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戒備心,對自己的投資不加分析、思考,往往就會糊裏糊塗地上了騙子的賊船,被掀翻在商海中。有一位經濟學家曾這樣說:“不要迷信號稱有極高利潤的經營項目,實際上有百分之十的利潤已是十分有利可圖的了,越是獲利高的經營項目其風險性就可能越大”。可見,經營者投資之前,看準對方的經營實力是最關鍵的。對於無雄厚資金卻試圖通過“集資”來經營的人應多加防範,不了解某種經營項目的行情,就千萬不能光憑對對方的“好印象”而投資(除非有足夠的事實讓人信服)。
作為經營者,搞投資采用謹慎的投資策略可減少投資風險,避免受騙上當。相反就會走入迷津之中。
沒有戒備心,對自己的合作不加防範,到頭來也時常吃虧。不過,經常提防與自己合作做生意的朋友、同事,看起來似乎不夠義氣,但有時實在是無可避免的。人常說“防人之心不可無”,作為經營者,臨事三思而後行還是好。因為在商場麵臨“利”字當頭的選擇時,有許多人,哪怕是好朋友,甚至父子親戚中背叛的也有。有很多人財迷心竅,為中飽私囊,就會什麼也不顧。
與陌生的經營合作者打交道,對其充分相信,不做必要的資信調查,也常常使經營者上當。在商場與其它同行合作、搞交易之前,對對方的資料狀況、組成人員狀況、盈利虧損狀況、業務內容、設備設施、創業資曆等內容,按說都應該進行認真的資信情況調查,這樣才能熟知對方底細,也才能看清對方是真心實意而來的,而不是皮包商,是騙子。
沒有戒備心,沒有起碼的鑒別常識,經營者很可能被商場上的一些假東西套牢。現代商場,虛假廣告常常誘惑著一心想發財的經營者,假冒偽劣產品被一些不法分子以廉價轉銷給經營者,虛假的無效合同不時地纏繞著經營者,假發票、假信用證、假單據更使經營者受到騷擾。經營者若想與假絕緣,自己就要練就一副慧眼,時時保持戒心。
創業者沒有戒備心,不注意保管好自己的各種資料,很可能失去自己的獨到之處,失去自己的商業秘密。在現在市場競爭的大舞台後麵,有一條“看不見的戰線”,來自不同方麵的商業情報人員都在緊張地活動,他們搜集著競爭對手產品的原料配方、生產工藝、銷售渠道、市場占有率等資料。因為,商業秘密的獲得,也是戰勝對手的主要手段。也許有許多經營者,尤其是小本生意者認為,自己還有什麼需要保守的商業秘密呢,其實這就大錯特錯了。在生意場上不是有這樣的說法:常去鄰家看,生意不清淡。這還不是告訴經營者,要去鄰居家看,去了解同行的一些經營情況嗎。也許經營者們還記得電影《林家鋪子》中,一家百貨店老板讓學徒從門縫窺探林家鋪子準備賣“一元貨”的鏡頭吧,這不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自己還是有密可保的嘛!其實越是小本生意,有的產品的原料配方,製作工藝、治療秘方,越是經營者的獨到之處,這何嚐不是最應保守的秘密?
既然行騙者有之,盜密者有之,那麼創業者對付這些行為,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呢?最好的辦法就是:依法辦事,有規有章,心明眼亮,常有戒備,時刻也不放鬆自己的自衛。
信用可信不可信
類似的傳說在很多富豪家族中都被演繹過一番,或者是洛克菲勒家族,或者是福特家族。
慈祥、和藹的爺爺正和小孫子在屋裏玩耍,爺爺滿臉愛意地和小孫子在沙發、窗台間轉來轉去。小孫子玩得開心極了。小孫子見爺爺今天情致這麼好,也異常頑皮,爺爺把他放在壁爐上,鼓勵他使勁兒往下跳,跳了一次,爺爺接住了他,又把他抱上壁爐,鼓勵他再跳。小孫子看見爺爺伸著手,毫不猶豫地跳下來,但這一次,爺爺突然縮回雙手,小孫子乒一聲掉到地上,痛得大哭大鬧,爺爺卻在一旁微笑著。
麵對旁人不解的神色,爺爺回答道:“我是個成功的商人,我知道怎樣去相信別人,而小孫子並不知道,他以為爺爺是可靠的。但這樣的事情重複上二至三遍,他就會漸漸明白:爺爺也不可靠,不要盲目相信任何人,靠得住的隻有自己。
對於瞬息萬變、風雲莫測的商場來說,相信人是應該慎之又慎的。虛假的需求信息,深藏欺詐的報價,吹得天花亂墜的廣告,都是防不勝防的陷阱,隨時都可能使你血本無歸。
孫子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成功的商人,不可忘記這一深刻的古訓,永遠對你的對手保持警惕和戒備,隨時隨地密切注視對手的情況。如果不把問題弄個水落石出,就倉促與對方簽合同做生意,將是十分危險的。
我們大多數人,滿足於對問題的一知半解,比如到某地旅行,在導遊的陪同下,參觀了名勝古跡後,就都滿足了,這多半是因為尚未從學生時代修學旅行的習慣中脫離出來的緣故,也可以說是喜愛幼稚旅行的表現。
據資深的廚師講,每條魚的紋路都不一樣,從魚的外觀可以分辨出魚的味道,而我們多數人在同對手打交道很長時間後,仍然對對手的情況知之甚少。而且我們還缺少對他們了解的好奇心,這樣粗枝大葉地做生意,又怎麼能指望獲得全麵的勝利呢。
還有的人士對信譽的依賴過分突出。不錯,越來越多的商人懂得建設良好的信譽意味著生意的興隆。信譽作為自己的事情,當然越牢固越好,但具體到每一筆生意時,信譽是不能依靠的。
孫子兵法還說:兵不厭詐。懂得商場厚黑學的商人和高明的騙子都知道這個道理,很可能剛開始在你麵前顯示的幾次信用不過是誘你步向深淵的一個詐術。為什麼富豪爺爺讓小孫子第二次跳下壁爐時縮回雙手,就是告訴他這個道理。
在生意場上,即使成功地與對方做成了一筆生意,並不意味著下一次就有保證。人家不一定會因此信任你,你不必指望它會給你帶來多大的好處。同時,你也不能因此信任對方,生意場中,豈止沒有永遠的朋友,連兩次的夥伴也不應存在。
每次都是“初次”。如果單純地認為已經成功地做成了一次生意,所以這次也會和上次一樣取得成功,從而輕信對方的話,你就無法在商場上抵禦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