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說服人的獨家配方 1
說服作為一門藝術,無時無刻不存在於日常生活中,而要想勸服成功,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必須有堅韌不拔的意誌,更需要智慧化的技巧,才能夠變被動為主動,化不利為有利,最終戰勝對手,讓對方接受你的條件和要求。
有信心才可說服人
羅馬凱撒將軍某次率兵出征,到達一座山頂,下麵是一片廣闊的山穀,山穀的對岸山巒起伏,敵軍便潛在其中。凱撒欲趁太陽尚未落山之前,發動攻擊,於是他下令布置軍隊。負責管理信鴿的士兵對他說:“報告將軍,預備隊的500名士兵在距此16公裏的地方,而號兵則在南方60公裏處,信鴿僅剩下一隻了,是不是讓它去聯絡預備隊?”
凱撒回答道:“戰爭勝利的關鍵,不在於人的多寡,而在於士氣。讓信鴿去聯絡號兵,隻要號兵把號吹響,便可振奮士氣,士兵就會奮勇向前,快去叫號兵來。”
一般對於能夠激發自己采取大膽行動的人,他人會自動服從,正如軍號可以激勵士氣一樣,你的勇氣也可以激勵他人,使他人服從你。
理查是一位頗有地位的銀行家,同事們最欣賞他的一點是:他可以使每一位曾與他接觸過的人感到滿足(男人尊敬他,女人信賴他),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人比他更適合做一個銀行家了。
理查是否天生就具有吸引力,因而使得每一個人都樂於與他接近呢?理查斷然否認了這種說法。他說:“以前我也很膽小,而且反應遲鈍,但是當我發現一個秘訣以後,整個人就改變了。”
“這個秘訣我稱之為‘回想法’。就是使自己在陌生人麵前會緊張的情緒,在數秒鍾內完全壓製下來。這是屬於我自己專用的一個方法,對我還確實有效。”
“大約兩、三年前,有一個資金5000萬美元的公司負責人,為了擴展業務的貸款問題,來找我商議,當時我非常緊張,根本不知道應該如何應付這種大老板。我一方麵想討好他,給他一個好印象;一方麵又要顧慮到銀行的利益與他的要求,簡直弄得手忙腳亂。好不容易問題解決了,把這位大老板送出門時,我發覺自己渾身大汗,好像打了一場仗似的疲憊不堪。我知道這是因為自己太緊張,而且對這種闊人物有恐懼感。所以我下定決心,一定要設法克服此種情緒,於是便想出這種‘回想法’。”
“方法很簡單。人嘛,總是愈了解對方,愈不會害怕對方。隻要以現實的眼光去看一個人,不要以想象的眼光,就不難發現此人的缺點,也就不會對他產生恐懼感,這就是秘訣。如果你感覺到對方加諸於自己身上某種壓力時,你不妨把他聯想為你曾經碰到過的某一種人或某一個人,那種人或正為著兒女的學業而煩惱,或正被凶悍的妻子或丈夫指著鼻子叫罵,或隻是一個穿著睡衣睡褲、坐在沙發上、翹著二郎腿看電視的人。總之,將對方看成一個具有喜、怒、哀、樂和七情六欲的普通人,則你恐懼的心情便會自然消失,因為既是如此一個平凡至極的人,又有什麼值得害怕的呢?如此一來,你很快就可以與他融洽地在一起,以冷靜的態度麵對他而無所畏懼了。”
“依據我的算法,把令人恐懼的人聯想在一起,隻需三秒鍾,而把他看成普通人,也隻要三秒鍾,所以前後隻需六秒鍾,就可以粉碎對方的威嚴,而再也沒有恐懼感的威脅了。”
以上這個辦法,的確是一個簡單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任何人都能夠以充滿信心與自信的態度麵對他人,隻要他利用這個方法,勤加訓練自己的心理素質就能實現。哲學家斯賓諾莎說:“曾經使我害怕的那些人……隻是我自己心理素質差罷了,其實他們並不怎麼樣。”所以,當你覺得恐懼時,應該不斷地使自己麵對這些恐懼,考驗自己,訓練自己,直到找出恐懼的原因為止。既已找出原因來,最後一步便是尋求解決之道,突破產生恐懼的心理障礙。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有一位商人,他常常問自己:“我要做什麼呢?” 因為他是一個販賣糖果的商人,所以他給自己的回答是:“使本公司出品的糖果行銷世界各地。”
這一目標燃起他信心與活力的意誌,換言之,給了他克服障礙、勇往直前的勇氣與力量。“使本公司出品的糖果行銷世界各地”,這就是他向整個社會要求的東西,至於其他的事——尤其是失敗、挫折——則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這種信心與活力終使他成為馳名世界的億萬富翁。
你在向這個社會要求些什麼?你必須將你所要求的,當做激勵自己向上的工具,不過問題並不在於如何製定目標,而是在於如何專心於一個目標,這才是達成目標最重要的事情。所以,當你確定了自己的目標以後,接下去應該怎麼做,才能使自己專心一意地去達成它呢?
許多事業有成的人經常會被問到同一個問題:“什麼力量或方法,促使你向著一個固定的目標前進?”
一位任職於大公司的年輕經理這樣回答:
“當我對工作感到厭倦時,我就自問:你要欺騙自己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於是我便幹脆停止工作,休息一會兒。但是,我這個人素來討厭浪費時間,所以工作一停,我便會立刻恢複精神,再繼續工作。而且這時,我會從一個新的角度來開始我的工作,做一次新嚐試。
“我不妨告訴你,我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熱忱。每個月底,我就拿出一張白紙,把月份寫在紙的最上方,譬如一月就寫一月,然後把我這個月來的工作所得,全部記在紙上。例如,記下新客戶的名字,這個月的業績,與我們有生意業務往來對本公司業務具有相當影響力的人的名單。然後我再拿出一張白紙,上麵寫上下個月的月份,譬如二月就寫二月,以下空白。將這兩張紙並排放在桌上,我就開始集中注意力來告誡自己說:‘所有的成績都是可以以我的耐心與堅強的意誌換來的。如果我在這個月偶爾因遭到挫折而放棄努力的話,那麼我的成績絕不會有如此輝煌。而下個月勢必更加努力,除了必須保持原有的成績以外,還必須締造新的成果。’
“總之,每個月底,我就來一次總檢討。因為我能否有耐心,此項條件便決定了我這個月的努力成果。事實就是事實,而事實是非常冷酷無情的。我絕不願眼看著自己日漸退步,所以這項成績的檢討,就鞭策我節節向上的意願,如此一來,每個月我都向著成功之路邁進,毫不退縮。”
“不滿足”,這是一般人都具有的一種心理。但是多數人並不承認,總是希望自己給別人的感覺是很滿足的。其實,“不滿足”這種心理原本無可厚非,隻是依個人觀點的不同、作法的不同而有好壞。有人說:“強烈衝動的情感,就是活力的別稱。”所以事實上,“不滿足”這種似乎很消極的心理,也可以靠你自己努力,轉變為積極而有建設性的力量。
貼心提示:
我們當中的每一位都應下定決心,隻要想著“隻要我努力,財富就是屬於我的,我不能平白無故地放棄這個大好機會。”這樣你自然就會產生新的信心與活力,而信心與活力就是人生最可靠、最有效的說服者。
與勸服者站在同一戰線上
任何時候,“我的”這個詞是十分重要的。譬如我的家、我的信仰、我的國家、我的上帝,都是我們視為最尊貴的。我們非但不喜歡人家指責我們的錯誤,就是說我們一聲不大好,也會對之產生反感。任何人都喜歡堅持相信自己已經相信的事物,而不希望別人來加以反對。凡是有人對自己相信的東西表示反對時,我們一定會找尋許多的方法、許多的理由來辯護。
你在說話時,如果一開始就說:我要證明這個,我要證明那個,這是絕非聰明的辦法。因為你的對方,一定會因此認為你好像在對他們作類似挑戰的訓話。他們將自信地說,我們瞧你的!和你站在敵對的觀點立場上。如果你一開始就著重講些和你的對手意見相同的事情,然後再提出他們所樂於解答的問題,那就便利多了。你可以做得好像在和他們共同探討問題的答案,然後再把你觀察得十分透徹的事實提出來,引誘對手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你的結論,並對你產生信任。
美國的鐵路專家喬頓到英國去做大東鐵路的經理。在到任的時候,人家對於他的敵意,有如春季的寒霜。原來鐵路局裏的職員一直有一個傳統思想:沒有一個美國人有擔任經理職務的資格。喬頓是美國人,竟擔任了經理,便觸怒了公憤!但是喬頓並不在意,也不著急,而在就任了數千萬人的領袖後,他運用了一些策略,就平息了那些群眾的敵意。運用什麼策略去消除鐵路公司職員傳統思想下所產生的敵意呢?便是根據他們產生敵意的經驗,而迎合他們的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