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本書,對我的幫助確實很大,我覺得現在我們已經不小了,也不能事事都依賴於爸爸媽媽,因為他們並不是你手中的拐杖,會幫你到永遠。小時侯,因為你還不懂,所以他們幫你做,而現在我們都懂事了,也應該試著去放掉那根拐杖,學著自己向前邁步,因為漫漫人生路,那麼長的人生是要靠你自己走出來的,哪怕在途中你一次次地摔倒,那也沒關係,不要說這一次沒成功,我就放棄,那不行,應該勇敢地站起來,因為成功往往都建立在一次次的失敗中隻要你做到毫不氣餒、堅持不懈,相信成功離你不遠。就像這本書裏的少男少女一樣他們在夏令營裏都是自己在克服、在麵對一切困難。
我們應該在快樂和痛苦之中,學著長大,學著成熟,學著放掉那根拐杖,學著去麵對整個社會,去適應整個社會。自己鋪路,自己走過去,自己頑強得去麵對人生,挑戰人生!!!
時間啊,時間
“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這是朱自清在《匆匆》一文中的一段話。我認為,用這段話來形容時間的特點,實在是最貼切的了。
時常見報紙上寫著有關整頓公交車超載現象的報道,每每在結尾處寫著相信明年該現象將大大改善之類的話。但我認為,這簡直是不可能的。對此,我深有體會:每到一站,車站上的人們明知車子早已超載,但為了趕時間,還是拚命往上擠,任憑司機怎樣勸說也不答應。於是,車內剩餘空間一再壓縮,展示了人類生命的奇跡,也展示了現代科技的力量,更展示了交通法規在人們心中直線下跌的地位。在此,我並不是想批評少數人素質如何,而是想證明:時間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它是寶貴的。除非誰能讓時間停止,才能改變這一現象。
時間寶貴,在於其流失速度實在是太快了。有時,其速度甚至可認為大於等於光速,因為光速可測,而時間不可。因此,世界上沒人能做到不浪費時間,而隻能說是浪費程度較輕。
於是,人們更加珍惜時間,分秒必爭。終於有一天,人們猛然發覺,時間好象就在伸手可及的不遠處了,就毫不遲疑地伸手去夠,但在伸手的瞬間,速度不由自主地放慢了些,於是時間又溜到了遙不可及的地方。有的人人不甘示弱,於是又去追,而時間則逃得更遠了……漸漸,在這場沒有盡頭的賽跑中,這些人老了。也有的人懶得再與時間賽跑,於是時間反而向他們靠近了。它在他們的身上塗塗抹抹,終於這些人發火了,想抓住時間,但他們已被時間塗抹成了老人,隻好歎息少時的不努力了。
時間就是這麼一樣古怪的東西,沒人能解釋它,隻能憑想象去描繪它。麵對飛逝的時間,我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盡量減少浪費,僅此而已。
《兩個孩子》讀後感
今天老師讓我們寫讀後感,我想起了昨天看的《兩個孩子》的故事,那個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兩個孩子他們一個愛畫畫,一個喜歡音樂。可是因為一場大病,愛畫的孩子失明,喜歡音樂的孩子失聰。他們哭著找到一位老人,老人對他們說:“孩子,不要哭,老天給人一條死路時,往往會留一條活路給人!”老人先幫他倆找出優點,再解除他倆的自卑心,樹立起他們對生活的自信心。後來,他倆中失聰的孩子成了美術家;失明的孩子成了音樂家。
我讀了這個故事後,深受啟發。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關鍵是能否發現和利用自己的長處和優點,揚長避短。有些人發現和了自己的長處,通過一定的努力,結果取得了驕人的成就;而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的利用長處和優點在哪,也不知道從哪方麵努力,結果在事業和生活上平平庸庸,沒有什麼作為。象這種例子在曆史上和生活中比比皆是。
比如,在曆史上,前美國總統羅斯福,他從小就患了小兒麻痹症,隻能坐在輪椅上行動。可他不自卑,他利用自己的長處——大腦聰明,……。後來,他成了美國總統。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如果不是他領導的強大的美國和美國人民參戰,那美國和遭受侵略的其他國家就不可能很快的贏得最後得勝利。
再比如,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個子矮的人,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產生一種自卑心理,對自己缺乏信心。但他(她)們不知道自己也有長處:即“個子矮,一般脖子比較粗、短,大腦和心髒相距比較近,反應比高個子快些。”結果不思進取,在生活和事業上,真的不如一般人;可也有些矮個子,他(她)們知道並利用了這一優點,在一些用腦比較多的行業中大顯身手,大有作為!
……
《兩個孩子》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發是非常深刻的!
《鋼鐵是怎樣練成的》讀後感
《鋼鐵是怎樣練成的》這部前蘇聯小說,以是中學生必讀之一,我也把這部作品看了許多遍,它也是我最喜歡的課外讀物之一。
人應該怎樣活著才有意義呢?保爾·柯察金用自己的行動回答了這一切問題。
保爾,他殘疾後,毫不灰心,頑強學習,努力的工作。然而,後麵他雙目失明了,這對於一個已經癱瘓的人來說,是一個多麼沉重的打擊呀!可是保爾他卻毅然拿起筆,堅持自己寫作生涯,每寫完一個字,他都必要付出比平常人加倍數而又艱辛的勞動。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頑強的努力,他終於成功地寫出了屬於自己的小說。讀著,讀著,保爾那堅毅的臉龐,仿佛就在我的眼前。保爾·柯察金!一個普通的戰士,竟有鋼鐵般的意誌!這又是什麼力量推動著他和鼓舞著他前進呢?那不就是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麼?
保爾,一位可敬的共產主義戰士,他為了我們樹立起了光輝的榜樣。記得有一次,上體育課,老師讓我們練習跑100米,剛跑了幾十米我就堅持不住了,當時我心裏一直想打退堂鼓。可是,不知怎麼,不知不覺,腦海裏出現了保爾這一個光輝形象,我振作起來了,因為我想到了保爾那令人心血沸騰的事跡,於是,我堅持跑完了那遙遠的100米。
保爾的精神教育我,如何戰勝生活中的困難。保爾·柯察金,一個全身癱瘓的都能夠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我,一個在黨,在人民的陽光雨露撫育下的青少年兒童,怎麼能夠被一些區區困難而嚇倒呢?
保爾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也鼓舞了我要努力學習,每當我遇到困難時,保爾那高大形象便浮現在我的眼前,給我增添了戰勝困難的信心與勇氣。
《鋼鐵是怎樣練成的》這本書,是一本告訴人們深刻道理的一本書:它告訴了人們許多做人的道理。我想,我還要不斷地閱讀,從這本書中吸取更大更多的精神與力量。
讀《中華五千年》有感
中國,一個泱泱在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與曆史,作為一個炎黃子孫,我無比激動的翻開了書,認認真真看了起來。
《中華上下五千年》講的是五千年來中國的改革與變遷,這條東方巨龍輝煌的事跡。中華人民以其悠久的曆史,獨特的文化,屹立於東方,我國的成就曾不隻一次讓其他國家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