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2(3 / 3)

第三幕:

(藺相如進入了賓館後。)

藺相如 大臣4,你連夜帶著和氏璧速速返回我國,把璧親自交給大王。

第四幕:

[五日後,藺相如再次走進秦王的宮殿。]

秦王 本王已如期行事,應該把和氏璧交給本王了吧!

藺相如 和氏璧早已送回我國,您要是有誠意,就把十五座城交付於我國,我國一定把璧送回來。

秦王 大膽,你知道欺君之罪是要斬首的嗎?

藺相如 您殺了小臣也沒有用,天下人都會知道秦國是最不講信用的。你以後何以誠信服天下。

[秦王氣得雙眼冒煙,但也沒辦法,隻得客客氣氣把藺相如送回趙國。藺相如立了大功,趙王封他做上大夫。

我崇敬的名人

我們雖未經曆多大的苦難,但是我們也要像真正的名人一樣,去挑戰,去磨練自己。

現在的年輕人、學生都放肆地去喜歡那些明星,比如說周傑倫、SHE呀、周筆暢啊,亂七八糟的。可我認為他們除了歌唱得好以外,我覺得其他也沒有什麼呀!他們並沒有經曆真正的苦難……

我所崇敬的名人就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安徒生了。大家一定都很疑惑,安徒生他除了童話寫得好點之外,其他也沒有什麼呀!

可他卻經曆了真正的苦難。

他出生在一個非常貧苦的家庭,父親早早去世,全靠他的母親瑪利亞洗衣服賺錢,安徒生也很爭氣,他有很好的表演天賦。

當他14歲的時候,就孤身藝人去了哥本哈根。我們同樣是14歲,我們享受著無與倫比的幸福,有父母的依靠,我們很快樂地成長。而他用自己積攢的那點錢一路坎坷來到哥本哈根。

他去那裏為的是他那份理想——話劇。雖然他朗誦很好,表演也很有才,但是話劇的人開除了他,都認為他不適合演話劇。而安徒生也並沒有因此而喪氣,演話劇不幸,他可以編話劇。終於,他以他那勝人的文才打動了每一個人。

這些都是我們遠遠所不能及的。很多同學就是因考試考砸了而喪失了對學習的信心,但是如果你是安徒生,你又會如何做?那時,你才會知道,失敗並沒有什麼?失敗就再站起來,總有一天你回成功的。

安徒生17歲開始接受真正的教育,接著他邊寫出了童話。

想必我們都看過他的童話,我們可以從他的童話中感到他的國人之處,這就是他的本事。

我們雖未經曆多大的苦難,但是我們也要像真正的名人一樣,去挑戰,去磨練自己。

奶奶老了

我們又像箭一般地衝上樓去玩電腦遊戲,完全忘記了那個在老屋默默地等候著我們的奶奶。

奶奶老了

“敏怡,你們幾姐弟也放假了,有空就回來啊。 ” “知道了,知道了……”聽完奶奶的羅嗦囑咐後,我們又像箭一般地衝上樓去玩電腦遊戲,完全忘記了那個在老屋默默地等候著我們的奶奶。

奶奶今年已經78歲了。我們三個都好像是奶奶帶大的,記得小的時候,我們都很喜歡纏著奶奶,每天奶奶那皺皺的手都牽著我們那稚嫩的小手,一起上幼兒園,然後又回家。所以從小我們和奶奶就有很深厚的感情。隻是等慢慢長大後,我們之間就開始有代溝的了,加上又搬出去住了,所以不像以前那樣的親密無間了。

但是,奶奶還是時常惦記著我們,時常不惜路途來看我們,經常給我們帶好吃的。不過近幾年,奶奶的腿不好,所以也很少來了。

五月三日那天,我們要回老屋拿回一些舊衣服。我們一路上踩著單車,看著這熟識的老巷,望著這一張張熟識的麵孔,有回歸的感覺。那些坐在門口乘涼的老人們,看見我們,都向我們笑,嘰裏咕嚕地說著,阿梳她終於盼到啦,肯定要開心好一陣子了。。。。。。。

到了家裏,奶奶一看見我們,就高興得很,捉住我的手,談起話來。奶奶說,大隊裏又出了個“狀元”,叫我搞好關係,出來後有依靠。我說,奶奶,不用的。奶奶說,什麼不用,現在奶奶教你了。我說,奶奶,現在不用這樣的啦。然後奶奶的臉好像有點不對勁,於是我馬上明白了,說,奶奶,知道了,知道了。奶奶笑了,得意地說,就是說嘛。奶奶又跟我說了村裏的大蕉快熟了,叫我過幾天來就有得吃。我點點頭,其實我們早已不喜歡吃大蕉,奶奶說著說著,又說到她的病,我最討厭她說她總得要死的那種,這令我感到無比的傷心,每次這樣我都會流淚,奶奶就摟著我,叫我別哭,說,她不怕死,隻是不舍得我們。

我們在老屋呆了兩個小時左右就走了,那天,我還記得奶奶站在門口,揮著手,對我們說:“再見了,要好好生活啊! ”

渴望理解

可憐天下父母心,但是也要可憐一下天下兒女心。因為他們承擔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

窗外下著魚,天陰沉沉的,正如我此時的心情一樣,那樣的無聊,那樣的無奈,那樣的無助……

現在的我幾乎被那一張張白色的考卷給控製住了。讀書是為了學知識,學了知識後要考試,考完試後又要記成績,如果考得好,倒也無所謂,或許還會有一份好心情;萬一考差了,不僅落得自己難堪,還要受老師、父母的批評……

就說這一星期吧!哪一天沒有接觸過試卷?這張試卷沒有改出來,又要考一張,頭都被考得兩邊大了。

難道所謂的“題海戰術”就是這樣的嗎?那這樣的話,豈不是天才也要被憋出病來了嗎?且不說學生,老師又要改試卷,講試卷,豈不是老師又長了許多根白頭嗎?難道為了普天下的老師和學生,社會就不能夠仁慈點嗎?

若沒有一張張試卷的“苦苦相逼”,怎麼會有學生逃學呢?怎麼會有學生曠呢?雖然考試是必要的,但是學生不是為了考試而考試的呀?

我現在在讀初一,那初二、初三呢?更重要的是高一、高二、高三呢?有多少學生因為學習壓力過重而自尋短見,這是為什麼?考試!考試不如意,覺得人生沒希望,幹脆死掉算了,沒有煩惱,沒有痛苦,是最簡單、最痛快的做法了。可是,這樣國家有少了多少棟梁之才呀!

我曾想過不考試的生活會怎麼樣。大家認認真真聽老師講課,課堂生動活潑,大家不會為考試而去讀書,而是為了自己而讀書,大家不會因考試而想方設法作弊,不會因考差了而自卑,也不會因考好了而自高自大。

所有的老師,所有的國家領導都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他們都應該知道。做學生難做一名好學生更難!身上背負著家人的期望,同學的期待,老師的期望,學校的期望以及等等等等。一個學生就背負著那麼多,那麼一個好學生呢?那種壓迫使人墮落、墮落……

可憐天下父母心,但是也要可憐一下天下兒女心。因為他們承擔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