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交談溝通精要 2(2 / 3)

他說:“我還沒來得及關上門,她就開始沒完沒了地向我發出一連串的抱怨:什麼洗碗機又漏水了;掃房間的女傭今天沒有來;小家夥又罵髒話了,……。為此我不得不在回家途中停下來喝杯酒,好振作精神來應付傍晚的訴苦時間。”

他又說:“我剛放下公文包,她就問:‘今天辦公室有什麼事呀?親愛的。’哼,我寧可把辦公室裏的事忘上一幹二淨。我最不想做的就是重述白天發生的那些事情。她難道就非得問這個問題嗎?我根本不想回答,所以就打開了電視機。”

人終究是人。因此妻子眼裏的丈夫似乎永遠是不完美的。反過來說,丈夫眼裏的妻子也是如此,這一點也不奇怪。這種種怨言可以歸納成下列公式。

丈夫說,她太嘮叨……。

她的聲音太大、太尖……。

她每句話都說個半截……。

她老是搶著說我要說的話……。

她總是打岔……。

她總是挑我的錯……。

她總是抱怨……。

妻子們也有相類似的怨言。其中最具普遍性的控訴是:她們的丈夫不理睬他們……,不開口說話……,好像是在想著其他事情……。

有一位妻子問:“既然先生們希望我們少吐羅嗦,那麼女人們為什麼還要學習多多談話呢?”其實,如果學會了良好的談吐,先生們肯定會希望她們多講些話。安東尼說過:“愛情並不就意味著彼此相對凝視,而是共同望著相同的方向。”

“親密導致輕視。”這句話是對於所有婚姻來說可能並不都合適,但親密有時的確會影響相互的尊重和欣賞。有位女士,他丈夫就老是批評她談吐上的怯懦和遲疑。“你的聲音聽起來根本不像個董事長的夫人。”他總是這麼對她說。有一天,當他倆坐下來談論剛剛參加的宴會,妻子悄悄打開錄音機。然後,她重放了錄音帶。第一次客觀地聽妻子說話,使得那位先生對妻子談吐的魅力有了嶄新的認識。她告訴我,那架錄音機成了他們的一位沉默的婚姻顧問。因為她先生對自己的談話的錄音頗為滿意。

卡克加說:“大多數男人,他們對自己都非常主觀。而對其他人卻很客觀,有時甚至過於客觀。事實上,真正應該做的倒是對自己客觀些,對別人主觀些。”

利用談話進行交流

在某些情況下,吵架確實是唯一可以瀉泄情緒的方式。然而,大多數吵架隻不過是逃避不愉快的現實和逃避做出不情願的決定的一種方式。避免爭吵並不一定就像喬治和彼得斷言般的是“一輩子虛偽應酬、單調、自欺和相互輕蔑。”我們要做的應是,且必須是一種建設生的相互評價,這也是在出現不愉快時,使生活恢複正常的第一個環節。

《親密的敵人》一書的作用還為他們所提倡的爭吵製訂了實施的規則。然而,一旦爭吵演變為打架,所有的規則都等於廢紙,因為你身邊不會有一個精神分析醫生來擔任爭吵的裁判。

蕭伯納說:“家庭衝突留在人們心靈上的深刻創傷,比在塹壕戰中用槍刺穿透胸膛還要深痛。”

世上沒有一對夫妻是完全彼此雷同的,在一輩子不停的爭吵和共同的厭煩之間會有許多事情可能發生。在任何兩個有著親密和持久關係的人中間,爭執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夫妻之間表麵上的爭吵實際上完全算不上是爭吵,隻不過是一種精心製作的愛情遊戲就像小狗們戲耍打架一樣,沒有什麼可擔憂的。

但是,真正的吵架是一種消極的行為,決不應予以鼓勵。盡管爭吵是一種存在的事實,但人們誰也不會因此而渴望過這樣的生活。就像一些國家雖然處在戰爭中,但人們並不因此就喜歡戰爭。

一些過於簡單化的觀點,諸如“不是冤家不碰頭”,其最大害處就是:使有些不幸福的人信以為真,吵鬧不休,結果造成了更多本來不必要的、完全可以避免的破碎的家庭。

因此,即使你有時不得不爭吵一下。那麼至少也不要輕信任何人——不管他擁有多少心理學家之類的頭銜——所說的吵架有益健康,或者吵架應養成習慣之類的論調,雙方的分歧越深,就越有必要深談一上。理智的討論需要更多的自製盡管還不如尖聲喊叫那麼富於戲劇性,但其結果比爭吵有益得多。

吵架唯有一點可以讚同,那就是它至少比冷漠要好一點。冷漠——就是感情的死亡。

聊天在家庭中浸漫

我們並不是主張夫妻之間應該無休止的談話,在寧靜中的鬆弛本身也是一種愉快的交流方式。絮叨不停的女人或男人也是最讓人厭煩的一種人。蕭伯納曾說過:“我相信沉默這條法則,而且可以就這一點談上幾個小時。”

但是,冷淡的沉默,強壓怒氣的沉默,為懲罰他人的沉默及僵滯的沉默——絕不應在家庭中存在,因這些都是消極的,也是查斯特頓所說的“令人難以忍受的回應。”

有一些人生性安靜恬淡。有這樣一對夫婦,他們彼此之間非常和諧,幾乎用不著語言就可以有效而滿意地相互交流。然而盡管如此,在多數情況下,夫妻之間能否共享談話的樂趣也是他們婚姻是否成功的標誌。

這種談話的內容不一定是高深莫測的。它最基本的是要傳達出這樣一種最簡單的信息——“我在這裏,和你在一起。”就像電話鈴聲一樣簡單而明確。事實上,就是最瑣碎的話題也能成為動聽的主題曲——特別是你所愛的人唱出來的。

有時,甚至嘴裏所說的話與真正要傳達的內容完全不是一回事也無關緊要。你可以見過某人正和另一個人使勁握手,嘴裏說著:“哈裏,你這個老混蛋,又見到你真高興!”哈裏當然知道“混蛋”在這裏絕非辱罵,而隻是表示一種親熱。同樣,婚姻之中常常是用一種特殊的電碼進行交流。內中的真意恐怕隻有當事人才明白。

在家庭裏聊聊天,聊的內容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那種共同分享的親密感,那是你在世界上任何其它地方尋找不到的東西。

有這樣一句話:“什麼不可能像充滿笑聲的愛那樣新鮮長青。”的確,當你走進家門的時候,沒有必要收斂笑聲。正如喬治?納丹所說:幽默感、有趣的感受和共享歡樂的能力,是調整生命節奏的無價之寶。

可是歐登?納會說得更有意思:“如果一個人的親戚富有幽默感,這個人就不易受到他人引誘的危險。”

體驗也是溝通

沒有任何法則可規定丈夫和妻子應在什麼時候交談為好,隻要你想交談就可以交談,無論是在餐桌邊,臥床上,或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然而,一天中有段特殊時間談話將會非常有益,同時也特別不容易談好。那就是當白天的工作結束,夜幕尚未降臨的那段光陰,也就是所謂“下午茶時間”,現也有稱之為“雞尾酒時間”。有家汽車旅館的雞尾酒酒吧的廣告牌也許表述得更為貼切些:情緒調節時間——下午5點至7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