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交談溝通精要 2
傾聽也是溝通
布裏德奇說:“學會了如何傾聽,你就能從談吐笨拙的人那裏得到收益。”
良好的談吐有一半要依賴傾聽——不僅是用耳朵,還包括所有感官;僅是用大腦,不要運用你的心靈。
傾聽往往和說話同等重要,當談吐乏味沉悶的時候,你常常會精力分散,漏掉關鍵的字句,以至誤會對方的意思,甚至主觀地判斷對方觀點,而全然不管哪個觀點可能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當別人說話的時候,你是不是雙目呆滯,悶悶不樂,臉上一副冷淡、煩躁的樣子?是不是一心等著說話的人喘口氣,好讓自己插嘴說上幾句?你是不是表現出一種消極否定的態度——因為自己想上去講,所以就對說話的人做出失望、消沉、反抗、攻擊的樣子?如果是這樣,那麼當輪到你說話時,無論你把自己表現得多麼出色,你仍然算不上一個善於談吐的人。
有一位教演講的老師說:“在她的語言課上,有一個課程是讓學生們輪流演講,然後由其他學生做出評定分析。有一次,她發現所有的演講者都把視線從坐在前排的一個年輕人身上移開。”
這使她感到奇怪。輪到她上去做總結時,她留心看了那個年輕人,他麵孔冷漠而孤立,目光死盯著天花板。過後,她把他帶到一邊,對他說:“你本是很有魅力的人,隻要你多表現一些讚許關注的態度、就能大大提高演講者的興致,而你為什麼不理睬他們呢?”
他很吃驚。“我絕不是這樣!”他爭辯道。“我一直在專注地聽啊,沒有看他們,是因為我怕看著他們會使他們分心,而不能集中精力講話。我一直在心裏思考:這個說法準確嗎?那個說法是不是太誇張了?這樣的理論能否經得起考驗?總之,我確實是在聽呢?”
她告訴他,也許他確實如此。但這不是聚精會神。如果你根本不看講話的人,那麼對於他來說,你就像是戴上耳塞或用手堵住耳朵一樣。難道你希望自己講話時,別人也是如此嗎?
有兩種傾聽值得一說。一種能給聽者提供重要信息,另一種能給予說話人以特殊的靈感和激勵。
①捕捉信息的傾聽
在娛樂界中,就有一些人能夠運用傾聽來調節自己以適應需要。
葛黛德?勞倫斯就是這樣一個人,她在舞台上無時無刻不在傾聽觀眾的反應。她能從中了解到自己的演出是否成功。翻動節目單的沙沙聲、咳嗽聲、清嗓子的聲音,這些對於一位感覺敏銳的演員來說,都是一種警告,傾聽使她能夠像一個垂釣者那樣掌握住觀眾,她讓魚兒流動、接近,再讓它遊開,在最適當的時機捕捉住它。
奧斯卡?哈默斯坦是另外一例。
有一次當《國王與我》日場預演結束之後,有人經過樂隊區離開舞台,看到奧斯卡站在後台。這出音樂劇是他根據《安娜與賽門主》的原著編的,他是個高大魁梧的男子,此刻他靠在欄杆上,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問他出了什麼事,他說預演的全過程裏他一直在傾聽觀眾的反應,他知道人們並不滿意。他確信,人們需要的是愛情。而他的改編完全忠於原著,書中的主角是一位孀居的英國女教師,來到東方宮廷,因此對愛情絲毫沒有興趣。然而在那個時代,觀眾到戲院裏就是渴望看到一種身臨其境般的愛情生活。如果少了這一點,他們就會感到失望、煩燥。
那天傍晚,奧勘探卡同《國王與我》的作曲者理查?羅傑斯一起留在泰福旅店的房間裏增加些他認為應該增加的東西。結果劇本增加了這樣一幕:國王把手遞給安娜,讓她的腰肢,跳起了波爾卡的舞步。這當然不算是真正的愛情場麵,但卻多少滿足了觀眾對愛情的需要。
無論在社交場合還是在商業場合,傾聽準確的信息對於良好的交談都十分重要。你做過“傳話遊戲”嗎?一個人輕輕對另一個人說句話,接著再同樣傳給第三者,如此循環下去,直到傳遍整個房間為止,最後,這句話總是同原話出入很大。可見,很少人能準確無誤地傾聽,並不像想象中那麼容易做到。
當馬歇爾?麥盧漢在美國拿到榮譽學位之後,準備乘機返回加拿大老家時,剛好到一位朋友,這位朋友問他來這裏幹什麼?
“來拿我的LL.D.(法學博士學位)。”這句話碰巧被旁邊的人聽到了。當他在蒙蒙特爾下飛機時,海關人員對他的行李逐一進行了嚴格的檢查,最後對他說:“還是說出來吧!你把LSD(麻醉品)藏在什麼地方了?”
這個故事的教義是:“必須真正用耳去傾聽別人的說的話。”
《聖經》〈箴言〉說:“用耳朵去聽,用眼睛去看,是上帝創造了這兩件東西。”而這兩件東西都是我們最需要的。
②激發靈感的傾聽
表示讚賞的傾聽,除了使自己獲得知識之外,還能使講話人興致盎然。
艾格尼?黛梅的自傳中曾談到查理?卓別林參加她童年的生日宴會的情景。她這樣寫道:“天啊,他真是個好聽眾!他坐在那裏,聚精會神地欣賞每個人的表演。不少人都提到他具有天賦的口才和即興表演的才能,但究竟有誰能夠真正公平地認識到他還是一位既有禮貌又真摯懇切的聽眾呢?”
當托斯卡尼指揮合唱的時候,一種沉醉般的狂喜充溢在他的臉上。人狂喜地傾聽著,令全體演唱者不能不盡力地唱出超越自我的歌聲。
黛梅說,在她所見過的聽眾中,最具有讚賞力量的,要算溫莎公爵夫人了。有一段時間,她在棕櫚海灘的夜總會裏演唱,溫沙公爵夫婦連幾晚都訂了座位。公爵夫人的傾聽顯然正是她使大英國王為之傾心的魅力之一。她坐在公爵對麵,肘支桌麵,手托下顎,雙眼雙耳似乎全醉在對方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中。她好像是在說:“再多告訴我一點——我正在傾聽——這一切有趣極了。”
請從公爵夫人身上學點什麼東西吧!當你和他人聚餐時,不要隻顧玩弄手裏的銀製餐具,或者一個勁地左顧右盼,要注意傾聽,不是那種帶比批判意味的傾聽,而是友好的關注。對你自己說:“我是一塊海綿,我要把每一個字都吸收進去。”對於別人最大的尊重就是真正專注地聽他說話,而顯示這種專注的方式就是有反應的回答。因為,盡管傾聽是良好談吐的一半,而另一半仍然是說話呀!交談的藝術能使你的生活充滿仁慈、魅力和友愛。
夫妻間的埋怨
出外用餐的沉悶無聊或許正表現出家中的情形。我們都聽到過不少夫婦的埋怨——
她說:“他一回家,就自己斟上一杯酒,然後坐下來埋頭看報。我要問他點什麼,他就含含糊糊地應付一個字。我想要試著和他聊聊天,可發現他的心根本沒在這裏,也許還在辦公室裏那些沒解決的問題上呢。我整天和孩子們泡在一起,陪著他們說些傻話。我真想換換腦子,可他卻不理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