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舌戰技巧 2(2 / 3)

駁得妙!一句話,言簡意賅,使人看到了書生的荒唐。那反駁書生的人使用的就是歸謬法了。

(2)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反駁和揭露之中,有時還運用以毒攻毒的辦法,即所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謬論的宣傳者總是采用許多歪理和不正常的手法去蒙騙人,我們有時不妨以牙還牙,讓論敵也嚐嚐這種滋味,使他們處於不能自拔的境地。

①巧媳婦的巧辨

福建流傳的民間故事中的巧媳婦是個善辯的人。一次,知縣為了霸占史老漢的財產,故意給他出了一個難題,三天之內送來三隻懷胎的公牛,違命財產則充公。巧媳婦安慰公公不要哭,到時自有辦法,老漢便答應知縣的要求。

三天後,知縣到了史老漢家,出來迎接的卻是媳婦,二人一問一答——

知:老漢在嗎?

媳:在是在,就是不好出來。

知:他怕見我,莫非想賴?

媳:哪裏話,他在房裏生小孩啦!

知:混帳,男人怎麼會生小孩?

媳:男人不會生小孩,你怎麼要公牛懷胎?

可見,如果對於那些荒唐的話鄭重其事地辯解,未免顯得愚拙。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既巧妙又有力。

②歐布利德的狡辯

歐布利德是古希臘詭辯家,他搖唇鼓舌、指鹿為馬,自以為一張嘴說遍天下。他曾對同伴說:“你沒有失掉東西,這種東西還存在嗎?”當得到肯定的答複後,他就說;“你沒有失掉頭上的角,那你頭上就有角了。”同伴不服,與他吵起來,一直吵到大公那裏。大公是個聰明人,對歐布利德說:“在這個城堡裏,你沒有失掉坐牢的機會,那好,請你享受三天吧。”

歐布利德懷恨在心,在牢裏怠工。一天,雷雨將至,大公讓人到曬穀場收穀,歐布利德磨磨蹭蹭,結果他管的那堆淋濕了。大公責問他,他卻說:“一粒穀該不是穀堆吧?再加一粒,也成不了穀堆。這樣每次加一粒,每次都不能形成穀堆。因此,穀堆從來不存在。你讓我運穀堆,我怎麼能幹呢?”大公聽後,微笑不語。發工錢那天,歐布利德一個錢也沒有,便氣勢洶洶找大公。大公說:“一個錢幣該不是你的工錢吧?再加一個,還不是你的工錢。這樣每加一個錢幣,都不是你的工錢,因此你的工錢根本不存在。”這樣,他的工錢被用來賠償了穀堆的損失。

③為什麼開狗洞

張吳興小時機警伶俐,口才過人。8歲那年換牙齒時,一位老先生想戲弄他,故意說:

“小相公,你口中為什麼開了個狗洞呀?”

“這是讓您老先生從這兒進進出出呀。”

對於老先生的惡意玩笑,張吳興的回答真可謂是“反辱相譏”,駁得巧妙。不過,這也從反麵告訴我們,開玩笑要抱著與人為善的態度。不然,會弄得自己下不了台。

④樹葉斷案

16世紀的東方思想家在《雜人趣談》一書中提到這麼一個訴訟案:

一次,兩個爭訟者來見法官。一個說另一個欠他許多黃金。另一個硬不承認,堅持說:“我是第一次見他,從來沒有同他共過事。”

“你要他還的黃金,當時是在什麼地方給他的?”法官問原告。

“在離城三裏遠的一棵樹下。”

“你再去一趟,把那棵樹上的葉子帶兩片回來;我要把它們當見證人審問一下,樹葉會告訴我真相的。”法官提出這樣一個奇怪的建議。

原告去摘樹葉去了,那個大喊大叫被冤枉的被告留在法庭上。法官沒有和他談話,卻審理別的案子。這位被告作為旁觀者津津有味地看著法官審案。正當案子處理到高潮時,突然法官回頭來輕輕問道:

“他現在走到那棵樹沒有?”

“依我看,沒有,還有一段路呢!”

“既然你沒有跟他一起去過那兒,你怎麼會知道還有一段路呢?”法官嚴肅起來。

被告才知道自己露了口,不得不承認詐騙的罪。

法官的計謀很巧妙,他先讓被告迷惑不解,接著又故意讓他思想鬆懈,再出其不意地提問使對方陷入這樣的矛盾之中。既沒有到過,又怎知快慢?這就不能自圓其說。而法官抓住對方的漏洞是用了計謀的,因為被告一開始並沒有說出自相矛盾的話。

貼心提示:

注意,“反駁的藝術”是針對正義一方的,否則,即使你贏了,也屬詭辯而稱不上“藝術”喲!

談判的藝術

企業之間、國家之間、甚至兩人之間,都有談判可言,在談判之中正確運用剛柔並濟,學會說“不”,棉裏藏針等技巧你會掌握主動權。

切入正題的談判

談判開始之時,雖然雙方人員外表彬彬有禮,但往往內心忐忑不安。尤其是談判新手,更是如此。

這種時候,采取迂回入題的辦法,可以消除這種尷尬狀況,平息自己的情緒,使談判氣氛變得輕鬆、活潑,為談判成功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所謂迂回入題,就是從話題以外入題,讓人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到談判之中。比如你可以談談關於氣候的話題。如:“今天的天氣真冷。”“今年的氣候很怪,都十一二月了,天氣還這麼暖和。”“還是生活在南方好啊,一年到頭,溫度都這麼適宜。”

可以談有關旅遊的話題。如“桂林山水甲天下,各位去過沒有?”“我國的兵馬俑堪稱世界一絕,沒有去看那是一大遺憾。”“各位這次經過泰山,有沒有去玩玩?印象如何?”

可以談有關娛樂活動的話題。如:“昨晚的舞會,大家盡興了吧?王小姐舞姿翩翩,真是獨領風騷啊!”“這幾天播出台灣電視劇《含羞草》,很有看頭,各位可以看看。”“離我們這個飯店不遠,有一家卡拉OK廳,聽說很不錯,各位不知去過沒有?”

可以談有關新聞的話題。如“聯合國新秘書長加利馬上就要接任了,新聞媒介說他是第一位出任聯合國秘書長的非洲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