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交談溝通精要 1(3 / 3)

如果你剛剛減輕了9公斤體重,或者戒掉了煙癮。那麼對一個胖子或一個老煙鬼談起你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也許是個不錯的話題。但如果對方已經表現出明顯的窘迫和不快,你也就不必堅持把全部細節說完了。

還有一點要切記:不要使用傷害他人感情的字眼,盡管你可能並無惡意。

現在,盡管不潔淨的談吐有日漸增加的趨勢,但它們並沒有變得能讓我們接受。

盡管有些人認為美好的語言,將要象斯代拉的西伯利亞海牛一樣銷聲匿跡了,我們卻仍然對人們懷有信心。

人終歸是人,他們具有人的心靈,絕大多數語言錯誤隻是由於缺乏思考或者無知而造成的。對於他人的體諒仍將是人們公認的美德,事實也確實如此,因為這一點正是衡量人類文明交流的準繩。

杜絕背後誹謗他人

《聖經》中這樣說:“他們不要做底誹鄰人的偽證。”但是,有很多人喜歡傳播一些可疑的謠言,而謠言就像奶油一樣很容易融化開來。

按照《韋氏大辭典》,“說閑話”的解釋是“到處閑扯,傳播一些無聊的,特別是涉及他人的隱私的謊言。”換句話說,就是背後對他人品頭論足。

這裏指的是那種會傷害他人的閑話,而有些閑談是很有趣的,而且人們也很可能在背後談起鄰居的好處。但是,有時在背後輕拍一掌隻是為了看準該在哪時下刀子。不論有意還是無意,傷害他人的閑話都是不可寬恕的——故意的是卑鄙,無意的則是草率,也就是我們上麵說過的人“缺乏自覺”。

傳播傷害他人的流言,有時是出於嫉妒、惡意,有時是為了借揭示別人不知道的秘密來抬高自己的身價,這些都是令人心寒的事情。

有人曾問婦女們是否同意男子們的這個說法:閑聊主要是女人們的事情。她們是不認為男子們也有這種愛好。

得到的答案幾乎都是:男人的閑聊絕對不亞於女人。但在一個重要問題上,女性對於男性相當寬厚,他們都同意男人們的閑聊一般沒有女人那麼刻薄。

在我們的談話中,有百分之九十是閑聊,通常的中心是議論人和誹謗人。多數人都覺得:談話中如果少了品頭論足,會像沒有加鹽的夾生雞蛋,或者摻了水的酒一樣淡而無味。

人們最大的興趣除了自己,就是別人——這又有什麼錯呢?

所以,我們並非要求你做到絕口不提不在場的人,你可以提。但是,一旦你發現自己想要說些不太愉快的話時,我們建議你立刻默想下麵的名字:

“你自己也厭惡的東西,不要把它用到別人身上。”

你可以根據不同情況應用這句名言。如果你對安妮提到莎麗的體重增加了,這可能對於莎麗並非不實之辭,事實上她應當開始節製飲食了。但你揭露這件事確實起到了故意打她一個耳光的效果,這還不如直接打她一個耳光更誠實些。

當然,如果你公開詆誹他人,你很可能會自食其果。

討論而非爭吵

散文家約瑟夫?阿迪森說:“善良的天性比機智更令人愉快。”

隻要出自善意,討論也就和談話一樣。相反,那種怒氣衝衝的爭吵,一方激烈地攻擊另一方,同地拚命地維護自己,這正是良好談吐的大忌。

信念偏見的區別就在於:信念不需要動怒就可以闡述清楚。

中國人有句諺語:“有理不在聲高。”

不能說凡是發怒的人,看法都是錯誤的,而是說他根本不懂得如何表述自己的見解。討論的原則是:運用無可辯駁的事實及縱容鎮定的聲音,努力不讓對方厭煩,不迫使對方沉默而達到說服對方的目的。

保持冷靜、理智和幽默感。隻要你能夠聽我說,我也願意聽你講;如果我們能讓自己專注於問題的討論而不是引向感情用事或固執己見,那麼討論就不至於降格為爭吵。

如果我們的聲音漸漸提高,說出“我認為這種想法愚蠢透頂!”這樣的話來,這就是一種傷害他人的反駁了。這時,旁觀者焦慮不安,朋友們躲在樹後去,也就不足為奇了。為贏得一場爭吵而失去一位朋友,實在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爭吵使人們分離,而討論卻能使人們結合在一起。

爭吵是野蠻的,討論是文明的。

有的時候,辯論乃至爭吵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在友誼和婚姻中也難免口角,但裂痕卻可能隱藏下來。家庭中的情感流泄有時可能有助於沉悶的空氣,就像一場雷雨能把暑氣一掃而光。然而即使如此,爭吵及其彌合也最好在私下進行。

有一個午餐俱樂部,他們交談的話題涉及麵很廣,產生意見分歧是每天的家常便飯。比如:加勒特?霍巴特是威廉?麥金萊的副總統呢?還是格羅弗?克得夫蘭的副總統?最早發現的山洞壁畫在什麼地方?

通常的情況是,某位會員對問題作出了正確的回答,於是,話題就轉移到其他方麵去了。偶爾,問題暫無法在餐桌上得到解決,這時,就會下一次賭注,大家把爭論的內容和賭注的數目記錄在冊。然後正式進行查證,輸的人付錢,查出的答案也將記錄在冊。下賭之前的交換意見可能相當激烈,但這絕不是爭吵,而是討論。因為大家純粹是為了愉快,因此雙方都努力不以爭吵而是以追求真理為出發點,大家都受實證的約束,輸的人和贏的人一樣愉快地接受裁決。

能容為大

在談話中,排斥冷落他人就像宴會中的女主人忘記給某位來賓上菜一樣,是不可容忍的事情。

如果不注意,多數人都很容易忽略坐在角落裏的沉默寡言的人,而隻是對著自己感興趣的聽眾和那些有吸引力的健談者大談特談。我們總是希望能給宴會中的重要人物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你是否願意自己也體會一下被人冷落的滋味,而且說不定那個被你冷落的人其實正是你應該注意的目標呢。

所以,我們不該忽略任何一個普通人,和他們打交道,讓自己的目光真誠友好地和每個人交流,注意大家對你言談的反應。

有一位律師,他就總是在一群人中隻對其中的一個人講話,他談笑風生,隻僅僅麵對一個聽眾。而其他人實際都被他拋在腦後了。

在大多數社交團體中,總會有一些,或至少一位與群體格格不入的人——他可能從外表到舉止都像是局外人,因而也就常被別人排斥在外。不管他看上去多麼枯燥乏味,他也不應這樣待他。我們每個人都會在某個時期感到自己是個局外人。因而應該設身處地替那個受到冷落的人著想。要讓他感到自在,要讓他參加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