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2(1 / 3)

第二章 2

八元五角

曾秀文

指導老師:陳新發

有首歌是這樣唱的“世上隻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沒有媽媽最苦惱,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那裏找……”其實,母愛永遠是偉大的。

今天早上,我看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讓感動得流下了眼淚。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一天中午,一個撿破爛的婦女,把撿來的破爛物品送到廢品收購站賣掉後,騎著三輪車往回走,經過一條無人的小巷時,從小巷的拐角處躥出一個歹徒。

歹徒用刀抵住婦女的胸部,婦女嚇傻了,站在那兒一動不動。歹徒開始搜身,他從婦女的衣袋裏搜出一個塑料袋,塑料袋裏包著一遝鈔票。歹徒拿著那遝鈔票轉身就走。這時,那位婦女立即撲上前去,劈手奪西了塑料袋。歹徒用刀對著她,做勢要捅她,威脅她放手,可她卻死活都不鬆手。婦女一麵死死地護住袋子,一麵拚命呼救,呼救聲驚動了小巷子裏的居民,人們聞聲趕來,合力逮住了歹徒。。

眾人押著歹徒攙著婦女走進了附近的派出所,歹徒承認了搶劫的事,但那位婦女卻直打哆嗦,因為她的手指竟然被他掰斷了。民警打開那包著鈔票的袋子,頓時在場的人都驚呆了,因為袋子裏麵總共有八元五角,而且全是一角和兩角的零鈔。

為了八元五角錢,卻斷了一個手指。但令人更驚訝的是,婦女走出醫院不久,就在一個水果攤兒挑起水果,而且挑得那麼認真。她買了一個香蕉,一個梨子,一個蘋果,一個橘子,一節甘蔗,一枚草莓,直到將八元五角花得一分不剩。

婦女提著一袋水果來到郊外的公墓。她喃喃自語:“兒啊,媽媽對不起你。媽沒本事治好你的病,你十三歲就早早離開了人世,你說你從來沒吃過一個好的水果,媽今天賺到了八元五角了,並買了好多好吃的水果,孩子,你吃吧……

每當看到這段我的眼眶都會裹滿淚水,她就是為了給他孩子買水果,而斷了一個手指,真可惜。而現在的人卻浪費了許許多多的水果,都搞不懂他們是怎麼想的。

八元五角就是這樣的一個結局。

《時差七小時》觀後感

今天是禮拜六,我和同學們一起去金盾電影院看電影《時差七小時》,我們興高采烈地進入電影院。我們大約等了半個小時,電影終於開始了,頓時,全場安靜下來。

一個女孩在外國的校園,秋天的草坪上,藍得透明的天空下,遇見了一個有些憂鬱的男孩,後來的緣份使他們有機會進入彼此的生活,留下美好的回憶。

組建橄欖球隊與球賽的幾場戲是最搞笑的段落,觀眾大多受到了感染,頻頻爆發出笑聲;新年夜空下妞妞與DJ在樓台上的獨處,是最浪漫溫馨的部分,陳冠希用蹩腳的普通話與妞妞互講笑話,兩個人默契十足,氣氛非常融冶;偏偏被頭頂上方的湯姆都看到眼裏,獨自一人默默地吃醋。接下來的是最具戲劇性的戲劇課一場戲,湯姆和DJ分飾矛盾激化的敵對雙方,借著台詞的朗誦針鋒相對,互不相讓,最後來了一場意念中的決鬥。在鏡頭的想像中,兩個人穿著中世紀的服裝,各持利劍,像騎士般擊刺跳躍、閃避騰挪,十分的痛快淋漓。鏡頭再次切換,老師卻宣布兩個人都表現的十分投入,到此為止可以下課了。

電影的結尾是唯一略帶傷感的部分——欲言又止的分離。DJ到最後也沒有向妞妞挑明內心深處的那份情感,回憶的歡聲笑語中便有一絲淡淡的惆悵,但人生畢竟擁有過最美好的東西,已經足夠幸運了。

我看完這部電影後,給我很多的啟發和意義,使我學到了許多的做人道理,我很高興!

讀《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有感

讀了《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捧著書讀了一遍又一遍,魯迅先生的諄諄教導我一定會銘記在心。

魯迅先生生前十分受人們的愛戴,死後,仍被人們所尊敬。課文中所講的幾件事就充分回答了社會各階層的老人、青年、小孩愛戴他的原因。

其中最能教育我的一件事是:魯迅教育青少年讀書不能“囫圇吞棗”,要把書的內容認真地讀,還要記在腦子裏。這一點,我做的不好。媽媽給我買的許多文學方麵的書,我隻記住了書裏扣人心弦的故事,緊張動人的情節,而那些真正應該記住的知識卻被我忽略了。別人和我談起書的時候,我就胡說一氣,碰對了洋洋得意,說錯

了,羞得臉蛋通紅。讀了這篇文章,我一定要改掉這些不好的學習習慣,認真讀每一本書,理解其中的深刻含義,還要把書裏的優美詞句摘抄到小本子上,提高我的閱讀

欣賞能力。

還有一件事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魯迅先生在冬天的一個傍晚冒著嚴寒,給一個車夫包紮傷腳,還給車夫一些錢讓他回去養傷。這不正說明了魯迅先生同情勞動人民,幫助有困難的人嗎?這一點,我認為自己做得還可以。在班上,有的同學有困難,或是要借東西,我會幫他,有的同學我就沒有幫他了。但我以後一定會去幫助同學們的,一定會的。

文章向我們介紹了魯迅先生最後一件事也很感人。魯迅先生生前十分關心他的傭人阿三。阿三因為丈夫失了業心情不好,魯迅先生不讓她幹重活,讓她多休息。但他自己生病了,還三更半夜寫文章。這充分體現了魯迅先生為他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質。為別人著想的甜頭我也嚐過的。以前,上美術課時,別人沒有水彩筆,我就借給他們,當我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也給予我幫助。從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隻要你為別人著想,那他們也一定會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幫助你。

我要做魯迅先生詩中寫的那種“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人。

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後感

這學期,我學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課文通過這個的故事,譜寫了一首父愛的頌歌。

這篇課文講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地震。一位父親在地震後,去學校尋找他的兒子,當他絕望的時候,想起了對兒子的承諾“不論發生什麼事,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埋頭挖起來,許多人勸阻他,可他不聽,一直不停地挖。他挖到38小時,找到了兒子以及13個同學。最後,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緊緊擁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