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嬰幼兒飲食宜忌2
母乳喂養的誤區有哪些
母乳量的多少與乳房大小、形狀沒有關係。每一位產後的母親都有泌乳功能,無論乳房大小,隻要認真哺喂嬰兒,都能有足夠的乳汁,可以滿足嬰兒的需要。
母乳喂養會影響母親的體型。婦女懷孕以後,不管是否采取母乳喂養,乳房都會有所改變。母乳喂養不但不會影響母親的體型,還能促進母親產後身體的複原,有利於減輕體重。乳母如果選戴合適的乳罩,斷奶後乳房也會基本恢複到原來的形狀。
分娩後母親很累,應讓母親休息一天,產後第二天開始喂奶。應盡可能讓嬰兒出生後早吮吸母乳,能在產後一小時內最好。這不僅能幫助母親提早分泌乳汁,而且有利於母親產後疲勞的恢複。如果延遲開奶時間,即使僅幾個小時,也會使母乳喂養失敗的可能性增大。
按時喂奶,養成定時吃奶的習慣。每當嬰兒啼哭或母親覺得應該喂哺的時候,即抱起嬰兒喂奶,這就是按需喂哺。嬰兒剛開始時可能吃奶次數很多,時間也無規律,但一般經過一段時間便漸漸會形成一定的規律。經常性地吸吮乳房,會刺激催乳素的分泌,能使乳汁分泌得更充足,而且可預防許多問題,如奶脹等。如果一開始就定時喂哺,則會影響母乳喂養。
一次喂哺時間不可過長。過去認為嬰兒每次喂哺時間不易過長,以5~10分鍾為宜,否則吸吮時間過長會引起乳頭疼痛。新的研究表明,乳頭疼痛與喂哺時間無關,多因吸吮部位不對所致。嬰兒吃奶速度的快慢決定一次喂哺的時間,但無論快慢均與攝入的總奶量相同。有些嬰兒吸吮慢,吃吃停停,但如果讓他未吃完就停下來,就會影響嬰兒的發育。
母乳喂養的嬰兒還用再喂水嗎
研究證實,喝水會影響嬰兒胃容量,喝糖水可抑製或減少嬰兒的母乳需要量,還容易造成腹瀉,對四個月內的嬰兒,隻要純母乳喂養就夠了,不需要添加其他任何東西。原因是母乳的滲透壓與血漿接近,對腎髒的滲透負荷很低,因此,無論是在熱帶還是沙漠環境中生活的母親,母乳喂養均不需要給孩子喂水。
什麼是按需哺喂母乳
嬰兒胃容量小,因而每次吸入的奶量少,約30毫升左右。初生嬰兒吸乳動作不熟練,母親又多是初產婦,不掌握哺乳方法,故致使哺喂不能順利地進行,往往是每喂一次奶,搞得母嬰雙方均很疲憊,而嬰兒還可能未得到足夠的食量,另外嬰兒吸吮乳頭時常易入睡,捏耳、鼻,抓腳心等刺激均不能喚醒嬰兒,使其繼續吸乳,因此也影響嬰兒的進食量。以上種種原因致使嬰兒在喂哺不久,便可因饑餓而啼哭。在過去,多強調三個小時給嬰兒喂一次奶,兩次喂奶中間加喂一次水,其實這樣做的結果一方麵不利於促進母親乳汁的分泌,另一方麵每次喂奶嬰兒常吃不飽就睡了,也使其營養的吸收得不到保證。所以目前已改變了過去強調的按時哺喂的舊習慣,根據嬰兒的生理特點和日常實踐觀察研究證明,母乳喂養不需要定時,一般提倡按需哺喂。按需哺喂母乳,即指不論白天、夜裏,隻要嬰兒有吸吮的需要或母親有乳漲的感覺時都可讓嬰兒吸奶。
此外,嬰兒出生後吸奶的間越早越好,越早吃到初乳,其得到抵抗疾病的抗體越多;吸吮母乳的次數越多,刺激母體泌乳反射和噴乳反射越好,乳汁分泌的量也越多、越快。目前,許多醫院婦產科都在施行產後母嬰同室的製度,其目的就是要讓嬰兒及早吃到母乳並且按需哺喂母乳。在農村家庭中接生的產婦就更有給嬰兒早喂奶的條件了,有些父母接過去老一輩人的習慣,在產後母親奶水未下來以前,怕孩子渴著、餓著,先給嬰兒喂糖水,待1~2天奶水下來後再給孩子喂奶。實際上,正常嬰兒在出生時,體內已貯存好了足夠的水分,完全可維持到母親來奶,而不需要飲水。如過早的用奶瓶喂水,還會影響其吸吮母乳,因為橡皮奶頭和母親的乳頭不一樣,嬰兒用吃橡皮奶頭的方法吸吮母親乳頭,由於吸乳的方法不對而容易損傷母親的乳頭;其次吸吮的乳量也相對較少,致使嬰兒感到不愉快,煩躁不安,甚至拒絕吸吮母親的乳汁等。母親也往往認為是自己奶少。實際是因為沒有及時按需哺喂而影響了母親乳汁的分泌。
按需哺喂母乳的方法主要適用於嬰兒生後1~2個月,隨著嬰兒月齡的增加,生理的發育,哺乳時間自然會形成規律。正常嬰兒是不會隨時啼哭要求哺喂的。
怎樣預防奶瓶齲
我們常常看到,有的孩子盡管年齡很小,但他們的門牙發黑、牙被蛀壞,嚴重的甚至壞到牙根,這就是奶瓶齲。奶瓶齲是三歲以下兒童常見的牙科問題,據不同調查,它的發病率為3%~53%。
奶瓶齲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家長怕小孩哭鬧,用奶瓶裝上糖水喂他們,使兒童的牙齒長期暴露在含糖液體中而產生的。當兒童清醒時,他們的唾液分泌多,這有助於稀釋口腔內導致齲病產生的糖和酸;而當他們睡覺時,唾液分泌減少,這時如果將兒童放在床上用奶瓶喂糖水,奶瓶裏的液體慢慢吸入兒童口中,有時甚至吸吮個把鍾頭,於是含糖液浸潤上頜乳前牙,使牙齒最外麵的牙釉質溶解、破壞,產生齲洞。喂糖水時間越長,患奶瓶齲的危險就越大。白天長時間使用奶瓶喂含糖的液體,也會導致奶瓶齲。
奶瓶齲給兒童造成不必要的痛苦,這種齲病往往發展迅猛,可累及很多牙齒,造成孩子肉體上的痛苦,治療起來也需較大的費用。
因此,如果您必須將嬰兒放在床上用奶瓶喂水,請記住:隻能喂白開水,除白開水之外,幾乎你用來給嬰兒喝的任何其他液體都含糖,如牛奶、果汁、軟飲料等,長期吸吮這些液體都會危害他們的牙齒。
母乳喂養的嬰兒需再喂果汁嗎
長期以來,人們習慣於給出生後2~3個月的嬰兒開始加喂水果汁,認為新鮮水果汁可以用來補充嬰兒體內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需要,其實這樣做是不正確的,過早給嬰兒添加果汁,非但無益,反而有弊。有關研究表明,完全由母乳喂養的嬰兒在4個月之前是不需要加喂水果汁的。母乳的營養成分最適合嬰兒的生長發育,母乳無論在熱量或水分上都足以滿足6個月以內嬰兒體內的所需。其中所含的礦物質除鐵、銅外,雖均比牛奶少,但已夠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母乳中的鈣、磷比例較為合適,易於嬰兒的消化、吸收和代謝;鐵、鋅等的吸收率是牛奶的幾倍;母乳中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B的含量雖不太多,但它無需加熱,可不被破壞;隻要乳母膳食中的維生素A含量豐富,乳汁中即可有足夠量的維生素A。母乳中僅維生素D不足,但維生素D不是水果汁所能提供的,必須從魚肝油或多曬太陽來獲得。因此,乳汁充足的母親,在正常情況下,盡可放心地喂養嬰兒4~6個月,隻有在炎熱的夏天,嬰兒出汗太多,發生腹瀉或服磺胺藥時才需另外喂水。
須知,過早給嬰兒加喂水果汁,就會減少孩子從母親乳房吸取乳汁的量,慢慢地會導致母乳的分泌量越來越少。另外,如果用奶瓶喂水果汁,由於橡皮奶頭孔大易吸,嬰兒若用慣了橡皮奶頭,將影響孩子的吸吮力,不利於母乳的分泌和泌乳反射的建立,且奶瓶和橡皮奶頭多不容易徹底消毒,易發生病菌汙染,增加傳染消化道疾病的機會。
為什麼不能用煉乳喂食嬰兒
煉乳是一種牛奶製品。市售的煉乳是將鮮牛奶蒸發至原容量的2/5,再加入40%的蔗糖裝罐製成的。一些家長把煉乳作為有營養價值的代乳品用來喂養嬰兒是不妥的。
由於煉乳太甜,必須加5~8倍左右的水來稀釋,以使糖的濃度和甜味下降。當甜味符合要求時,蛋白質和脂肪的濃度就比鮮牛奶少一半,不能滿足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如果長期以煉乳為主食喂養嬰兒,勢必造成嬰兒體重不增,麵色蒼白,抵抗力下降,同時易患多種脂溶性維生素缺乏症。如果少加水,使其蛋白質和脂肪的濃度接近鮮牛奶水平,則糖的含量又會偏高,用這樣的甜煉乳喂養嬰兒又會常常引起腹瀉。此外,由於過甜會使小兒胃口不好,小兒習慣於甜味,造成輔食添加困難。
為什麼含藥母乳不能喂食嬰兒
母親在哺乳期間接受藥物治療,隨其乳汁排出的藥物對嬰兒也有
一定影響。雖然多數藥物在乳汁中的濃度很低,不致影響嬰兒健康,但也有一些藥物從乳汁中排出較多,足以使吃奶的嬰兒產生全身反應。
1.嬰兒應忌食含有抗生素類的母乳。雖然大多數的抗生素藥物在乳汁中的排泄量不大,但卻能引起嬰兒的不良反應,乳母服用常規劑量的氯黴素,其乳汁中的藥物濃度約為血液中的一半,嬰兒吃奶後可出現腹瀉、嶇吐、呼吸功能不全、皮膚發灰及循環功能衰竭等症狀,臨床上稱之為灰嬰綜合征;此外,還會影響嬰兒的造血係統。乳母服用四環素,其乳汁中的藥物濃度約為血液中的7/10,嬰兒吃奶後會使牙齒發黃,影響骨骼發育。乳母口服或靜脈注射紅黴素,乳汁中的藥物濃度較高,長期用這樣的乳汁喂養孩子,會使嬰兒肝髒受損。鏈黴素、卡那黴素等可通過乳汁影響嬰兒的聽覺功能。
2.嬰兒應忌食含有中樞抑製藥物的母乳。乳母服用嗎啡類鎮痛劑,可通過乳汁使新生兒出現呼吸抑製。如果乳母連續服用冬眠靈及安定,或每次使用劑量過大,會使嬰兒嗜睡、體重減輕或發生新生兒黃疸。乳母長期服用苯巴比妥或苯妥英鈉,會使嬰兒出現高鐵血紅蛋白症。
3.嬰兒忌食含有類固醇類藥物的母乳。一些乳母為了避孕連續服用避孕藥,而類固醇類避孕藥可通過母乳引起男嬰的乳房增大和女嬰的陰道上皮增生。因此,乳母應采用其他方式避孕,不宜服用避孕藥。乳母服用類固醇類避孕藥除了危害嬰兒健康外還會抑製乳汁分泌,使乳母的乳汁分泌量減少。
4.母乳中含有下列藥物時也不宜用來喂養孩子:磺胺異惡唑、麥角製劑、碘化物、溴化物、香豆素類、硫脲嘧陡、甲糖寧、阿托品。這些藥物都可不同程度地危害嬰兒健康,乳母應慎用或禁用。
總之,母親在哺乳期用藥要慎重,應接受醫生的指導,不要隨便用藥,不用對安全性和療效有懷疑的藥物。宜選用短期服用的藥物,不宜服用作用期長、排泄緩慢或有積蓄作用的藥物,應選用每天服用一兩次的藥物,不宜用每4~6小時服用一次的藥物。乳母在用藥治療期間,如果嬰兒繼續吃奶,應注意觀察其有無異常反應。如果乳母因病情需要服用抗腫瘤、抗癲癇、抗精神病藥、激素、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時,應及時斷奶,改用人工喂養。乳母患急性病需用對嬰兒毒性較大的藥物時,可暫停哺乳,改用牛奶等進行人工喂養,並定時用吸奶器吸出母乳以防回奶,待病愈停藥後再繼續哺乳。
一何時開始給嬰兒添輔食
小寶寶出生後,無論母乳喂養或是給嬰兒喂牛奶等代乳品,均應按時添加輔食。
開始添加輔食的時間:一般自出生後2~3周開始添加維生素D,每日400~800國際單位,鈣劑除奶中含有外,也可以適當補充一些。正常嬰兒1周歲以內,每日所需鈣元素400—600毫克,人奶中每升含鈣340毫克,牛奶中每升含鈣1250毫克,但母乳中的鈣容易吸收,所以吃母乳的嬰兒不容易患佝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