴唇內而僅吸住奶頭,則乳汁就不能暢流,以致需用力吸吮,使乳頭疼痛。另一原因是嬰兒正在吸吮中,硬將其拉開,嬰兒會猛咬住乳頭,另外,由於嬰兒過饑或哺乳間隔過久而吸吮過猛、用肥皂或酒精清潔乳頭後沒有擦幹使乳頭產生微小破裂、衣服質地較粗摩擦乳頭等,均會導致疼痛。
乳房充血會是母親們另一個主訴症狀。隨著哺乳的開始,乳房增大且變重,血流量增加和乳汁的壓迫及乳腺組織的膨脹,使哺乳母親感到不適。應該常哺乳或人為將乳汁吸出,或者在每次哺乳前用手擠掉少量乳汁會減輕這些症狀。若疼痛明顯,可用濕熱毛巾敷於乳房。
局部乳汁淤積或乳腺內死亡脫落的細胞會堵塞乳管,也會引起疼痛,並可能出現紅腫或硬結,一般會在你緊張、疲勞、哺乳時體位不當、哺乳間隔太長及保潔不好時出現。
如果出現上述情況,應注意多休息;喂奶時盡量采取有利乳管引流的體位;衣服不要過緊;經常輕輕壓迫和按摩乳房。要絕對防止乳頭感染。
恢複工作:當你體完產假後繼續喂奶時,如果工作地點離家太遠,則要在早晨上班前、下午下班後給嬰兒喂奶。如果你有電冰箱,可將母乳擠入消毒奶瓶中,貯存起來,在你來不及趕回喂奶時,由人替你將奶稍焐熱後喂給孩子。
母乳喂養的優點是什麼
眾所周知,母乳是喂養嬰兒的最適宜的天然物質。母乳喂養,近年已被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為嬰兒最佳喂養方式。但盡管如此,采用人工喂養的母親仍有增多趨勢,因此,有必要進一步介紹母乳的優點,以期引起重視。
母乳和牛奶相比,維生素E是牛奶的6倍,含硒量是牛奶的兩倍,母乳含有豐富的鎂,而牛奶則幾乎沒有。另外,母乳還含有一種類似維生素的特別養分,這種養分可用來減少嬰兒的腸道細菌量,而牛奶卻缺乏這種養分。所以母乳遠勝於牛奶。
國外已有報道,喂牛奶可能使孩子在成年後易得癌症,而母乳則恰恰相反,可增強人的抗癌能力。黎巴嫩醫院塞舌爾夫婦對5000名婦女進行了研究,分析結果表明,嬰兒吃母乳是使母親避免患乳腺癌的最理想的方法。“任何希望自己減少得癌症機會的母親都應讓她的嬰兒吃自己的奶。”
母乳喂養還能增進母子感情,加強母子間的心理交流。從精神健康的角度看,這對母子都有益。
分析一下入工喂養逐漸取代母乳喂養的原因,可發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年輕母親擔心自己哺乳後體型會發胖,影響自己的形象。其實這是不必要的。隻要堅持科學合理地進食,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學一點健美常識,不僅可以避免臃腫肥胖,還能使你豐姿綽約,更添風采!有人說“少婦比少女更有魅力”,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
為什麼早吸吮才能乳汁多
一般來說,孕婦懷孕16周後,乳房已具備泌乳的能力,但是它受到體內胎盤泌乳素和孕酮等物質的抑製,所以大多數孕婦在產前並無乳汁流出。一旦分娩,隨著胎盤的排出,那些抑製因素雖然被解除,但是隻有通過嬰兒的吸吮,才使乳汁大量分泌而出。所以,在嬰兒出生後的半小時內,當臍帶一斷,擦於淨嬰兒身上的羊水和血跡後,要馬上讓嬰兒裸體趴在母親的胸前(背部要覆蓋幹毛巾,以防受寒)。靜伏數分鍾後,孩子會抬起頭來尋找母親的乳頭。這個時候,助產人員要幫助孩子,使他口含母親的整個乳頭及其周圍色素較深的一圈乳暈。這就是一般所稱的早吸吮。這樣的接觸和吸吮,最好能持續30分鍾以上。
為什麼要這麼早呢?因為嬰兒在出生後20—50分鍾時正處於興奮期,吸吮反射尤為強烈。過後,可能會因疲勞而昏昏欲睡,吸吮力和吸吮欲望也不那麼強烈了。因此要抓住這段有利時機,讓嬰兒盡早地接觸母親,盡早地吸吮乳頭,給他們留下一個較強的記憶。這樣過一兩個小時再讓他們吸吮時,也能很好地進行。而未經早吸吮的嬰兒,錯過這一良機則往往要費很大勁,才能教會他如何正確地進行吸吮。此外,由於乳頭及早地受到嬰兒的吸吮,通過神經反射,可誘發母體內產生更多的泌乳素和催產素,從而進一步促進乳汁的產生和排出。母嬰間持續、頻繁的接觸,更使這些反射不斷強化,於是母親的乳汁才會源源不斷,不但可以充分滿足嬰兒的需要,而且解除了母親怕奶少的憂慮,使母親感到無比欣慰。這種心情為母乳喂養的成功,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而沒有經過早吸吮者,一般大約要在產後二天左右才開始泌乳。
除早吸吮外,還要作早期乳房排空,即在產後第1~2周內,母親在每次充分哺乳後,擠出乳房內的餘奶。可用帶有橡皮球的吸奶器或針筒式吸奶器吸奶。也可用手工擠奶,方法是將拇指、食指張開,拇指在上,食指和中指在下,分別放在乳頭上方和下方兩橫指(約3厘米)處。先向胸壁內按壓,再向乳頭方向擠壓。這樣重複幾次後,再環繞乳頭轉換一個地方進行。依次擠出所有乳竇內的乳汁(注意不要損傷皮膚),以排空乳房內的餘奶。每次哺乳後進行乳房排空,可使乳腺導管始終保持通暢,乳汁排出無阻,使乳房內張力降低,局部血液供應良好,並避免了乳導管內過高壓力對乳腺細胞和肌細胞的損傷,從而有利於泌乳和噴乳。再說,乳汁自身有一種抑製乳汁分泌過多的因子,如果乳房中有多量乳汁殘留,這種抑製因子濃度一高,就會抑製乳房泌乳,使乳汁量減少。通過吸吮和擠奶,則能使抑製因子隨乳汁排出體外,從而避免其積蓄而使乳汁分泌受到抑製。這也就是乳汁越吸越多、乳房越排空乳汁越多的原因。有些嬰兒可能在出生最初幾天吸吮乏力,或者吸吮次數不足,此時及時排空乳房中的餘奶更顯得必要。總之,通過早吸吮和早期乳房排空,對產後泌乳發動時間和乳汁分泌量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