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來往,最容易拉近人與人的關係。但是金銀來往,也最容易引起誤會,造成糾紛,甚至種下禍根。
為官經商各有生存之道
京城是政治中心,凡事特別敏感。胡雪岩在北京開錢莊,是希望當官的把銀子往阜康一放,就和胡雪岩綁在一起,建立了關係。他更藉以打聽朝裏的反應,觀察朝外的動靜,以期看準風向賺大錢。
李蓮英呢?一心一意討慈禧太後的歡心。身份再低微,照樣可以影響大局,令人不敢不賣他的賬。
文煜大人來存銀子,胡雪岩故意說不計利息。文大人明知故問:“怎麼沒有利息?”雪岩趁機表白“小莊便是大人的銀庫,不限金額,可以隨用隨取”的心意。文大人告以“刑部尚書不可執法犯法”,要雪岩“照息而定,不可多慮”這一來一往,正是官商的不同生存之道。
讀書人靠考試成名,做官的靠權大勢大成名。胡雪岩花兩百兩銀子,買下一名妓女,放她遠走高飛,希望藉此而博得大好人的美名。
雪岩請問老人家,那裏有好玩的地方?老人家裝聾作啞,隻說“這裏裏外全是糧食”。這是老人家生存之道,實在無可厚非。雪岩何等機靈,馬上遞上銀子,老人家腦筋很清楚:八大胡同是抽筋拔骨的地界,好玩!
成祥的想法,惟恐逛胡同壞了雪岩的名聲。雪岩卻認為他要的,就是這種名聲。同樣是商人,各有不同的生存之道,才造就各不相同的命運。
文大人可以幫助阜康錢莊打通關節,以搜集情報,卻無法阻擋李鴻章登門拜訪六王爺,密商大計。
六王爺在家悶得連飯都不想吃,聽說李鴻章來訪,有點吃驚,卻也十分歡迎。李鴻章在胡雪岩麵前,一副威嚴不可侵犯的樣子,在六王爺麵前完全換了一付臉孔。不但會笑,而且說起話來,句句動聽。又費心計謀,事先訂好美味可口的洋口味特餐,送來恭王府與六王爺共同欣賞。恭親王高興之餘,想出調虎離山之計,把左宗棠遠調新疆,看他在福建還能不能造出鐵甲戰船?
李鴻章當然調不動左宗棠,因此想起以送禮打動上麵的心。一向受慣了別人的禮物,忽然輪到自己要送禮,倒有點打不定主意。同樣是宣德爐,雪岩一聽是鎮宅之寶,就要定了。李鴻章還擔心它是膺品怎麼辦?又害怕有人追究來源,如何是好?丁日昌嫌貴,買稀世珍品也要討價還價,是不是有一些不同的生存之道呢?
古董店老板看見李鴻章的銀票,是江蘇巡撫衙門的官票,馬上奉送端硯一台,象牙湖筆一支。嘴巴上說是拿到錢莊兌現,可以多得一厘的利息,本著生意人誠實待客的道理,應該有一些補償。事實上也會有和公家做生意,多少給私人一些回扣的意思。這種方式,一直到現在,仍然有些地方如此這般,依樣畫葫蘆。
胡雪岩從古董店老板存進江蘇巡撫官票,推斷李鴻章到過此店,而且買了十分珍貴的禮品,送給什麼人?當然八九不離十了。根據對方的預算或支出,來判斷對方的動靜或盤算,產業間諜的功能,盡在於此。
官家清查商品流動情形,原本是正當的措施,但如流於形式,擾民而缺乏實際作用,那就毫無意義了。
古董店老板回答官家隻賣一些破舊器皿,胡弄人而已,官家也警告他若是鼓唆官人行私,便吃不了兜著走。說歸說,做歸做,似乎又是另一種生存之道。
不同行業,有不同的生存之道。同樣行業,依據“市場區隔”的原則,也可以發展出不相同的生存之道。
三人同心,其利斷金
齊心,是就自己的商號內部而言的,就是說自己商號內部的職員都是一條心,有著相同的意誌願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與每個人的飯碗連在一起的商號的興旺發達而共同努力。人緣,是就商號的外部而言的,也就是說商號經營要有良好的處部環境,在購進賣出的經營活動中能較好地取得他人的支持、合作,形成良好的生意形象。齊心與人緣,可以說是一個商號生存發展的雙槳,雙槳的和諧劃動,是立足商場的製勝之道。
胡雪岩善於籠終人心,統一人心——所謂“統一”,就是使雙方的意誌願望向自己靠攏。當他的阜康錢莊開張時,對新聘“檔手”劉慶生,就采取了一係列有效的籠絡手法。劉慶生原是另一錢莊的夥計,胡雪岩看中他是個人才,便“挖”了過來,算是破格提拔使用他。使用原來不熟悉的夥計給自己錢莊當“檔尹’,也可見胡雪岩高明:他原來想請自己當過夥計的信和錢莊的兩個同事,但想到那兩個人對自己的底細十分清楚,又是在一起玩笑慣了的,招來後自己當老板,他們當夥計,不但自己抹不下麵子,對方也很難產生敬畏之心。對於年輕的劉慶生,把家眷搬到杭州,一個月得十兩銀子開銷,而胡雪岩卻一年給二百兩銀子,並允諾年終還有花紅。報酬出乎自己的意外,劉慶生驚喜不已,從夥計升為“檔手”,喜從天降,當然願意為胡雪岩出力。加之胡雪岩對他放手信任,自己的想法多是靠含蓄的方式暗示聰明機靈的劉慶生,他自覺得東家很體恤自己、照顧自己,對阜康錢莊更加竭忠盡智地效力。為了提高劉慶生在同行中的地位,胡雪岩還特地叫劉慶生拿著浙江巡撫的彙票到他當過夥計的錢莊裏彙一萬兩銀子,此舉令同行對劉慶生刮目相看,以為他與巡撫大人有著不同一般的關係。劉慶生自是心照不宣,對胡雪岩的用心更是感激不已。
胡雪岩為了在湖州開絲行(王有齡到湖州府任,而胡。王的關係已為世人所知,因此他不便公開出麵),聘請小船老張當老板,老張的妻子比較精明,對絲業較為了解,實際由她操持,當然真正的老板是胡雪岩。老張為人老實本分,也有些人緣。看中了這一點;也為了“指導”他,胡雪岩便將生意成敗的關鍵總結為兩條:“第一要齊心,第二要人緣。”
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如果一個商號不能上下一心,以至個個“鳥雞眼”似的你不服我,我鼓搗你,一盤散沙,絕對不可能有生意的興隆和穩定的發展。
因此,一個做統帥的人,在調度和使用自己手下人的時候,如何既能發揮他們各自的長處,又能使他們很好地相互配合,齊心協力,是一個需要花費心力去考慮的問題。
一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因而要請檔手、夥計,因而就要做“齊心”的工作,隻有把大家的智慧能力擰在一起,店鋪才有興旺的可能。有了這個內部條件還不夠,還要有“人緣”,也就是良好的外部環境。胡雪岩也是交結人緣的高手。如開阜康錢莊時,為了消除信和錢莊的疑慮,他聲明,自己的錢莊將不會擠占信和錢莊的生意,而是另外新辟門路,浙江海運局的錢款來往將按原約定的由信和錢莊經營。這樣一來,信和錢莊不是多了一個對手,而是多了一個夥伴,自然疑慮頓消,轉而真心實意支持阜康錢莊。對其他方麵,尤其是官府的官僚們,胡雪岩也是極盡拉攏之法,不時打點,加之他守信用、講義氣,漸漸贏得各方的信任。人緣,為胡雪岩一步步發跡提供了機遇。
以利激人,重賞勇夫
談生意,要動嘴;做生意,要動手;跑生意,要動腿。商務經營活動是實實在在在的、操作性很強的事情,是智力才幹的高度運用。沒有良好的才識,在商業上是難以立足的。可以說,做生意既是才識的發揮,也是智力的競爭,對於經營者來說,最重要的是能擁有為我所有、為我所用的一大批各方麵的人才。而如何才能擁有優秀的人才?最基本的一條就是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
《孫子?謀攻篇》中指出:“上下同欲者勝”。對企業來講,“上下同欲”就是指企業主與雇員之間齊心協力,而這是建立在員工感到自己的利益和命運同企業的效益和前途息息相關這個基礎之上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此話雖忽略人們的精神需求而顯得偏激了點,但有一點是千真萬確的:人們奮鬥著,是為了活得更好。因此,任何企業要有效地組織生產,必須“以欲從人”,即關心員工的物質利益,以此來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台灣的蔡萬霖,是個商界巨子,他有條經營座右銘:財散則人聚,財聚則人散”。為了達到“人聚”的目的,他采用了讓所有職員“人人都是小富翁”的策略。就是說,經營中賺來的錢不是自己作為老板而獨吞,而是散發給大家。比如,有一年,他一下子拿出來4億元股票,讓科長級以上的員工人股,也就是白送給每個人100萬元。其公司的年終獎金,在正常情況下,都在6個月的工資總額以上。這樣,他旗下的公司非常團結,士氣很旺,效益一直居於台灣工商企業的前茅。
作為一個商人,胡雪岩是深諳其中之妙的,他延攬人才的手腕,除了以誠相待、信則不疑、用之不拘之外,一個很重要的手段就是“以財買才。以財攬才”。他籌辦阜康錢莊之初,急需一個得力的“檔手”。經過考察,他決定讓原大源錢莊的一夥計劉慶生來擔當此任。錢莊還沒有開業,周轉資金都沒到位,胡雪岩就決定給劉慶生一年二百兩銀子的薪水,這還不包括年終的“花紅”。而且,一經決定,他就預付劉慶生一年的薪水。當時住在杭州,保持每頓葷、素都有,冬夏綢、布皆備的生活水準,一個八口之家一個月吃。穿、住的全部花費也不過十兩銀子。不用說,一年二百兩銀子,實在是高薪延聘,連劉慶生都感這實在太慷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