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環境本來就如此;從來就沒變。如果你今年四十歲,排行居中,到了九十五歲時,你的排行還是一樣的。不論你是黑人或是白人;男人或女人;或者你被虐待了,被占了便宜,或破產——這些因素都無法改變。如果你的父母無法送你上大學,如果你必須半工半讀,或者走十公裏去上學——這些都是你的過去。現在該是忘記你們,繼續前進的時候了。
當你決定拋開你的抱怨時,你將會發現人生變得比較順利、有趣。它隻會讓你可憐自己——悲傷、憤怒、受害、多疑,或自以為是。當你為你的局限辯論時,你的想法和話語隻會妨礙你,大大幹擾了你的進發能力。把抱怨掃除,你就可以創造出創造力,和容許聰明才智爆發的空間。你將可以更專注地活在當下。不要專注在問題上,你就會開始看見解決之道。不要抱怨“我不行”的態度,你就會對自己發展出一個比較正麵的看法。
它所需要的隻是一個簡單的決定,決定阻止自己掉入抱怨的老習慣。起初可能很困難——甚至可笑。習慣是很難更改的。可是在這種情況下,卻值得努力。
不要盲目冒險
為什麼有些人在麵對風險時卻又悠然自若,而且能經由冒險而成功呢?原因是這些人深知“不人虎穴,焉得虎子”、“不冒高風險,焉能投資致富”的道理。的確,正確風險觀應該是:“去冒值得冒的險,然後再設法降低風險。”成功的投資家是以“致富”為冒險背後的真正動力,盡管必須準備承受價格波動起伏的壓力,但隻要期望報酬高,冒險終會獲致成功的。
每個人承受風險的限度都不一樣,這與個人的條件和個性很有關係。一個人必須主觀上願意承擔風險,客觀情勢也能讓他承受風險,風險才不會造成傷害。任何人在承受風險時都有一定的限度,超過了限度,風險就變成了一種負擔,可能會對我們的情緒或心理造成傷害。因為過度的風險會帶來憂慮,憂慮則會影響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麵,包括健康、工作。家庭生活、交友等。
每次要投資時,務必先了解可能遭遇的風險,並對每個可能發生的狀況,預先設想應變方案。分析盲目冒險的成份有多大,預估成功的機率有多少,且在過程中,需不斷地重新評估。作者建議投資人,在從事任何投資前,最好列出一張風險報酬評估表,將所有的因素加以衡量,比如最壞的情況發生時,自己是否能夠承受,而此投資標的報酬是否理想?
凡事必須做最壞的打算,也做最好的準備。投資理財更應該如此。在進行任何投資前,無論你有多大的把握,都應思考一下:“未來最壞的情況可能是什麼?”然後再問:“最壞的情況發生時,我能不能承擔?”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隻要投資的預期報酬夠高,就應投資。如果最壞的情況發生時,是我們所無法承擔的,那麼報酬不管多麼迷人,也應斷然拒絕投資。
成功一定要冒險,但冒險不一定成功。冒險一定要冒對的風險。何謂對的風險,就是長期平均而言,具有高報酬的風險。有些人的問題不是缺乏冒險精神,而是冒了不該冒的險。他們不知道冒什麼樣的險才能投資致富。長期平均而言,股票、房地產是具有高期望報酬的投資標的,因此要冒正確的風險,便是將資金投資在高報酬的投資標的上,並勇於承擔其所伴隨的高風險。
牢牢抓住,輕輕放棄
在德國的一家報紙上有這樣一則廣告:“有一輛寶馬車,八成新,需要賣一馬克。”凡是看到這則消息的人都在暗笑,“怎麼會有這種事,絕對是商家的圈套但偏偏有一位青年,按照廣告下邊的地址,找到了售車的主人。
女主人笑道:“你肯定是美國人,而不是德國人。”小夥子很是奇怪,心想:她怎麼會知道我是美國人,女主人接著說“德國人太刻板,嚴謹,而美國人則喜歡追求刺激,富有冒險精神和創新精神。”
原來,這位女主人的丈夫在去世前在遺囑中說,財產分配時要給他情人一輛寶馬跑車,八成新,於是乎,女主人出於嫉恨就想出了這麼一個辦法,將寶馬車變成現金送給那位“第三者”。
因此,這位敢於嚐試的小夥子,用一元錢便買到了一輛寶馬車。
“抓住”暗示你追求你的目標時抓住每一次機遇,永不放棄。不過,“輕輕放手”這一麵,卻暗示你不應該抓得太久,當時機一到,應該放棄時就放手,而且要放得無比優雅。
當我們扶養小孩都想在他們年輕時牢牢抓住他們。辛勤工作去保護他們,讓他們嚐試各種經驗,護衛他們的安全及榮譽,竭盡所能讓他們朝最佳的目標前進。可是,有時候你需要“放手”,給他們自由,默默退到一旁,讓他們去過自己的生活。放手不表示不再愛他。事實上,放手是父母之愛的終極表現之一。在商業上,在各式各樣的競爭中,同樣的原則也適用。盡可能將勝券操之在我,是恰當的,通常也是必要的。有時候,我們需要費力協調,為我們的最佳利益努力,使出渾身解術,仿佛我們的生命就全靠它了。我們不惜一切求取成功。可是,有時候季節會變遷。改變是不可避免的。或許我們贏了——也可能輸了——這場比賽。或許這場遊戲我們玩太久了。或許這個行業超越了我們,也可能是我們超越了以前的興趣。這便是該放手的時候了。如果我們做得優雅,保持平衡,我們就可以得到平安,從經驗中成長。就像鬆開一個握緊的拳頭,我們會感到自在而有活力。
不要沉溺於過去
日常生活中的倒退聽起來就像這樣。“你敢相信昨天發生了什麼事嗎?那些家夥真是混蛋。每次我努力做點事,就會搞砸了。這是我們的貨物本周第六次遲到了。我還是對她的話耿耿於懷。”這類例子不勝枚舉。任何時候當你拘泥固執、動彈不得、鑽牛角尖,甚至過度開心已經結束的事情時——不論是今天早上還是十年前發生的——就形成倒退檔。你大概會大吃一驚。想知道你是否處在倒退檔中很簡單。它的感覺沉重而嚴肅。你無法前進,你甚至可能會倒退。你會停滯不前,深陷在情緒的泥沼中。你會感歎過去、昨天、上周、去年、或你的童年。你會抱怨事情、人、環境、事件、規則、問題、和顧慮,大部分是那些已經煙消雲散的事。隱入倒退檔讓你做事的喜悅蕩然無存。它很枯燥無味、得理不饒人,而且有礙生產。
人們發現難以脫離倒退檔的原因是,他們可以輕而易舉地為自己的處境脫罪。換句話說,他們會強辯自己有“權利”處在倒退檔,說出像這樣的話:“但是,是他破壞了這筆交易,”或者,“是她在大眾麵前公開批評我的。”人們會利用確實發生過的事件當做證據來支持他們的憤怒和挫折。不過,他們無法認清楚的是,此刻,他們大感挫折的事件早就過去了。惟一讓事件繼續存活的因素,是他們的記憶,他們自己的想法。
向過去學習,向我們自己的錯誤學習,顯然是很重要的。不過,我可以向你保證,陷在倒退檔絕對幫不了你這個忙。想要向過去的經驗學習,溫柔地反省我們處世的方法是有幫助的。倒車檔可不溫柔。事實上,它很粗暴。
脫離倒車檔的方法是,注意處在倒車檔的感覺如何。如果你能觀察自己——你的心靈、你的想法、你的注意力——專注在過往的事件、或過去的挫折上,你就可以溫柔地將你的注意力拉回到目前。訓練你的心靈遠離倒退檔,可能有點像訓練小狗留在你身旁一樣。小狗會逗留一下子,然後又突然跑開。你的心也是如此。它可以專注一兩分鍾,然後又遊移回早上煩心的事,或是昨天的挫折。訓練小狗最有效的方法是,溫柔地將它引導回你的身旁。同樣的方法對你的心靈也一樣有效。當你注意到你的思緒又飄回過去時,請提醒自己,過去已經結束了,消失了。然後,溫柔而輕易地將你自己引導回此時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