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商品銷售方略與管理 2(2 / 3)

POP的運用

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中,在商品講求個性化的時代,如何使POP廣告得以有效地運用,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注視,甚至引發購買欲,乃是經營零售業者所必須努力的方向。

要懂得善用POP,就必須了解POP廣告對顧客所起的作用。簡單地講,POP廣告亦可視為一種心理活動,一種購買行動的暗示。也就是說,從顧客看到POP廣告到顧客購買商品,顧客心理的種種反應,在我們製作POP廣告時,都必須考慮進去。

一般正常人從看到商品到購買商品時,其間的心理反應大致可歸納如下:

(1)看到(注意到)商品時,其內心一般的反應是“那是什麼東西”,然後緊接著會產生兩種念頭:一是沒有時間了,不管它,繼續走;二是還有時間,過去看看。這樣,也就有了第二點。

(2)即是接近商品、研究觀看商品,而在此動作後又馬上會產生兩種結果:一是“原來如此,沒有什麼”,繼而走開;二是對此商品產生了興趣,繼續留在那裏。這樣就有了第三點。

(3)即是對此商品產生了“欲望”,“真想擁有它”、“真想看一下”、“真想吃吃看”。而在此念頭後,顧客會馬上由感性轉為理性,便有了第四點。

(4)即是顧客會開始理性地分析、判斷,會在腦海中思考“這是什麼牌子的”、“價格是多少”、“尺寸如何”及最重要的一點“真的需要嗎”?若其結果是否定的,則會立即離開;若是肯定的,則馬上會有第五點產生。

(5)展開行動——買下它。所以,POP廣告,從企劃、製作、張貼、管理等各方麵,都必須十分地留意與用心,才能產生有效用的促銷力量。

POP廣告的性質及其展示方式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店鋪自行製作的POP,二是廠商製作的POP。(六)店鋪自行製作的POP

主要是由店鋪的(美工)販促人員自行動手製作,雖然其生產效率遠不及廠商製作POP,然而其可針對店鋪的需要,製作出更能突出店鋪特色的POP廣告。

(七)廠商製作的POP

廠商製作的POP廣告,主要是針對自己商品的促銷,對於店鋪方麵考慮較少。因為其POP的製作,大多為批量生產,且較單一化。雖然如此,但仍不可放棄它,因為隻要是好的POP廣告,就能促進商品的銷售。

而POP的展示方式若是仔細地用心研究,則會發現有多種。以下我們列出較普遍常用的幾種,以供參考:

(1)懸掛式。此乃店鋪最常用的方式,因為其不僅醒目、不占空間,且更可長時間懸掛,讓顧客觀看,以達到廣告效果。

(2)壁麵展示。其功用與懸掛類似。

(3)台型展示。其對店鋪的促銷有很大幫助,但缺點是使用麵積較大,占據店鋪的空間。

(八)POP的關鍵——文字(文案)與色彩

一般廣告用的字體,單單是印刷體就是百種以上。如果是寫的話,那其中所變化出來的字體,更是無窮無盡,且這些字都是具有感情的。所以隻要依照商品的形象和商品的訴求內容去表現它,那將會使POP更具吸引力。

一般以視覺為訴求的POP都必須靠文案和色彩來展現其獨特的魅力。

而POP的用途主要有演出用的“形象POP”和商品說明用的“說明POP”。針對超市而言,最常用的是說明POP。說明用的POP雖然也會以色彩圖案來表示,但最重要的,還是以文字說明。所以,“文案”可以說是超市POP在行銷策略上的靈魂。

“文案”的結構,簡單說來,大致為:引人注意的文句一標題一飾框一插圖。

(1)引人注意的文句。其主要的用意是在引起顧客的注意,至於與主題有沒有直接的關係,並不重要。例如:

春:“春暖花開”,“西湖春曉”

“春之頌”,“早春特賣”

“青春大躍進”,“新春行大運”

“新春見麵禮,來就送”

夏:“夏日活力”,“涼夏美食展”

“清涼一‘夏”’,“‘夏’之戀”

“清涼降火”,“‘夏’的美食”

“新新人類,瘋狂一‘夏’”

“透心涼,爽心口”

秋:“秋之頌”,“賀升學,祝入學”

“花好月圓,送禮的好季節”

“賀中秋,慶團圓”,“秋高氣爽”

“中秋夜,情意濃”

冬:“吃火鍋的季節,火鍋料大特賣”

“冬令進補,大家一起”

“送舊迎新,跨年大特賣”

“寒夜客來‘茶’當酒”

(2)標題。此乃整個POP製作最重要的一環。因為標題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引起顧客的注意,進而走進觀看(隻要顧客願意看,就有銷售的機會;若顧客不願走進,則就完全沒有銷售的機會),所以所寫的“字數”不可太多,最好在10字以內。

(3)正文。此乃是說明有關商品的一切。在現今繁忙的社會中,大家都覺得很忙,時間不夠,所以在書寫時,內容不要太多,且盡可能地分條書寫,簡短有力。最重要的一點必須注意:將最具魅力的寫在最前麵,吸引顧客繼續閱讀下去。

(4)飾框。其主要的用途是將POP的內容與旁邊的其他事物隔離開,便於顧客閱讀。

(5)插圖。利用簡單的小插圖,來修飾純粹文字製造的POP的單調無味。

總而言之,成功完美的POP廣告決不是光靠以往的經驗或設計理念所能形成的,而應集合眾人的創意與意誌的表現才能形成。

促銷結束分析

促銷即是促進銷售,即是期望在一定的時間內,增加商品的銷售,提升業績,增加客數,提高客單價,進而提高店鋪的知名度,使日後來店消費的顧客能持續不斷增加。

所以,當促銷活動結束後,一定要開分析檢討會,認真分析這次促銷活動的得失,以確保促銷活動實施的成效,並作為下次促銷活動的參考,繼而為顧客提供最好的服務,以達永續經營之目標。

一般促銷活動結束後的檢討分析,主要分成三個階段,即促銷活動前、促銷活動中、促銷活動後。

(一)促銷活動前

(1)分析檢討此次促銷活動所排定的日期是否恰當,時間長短是否剛好。所謂“花錢要花在刀刃上”,也就是說促銷活動日期的安排,須注意到節慶、民俗日等。這樣,顧客有多餘的時間出來走走看看,或是在顧客必定要購物的季節,如中秋節、母親節等要及早安排。

(2)分析檢討促銷活動的方式是否會太過繁雜,造成所需人力是否太多,是否造成顧客不便,導致顧客參與並不踴躍。

(3)分析檢討促銷用的商品庫存,是否在活動開始前就已準備好,商品陳列是否有不當或須改進的地方,門市氣氛之布置是否完善。

(4)分析檢討媒體的運用,如傳單、海報等是否發放準備妥當,以及現場POP製作是否完善。

(5)分析檢討商品變價手續是否正確完善。因為變價手續若不正確,除會造成店鋪損失外,更可能造成顧客的抱怨,損害店鋪的形象,最終導致來客數降低。