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到了萬年貪生怕死、毫無鬥誌,心裏想的是老婆孩子熱炕頭,哪還有心思去打仗啊!
另外一種說法是;努爾哈赤在李家做奴役多年,上上下下相處的都還不錯。更進一步的是,努爾哈赤的侄女許配給了李如柏做了小妾。
這下可到好是親上加親,一環套一環,環環緊相連。論起輩分來,李如柏還得管努爾哈赤叫聲好聽的呢!所以是李如柏不想得罪努爾哈赤,更不想得罪後金。上述兩種解釋是史學家所提出來的,而我呢,又有不同的看法。
我認為上述兩種解釋還是靠譜的,不過我又提出一點類似的解釋。後金女人不像漢人,她們不纏足不裹腳,所以女人的玉足呈現的格外有形。你說這女真小妾的腳怎麼這麼好看,沒痦子、沒斑點,皮膚細膩,這要是穿上高跟黑絲那得多性感啊!
李如柏看慣了漢族人的三寸金蓮,他可能是特別的厭煩,看著特別的惡心。所以對這位女真小妾格外愛戀,就當自己的心肝寶貝一樣。再加上這些年安定平穩的日子,要吃有吃、要喝有喝、使奴喚婢、錦衣玉食的,不比戰場上整日摸爬滾打、刀光劍影、渴飲刀頭血,睡臥馬鞍橋要強的多地多嗎!
提起打仗來,李如柏腦仁都疼。可是沒辦法,皇王聖旨誰敢違背,李如柏硬著腦瓜皮這才出兵。
這一路上李如柏也合計過,若是其他三路打下赫圖阿拉城,我自己在後邊撿漏,弄點盔甲刀槍,再砍他幾個後金人頭往上交差,然後我回家就這麼貓,老死在家中就得了。
那麼往壞了打算,萬一其他三路失敗的話,腳底板抹油--我就溜之大吉,反正我在官場混了這麼多年,上下打點多使銀子,也能保住我這顆項上人頭。看來這李如柏還是‘一顆紅心、兩手準備’。真可謂‘人老奸、馬老滑’,就像這樣的將領豈能打贏?
三月初四,大軍還未到鴉鶻關正慢慢緩行當中,前方斥候來報;“大事不好啦!大事不好啦!”
李如柏不知發生了何事,急忙忙命令隊伍止住腳步,要問個究竟。斥候上氣不接下氣的把北路、西路軍敗北的事情簡明扼要的說了一遍。
不聽則可,聽完斥候這一番話李如柏是呆如木雞,兩眼發直嘴巴張多大,半天才緩過來。
“這----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哇!”李如柏嘴裏不停的念叨這句話。
在一旁的副將賀世賢早就有點憋不住了,說句良心話這賀世賢武將出身,敢打敢拚不怕死,看不慣李如柏的一言一行。心裏暗罵:“他奶奶的,跟他組隊真真是氣煞人也。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人家其他三路估計早就拿下赫圖阿拉城了,可我們這路算幹嘛地!我們是去打仗,不是野外冬遊,這一天天溜溜達達的,非把好人也得氣死。”
一路上憋了一肚子氣,可是誰讓人家是一把手來的,自己有怒而不敢言。不過剛剛聽到斥候來報,說是有兩路人馬已經失敗,而且敗的非常之慘,賀世賢實在壓不住胸中怒火,對李如柏言道:“李總兵如今情況突變,要是按照原計劃行動,四麵合圍恐怕難以實現。倒不如我們改變戰術,去彙合東路劉鋌部,這樣一來可以並和一處,將打一家。而後再去攻打赫圖阿拉,豈不更加穩妥一些。”
李如柏聽罷這番言語鼻子一哼說道:“楊指揮使臨行前怎麼交代的,不知道四路出擊分進合圍麼,現在豈肯變卦?沒有得到楊指揮使的通知誰也別想亂動,否則軍法處置。”
嗬!李如柏不但沒有采納賀世賢的意見,還拿大話拍人家。
賀世賢沒有畏懼繼續對李如柏說道:“大帥,是否聽過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嗎?一旦楊指揮使的大令遲遲不來,就憑借你我這點人馬很難在實現合圍。依屬下之見,還是馬上行動與東路彙合,這樣尚可獲勝。大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
賀世賢急得就差給李如柏下跪了,可他哪裏猜想到李如柏的想法,李如柏內心深處就根本不想打仗,就是個大混子,事先也做了心裏準備,給自己留了後路,完全不接受任何人的意見。
李如柏下令,本部人馬原地待命,等待上級的通知再作計較。
眾將官實在是無奈,隻好忍氣吐聲原地休息等待通知。再見手下這些士兵,一個個低著頭,苦著臉,好似咬敗的鵪鶉鬥敗的雞,沒等打仗就先喪失了銳氣,這可真是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啊!
可是沒想到的是楊鎬的大令沒等到,可卻等來了東路軍覆滅的消息,真是雪上加霜啊!當得知東路軍被全殲劉鋌陣亡的消息,李如柏還真是有些驚慌死錯,趕忙傳令後對變前對,大軍後撤五十裏,快快離開這是非之地。
有意思的是,李如柏進兵時的速度極慢,可這一撤退比誰跑的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