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店員管理與顧客開發 1(2 / 3)

(5)明確下達操作指標:製定分工計劃後,通過操作指示來明確每項工作的具體操作規程,例如如何進行貨架商品的補充等。操作指示表一般按照不同部門填寫,針對30~60分鍾的工作量。

2.做好作業分配

作業分配的目的在於使店員在預定的時間內實現商場(商店)的銷售計劃。作業的類型按不同的性質可分為例行性作業與變化性作業,店長在進行作業分配時,需要先製作一張重點作業一覽表,以便進行人員工作的分配。

(1)例行性作業:理貨、陳列、補充、訂貨、接待顧客等每周的固定例行作業。

(2)變化性作業:主要指促銷、排麵變更等活動,由店長依個案製定作業計劃。

(3)製作重點作業一覽表:將目前商場(商店)每月、每周、每日實際執行的作業彙總成表,估算實際執行所需要的時間,再統計成表。

(4)人員分配:店長在作業量規劃好之後,需安排具體人員執行何種作業。

3.工作安排

(1)營業時間較長可分為三班,營業時間短時可分為兩班。早、中、晚班和休息、病事假。

(2)結合商場(商店)銷售和客流情況,可以考慮在周六、周日適當延長各班次的當班時間。

(3)銷售旺季、節日或有促銷活動時,為防止丟貨等意外發生,店長可以增加臨時代班人員。

(4)對臨時增加的代班人員,也同樣需要提前安排班次,明確代班人員的工作內容和職責。

(5)在安排好出勤崗位人員的搭配,能使上下道工序在良好的配合下達到高效運用的同時,應注意控製好現場緊急事項的處理,按先急後緩的原則進行工作程序的調整。

(6)在正常營業情況下,應保證員工每周有適當的休息日。

如何進行員工培訓

崗前培訓要教育新進員工按照確定的工作流程、規則、習慣及工作方法等標準程序去操作。例如,新營業員上崗前要與老營業員跟班輪訓7天,通過業務上的傳、幫、帶,使其上崗後能盡快進入角色。

(一)崗前培訓的主要內容

崗前培訓的主要內容:

1.企業文化

(1)企業的文化精神的學習。

請負責人講解企業目的、企業宗旨、企業哲學、企業精神、企業作風、企業道德,讓員工清楚地知道:

●企業提倡什麼,反對什麼;

●應該以什麼精神麵貌投入工作;

●應以什麼態度待人接物;

●怎麼看待工作的榮辱得失,怎麼成為一名優秀員工等。

(2)企業製度的學習。

●學習企業的一係列規章製度,即考勤製度、準假製度、獎罰製度、福利製度等;

●學習商場(商店)的各項作業手冊,與業務相關的禮貌用語。

2.公司的發展定位和員工自身的權利義務

(1)對公司經營目標、經營策略、組織機構、人事福利進行介紹,讓員工了解公司未來和自身的發展機會。

(2)對員工工作的權利和義務進行說明,避免新員工剛上崗,就因為對自己應該做的和不應該做的不了解,造成公司和員工之間的不愉快。

3.崗位專業知識的介紹

對本部門或其他部門崗位專業知識的介紹和學習,包括介紹適應工作所需的內容,比如學習哪些作業手冊等;讓員工學習其他小組的作業知識,以方便人員的調配,各小組之間可以互相支援。比如:服裝組和日用百貨組的旺季和淡季不一致,在各自的業務高峰,常常會造成人手短缺,這時其他小組的空閑人員就可以相互支援。

4.了解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

通常到店的新員工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沒有從業經驗的,一種是有從業經驗的。每一個企業或商場(商店)都有其特定的工作流程和規定,沒有從業經驗的人員,需要從頭開始係統地了解。而有從業經驗的,往往因在原來的工作環境中形成了一定的工作習慣和操作方法,就更需要讓其詳細地了解新環境的各種要求。

對工作程序和操作的了解主要著重於以下幾個方麵:

(1)日常工作步驟。

(2)報表的填寫和報傳程序,包括報傳單位和報傳時間。

(3)要貨、返貨及調貨程序。

(4)店麵貨品陳列方法。

(5)對員工進行產品知識方麵的培訓。

(6)要和有關工作人員保持密切的聯絡。

(7)發生故障或跟不上工作進度時,不要悶不吭聲,要設法力求解決。

(8)做好事後的整理和總結。

5.工作安全與衛生知識

(1)安全知識。包括預防火災、防止盜竊、避免業務活動中可能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的措施。對於生鮮小組的新員工,還要特別強調生鮮處理刀具、設備的使用程序、注意事項,以保證員工本人和別人的安全。

(2)衛生知識的介紹。比如擦洗貨架和商品的注意事項、商場(商店)整體環境的保潔等。

6.新員工的工作現場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