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胡雪岩生意的成功很大一部分也得自同行同業的真心幫助。胡雪岩的每行生意都有極好的合作夥伴,而幾乎他的每一個合作夥伴,都對他有一個“懂門檻”、夠意思的評價。
在他發跡之後,他也時刻不忘記對同行、特別是對下層商人的提攜。浙江慈溪人嚴信厚(1839~1907年)幼時在寧波恒興錢肆當學徒,後來到上海寶成銀樓任職,同治初年,就是在胡雪岩的推薦下,得以進入李鴻章幕府,被委任李軍鎮壓撚軍的駐滬襄辦晌械。
以後,在他漸漸將生意做大的過程中,總是不忘記照顧同行的利益這一準則。在太平天國興起的形勢下,各地紛紛招兵擴軍、開辦團練以守土自保,尤其是江浙一帶直接受到太平天國的影響,更是大辦團練、擴充軍隊。有了兵就要有兵器。胡雪岩便開始做起軍火生意。他決定先買槍。在買不買炮的問題上,他卻考慮得很遠。使他猶豫、躊躇,而且最後放棄買炮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浙江有一個炮局,由龔振麟、龔之棠父子主持。浙江炮局主要就是製造火炮。他們製造的土炮自然趕不上西洋的“落地開花炮”,但畢竟是自己造的炮。胡雪岩認為,如果他買進西洋炮,由於西洋炮威力大,質量好,必然要頂掉浙江炮局製造的土炮,因而勢必侵害炮局的利益,引起炮局的妒忌。炮局龔氏父子本來就得浙江大吏黃撫台的重用,他們為維護自己的利益,利用自己多年建立起來的影響,大肆挑剔買洋槍洋炮的弊端,反對浙江購買洋炮洋槍。如此一來,不僅洋炮買不成,連洋槍恐怕也買不成了。胡雪岩基於這種人情世故的考慮,決定舍炮而不買,隻買洋槍,這樣就避免了對炮局利益的觸及,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經營項目,另辟市場,不至於引起同行的反對。
雖是同行,卻能做到和平共處,這是胡雪岩為了生意的成功而尋求的外部環境。他以槍舍炮的做法,看似縮小了自己的市場,卻是為了開辟另一市場而作的必要讓步,在這一新市場上,他不會遭到反對,也沒有競爭,從而營造出良好的經營空間,更大地贏得利潤。
市場的擴大,意味著生意的興隆。市場的縮小,說明生意在萎縮。市場是商務經營的生命線。
一行生意,同行由於經營內容的相同,也就意味著要分享同一市場。對同一市場的分享,也就是利益的分享,因此同行間的競爭也是必然的,而為了各自利益,同行間互相忌妒,以至於由妒忌到傾軋、競爭,成了同行間的常事。在競爭中或者一方取勝,另一方被迫稱臣;或者兩敗俱傷,第三者得利;或者一時難分勝負,雙方維持現狀,醞釀新一輪的競爭。這似乎是我們都能理解的,也似乎是我們都能認可的市場規律。
在這種循環中有沒有既不觸動對方利益、己方又能得利的第三條路可走呢?
胡雪岩正是走的這第三條路。他時時顧及同行的利益,既為別人留餘地,也給自己開財路,保持了穩定的經營,達到了雙贏的效果。
由古至今,善於合作的商人,總能打開別人難以打開的局麵。在新加坡,有個地方叫“好客天國”。這個地方,白天是免費停車場,停滿了各種各樣的車子。晚上,則是小攤王國,擺滿各式各樣的小吃攤,天南海北的風味小吃應有盡有。在這裏,顧客隨便坐在一家攤位上,吃了這家的食品,如果還想其他風味的,攤主馬上會派人取來奉上,結賬時隻要向這家結就可以了。顧客感到非常方便,攤主之間也從未發生利益上的糾紛。這樣,彼此合作,你好我好,大家都好。於是,有人積攢了錢就從這裏起飛了。陳宗達就是其中一個。他開始在這裏擺大排擋,賺了錢就跟一起擺攤的朋友合作開食堂。又賺了錢,便跟更多的擺攤朋友合作,開了食品公司。他自己的財富,也迅速膨脹,上下班由世界上最有名聲的勞斯萊斯車專門接送。
世界乳罩雙雄羅傑倫和黃鬆滄,也是精誠合作發家的。這兩人一個是富商後代,一個是打工仔。且性格大相徑庭:前者好靜,喜歡收藏古董和書畫,辦公室的家具都搞成古董式的。後者則好動,喜歡打壁球、搓麻將,辦公室的陳設非常西洋化。然而,兩人是同鄉,從二十幾歲合作搞乳罩起,兩仆兩起,直到如今,始終沒有分手過。這期間,企業職員由十幾個人到幾千人,年產由萬數到千萬計,兩人由無名小卒成為國際最大的乳罩生產商,占有全球乳罩總產量的80%以上。那麼,他們是怎麼過來的呢?兩人都認為,一起做生意,分歧、爭論是難免的。隻有忍讓,隻有記住對方的好處和友誼,隻有多為對方著想,隻有多為共同的副業著想,求大同存小異,才能長久共事。這的確是金玉之言。
在海外的華僑中,更是講求互助合作。過去,海外華僑,多是流落他鄉之人,舉目無親,全憑雙手賺飯吃。因此,多結成鄉幫、業幫,如廣東幫、上海幫、寧波幫、福建幫、山西幫,等等。凡幫內之人,大家都會齊心協力維護共同利益,如果有什麼好處,最先考慮的是幫內的朋友;如果有什麼困難,幫內的朋友也會義不容辭地鼎力相助。比如,現代的日本華僑,雖然幫會觀念比過去淡薄了,但代之而起的經濟互助組織“無盡”還十分興旺。作為“無盡”的會員,要分期交納一定的會費。但需要用錢時,無論何人都可以擔任發起人,召集會員籌集,年利息不超過12%。即使沒有錢的人,也可以請老板代交會費,參加“無盡”,並可當發起人向各會員借款——隻要有人擔保就行。據圈內人說,通過“無盡”一次往往能調動上億日元的資金,這對借款創業,借款做生意,借款應急還債,都十分有效。不少華僑就是依靠“無盡”發跡成為老板的。
而相反,如果一個人隻知經營自己的事業,把同行對手全都當做敵人來對待,那麼他的利益必然也不會長久。
香港漫畫家黃玉郎,曾經紅極一時,但是他對競爭者殘酷無情,對身邊助手和旗下員工,也不友好,以致他在炒股失手時,競爭對手和周圍的人,或高價收購他的股權,或控告他賬目作假,或控告他抄襲他人作品,或控告他妨礙他人著作出版。於是,不但公司姓了別姓,別墅和轎車等被政府沒收,人還被送進監獄。世界同行都說,這是他過分注重自己利益,不顧他人,不與他人合作所致。
以上歸結到一點,那就是同行之間不僅要競爭,更要合作。隻有克服了“同行相妒”的短淺目光,將眼光放遠,舍得拋去目前的利益,與同行精誠合作,才能取得最大的利益。
用人唯“忠”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當我們所做的事情越大,我們麵臨的事務也就越多,由於個人時間和精力的有限性,決定了我們不可能麵麵俱到。“一個人再能幹,就是有三頭六臂,到底也有分不開身的時候。”這時我們就需要有得力的幫手來替我們處理一些事務。選人一是個非常關鍵的問題,選好了省力省事;選差了,反倒增添麻煩,甚至使事業走上滅亡之路。在選用人才上,胡雪岩很有一套經驗和獨到之處,他講究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事業鼎盛時期,胡雪岩的錢莊遍幣杭州、寧波、上海、武漢、北京等地,典當行開了二十多家,同時胡雪岩自身還要兼理絲繭、軍火方麵的生意,手下分號的用人自然成了頭號問題。對於這一點,胡雪岩比較得意,甚至有些自負。他能識人,更能用人,有一套自己的選人觀和用人觀。
他培養的第一個副手是阜康錢莊的第一任店務總管劉慶生。
依靠王有齡在浙江海運局的勢力,胡雪岩的生意做得頗為順當,資本也積累了不少。憑他在錢莊當了十多年夥計的經驗,胡雪岩駕輕就熟,開設了一個自己的錢莊,這主意得到了王有齡的讚同。
胡雪岩要開設自己錢莊的消息一透露出去,他過去錢莊的老朋友都極力踴躍地向他推薦一些有能力,有經驗的檔手。很快人員幾近配齊,就差一個能夠獨當一麵的店務總管了。胡雪岩知道這一職位的人員至關重要,其關係重大,寧缺勿濫。這時,永豐錢莊的總管張胖子給胡雪岩推薦了一個名叫劉慶生的人選,說是很能幹。
這畢竟關係到錢莊將來的發展,胡雪岩當然不會隨便聽信旁人之言,他要親自考察一下劉慶生。
一天,胡雪岩也不知說什麼原因,就找人把劉慶生請來,一坐下來他就莫名其妙地東拉西扯,空話說了近一個時辰。他見劉慶生坐在那兒不慍不火,心中暗自稱好。因為有忍耐力,性格溫和,不急不躁,才能在生意往來中搞好人際關係,遇事才能深思熟慮。作錢莊的店務總管,這方麵的要求尤為必要。劉慶生在這一關上,算是過了。
緊接著胡雪岩想考察一下劉慶生對錢莊業務的熟悉程度。胡雪岩自己就是錢莊方麵的好手,於是信手拈來幾個錢行中比較棘手的問題來作為考題。劉慶生也不示弱,問題回答得有條不紊。當胡雪岩問及錢莊同行時,貌不驚人的劉慶生把杭州全城四十幾家大小同行的牌號,一口氣背了出來,這足以顯示他對錢業的熟悉程度。胡雪岩對此甚是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