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無巧不成書!那個買下這個農夫的土地的人在散步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塊異樣的石頭,他拾起來一看,它晶光閃閃,反射出光芒。他拿給別人鑒定以後,發現這是一塊鑽石。這樣,就在農夫賣掉的這塊土地上,新主人發現了從未被人發現的最大的鑽石寶藏。
這個故事是發人深省的,斯通悟出:財富不是僅憑奔走四方去發現的,它屬於那些自己去挖掘的人,隻屬於依靠自己的土地的人,隻屬於相信自己能力的人。
這兩個故事告訴大家生活的最大秘密——在你身上擁有鑽石寶藏,那就是潛力和能力。你身上的這些鑽石足以使你的理想變成現實。你必須做到的,隻是更好地開發你的“鑽石”,為實現自己的理想,付出辛勞。
審時度勢方能羸
河南儒生樂羊子的妻子,是一位普通人家的女子,連娘家姓什麼也無從查考,但她在勸導丈夫勤學向善所表現出的美德和卓識,一直為人們所稱道。
一次,樂羊子在走路時拾到別人遺失的一塊金子,回來後把它交給了妻子。妻子說:“我聽說有誌氣的人不飲盜泉之水,廉潔方正的人不接受嗟來之食,何況是拾取別人遺失的東西貪圖利益而沾汙了自己的品行呢!”丈夫聽後十分慚愧,便把金子放回原處,而外出尋師求學。
一年後樂羊子回來了,妻子問他什麼緣故,樂羊子說:“因為長期在外而想家,沒有別的情況。”妻子聽完,拿起刀走到織布機前說:“這綢子從養蠶抽絲開始到一絲一絲地織,一寸一寸地積累,才能織成一匹有用的帛。如果割斷這綢子的話,就會前功盡棄,既糟蹋了原料,又延誤了時光。你積累知識,應當每天學習自己所不懂的東西,用來成就你的道德和學業;要是學到半路就回來,同割斷這綢子有什麼不同呢?”樂羊子被妻子的話深深感動了,便又回去進修學業,年沒有回家,終於德成業就。
美國總統林肯曾任過律師。有一次,一位富農誣告一位貧農偷了他的一匹馬。為此,這位富農請了能言善辯的律師羅根。老農口舌笨拙,又無錢請律師。林肯知道後,表示願意以被告律師的身分出庭。
開庭的那一天恰巧是一個大熱天,人們隻穿襯衫來法庭。原告律師羅根匆忙中穿反了襯衫。開庭後,羅根首先發言,他滔滔不絕的確表現了他對馬的廣博知識及口才。然後林肯替被告答辯。他一上台就說:“羅根先生花了一個多小時談論關於馬的種種情況,為的是要叫我們這些農民從獸醫書籍裏學些關於馬的知識。但我們怎能相信他的話呢?他連自己的襯衫都穿反了。”全場哄堂大笑,原告敗訴。
言行要重袖空間環境條件的利用,恰當的應用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林肯利用了羅根穿反襯衫這一視覺信息,引導人們根本不相信羅根在庭上所講的一切,僅用幾句話就勝了羅根。
培養多元思維
培養多元思維,考慮用多種方法來解決某個問題,即可以給平淡的生活增加樂趣,又可以使問題迎刃而解,同時,我們的心情也會變得何其的舒暢!
那次,電台請了一位商界奇才做嘉賓主持,我非常希望能聽他談談成功之道,以對自己的發展有所幫助。
但他隻是淡淡一笑,說:“還是出一道題考考你們吧。”
“某地發現了一處金礦,於是人們一窩蜂地擁去開采。然而,一條大河擋住了必經之道,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
“繞道走,就是費點時間”,有人說。
“幹脆遊過去。”
但是他卻含笑不語,等人們議論聲過後,他開口了:“為什麼非得去淘金?為什麼不可以買一條船開展營運?”
全場愕然。
他卻說:“那樣的情況下,你就是宰得渡客隻剩下一條短褲,他們也會心甘情願呀!因為前麵有金礦啊!”
簇對待一個棘手的問題時,我們不妨打破定向思維,另辟新徑,或許會達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把握說話分寸
俗話說:“量體裁衣”。日常說話,要根據各種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程度、語言習慣來作不同的處理,把握好分寸,留有餘地。讚揚不要過分,謙虛也應適當。一些人常常將剛演了出好戲的青年演員稱為“崛起的新星”;剛發表了一首小詩便謂之“著名詩人”,這種讚揚有些是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的,但水已潑出,誰又會來草草收場呢?同樣,謙虛也該實事求是。有則笑話,說一個人過分謙虛。有人到他家誇他家花瓶漂亮,他說不過是一個粗瓶;人讚他衣服好,他又說不過是件粗衣。當客人對月飲酒,道:“好一輪明月。”他忙拱手說:“不敢,不敢,不過是我家一輪粗月。”這種謙虛便近乎迂腐,以致令人覺得不真誠。
科學史上有過這樣一件事:一個年輕人想到大發明家愛迪生的實驗室裏工作,愛迪生接見了他。這個年輕人為表示自己的雄心壯誌,說:“我一定會發明出一種萬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愛迪生便問他:“那麼你想用什麼器皿來放這種萬能溶液呢?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嗎?”
年輕人正是把話說絕了,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如果把“一切”換為“大部分”,愛迪生便不會反詰他了。
即使詞用對了,修飾程度不同,說起來分寸就不一樣。如“好”一詞,可以修飾為“很好”、“非常好”、“最好”、“不好”、“很不好”等,這些比較級的使用要慎重。如果你沒聽天氣預報,即使聽了,明天還沒到,便不可以說:“明天一定會下雨。”一個人的文章寫得一般,客氣地說也隻能是“還好”,怎麼能說“非常好”呢?
有一句廣告詞:沒有最好,隻有更好。這裏它用了“沒有”、“最好”,又用了“更”,烘托出該產品精益求精的品質,展現了該企業不斷進取,勇於開拓的良好形象,不失為一條“絕妙”的廣告詞,比如今的“極品”“世界一流”真實,有力度。
好好聽著,和風來也
作為一個領導,傾聽部下的談話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不會傾聽部下談話的領導,是完全不稱職的。
通過傾聽,可以了解到許多下情。閉目塞聽,隻能使你成為孤家寡人,同時也會使你的工作脫離實際。
領導的讚揚是員工精神滿足的重要方麵,對員工的激勵作用非常的強大。問題是作為領導的你,你知道該稱讚哪個員工,這個員工需要什麼樣的稱讚嗎?傾聽部下的談話,可以幫助你解答這個問題。
同時,傾聽部下的談話,可以讓你看清楚部下的為人。
()攻心為上
做領導容易,做好領導並不容易,特別是做一個受下級尊敬愛戴並信任的領導就更不容易了。領導和部下之間,因為職位的不同,而導致了地位的不同,但是地位不同並不代表著你們的人格有差別。擺正自己與部下的位置,把部下視為良朋知己,而不是奴仆。放下架子,善於聽取部下的意見,善於接受人家正確的批評,作一個平民領導,就能消除部下隱藏心底的防線,獲取對方的尊敬和信任。
()恩威並用
領導都有自己的威嚴,威嚴是職位形成的。同時,平日的批評、命令也表現了你威嚴的一麵。但是隻有威嚴的領導是不全麵的,對於開展工作也不利。因為對這樣的領導,員工一般是敬而遠之。如果一個領導想贏得員工尊敬的同時,還想令對方信任的話,“恩”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說,讚美就是一種“恩”,了解下屬的疾苦,關心他們的生活,也是“恩”的表現。
和藹地、誠懇地傾聽部下的談話,聆聽他們的喜怒哀樂,將會使他們心悅誠服的服從你的領導。傾聽中你了解了到他們的喜好,明白他們的特長或特點,你就能做到知人善任,胸有成竹。
用威嚴暗示他們你的職責所在,而用你的關心告訴他們你對部下的尊重與重視。
時勢造英雄
我們常常見到掙紮的人不斷抱怨環境,因為他缺乏喜樂和富裕。真正的問題是:哪一個先行——態度或成功?答案是,在所有的情況下,要先有勝利的、正麵的態度,才會有終生的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